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 这首词是朱淑贞 哪个时期写的
这首词写于第一次婚姻结束之后。
出自:朱淑真的《清平乐·观湖》
原文: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译文:
痴情的样子不用别人去猜,穿着衣服倒在你的怀抱里,最难受的是分别的时候,回来之后在梳妆台旁发呆。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朱淑真与丈夫分居之后遇见新的爱人之后所写的一首词。
朱淑真到底是在和丈夫离异后才另觅爱人,还是在无爱的婚姻中出轨,并无明确记载。但根据她实在娘家的情况来看,她最后应该已经跟丈夫分居,纵使没有得到正式的休弃,不算“大归”,事实上已经离异。
后考证其因与情人分手而“悒悒抱恨而终”,“其死也,不能葬骨于地下,如青冢之可吊。”有人据此猜测她又可能是投水自尽,死于湖中,尸骨都不能安葬。
南宋淳熙九年(1182)有一个名叫魏仲恭的人,将朱淑真的残存作品辑录出版,并为之作序。序文开头说:“比在武陵,见旅邸中好事者往往传颂朱淑真词,每茄听之,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岂泛泛所能及?未尝不一唱而三叹也!”
② 璇玑图的介绍
璇玑图相传是前秦时期秦州(今甘肃天水)刺史窦滔之妻苏惠所做的回文诗章,又常称为回文诗。苏蕙的“璇玑图”总计八百四十一字,纵横各二十九字,纵、横、斜、交互、正、反读或退一字、迭一字读均可成诗,诗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甚是绝妙,广为流传,她为寻回真爱所作的故事也流传到现在。导演陶江华也以璇玑图为话题,将其搬上荧屏,拍为电影。
③ 《璇机图记》中“璇机”什么意思
璇玑的本义指魁星。
璇玑图,指十六国时期苏若兰的织锦回文诗。
前秦苻坚的部将安南将军窦滔镇守襄阳,他二十三岁的妻子苏若兰(十六岁嫁窦滔)不愿随行,留在家中。窦滔有宠姬赵阳台,能歌善舞,原来与苏若兰不睦,若兰不肯随行,窦滔却携赵阳台赴任,苏若兰因此悔恨交加,思念甚切,经常夜不能寐,或坐或卧,仰观天象,悟璇玑之理(星象分布原理),以经纬之法(横竖斜皆能成文),织锦一幅作回文诗,锦幅横直各八寸,二十九行,每行二十九字,共八百四十一字。织锦中央留一眼,称天心。魁星在其中不动,所有文字围绕其运转。按星象分布,魁星一方是太微垣,都作叠字四言诗。另一方是紫微垣,都作四言回文诗。除此之外,还有四正四维四经。四维也作四言回文诗;四正都作五言回文诗;四经都作七言回文诗。另有交首四言诗、三言回文诗,可得各体诗二百多首,用限制极严的形式,运用只有她丈夫能读懂的语言,表达了多样家常生活和夫妻间情爱,技术上很奇巧。后来武则天作《璇玑图序》,说它“纵横反复,皆成章句,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今迈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窦滔得诗以后,叹为“绝妙”,送走了能歌善舞的宠妾赵阳台,迎苏若兰到襄阳。
北宋才女朱淑真作《璇玑图记》,就是记述此事,其中说《璇玑图》可得诗五千余首,未免有些夸张。
④ 《璇玑图》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背后有什么故事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女子的社会地位是远远不如于男子的,因此她们能够获得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十分稀少。但是即使环境如此恶劣,也不妨碍一些优秀女性的出现,比如前秦的女诗人苏蕙便是其中之一。
⑤ 古诗词中:机番白芋和愁织中机番白芋什么意思
《杨柳枝·织锦机边莺语频》作者为唐朝诗人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前言】
《杨柳枝·织锦机边莺语频》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作具有从诗到词过渡的特征,因此有人认为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篇共四句二十八字:前二句隐括李白诗意,暗用苏蕙典故,点出女子相思;后二句写边塞春天来临,征人却无从察觉,更不知妻子的春思。作品运用比衬手法,细腻地抒写了闺中女子思念丈夫的情景。
【注释】
⑴杨柳枝:词牌名。又作“杨柳”。
⑵“织锦”二句:隐括李白《乌夜啼》“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诗意。织锦:暗用前秦苏蕙织锦为回文璇玑图的典故。
⑶“塞门”二句:暗用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意。塞门,一作“寒门”。
【翻译】
我正在机上织锦,耳边传来黄莺的阵阵鸣叫声,让我想起远在塞外的丈夫,不禁停下梭子,泪流满面。虽然如今已经是阳春三月www.slkj.org,但塞外依然是那样荒凉萧条,纵然有杨柳树也未发新叶,征人还是感觉不到春天的来临。
【赏析】
此词写闺思。首二句隐括李白名篇《乌夜啼》的诗意,谓女子在机上织锦,机边传来黄莺叫声,着一“频”字,足见鸣声此起彼伏,春光秾丽,句中虽未提杨柳,但“莺语频”三字,已可以想见此地杨柳千条万缕、藏莺飞絮的景象。织锦虽是叙事,同时暗用了前秦苏蕙的典故,点出女子相思。思妇织锦,本欲寄远,由于莺语频传,春光撩拨,只得停梭而流泪忆远。
后二句和首二句跳跃很大,由思妇而转到征人,由柳密莺啼的内地而转到边塞,说塞上到了三月仍然是一片萧索,即使有杨柳而新叶未生,征人也无从察觉到春天的降临。这里用王之涣《凉州词》句意而又更翻进了一层。思妇之可怜,不仅在于极度相思而不得与征人团聚,还在于征人连春天到来都无从察觉,更不可能遥知妻子的春思。这样比单从思妇一方着笔又多了一个侧面,使意境深化了。
此词主要运用比衬手法,在同一时间内展开空间的对比。它的画面组合,犹如电影蒙太奇,先是柳密莺啼、思妇停梭垂泪的特写,一晃间想起画外音,随着词的末二句,推出一幅绝塞征戍图,征人面对着萧索的原野,对春天的来临茫然无知。两个镜头前后衔接所造成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陈陶《陇西行》中有“可怜永定河边骨,尤是春闺梦里人”的诗句,也是采用两个方面进行对照,但刺激性很强,把问题明确地告诉读者,作者的情绪显得激切。温庭筠此词则是冷静客观地展开两幅画面,让读者自己慢慢地领会、思考,比较含蓄,这是温词风格的一种体现。
这首词口气和神情非常婉转,不像一般七言诗,但如与宋代的一些词相比,却又显得浑朴。这显示了诗到词的过渡状态的一种特征。
⑥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重新申请一个QQ加她的QQ跟她慢慢聊,尽量不要暴露自己,多为她考虑,顾及她的感受,我是女孩子,所以能知道我们女孩子的心。望采纳
⑦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总计八百四十一字,没有标点的“璇玑图”,全文(月又生辑录,取自《镜花缘》)如下:
(读时须排列成横竖各二十九行的方阵)
琴清流楚激弦商秦由发声悲摧藏音和咏思惟空堂心忧增慕怀惨伤仁
芳廊东步阶西游王姿淑窕窈伯邵南周风兴自后妃荒经离所怀叹嗟智
兰休桃林阴翳桑怀归思广河女卫郑楚樊厉节中闱淫遐旷路伤中情怀
凋翔飞燕巢双鸠土迤逶路遐志咏歌长叹不能奋飞妄清帏房君无家德
茂流泉情水激扬眷颀其人硕兴齐商双发歌我衮衣想华饰容朗镜明圣
熙长君思悲好仇旧蕤葳粲翠荣曜流华观冶容为谁感英曜珠光纷葩虞
阳愁叹发容摧伤乡悲情我感伤情徵宫羽同声相追所多思感谁为荣唐
春方殊离仁君荣身苦惟艰生患多殷忧缠情将如何钦苍誓穹终笃志贞
墙禽心滨均深身加怀忧是婴藻文繁虎龙宁自感思岑形荧城荣明庭妙
面伯改汉物日我愁思何漫漫荣曜华雕颀孜孜伤情幽未犹倾苟难闱显
殊在者之品润乎兼苦艰是丁丽状观饰容侧君在时岩在炎在不受乱华
意诚惑步育浸集悴我生何冤充颜曜绣衣梦想劳形峻慎盛戒义消作重
感故昵飘施愆殃少章时桑诗端无终始诗仁颜贞寒嵯深兴后姬源人荣
故遗亲飘生思愆精徽盛翳风比平始璇情贤丧物岁峨虑渐孽班祸谗章
新旧闻离天罪辜神恨昭感兴作苏心玑明别改知识深微至嬖女因奸臣
霜废远微地积何遐微业孟鹿丽氏诗图显行华终凋渊察大赵婕所佞贤
冰故离隔德怨因幽元倾宣鸣辞理兴义怨士容始松重远伐氏妤恃凶惟
齐君殊乔贵其备旷悼思伤怀日往感年衰念是旧愆涯祸用飞辞姿害圣
洁子我木平根尝远叹永感悲思忧远劳情谁为独居经在昭燕辇极我配
志惟同谁均难苦离戚戚情哀慕岁殊叹时贱女怀叹网防青实汉骄忠英
清新衾阴匀寻辛凤知我者谁世异浮奇倾鄙贱何如罗萌青生成盈贞皇
纯贞志一专所当麟沙流颓逝异浮沉华英翳曜潜阳林西昭景薄榆桑伦
望微精感通明神龙驰若然倏逝惟时年殊白日西移光滋愚谗漫顽凶匹
谁云浮寄身轻飞昭亏不盈无倏必盛有衰无日不陂流蒙谦退休孝慈离
思辉光饬粲殊文德离忠体一违心意志殊愤激何施电疑危远家和雍飘
想群离散妾孤遗怀仪容仰俯荣华丽饰身将与谁为逝容节敦贞淑思浮
怀悲哀声殊乖分圣赀何情忧感惟哀志节上通神祗推持所贞记自恭江
所春伤应翔雁归皇辞成者作体下遗葑菲采者无差生从是敬孝为基湘
亲刚柔有女为贱人房幽处己悯微身长路悲旷感生民梁山殊塞隔河津
【诗文释析】
“璇玑图”这八百四十一个字排成的“文字方阵”,竟然能衍化出数以千计的各种诗体的诗来,读法更是千奇百怪。今天我们要想彻底读懂,纵使花上几年工夫,也不是人人能做到的;而当初苏蕙仅用了几个月时间,不但构思好,还要织在锦缎上,靠的除了她的一腔深情外,也绝对少不了她的绝世才情。
这里仅选择几首从“璇玑图”中整理出来的诗,以体现苏蕙情意之一斑:
苏作兴感昭恨神,辜罪天离间旧新。
霜冰斋洁志清纯,望谁思想怀所亲!
这是一位被“新人”取代的“旧妇”唱出的幽怨和不平,但对于远方的夫君她依然怀着“霜冰”般纯洁的一片真情。
伤惨怀慕增忧心,堂空惟思咏和音;
藏摧悲声发曲秦,商弦激楚流清琴。
这首诗正读、反读皆可,描述了满怀悲思的人儿,独自坐在空寂的堂上抚琴,琴声时而呜咽如泉,时而激越如风,倾诉着抚琴人翻卷涨落的心声。
嗟叹怀所离径,遐旷路伤中情;
家无君房帏清,华饰容朗镜明。
葩纷光珠耀英,多思感谁为荣?
周风兴自后妃,楚樊厉节中闲。
长叹不能奋飞,双发歌我衮衣;
华观冶容为谁?宫羽同声相追。
凄怆的六言诗,诉说着女主人公在空寂的“房帏”中对镜梳妆时的几多哀叹,她纵然有着“葩纷”、“耀英”的容颜,但韶光易逝,夫君难回,这如花的年华,又“治容为谁?”
寒岁识凋松,真物知终始;
颜衰改华容,仁贤别行士。
这首可回读的五言诗,用岁寒后凋的松柏作比,吐露了她对夫君矢志不移的贞情;倒转来读,则表现得更加激扬蓬勃,感人至深。
谗佞奸凶,害我忠贞;
祸因所恃,滋极骄盈。
这里又对那位夺她夫君的赵阳台进行了痛斥,喻她为“谗佞”,苏蕙之所以被丈夫抛在长安,全因了那位赵阳台谗媚进言,恃宠邀情,怎不让苏蕙愤恨至极。
一副深情玄妙的“璇玑图”的意韵,决不是一篇短文章能讲得清楚的,若想领会其中奥妙,只有自己会心品味,方能渐至佳境。它实在是中国文字深奥、古奇、优美与艺术化的最佳诠释。
一副“璇玑图”使才女苏蕙名声大噪,千古称奇。虽说当时南方因天时地利,才子才女多如过江之鲫,然而北国仅以一个才貌俱佳的苏蕙,就足以使他们黯然失色,真可谓是月明中天,群星失灿。
【民间传说】
1.璇玑图的天水民间传说
天水市西关务农巷东端和育生巷南端交界处,从东起南北走向的第二条小巷叫二郎巷,相传是前秦才女苏若兰织璇玑图的地方。在1949年前这个巷口还有一座牌楼,悬有内外各书“古织锦台”和“晋窦滔里”的两匾,两边则悬挂一幅对联:“莺花古巷秦州陌,云是苏娘旧时宅”。这是清代诗人杨蓉裳古风中的句子,是他凭吊这一古迹之作。可惜后来拆除门楼时,匾联全部被毁,织锦台旧址也荡然无存。
在天水民间至今仍流传着苏若兰巧织璇玑图的传说。相传窦滔早在东晋时即任秦州刺史。苻坚攻占秦州后,闻知窦滔深为百姓拥戴,为安抚民心,便委任窦滔为秦州刺史。但窦滔毕竟是前朝之臣,苻坚总有些放心不下。几个曾被窦滔申斥过的下属便趁机联名诬告窦滔密谋造反(另一说是“忤上”),秦王苻坚下令将窦滔抄没家产,并将他发配至沙州(今敦煌)服苦役。过了七八年,窦滔依然杳无音信。苏若兰对丈夫的思念与日俱增,但也无可奈何,便将无限情思写成一首首诗文,并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然后用五彩丝线绣在锦帕之上:
去日深山当量妻夫归早咐真思又
公雀同初叫寡思回妇嘱不身情贵
阳婆结夫配早织垂时恩上何米语
侣发年夫与锦归去双少深柴夫谁
好伴奴迈回要凄可寒泪中久料我
岂赦寻文身孤本衣怜家上至别月
早知朝能受靠野归想天今枕日离
子天冷淡尚鹤谁更不久地同鸯鸳
这就是迄今仍流传在天水民间的通俗《回文图诗》。诗图排列纵14行,横8行。起止二字在横首行正中。读法只能依行字斜横回环吟诵,不能倒文回读。虽然格调俗浅,但韵味凄婉,切中情理。天水妇孺皆能琅琅上口。至今,天水市的一些工艺品摊点仍然有“回文诗帕”的小工艺品出售。
苏若兰织了一幅又一幅,托人上街叫卖,“璇玑图”遂传布开来。开始时人们茫然不解,后来有人从第一行“夫”字开始,向右下方斜着念,再按网状顺序转念下去,一左一右,一上一下,至第一行“妻”字止,居然读成了一首十六行的七言诗:
夫妇恩深久别离,鸳鸯枕上泪双垂。
思量当初结发好,岂知冷淡受孤凄。
去时嘱咐真情语,谁料至今久不归。
本要与夫同日去,公婆年迈身靠谁?
更想家中柴米贵,又思身上少寒衣。
野鹤尚能寻伴侣,阳雀深山早叫归。
可怜天地同日月,我夫何不早归回?
织锦回文朝天子,早赦奴夫配寡妻。
诗谜解开,人人称奇,争相购买。而秦王苻坚正因窦滔被解职后,秦州政务混乱,百姓纷纷为窦滔叫屈,怀疑所谓谋反乃子虚乌有;锦帕传至长安,苻坚派人调查,真相大白,立即赦免窦滔并官复原职。苏蕙夫妇始得团聚。
2. 璇玑图的扶风民间传说
在苏蕙的家乡武功和窦滔的家乡扶风也有关于璇玑图的传说。
当地老百姓传说,若兰容貌秀丽,自小聪颖过人,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便学会了织锦。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十六岁时随父进香法门寺,巧遇弯弓射鸟的翩翩少年窦滔,两人一见钟情,不久结为连理。婚后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窦滔任秦州刺史时因“忤旨”而被流放流沙。两人依依惜别。时日已久,若兰思夫心切,织锦回文,遥寄情思。
据当地地方志等资料记载,在法门寺西北的法门镇,有一座矗立的照壁,中央是一块青石板,上刻一个纵横各29字合为841字的文字方阵。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苏若兰,将位于法门寺塔西侧的巷子改名织锦巷。明神宗万历十八年(1590年),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苏蕙创作织锦回文诗,在巷北城门上方镶嵌上砖刻的“西望绫坑”四个大字和“苏氏安机处”五个小字,离城门约十多米处还建立了一座照壁,照壁上有砖刻“武镇秦国”四个大字和“安南将军遗址”六个小字。可惜这些遗迹解放后被毁。当地人称作洗锦池的缭绫坑,在织锦巷北城门外西侧百余米处,据说是苏蕙织锦时洗锦的地方,现在已变成一块低凹的庄稼地。
与织锦台相关的遗迹是窦滔墓。窦滔墓位于扶风县城门外漆水河东岸周秦坡村南。这座墓解放后平整土地时被毁,清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前秦安南将军窦滔墓”石碑也被埋于地下,只露碑头在地面。1983年宝鸡市政府在原地恢复了墓堆,并把石碑周围的土挖开,露出了碑身,同时在原石碑旁加立了书有“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滔墓”的水泥碑。
窦滔苏若兰夫妇离合悲欢曲折感人的爱情故事影响十分深远。周原一带,甚至关中西部各县,男女青年结婚,女方要织许多三色以上的花手帕,赠送给新郎的亲友,用意在于警惕男方不要三心二意,爱情要专一。此事已经形成了传统的地方婚姻礼俗。现在女方已不用土法织手帕了,多购买机织巾。
与天水民间传说相比,扶风民间传说内容更丰富,情节更生动,细节更具体,遗迹也更多。这体现了家乡人民对苏蕙的深厚感情。
⑧ 电影<璇玑图>开头的四季回文诗
四季回文诗 (其实这是十言辘轳回文诗,每首都只有十个字)
——【清】吴绛雪(女)
春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夏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春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