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寻枪》影评
这部国产影片看得舒服。舒服是指我看完后,觉得为该片坐在电影院里花上点时间不亏,整个过程让人看到轻松,而不是什么让人看完后,忽然觉得自己也是个哲学家,又感悟了什么人生意义生命哲学之类,或者又受到什么主题教育等等。就是简简单单,在这段时间内随着姜文演的马山找他那把枪,看着各种人物的轮番出场,猜测是谁拣了枪,直至最后真相大白,一切了结。同事看过小说原著,说不明白主题思想,照我的意思,要找什么深刻思想,这样就好。当然,我不能阻止别人去寻找深刻含义。在整个影片播放的时间内,影院中的观众经常会因为角色之间的对白而发出各种笑声,会因为最后关键人物的露脸而发出“原来是他”那种声音(我打不出象声词,请大家自己体会一下)。其中有个小花絮,临近结束准备散场时,隔开一个座位的一对情侣,女问男,“这部片子蛮好看的,叫啥?”。虽然问的让我这旁人差点一脚踩空,但好歹也算侧面证明了我的想法(如果这两位凑巧看到这个帖子,请原谅我的无意)。
影片的导演和编剧是陆川,除了一次在某电影杂志上看到他的文章,说在柏林有幸和关美人同桌吃饭,但碍于其护花男友的威慑,而不敢搭讪事后觉得可惜。当时就觉得这人有意思,但其他知道并不多,杂志上对他的介绍也绝大部分与“寻枪”这部电影有关。看完电影,回来咕勾,才知道“黑洞”也是他造出来的。看样子,就想他自己接受采访时所说,编故事拿手。主演兼监制姜文,在解释为何选择与陆川合作时,也说与这样的新人导演合作,会给电影带来新的东西,对故事的表达也会有所不同。至于片中的姜文么,我对演技好坏不敢乱评,只能又说个小花絮,就是马山在被除去警服后的亮相,惹得影厅内哄堂大笑。马山的爱人,那个老师是伍宇娟,不过一开始我并没有找到,其实是没敢相信那个占了屏幕五分之四让我吓一跳的脸,就是她,还满世界的找。宁静,一点,躺在地上摆的姿势很灵光。至于为什么会在地上摆,请看电影。其余的演员我一个都不认识,叫不上名,真是汗颜。但大都印象很深,特别是那个意大利的周小刚(剧中名)和马山的两个老战友。
关于这个永乐数码版的正片画面技术资料等等,这几天的上海报纸新闻都已经报过了,大家自己去翻翻,个人感觉画面真是干净,没有以前观影时发现的胶片痕迹。至于音响效果,容我再插一花絮来说明,在剧情开始不久后,有一个镜头是马山从派出所出来,突然听到了一声“爸”,这个声音当时是从观众的右侧后方发出的(应该没记错)。事实上,由于现场有观众带了小孩,当听到这个声音后,一大半的观众都往后回了头,准备发表自己的不满。但在紧随的不同方向的喊声出现后,大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都笑了起来,这种情况我还是在影院里第一次碰见,真是有意思。我本人非常期待能在这个一号厅,欣赏即将公映的原版星战前传2(如果能引进的话)。剧中说的绝大多数是贵州方言,所以配了字幕。但就是这个字幕需要批判与通辑,竟然会有掉字幕情况的发生,比如有一句对白是“。。。的荣誉”,字幕显示为“。。。的!”。类似的问题我注意的就有不下四五处。幸好这种贵州方言还算能听懂。要不然,真是扫兴。事实上,观众也并没有受此多大影响,照样被对白引得笑出声。其中个人感觉有一句具有广泛流传的潜质“20个小时,坐汽车能到省城,坐火车能到北京,坐飞机能到美国了。。。。”,还有一句类似的,大家自己去看。这个票价么,40元好像贵了点,别厅的原版指环王三小时也就60元。更何况这片子连90分钟都不到。上座率不错,350个座位,坐了差不多五分之四。
转来的哦。
Ⅱ 电影寻枪最后结局是什么
《寻枪》最后结局马山死了。偷枪的就是刘结巴,马山也被刘结巴打死了。
剧情介绍:马山是西南地区某边陲小镇的一名普通警察,某晚参加妹妹婚宴时因喝得酩酊大醉被人送回家中,次日早晨醒来时,他发现从不离身的配枪不翼而飞。意识到偷枪人可用枪里的三颗子弹杀人时,马山不禁毛骨悚然,当晚所有参加妹妹婚礼的人都成了他的怀疑对象。
在对重点嫌疑人,卖“羊肉粉”的刘结巴、送他回家的周小刚、突然出现在周小刚家的旧恋人李小萌一番追踪后,马山依旧没能理出任何头绪,而对李小萌的怀疑里,又混杂了极为复杂的感情,此又导致其妻怀疑他移情别恋。
正在这时,李小萌在周小刚家被人用枪打死,马山作为嫌疑人被拘禁。经过一番冷静思考,他终于将乱麻捋顺,开始了寻枪之路。
(2)电影寻枪讲的什么扩展阅读
《寻枪》角色介绍:
1,马山
西南山区小镇上的一名普通警察。他有一支手枪,整日佩在身边,虽然没有用过,但他知道,小镇因他和他的手枪而安宁平和。在妹妹的婚礼后发现枪丢了。走上了寻枪的道路。
2,李小萌
马山十几年前的恋人李小萌,李小萌与马山恋爱,却不辞而别,突然又回来了,并且住在周小刚家,后在周小刚家被打死。
3,周晓刚
一个造假酒的黑心商人,害死了刘结巴的亲人。马山妹妹结婚时开车送喝醉酒回家的马山人,在周小刚的家里李小萌被用马山丢失的枪杀害,马山怀疑的对象。
Ⅲ 寻枪 这部电影有意思吗
这部国产影片看得舒服。舒服是指我看完后,觉得为该片坐在电影院里花上点时间不亏,整个过程让人看到轻松,而不是什么让人看完后,忽然觉得自己也是个哲学家,又感悟了什么人生意义生命哲学之类,或者又受到什么主题教育等等。就是简简单单,在这段时间内随着姜文演的马山找他那把枪,看着各种人物的轮番出场,猜测是谁拣了枪,直至最后真相大白,一切了结。同事看过小说原著,说不明白主题思想,照我的意思,要找什么深刻思想,这样就好。当然,我不能阻止别人去寻找深刻含义。在整个影片播放的时间内,影院中的观众经常会因为角色之间的对白而发出各种笑声,会因为最后关键人物的露脸而发出“原来是他”那种声音(我打不出象声词,请大家自己体会一下)。其中有个小花絮,临近结束准备散场时,隔开一个座位的一对情侣,女问男,“这部片子蛮好看的,叫啥?”。虽然问的让我这旁人差点一脚踩空,但好歹也算侧面证明了我的想法(如果这两位凑巧看到这个帖子,请原谅我的无意)。
影片的导演和编剧是陆川,除了一次在某电影杂志上看到他的文章,说在柏林有幸和关美人同桌吃饭,但碍于其护花男友的威慑,而不敢搭讪事后觉得可惜。当时就觉得这人有意思,但其他知道并不多,杂志上对他的介绍也绝大部分与“寻枪”这部电影有关。看完电影,回来咕勾,才知道“黑洞”也是他造出来的。看样子,就想他自己接受采访时所说,编故事拿手。主演兼监制姜文,在解释为何选择与陆川合作时,也说与这样的新人导演合作,会给电影带来新的东西,对故事的表达也会有所不同。至于片中的姜文么,我对演技好坏不敢乱评,只能又说个小花絮,就是马山在被除去警服后的亮相,惹得影厅内哄堂大笑。马山的爱人,那个老师是伍宇娟,不过一开始我并没有找到,其实是没敢相信那个占了屏幕五分之四让我吓一跳的脸,就是她,还满世界的找。宁静,一点,躺在地上摆的姿势很灵光。至于为什么会在地上摆,请看电影。其余的演员我一个都不认识,叫不上名,真是汗颜。但大都印象很深,特别是那个意大利的周小刚(剧中名)和马山的两个老战友。
关于这个永乐数码版的正片画面技术资料等等,这几天的上海报纸新闻都已经报过了,大家自己去翻翻,个人感觉画面真是干净,没有以前观影时发现的胶片痕迹。至于音响效果,容我再插一花絮来说明,在剧情开始不久后,有一个镜头是马山从派出所出来,突然听到了一声“爸”,这个声音当时是从观众的右侧后方发出的(应该没记错)。事实上,由于现场有观众带了小孩,当听到这个声音后,一大半的观众都往后回了头,准备发表自己的不满。但在紧随的不同方向的喊声出现后,大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都笑了起来,这种情况我还是在影院里第一次碰见,真是有意思。我本人非常期待能在这个一号厅,欣赏即将公映的原版星战前传2(如果能引进的话)。剧中说的绝大多数是贵州方言,所以配了字幕。但就是这个字幕需要批判与通辑,竟然会有掉字幕情况的发生,比如有一句对白是“。。。的荣誉”,字幕显示为“。。。的!”。类似的问题我注意的就有不下四五处。幸好这种贵州方言还算能听懂。要不然,真是扫兴。事实上,观众也并没有受此多大影响,照样被对白引得笑出声。其中个人感觉有一句具有广泛流传的潜质“20个小时,坐汽车能到省城,坐火车能到北京,坐飞机能到美国了。。。。”,还有一句类似的,大家自己去看。这个票价么,40元好像贵了点,别厅的原版指环王三小时也就60元。更何况这片子连90分钟都不到。上座率不错,350个座位,坐了差不多五分之四。
个人遗憾:
由于在思考乐呆得忘了时间,又买了杯可乐,开头有一点点没看到。没有领票员,座位又无显亮表示,凑低着头找到自己的那排,发觉当中我的位子已经给人占了,而且形成了情侣整体优势,一共差不多有5对坐在当中,实在不好意思挤进去让人分开,只能坐在过道边。买票的时候,那个漂亮的售票小姐准备收我80,我还得屈四指伸食指特别声明一下,多少有点点郁闷。幸亏电影还不错,让我一个人看得也开心。
参考资料:http://ent.163.com/edit/020513/020513_120301.html
Ⅳ 电影《寻枪》是哪里的故事
贵阳花溪区几十公里外的青岩古镇
Ⅳ 帮我找下寻枪的影评,要从拍摄手法,什么蒙太奇手法之类的切入,还有什么商业价值啊,什么方面阐述
电影《寻枪》看过之后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总觉得它的生活气息非常浓厚,但是描写生活之余,又加入了许多艺术因素,比如抖动的镜头,人物的心理描写等很多的地方,都极具艺术性。一个很简单的寻枪情节,通过作者的荧屏化,把它演绎的极具戏剧性。
《寻枪》以一个安静整洁地势陡峭的贵州小镇为叙事背景,极具有原始性,影片对那种原始的民族风景的描写,仿佛把观众带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边城”而正是因为这种环境,让我们有一种似真非真的感觉,真实的是那种生活的真实,非真的是马山对丢枪后对事态考虑的严重性以及他的精神状态,完全就是丧心病狂,人物的对话都用的是贵州方言,这不仅增添了影片的戏剧性和幽默性,也使影片更具有生活气息。
“枪”这个意象,也是具有典型性的,枪是国家的禁物,一般人是不能携带枪支的,而且这里的枪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责任、道义、权力等等,因此马山在丢了枪之后,就象丢了灵魂一样,对什么都不干兴趣了,李小萌的挑逗,以及奖金的利诱,他都无动于衷,满脑子是枪,也难怪他那么激动,刚开始还在懒懒地看儿子写的“下流”作文,而且没有生气意思,但是一摸枪袋,发现枪不在了,顿时来了一次180度转弯,一切都变了,很快的在家里胡乱的翻了一通,没有之后,思想一下子转到了警局的保险柜,而且重复的出现,那种喧嚣声,脚步声,以及保险柜中的有枪的影像很快的现过,节奏感杂乱,给人一种烦杂的感觉。但是一下子就慢了下来,仿佛枪已经石沉大海,接下来了故事便是——寻枪。电影把这一过程处理的十分到位,把人丢了东西后的那种急燥的心理刻画的十分真切,通过荧屏让观众看的到。影片的画面切换的特别快,蒙太奇的运用,把本来很慢的节奏加快了,以至于使人看了没劲。在影片中又有许多互相借鉴的地方,《寻枪》中有些镜头处理很像《罗拉快跑》,如马山头脑中显现是谁偷了枪的影像的时候,老树精,妹妹,刘结巴,周小刚,李小萌等人的声音在他的脑中显过,与罗拉头脑中显现谁有钱的时候就十分相似,结局人物死亡后的处理还让人想起日本导演萨布的《盗信情缘》。同时它又吸收了很多好莱坞电影的元素,影像的处理,情节的设置,都让人有看好莱坞的那种感觉,比如,在马山追小偷的那一段,就融入了好莱坞的常用的追匪戏,只是好莱坞用的是汽车,而《寻枪》用的是单车,更具特色,没有破坏,没有枪击,却把人物的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又加入了一些方言对话,似乎更具情趣,让人回味无穷。
Ⅵ 《寻枪》电影里枪的含义
影片中的“枪”对马山来说是警察身份的象征,也是社会体制和法律秩序在一个山区小镇存在的重要证明。枪在影片中荒凉边镇其实并不具有实际的用途,与当地社会没有任何渊源。马山丢枪带来的最大的困扰只局限在马山和公安局内部,因为丢枪就意味着丢失了社会体制的象征性存在。寻枪的过程就是一个边远小镇修复社会威权的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丢失了什么才是重要的,寻找的结局甚至过程并不重要。表面上的寻枪故事与暗地里的偷枪故事,成为了一场对于“枪”的象征力量的颠覆和维护。
Ⅶ 电影“寻枪”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寻枪》是陆川导演早期的代表作、我个人认为它的艺术特点关键在于人物的塑造、声音的处理。“重在阐述《寻枪》中多处运用的叫板蒙太奇。这种结构方法在故事影片中能承上启下,上下呼应,而且节奏明快,如同京剧中的叫板。这就是思维视觉化,体现了《寻枪》以视觉逻辑为原则的一大特色。导演用闪回、凝滞、跳跃取代了传统线性连续性前进的时空结构,出现了大幅的时空跨度,比如谈到婚礼,就出现了婚宴上很多人来拉已经酒醉的马山;说到老树精,就出现一组闪回镜头交代马山与老树精关系,硝烟弥漫的战场空间也体现了对《阿甘正传》的戏仿;再转到现实时空时,马山已经在老树精的修车铺与他对话了,但也仅仅一句话的时间,画面又回到闪回时空,战场上老树精救了马山一命。从陈军饭店的院子到老树精的修车铺,从枪林弹雨的战场到现实时空,创作者用了非常简洁的镜头和剪接,把人物之间的关系交代得不蔓不枝、干净利落,体现了导演相当深厚的画面叙事功力。”——引用
Ⅷ 电影寻枪的结局是怎么回事
死了,最后的结局导演是想表达姜文最后终于把枪找到了,最后终于解脱出来了,所以最后一个镜头是他笑着走在阳光下,但是实际上他已经死了,死,也算是一种解脱。
电影结局:
偷枪的就是刘结巴,他痛恨周小刚制造假酒,害死了他的亲人而采取愚昧极端的方法,偷枪杀死他。面对黑洞洞的枪口,马山突然明白,要使不再有人被杀,枪里的子弹只有一个归宿,就是自己的身体,十四天的寻枪,冥冥之中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这是惟一补救自己过错的办法。
他挣扎着、喊叫着,迫使结巴又向他开了一枪,在开枪的同时,马山用手铐将杀人犯与自己铐在一起。马山的灵魂飞离他的身体,他怀抱这寻到的手枪,从血泊中站起来,眼含着泪水,然而却是微笑着走向远方。
创作背景:
从电影学院毕业的陆川被分到北影厂,在马甸租了一个房子,开始写《寻枪》的剧本。从影片质量来看,《寻枪》离优秀两字还很远。
但是这部电影产生的过程、它背后的故事却令电影爱好者振奋。正如本期电影笔记的作者所说,《寻枪》和陆川的意义活学在于,它是“一个分水岭,代表着一批被影碟熏陶的小青年,开始在壁垒森严的制作体系外扣击主流电影的大门”。
Ⅸ 寻枪的介绍
《寻枪》是2002年上映的一部悬疑电影,本片是由陆川根据凡一平原著同名小说拍摄,主要演员有姜文、宁静等1。该片讲述了,警察马山一夜梦醒后,发现自己的枪不见了,在丢失的枪里面有三颗子弹。于是,马山开始走上了一条不寻常的寻枪之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