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漫威电影1秒就得几十上百万,电影特效为什么这么烧钱
究竟为什么漫威、DC这个类科幻大片经常使用的电影特效如此“贵”,而且,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电影镜头里,可能这一秒镜头就需要后期渲染一个月之久!
很多大型的特效制作公司都会在进行特效制作的时候,同时利用几百上千台渲染服务器进行工作,以此来节省制作周期,但在这背后,每一台渲染服务器等硬件也是一个大花销,几百上千万在这里基本上算是比较常见的配置开销标准了。
所以,一秒几十,上百万上下的特效经费,真心不是开玩笑的说法!
❷ 听说电影特效按秒收费,为什么CG特效制作这么贵
因为花钱的地方多啊!很多人没在这个行业里,总觉得特效一秒成百上千的报价就是天价,好像漫天要价一样,但是本人曾经在影视特效行业工作了8年,实话说大部分时候甲方给的制作费只能叫“坑爹”。先不说国外那些大片和大制作公司的报价,仅说国内如果一个给电影制作影视特效的普通公司制作费低于3000元/秒的话,那这个公司就离破产不远了。
4、研发
研发这个步骤在国内特效制作公司比较少见,但是在国外或者外资公司里是常设职位。一个研发技术人员的重要程度是国内大部分还处在出卖体力的制作公司无法想象的,他们的薪资待遇通常也是普通制作人员的几倍。
可以说国内特效与国际特效最核心的差距就在研发实力上,这部分也是国外特效制作最烧钱的地方,很多专利和软件都是研发者们数年的努力结果。
❸ 为什么影视特效的制作费用那么高
一般指所有费用,拍电影每个地方都要花钱,演员酬金,场地费,服装道具费,材料费,工作人员工资,后期剪辑,发行宣传等。
特效费不费钱主要看对效果的追求,以及愿不愿意花钱。觉得“五毛钱特效”也无所谓,那就不费钱。但追求效果好,那就真费钱了。比如美国大片的一些地铁出轨特效,必须根据真实场景按比例把所有物品都做成模型,然后请专业人士测算出地铁出轨撞击力,再按比例施加到模型上,目的是让效果逼真,再配上电脑特效,这都是很花钱的。。
❹ 电影中的特效是怎么搞得。为什么特效很花钱
楼主你好,电影特效经过虚拟场景,后期特效,也可以用电影道具来完成,不但烧钱,而且烧脑
❺ 我不明白为啥做电影特效很烧钱
比如小时候,经常在书角的每一页画一个姿势不同的小人,快速翻书..小人就会动起来...这就是视频的原理...在视频里的叫法..每一页上的小人,,叫做一桢...1秒钟25桢(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电视标准,包括中国,电影是24桢,但不好计算,这里以电视标准举例)的速度播放这些小人.......就形成了小人运动的动画...假设这个视频一共10秒钟...你在制作这个视频时,就需要画250个小人...之后按顺序排列好所画的小人,依次播放...这就叫逐桢动画...
除了逐桢动画之外,还有一种叫插值动画....插值动画是通过设置关键桢,由电脑计算中间产生的动画.....举个例子:
比如你想做一个插值动画,还是10秒钟....效果如下:
一个白色的小球,慢慢变色.....5秒种后变成了红色.....又过了5秒变成了黑色 动画结束
首先,你要绘制一个小球,涂成白色,打一个关键桢,之后在软件里设置到第125桢(第125桢正好是第5秒),把小球涂成红色,打关键桢,最后再到最后一桢,把它涂成黑色...打关键桢
最后由电脑计算出中间变色的动画......听起来挺简单吧?原理虽然是挺简单的,但是实际制作中插值动画的难度远远高于逐桢动画....其中涉及大量的技术问题....比如动力学运算,表达式,语言编程
至于为什么贵:
你看一分钟的逐桢动画特效......需要插画师画1500幅画...,,,成本高好理解吧? 他就算卖画也比这赚的多....因此现在插画师基本已经没人做特效了.....现在逐桢动画一般只用于FLASH等简单动画,
那么插值动画又为什么贵?....这个跟外行真的很难说清....不过既然你这么问,我就姑且说...但我不保证你能懂.......简单概括,就是步骤太烦琐,既考验水平,又考验脑力.还必须有足够的人力和强大的机器,才能做出看着顺眼的东西....
先说说制作差值特效需要的软件:
1:三维动画软件,如MAYA,CINEMA 4D等(做特效没人用3DMAX,因为功能不完善,比如不支持戴眼镜的那种3D)
2:后期合成软件,如AE,NUKE,FUSION等
3,调色软件,如达芬奇,COLOR等
4,素材软件,如PS,AI,CDR,PAINTER等
5,非编软件,PR,大洋,索贝,EDIUS等
6,流体力学软件,如REAL FLOW,FLUENT等
7:雕刻软件:如ZBRUSH,MUDBOX
以上这些软件仅仅是标配.....除此之外还需要各种软件做补充,比如反求摄象机啊...高级粒子啊...空气动力学计算啊等等全都需要相对应的软件辅助..
一个完整的流程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素材类软件中制作素材
第二步...........在三维软件中完成以下步骤
1,建模
3,调材质
4,打灯光
5,展UV
6,输出到雕刻软件
第三步.........在雕刻软件中雕刻好模型,烘焙法线贴图....再导回三维软件
第四步.......在三维软件中打关键桢,渲染到后期软件
第五步.....在后期合成软件中把前两步制作出的东西进行整合,再次渲染,输出到调色软件
第六步.....在调色软件中调色...输出到非编软件
第七步.....在非编软件中进行剪辑...输出成品
以上仅仅是最基本的步骤.....
而且大场景的渲染一般需要图形工作站或超级计算机来完成....每台设备都价值不菲....其实做特效比当农民工还累...所以这个行业一直都在萎缩...而且付出与收益严重不成正比.....虽然你觉得贵,但从特效师的角度,付出同样的精力来工作,干哪行都比这行挣的多...举个现实的例子...我以前在传媒公司,一个月3000出头,做平面的同事,一个月2500左右...他每天工作8小时,我平均每天工作15个小时...你没看错,就是15个小时......你觉得我们俩谁挣的多?
他一天做2,3张海报,我每3天左右出一个片子...
❻ 特效到底烧钱在什么地方
比如小时候,经常在书角的每一页画一个姿势不同的小人,快速翻书..小人就会动起来...这就是视频的原理...在视频里的叫法..每一页上的小人,,叫做一桢...1秒钟25桢(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电视标准,包括中国,电影是24桢,但不好计算,这里以电视标准举例)的速度播放这些小人.......就形成了小人运动的动画...假设这个视频一共10秒钟...你在制作这个视频时,就需要画250个小人...之后按顺序排列好所画的小人,依次播放...这就叫逐桢动画...
除了逐桢动画之外,还有一种叫插值动画....插值动画是通过设置关键桢,由电脑计算中间产生的动画.....举个例子:
比如你想做一个插值动画,还是10秒钟....效果如下:
一个白色的小球,慢慢变色.....5秒种后变成了红色.....又过了5秒变成了黑色 动画结束
首先,你要绘制一个小球,涂成白色,打一个关键桢,之后在软件里设置到第125桢(第125桢正好是第5秒),把小球涂成红色,打关键桢,最后再到最后一桢,把它涂成黑色...打关键桢
最后由电脑计算出中间变色的动画......听起来挺简单吧?原理虽然是挺简单的,但是实际制作中插值动画的难度远远高于逐桢动画....其中涉及大量的技术问题....比如动力学运算,表达式,语言编程
至于为什么贵:
你看一分钟的逐桢动画特效......需要插画师画1500幅画...,,,成本高好理解吧? 他就算卖画也比这赚的多....因此现在插画师基本已经没人做特效了.....现在逐桢动画一般只用于FLASH等简单动画,
那么插值动画又为什么贵?....这个跟外行真的很难说清....不过既然你这么问,我就姑且说...但我不保证你能懂.......简单概括,就是步骤太烦琐,既考验水平,又考验脑力.还必须有足够的人力和强大的机器,才能做出看着顺眼的东西....
先说说制作差值特效需要的软件:
1:三维动画软件,如MAYA,CINEMA 4D等(做特效没人用3DMAX,因为功能不完善,比如不支持戴眼镜的那种3D)
2:后期合成软件,如AE,NUKE,FUSION等
3,调色软件,如达芬奇,COLOR等
4,素材软件,如PS,AI,CDR,PAINTER等
5,非编软件,PR,大洋,索贝,EDIUS等
6,流体力学软件,如REAL FLOW,FLUENT等
7:雕刻软件:如ZBRUSH,MUDBOX
以上这些软件仅仅是标配.....除此之外还需要各种软件做补充,比如反求摄象机啊...高级粒子啊...空气动力学计算啊等等全都需要相对应的软件辅助..
一个完整的流程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素材类软件中制作素材
第二步...........在三维软件中完成以下步骤
1,建模
3,调材质
4,打灯光
5,展UV
6,输出到雕刻软件
第三步.........在雕刻软件中雕刻好模型,烘焙法线贴图....再导回三维软件
第四步.......在三维软件中打关键桢,渲染到后期软件
第五步.....在后期合成软件中把前两步制作出的东西进行整合,再次渲染,输出到调色软件
第六步.....在调色软件中调色...输出到非编软件
第七步.....在非编软件中进行剪辑...输出成品
以上仅仅是最基本的步骤.....
而且大场景的渲染一般需要图形工作站或超级计算机来完成....每台设备都价值不菲....其实做特效比当农民工还累...所以这个行业一直都在萎缩...而且付出与收益严重不成正比.....虽然你觉得贵,但从特效师的角度,付出同样的精力来工作,干哪行都比这行挣的多...举个现实的例子...我以前在传媒公司,一个月3000出头,做平面的同事,一个月2500左右...他每天工作8小时,我平均每天工作15个小时...你没看错,就是15个小时......你觉得我们俩谁挣的多?
他一天做2,3张海报,我每3天左右出一个片子...
❼ 电影,动画特效为什么那么烧钱
后期制作的电脑设备要求高,通常一台电脑搞不定,拍摄的工具成本高,还有时间成本、渲染什么的,要好几天,做好一部电影动画要好久,那这些人发工资也是钱,而且都是行业大牛,工资不便宜。
所以综合下来都很贵。
❽ 为什么电影特效这么贵
我们所看到的一些科幻巨著的电影,看的制作成本都很高,动辄就是几个亿,因为科幻电影需要大量的特效镜头,这些特效镜头之所以那么贵,就是因为特效镜头需要运用多方的合力,而且一个特效镜头制作出来远不是几个人可以搞定的。
其他方面的成本当然也不低了,比如说软件儿的成本,自然就要需要使用到一定的专业软件儿,这些专业软件儿的使用就像是我们去买一个游戏一样,我们买的这个游戏就享有终身的使用权了,但是这个特效的软件儿还是年费会形式的,而且非常非常贵,他们并不能终身购买。其他方面的支出,比如说一个特效镜头用到的演员用到的场景,布置用到的跟随人员,剧组人员这些都是要工资的,一个电影真正拍摄下来,尤其是大型的科幻片儿,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根本不可能完成。
❾ 电影特效为什么这么贵,感觉硬件成本和人力成本都不会那么高吧
电影特效那么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硬件成本和人力成本其实很贵的,下面逐个分析:
第一: 硬件成本。
大型影视的特效,没有好的硬件支持是根本做不出来的,一般机器的配置至少是双E5,64G内存。一台下来就要好几万。设备的损耗是相当大的,基本3-5年就要换一拨,专门的工作站,存储阵列,巨大的耗电量,都是很大的开销。
第三:人力成本
《阿凡达》特效参与者1855人、《复仇者联盟》1453人、《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1180人、《变形金刚3》1178人……这些影片的成功,是诸多特效公司协同合作的结果。据称,《阿凡达》的后期阶段,几乎动用了整个洛杉矶的渲染机房。
举个例子:在美国,一个中等水准特效人员的年薪在4万美元左右,高级人员大约6万美元,顶级人员则是15万美元左右。假设一家规模1000人的特效公司,中、高、尖人才比例按6:3:1分配,其一年的工资成本就要有5700万美元。
在国内,初入行的特效技术人员年薪大概4万左右,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员工大约年薪20万。一家100人的特效公司,按人均年薪10万元计算,一年的工资支出也在千万以上。而这种规模的团队,很难接到超大型项目。
❿ 电影特效仅仅是烧钱吗
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仅一场四分多钟的地震戏就用去2000多万元。而全长70集、特效镜头长达10万秒的新版《西游记》来说,整体特效预算只有1500万元。 特效是个烧钱的活计,收费精确到秒,越专业的公司、团队,越精细复杂的效果,就越花钱,当然如果特效的效果精致而出彩,很多票房证据表明,观众会乐意为此掏腰包进影院看电影。 当年冯小刚拍摄《唐山大地震》时,曾想去新西兰找《指环王》的团队来做特效,但最终因为太贵而作罢。电影大片尚且如此,电视剧更加望“洋”兴叹。一般来说,主流的好莱坞大片,特效的费用普遍要占到制作成本的1/3以上,像《变形金刚》这样投资数亿美金的视觉特效大片,2/3的制作费用都花在影视特效制作方面,因此,影片精彩的特效镜头赚足了观众的眼球,票房当然可观。 华莱坞梦工厂海外技术团队参与制作的《特种部队》达到了史上电影特效制作之最,其中复杂的特效镜头每秒钟将近百万,带给观众的是刺激、惊艳的视觉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