⑴ 抗日战争电影经典前10名
以下是抗日战争电影经典前10名:
1. 《血战台儿庄》(1986)
2. 《铁道游击队》(1956)
3. 《地雷战》(1962)
4. 《平原游击队》(1955)
5. 《洪湖赤卫队》(1961)
6. 《狼牙山五壮士》(1958)
7. 《八路军》(1965)
8. 《小兵张嘎》(1963)
9. 《鸡毛信》(1954)
10. 《东进序曲》(1962)
接下来,我将对这些电影进行详细解释。
《血战台儿庄》是中国大陆地区拍摄的关于台儿庄战役的抗战电影。这部电影描绘了中国军队在艰苦的条件下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过程,被誉为中国抗战电影的里程碑之作。
《铁道游击队》则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铁路沿线的一支抗日武装力量的故事。他们通过破坏敌人的交通运输线,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地雷战》和《平原游击队》都是以抗日武装力量为主角,展示了他们如何运用智慧和勇气来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这些电影不仅具有娱乐性,还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洪湖赤卫队》讲述的是洪湖地区的一支抗日武装力量的英勇事迹。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部描绘五名中国军人在狼牙山英勇抵抗日本军队的电影。他们的故事成为了中国抗战精神的象征。
《八路军》则全面展示了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形象和重要作用。这部电影通过大量的战斗场面和人物塑造,让观众深刻理解了八路军的抗战历程和精神风貌。
《小兵张嘎》以一位小兵的视角展现了抗日战争的残酷和英勇。这部电影通过张嘎的成长和经历,让观众深刻理解了战争的残酷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鸡毛信》讲述了一个小男孩通过传递鸡毛信帮助八路军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故事。这部电影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抗日战争中普通人的贡献和力量。
《东进序曲》讲述的是新四军东进抗日的故事。这部电影通过描绘新四军的战斗历程和英勇事迹,向观众展示了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这些电影都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展示了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无畏。它们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是我们学习和传承抗战精神的重要载体。
⑵ 台湾在军事方面一直不肯示弱,他们有拍摄过关于战争的电影吗
台湾的战争电影非常少,但是却有一部是笔者认为非常出色,也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它的名字就是《赛德克·巴莱》。
电影评析:对台湾原住民赛德克族人反日压迫抗争的呈现,使《赛德克·巴莱》成为了一部反映弱小民族战争的史诗之作,电影真正以极为客观的角度再现了原住民们对自由的追寻和信仰尊严的坚守,从影史上来看及少有一部电影能真正站在原住民的角度去再现一个民族的悲情,以卵击石的“雾都事件”是赛德克人为了自由与守护最后的呐喊,在那至美如画的山川河流里,当无数美好变成血流成河的屠虐,野蛮与文明的沉思,令人所见文化入侵的奴役远比侵占土地更为可怕,一个民族永远不能缺失自身的传承。文/梦里诗书
⑶ 台湾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片(电影)有哪些
1937年7月7日,一声枪响震惊中国。从此,不屈的中华民族开始了长达8年的全民抗战。但是,“七七事变”仅仅是近代日本侵华野心的总爆发。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和政策由来已久,对中国这块富饶的土地也觊觎已久。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就赤裸裸地暴露了日本侵略的狼子野心。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首相兼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会后,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满蒙积极政策”(世称《田中奏折》),疯狂地宣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田中奏折》提出的对外侵略总战略是:第一期夺取台湾,第二期夺取朝鲜,第三期夺取满蒙,第四期征服全中国,第五期征服全世界。日本正是这样一步步地走向侵华之路。
1853年,美国军舰兵临城下,日本幕府次年结束了持续200余年的锁国政策。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将目光瞄向海外,提出向欧美学习,走“富
国强兵”之路。这时日本国内的主导思想是:亚洲比西欧落后,应当将亚洲置于“先进”的日本支配之下。日本妄想将其国内的“等级制度”出口到亚太甚至世界范围内。而此时的中国清朝政府正处在内外交困的时期。历史发展到此时,日本侵华就成为必然的结果。之后的70多年里,日本发动了14次侵略战争,其中多次是对华战争。
1874年,日本侵略中国台湾,残酷杀戮高山族同胞。
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迫使战败的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与澎湖列岛给日本(由于不希望日本在战争中获益过多,俄、法、德出面干涉。清政府虽收回辽东半岛,但支付了3000万两白银偿金。)战后,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开始跻身列强行列。
1904年2月至1905年9月,日本又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发动日俄战争。战后,日本将朝鲜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同时将俄国在中国东北大连、旅顺的统治权掌握到自己手中,经营“南满铁路”,开始侵入中国东北。日本成为亚洲惟一的帝国主义国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乘机向德国宣战,并迫使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要求,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还得到在中国修路、开矿等许多权利。日本侵略步伐更快了。
1931年,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是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借口炮轰沈阳,至1932年2月,中国东北地区沦入日军之手。随后日军将侵略目标瞄向华北,步步进逼。1932年,日军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1933年,侵占热河省,并迫使中方代表签署《塘沽协定》,规定中国军队撤出长城以南100公里的“非武装地带”,为日军打开通向华北的大门。
1937年7月7日,日本蓄意制造“七七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驻军奋起反击。事后,中共通电全国,号召团结抗日。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宣布准备抗战。“七七事变”后,日军先后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发动全面进攻。中国从此形成两个战场———国民党数十万军队主要在日军进攻的正面作战,是为正面战场;在日占区,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开辟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主战场。
1938年8月13日,日本海军进攻上海,淞沪战役开始。11月12日,上海沦陷。日本军部和政府以为占领南京就可使中国屈服,因此动用20万军队进攻南京。
1938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军屠杀中国平民和士兵30万人以上(史称“南京大屠杀”)。面对日本侵略,正面战场的中国军队浴血奋战,顽强抵抗,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保卫战等显示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决心。敌后军民则开展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广泛的游击战争,钳制与消耗日军,并在1940年进行了“百团大战”。两党相互配合的抗日持久战,令日军虽占领大片中国国土,但无力对中国实行全面进攻,无法实现征服中国的目的。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和广州,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相持阶段。1943年下半年后,中国军队逐渐转入局部反攻。
1945年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随后出兵中国东北。6日和9日,美国向广岛、长崎投掷了原子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
参考资料:纪念抗战60周年
⑷ 有哪些台湾拍的抗战片值得推荐
台湾历史电影中,许多作品聚焦于抗日时期,传递着英勇与牺牲的精神。由国民党成立的中央电影有限公司所出品的影片,如《英烈千秋》、《梅花》、《战地英豪》、《八百壮士》、《笕桥英烈传》、《强渡关山》、《黄埔军魂》、《大湖英烈》、《旗正飘飘》等,不仅展示了抗日战场上的激昂场面,更反映了国人的坚韧不拔与爱国情怀。
此外,还有诸多民间制作的抗日影片,同样引人入胜。如《吾土吾民》、《卢沟桥传奇》、《扬子江风云》、《一封情报百万兵》、《一寸山河一寸血》、《重庆一号》、《扬子江特一号》、《台湾抗日》等,这些电影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抗日战争的残酷与壮烈,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些台湾拍摄的抗战片,不仅丰富了观众的历史视野,也激发了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与对民族精神的深刻感悟。它们以生动的影像语言,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英勇与牺牲,是值得推荐的历史题材电影。
⑸ 有没有台湾拍的抗日战争电影或电视剧
1、《梅花》
电影介绍:
《梅花》是一部由刘家昌执导,张艾嘉,谷名伦,柯俊雄等主演的战争电影。影片于1976年上映发行。
讲述了在中日战争末期的台湾,一个小混混(柯俊雄饰),在目睹全镇人奋力协助中国政府对抗日军后,大彻大悟,决心做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最后以身殉国。
⑹ 请推荐一下反映国民党正面抗日类的电影
台湾出品的电影有:《八百壮士》《千秋英烈》《笕桥英烈传》《旗正飘飘》《梅花》
大陆出品的电影有:《血战台儿庄》《血战昆仑关》《七七事变》《喋血孤城》《大捷》。
电视剧:《忻口战役》《逐日英雄》《我的团长我的团》《滇西1944》《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远征军》
建议先观看台湾出品的影片,从更贴近史实方面讲,也更符合题主的需求。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有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国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第5军军长杜聿明,新38师师长孙立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第五军200师师长戴安澜,第74军军长王耀武,第132师师长赵登禹。日军侵华期间,他们不畏生死,杀敌雪耻、百般血战、锻造钢军、血洒疆场、扬我国威、勇敢参加重大正面战役,转战大江南北,以澎湃的卫国情操,灵便的战术运用,为祖国立下赫赫战果,让后人膜拜。
⑺ 台湾拍过什么经典的抗战片
有的,而且是我个人最喜欢的20部影片之一。
《赛德克·巴莱》是《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所执导的影片,该片筹划长达十二年、跨国动员两万人拍摄。电影在台湾上映分为《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和《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两部分。内容阐述发生于1930年台湾南投的“雾社事件”,当信仰彩虹的赛德克族,遇上信仰太阳的日本大和民族,两个族群在台湾山区爆发冲突,两军交战,赛德克族头目莫那鲁道率领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对抗日本三千大军。
《赛德克-巴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史诗电影。它基于史实所展开的创作,没有刻意地升华与迎合,只有赤裸地展示和呈现。它所诠释的命题,不但属于曾经的台湾原住民,也属于整个人类,在华语电影整体倾向于颓废、萎靡的创作状态时,它几乎是以骄傲的姿态,宣告电影精神不死,捍卫着华语电影在好莱坞、日韩电影面前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