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么评价电影《常在你左右》
说起恐怖片,香港恐怖电影是绕不开的话题,而其中的经典之作“阴阳路”系列无论是影片结构、故事构思、还是恐怖效果都可圈可点,自1997年开拍,“阴阳路”已经陪伴观众走过了二十年,成为了诸多观众成长过程中无法磨灭的年代记忆。
近日,《常在你左右》片方发布定档预告片,在新浪微博上获得近四成好评,荣登一周电影物料好评榜榜首,足以见得网友对于这部恐怖片的认可度及期待值。金牌制作班底、实力耀眼的演员配置、诡谲惊恐的影片剧情、细致用心的宣传物料,相信经过如此的良心打磨,《常在你左右》将会在今年万圣给观众献上一桌别样的感官盛宴。
『贰』 电影《左右》的赏析
——影片《左右》赏析
剧情
这部电影取材于一则真实的社会新闻。
枚竹的职业是带客户看房子,丈夫老谢做清闲的设计工作,两人和五岁的女儿禾禾(枚竹与前夫肖路所生)一起过着简朴平淡的生活。当枚竹从医生的口中得知禾禾患了白血病时,她的世界几乎轰然崩塌,在老谢的劝慰和安抚下,枚竹把女儿的病情告诉了前夫。肖路是建筑工地的包工头,整天忙于在楼盘开发商和施工队之间周旋,他现在的妻子董帆是一名年轻的空姐,两人结婚已有两年,因为各自工作的关系,常常是聚少离多。
突如其来的坏消息让肖路也感到不知所措,在为女儿担忧的同时,他也开始和枚竹、老谢一起忙碌奔波,并在经济上尽自己的能力支持。一个疗程的化疗做下来,禾禾的病情没什么起色,医生建议枚竹等合适的血液配型给孩子做骨髓移植,而且提到如果能用同胞兄弟姐妹的,那么手术成功率将会更高。枚竹开始不断地陷入沉思,一个惊人的想法悄悄在她心里诞生——和肖路再生一个孩子,用新生儿的脐带血给禾禾治病。
尽管做了反复的思想斗争,但枚竹面对深爱自己的老谢仍然无法启齿,所以她还是先找到了肖路。和她预想的一样,肖路目前的状况也使得他左右为难,但枚竹十分认真而坚定地希望前夫“再考虑一下”。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枚竹和肖路无路可退,只能寄希望于说服自己的爱人,四个成年人经过各自痛苦的挣扎之后,最终接受了枚竹的想法。然而天意弄人,前后三次人工受精均以失败结束,医院方面也拒绝再为他们安排,枚竹觉得自己再次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对禾禾的爱几乎成了支撑枚竹的唯一动力,为此她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按照前夫肖路对她的了解:“孩子就是她的命。”然而,一直焦虑不安的枚竹却慢慢平静下来,这个柔弱的女人再次表现出惊人的执着,虽然前面的努力都已经成为徒劳,但她不想放弃、也不可能放弃。为了禾禾她打算孤注一掷——用自然的方法受孕生子。枚竹十分清楚这件事绝对不能告诉老谢,同时她也无法回答肖路应该如何面对董帆,她只知道自己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一定要这样去做……
影片结尾并没有给观众一个明确的答案,这件事情看起来似乎已经告一段落(事实上,新的问题才刚刚开始),老谢还是阴差阳错地知道了枚竹瞒着她的事情,而董帆在离开肖路之后又重新回到了他的身边。两家人坐在各自的饭桌前吃饭,肖路和董帆相互给对方夹菜,但彼此的神情却略显尴尬,而老谢带着一贯温和宽厚的笑容,请求枚竹明年等孩子生下来以后,跟别人说是他的,并由他们夫妻来抚养,然后一起回趟老家过年,枚竹默默地望着眼前这个埋头吃饭的男人,不禁心潮起伏……
人物
四个角色虽然有着迥然不同的鲜明个性,但是他们也有一点共同之处,那就是善良。
枚竹:曾经遭遇情感挫折的年轻母亲,面对生活中的灾难表现出女人固有的软弱,然而天性中的母爱却让她变得异常坚强。为了拯救孩子,她近乎极端的固执显得不可理喻,不过,也正是由于她自始至终的坚持,才让这个“荒唐”的想法成为事实,让延续女儿的生命成为可能。对于前夫,虽然是他曾有负于自己,而且枚竹也说过“如果不是为了孩子,我这辈子也不会再去找他。”,但毕竟是禾禾的父亲,而且为了治病他也做出很大牺牲,她知道自己在心底里已经原谅了肖路。对于老谢,枚竹更多的是感激,她认为“老谢是上天赐给她的最好的男人”,但越是如此,她越是感到欠他的太多,深深的愧疚甚至使得枚竹希望通过离婚来使双方得到解脱。
肖路:直爽坦诚、为人较圆滑却也不失人情味和责任感,他的这些性格特点在很多细节中都能观察到。比如:在工地上和电话里处理开发商与施工单位间的劳资问题,跟枚竹在茶馆里和跟董帆在家里的多次对话等等。关于他当初离开枚竹的原因,影片没有过多交待,但不管过去的对与错,从他出场开始就一直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对孩子和前妻的责任、对现在伴侣的责任,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激化。最后他接受了枚竹的想法,并冒着婚姻出现危机的风险试图说服董帆,与其说是这么做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不如说是他给予前妻的一种补偿。
老谢:老实憨厚、不善言辞甚至有些木讷的继父形象,演员外型与角色本身的个性非常贴近。他对枚竹和禾禾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只是表达方式如此之含蓄,他试图通过自己的包容和隐忍来保全这个家庭的幸福,保护妻子和女儿不受伤害。虽然如此,当枚竹提出要与他离婚,目的是想和肖路再生个孩子为禾禾治病时,可以明显感到他所承受的压力和打击(枚竹与他结婚后曾经打掉过他们的孩子),他略显激动地说:“这样的事世界上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够接受得了。”不过,影片中他压抑的情感只有这次得以直接流露,而大部分时间里他都选择沉默,或者是干脆用低低的声音对枚竹说:“我去买包烟。”
董帆:四人之中她的年龄最小,因而其情感的表露也来得最直接。当肖路试探着说出枚竹的计划时,她明显感觉自己受到了伤害,无端地要为陌生人去承受和付出,任何女人都会本能地产生抗拒。然而,当她在枚竹家里见到了老谢和生病的禾禾后,开始心软并做了让步。但是当人工受精失败后,她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让自己的丈夫通过自然的方式再与前妻生子,于是只好选择离开。世事无常,飞行工作中发生的一次偶然事件,仿佛使她感到了生命的珍贵,而且禾禾那张可爱的笑脸映在她心底挥之不去,为了一个美好的理由,她最终还是说服了自己,回到了肖路身边。
母爱与自私
毫无疑问,母亲对孩子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崇高的情感,在很多人看来,《左右》也像很多艺术作品一样,是一部描写母爱的电影。只不过这里的母爱是处于一种非常复杂的矛盾之中,即片名所谓的“左右”为难,她需要面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男人,她必须为此做出牺牲并且忍耐,甚至还要把由此产生的伤害传递给其他人。
这部电影全球公映的英文名是“In Love We Trust”,也许这个名字正是导演王小帅想透过电影传告诉观众的信息:“我希望人们在面对灾难的时候,可以凭借爱、还有理智来走出困境。”同时,王小帅还希望那些做了母亲的女人都能看到这部电影,否则会感到很遗憾,因为“女性去看的话,会触碰到她们内心真的存在的一种东西。”
事实上,该故事除了展示母爱之外,似乎还有意无意地隐含了另外一个命题——人性的自私。影片中有这么几段情节:
片段一:在茶馆里,枚竹向肖路提出想再生一个孩子,肖路觉得这太离谱了,并且实话实说地告诉她自己现在的情况,希望得到枚竹的理解,但枚竹丝毫不理会他的理由,只是怔怔地盯着前夫,语气坚定地要求他再考虑一下。
片段二:枚竹知道自己的想法会伤害到老谢,于是在家里曾几次对他说“我们离婚吧。”、“如果你离开,我不会怪你。”等等之类的话,但是以老谢的为人,是根本不会甩手离开的。
片段三:肖路在医院里告诉枚竹,董帆不同意自然受孕,否则只有离婚,枚竹淡淡地回答:“我不管她。”肖路请求枚竹再给他一些时间,枚竹立即反问道:“那谁给禾禾时间?”
所有这些当然可以理解为枚竹救子心急、不顾一切的心情,甚至可以说是在向前夫追讨自己当年被辜负的补偿,而对老谢之所以说那些话,也仅仅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罪感。但是,这样做的结果不单是自己做出牺牲,还必须要肖路去付出和承受,并且也会带给爱自己的人(老谢)和陌生人(董帆)伤害。
为了争取时间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两个家庭的婚姻幸福、四个人(实际上是5个人,还包括将来出生孩子)未来的生活将会面临怎样的危机,谁都无从知晓。完成一件高尚的事,唯一的选择却是伤害,这样的爱是咄咄逼人的,就如同有网友尖锐的质疑一样——是否因为我爱孩子,所以你们必须牺牲自己来成全我的爱?!
中年的处境
王小帅说:“人到中年,都开始有了变化。我想要给大家展现那些为人父母而带来的压力、责任,还有人们在生活中如何对应灾难的发生。”,这位41岁的导演坦言,拍这样一部中年人情感题材的电影是有感而发。“年轻的时候,你可以经历很多失败,可以说不,可以逃避,可以被原谅。到了中年,开始发现很多事情是逃避不了的。你在这个轨道中,你是一个被社会需要的人,你的原始本能和社会给你的责任,紧密地扣在一起……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生命状态。”
影片中的所有角色基本上都处于一种“左右为难”的矛盾之中:对枚竹和肖路来说,一方面是给女儿治病最接近成功的办法,另一方面却是现在的婚姻因此将出现裂痕,甚至还要面对彼此过去情感的尴尬;而老谢和董帆,一方面不希望家庭的平静因爱人的过去受到冲击,另一方面也不忍心眼睁睁地因自己的拒绝而放弃挽救一个生命。
但是如果仔细想想,事实上从一开始,选择就是已经是唯一的,所谓的“左右为难”其实是“惟有如此”。因此,故事的结局并非焦点所在,而是这个过程如何展开,面对生活中的突发灾难,被事件关联的每个人怎样处理婚姻家庭、情感生活以及伦理道德等问题。影片展示出来的是:这个年龄阶层的人处于“无处可逃”或是“身不由己”的那种处境,用很多人的话来说,你是与周围世界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使得你必须去承担身边的一切,甚至必要的时候只能通过个体的牺牲和隐忍来解决一些问题。
这也许是成长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王小帅把这部电影的目标观众定为“中年、已婚、母亲。还有男人,30岁以上的一大部分男人。”因为“这种生命的无奈确实是要到达一定年龄后才能体会到的。”不过个人认为,这个范围还可以扩大一些,比如结婚不久的年轻夫妇,甚至包括准备步入婚姻殿堂的男女。虽然影片中有些东西他们未必能够完全理解和接受,但是却能从侧面对中年人婚后生活和感情的维系,以及面对危机出现时彼此间的理解、宽容和互信等等有所认识。
其他
影片格调朴素平实而不花哨,这与其素材来源于真实事件不无关系,就连背景音乐都很简单,只是在镜头转接时偶尔出现几段低沉的钢琴声。剧情方面,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最佳编剧就是最好的说明,此外,导演对故事的流畅叙述、演员对角色的细致掌控、以及大量贴近生活的真实细节也都是该片出色的地方。从片中不难看出,通过严肃的现实性,导演力图避免将其拍成矫柔造作和过份煽情的电影,但是由于故事本身浓厚的悲剧色彩,估计还是会感染相当一部分观众。
不足的地方在于其中一个细节的处理:董帆决定与肖路离婚后,却因为一个突发事件想到了禾禾,进而思想发生根本转变,理解并接受了丈夫的做法,并再次回到肖路身边。这个角色的态度变化缺乏一个过程,明显感觉到牵强和生硬,而且这样的理由似乎也并不充分(她与禾禾只是见过一面),试想如果董帆最终回来是因为她爱肖路,放不下他,而通过她强烈的爱和不舍,来表现这种自身的付出和牺牲(有点像爱屋及乌),也许会更加有说服力。
文:修罗玉
『叁』 你眼中豆瓣Top100里被高估的电影都有哪些
我眼中那些被高估的电影有:
1.《怦然心动》
电影想表达的现实意义并不是不好,但要上黑色幽默而且为了剧情强行捏我是真的喜欢不上来,你说它的出发点好是好,但太想表达这种主题同样也是失去可信度,或许有人说它就是一部荒诞喜剧,我知道,但还是太过了,而且它也凭借8.3上了top250(246名),是不是只因为是国产难得的“好片”就降低评选标准呢?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三部被高估的电影。
『肆』 如何评价蔡卓妍的《常伴你左右》
作为一个鬼片,它的确很吓人。但作为一部高调宣传作为阴阳路终结篇的电影,它显然是不及格的,白白浪费了古天乐、佘诗曼、张智霖、蔡卓妍等一众大咖加盟的豪华阵容。故事中涉及的角色以及故事很多,所以剪辑的时候似乎想要讲好每一个故事,但正是这种想要雨露均沾的想法,让电影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太乱,没有核心。
所有的事件人物在一开始就已经全部出场,被告知癌症的张智霖醉酒开车,蔡卓妍未婚夫正在赶去找她的路上,屋顶的自杀女在割腕无效之后也准备跳楼终结生命,与此同时古天乐佘诗曼和罗兰的车也即将抵达命运的路口。
『伍』 港产恐怖片,哪一部可以称之为巅峰之作
小编十分喜欢恐怖片,提到恐怖片,总有无数的话想说。很多堪称经典,十分出名的恐怖片小编都曾经看过,像日本的《咒怨》《午夜凶铃》还有欧美的《鬼影实录》《小丑回魂》《寂静岭》《恐怖游轮》《潜伏》《招魂》,泰国的《鬼三惊》系列,韩国的恐怖片也十分不错,像小编看过的《杀人漫画》《粉红色高跟鞋》《考死》系列都是非常不错的作品,恐怖片还有一个丧尸电影的分支,也都十分精彩,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除了阴阳路系列,港式恐怖片比较出名的,还有僵尸片,尤其是林正英主演的僵尸片系列,小编和家里的人都很喜欢看,百看不厌。
另外还有李碧华系列恐怖片。像比较出名的《迷离夜》《奇幻夜》《三更之饺子》,都是可以让人后背发凉,细思极恐的港式恐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