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9万英印联军向3万日军投降是什么电影

9万英印联军向3万日军投降是什么电影

发布时间:2021-05-23 09:21:41

1. 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其实一直存在分歧。因为分歧,甚至日本投降的原因还成为一个谜语,谜底是打一个古代历史人物名字。

有人的谜底是屈原,屈服于原子弹的威力之意,意思是美国的原子弹是日本投降的最主要原因。有的答案则是苏武,意思是由于苏联的武力迫使日本投降,因为二战末期苏联百万大军出兵东北,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消灭日本最精锐的关东军。

二战胜利后美国街头民众的庆祝

当然,作为农业国,中国既没有强大的空军,更没有乘胜追击,跨海远征日本本土的海军。因此,中国军民带给日军的伤亡虽大,损失虽强,但没有苏联和美国,日本依然不可能被彻底击败,更不用说投降了。

所以,我认为,二战期间,日本最终宣布投降,是几大盟国,包括中国、美国和最后加入的苏联共同努力下的结果。

2. 三万日军俘虏九万英军电影叫什么

三万日军俘虏九万英军电影叫《战争风云:新加坡之战》。是由美国制作的一部纪录片,影片时长47分钟。
1941年12月,日军出兵入侵英属马来西亚殖民地,因为准备不充分,马来西亚迅速沦陷。马来西亚沦陷后,英军残部撤退到了新加波,为了阻拦日军的追击,1942年2月1日,英军炸毁了连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之间的一条长1000多公里的海峡堤坝,将新加坡彻底变成了一座孤岛。英军炸毁堤坝后,马来西亚的日军就冒充百姓难民坐着皮划艇偷偷潜到了新加坡,与新加坡的英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攻防战。2月8日,这场战役正式打响,当时英国士兵的人数超过了8万,又占据着有利地形,加上又有新加坡民众的支持,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而偷渡过来的日军人数只有3万左右,弹药补给方面也是比不上英军,从双方实力分析来看,这是一场毫无悬疑的战役,日军的失败已经是必然的。但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这场战斗只打了一个星期,英军防线就开始全线崩溃,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2月15日下午,驻守在新加坡的英军总司令白思华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带着8万多英军向3万日军投降,加上马来西亚的5万英军俘虏,不到4万的日军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硬是俘虏了13万英军。

3. 美国士兵在菲律宾被俘虏的电影叫什么名

是2005年上映的《大偷袭》。其他译名:The Great Raid,卡巴那图大营救。《大偷袭》导演约翰·戴尔,本杰明·布拉特,詹姆斯·弗兰科,约瑟夫·费因斯,康妮·尼尔森等主演的一部战争片。该片改编自威廉·布鲁尔所著的同名小说《大偷袭》,讲述了亨利上校率兵突袭日本在菲律宾所设战俘营,营救同盟的故事。

剧照:

剧情简介:

1941年朱利,珍珠港偷袭得手的数天之后朱利,日军开始攻占菲律宾群岛朱利,五个月后朱利,顽强驻守的美军由于军火、粮食和药品的短缺朱利,不得不向日军投降朱利,并被迫开始了残忍的巴丹死亡行军朱利,幸存下来的美军战俘被投入了各岛的集中营。 1944年10月20日朱利,麦克阿瑟率军在巴罗登陆朱利,履行了当初撤离时“我一定会回来”的承诺朱利,开始了美军的反击行动。但处于日军魔爪下的美军战俘们依旧在生死线上挣扎朱利,1944年底朱利,巴拉望岛上的美军战俘遭到了血腥屠杀。 为了遏制暴行的再次发生朱利,美军总部决定营救卡巴图安集中营的美军战俘朱利,该战俘营位于敌战线后30英里朱利,共关押了513名战俘朱利,战俘们在日军的残酷劳役下已经三年之久朱利,均已重病缠身或是虚弱不堪。 距离日军实施“人道毁灭”的时日不远朱利,少校吉布森虽然身患疟疾朱利,但仍竭力鼓舞着手下士兵的士气朱利,共同企盼着自由战斗的那天尽快来临朱利,以医护身份做掩护的战士遗孀玛格丽特也通过马尼拉地下组织将黑市药品偷偷运入集中营朱利,为缺医少药的战俘们雪中送炭。 1945年1月28日朱利,尽管计划尚未周全、地形也不熟悉、战俘营内驻扎了数百日军守备朱利,而且距离战俘营不足两英里处还盘踞着数千日军部队朱利,但在菲律宾游击队的策应下朱利,陆军中校亨利·穆西和上尉罗伯特·普林斯还是率领第六突击营大胆深入敌后朱利,以极小的伤亡代价胜利完成了这一美国军事史上最为成功的营救行动。

历史背景:

巴丹死亡行军。巴丹死亡行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制造的震惊世界的战争罪行与虐待俘虏事件,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日本陆军也开始侵略菲律宾,并与美国及菲律宾的联合守军交战,在菲律宾巴丹半岛上的美菲守军与日军激战达4个月,最后因缺乏支援与接济,于1942年4月9日向日军投降,投降人数约有78,000人,这近8万人被强行押解到100公里外战俘营,一路无食无水,沿路又遭日寇刺死、枪杀,在这场暴行中约15000人丧命。

4. 电影珍珠港后来对日本轰炸是真实事件么

珍珠港事件使美国的民心士气跌到最低点。为了唤起民众的信心,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空袭日本东京,以向美国民众表明,珍珠港遭袭绝不是美国的末日,美军有战胜日军的能力!

1942年1月,美国海军总司令、海军上将金接受了他的作战参谋的建议,决计对日本发动一次空袭。首选目标就是日本首都东京。当时,美国海军所有作战飞机的作战半径都无法达到轰炸东京所需的距离。正当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为此一筹莫展之时,海军总司令金偶然间听参谋部一位军官说陆军的远程轰炸机可以从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立即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经过一系列慎重地挑选,航程达1932公里、有“万能轰炸机”美誉的北美公司B—25型“密切尔”型轰炸机被军方选中。1942年2月3日,改装后的两架B—25B型轰炸机在航空母舰“大黄蜂”号上起飞成功,初步验证了这一计划的可行性。

“美国英雄”杜立德

从3月初起,先后有24个候选机组到达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埃格林机场,为空袭日本做准备。在训练过程中,飞行员们发现,在适当的逆风情况下,B—25在450英尺跑道就可以起飞。4月1日,最后选定执行任务的16个机组在加利福尼亚州阿拉梅达航空站登上“大黄蜂”号。按计划,他们要由海军运送到距离日本尽可能近的地方,然后驾驶轰炸机从航空母舰甲板上起飞。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就是美国飞行员中的传奇人物、陆军航空兵中校詹姆斯·杜立德。

1896年12月14日,詹姆斯·杜立德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拉梅达市的一个普通木匠家庭。1917年10月,杜立德加入美国陆军通信兵预备航空队,在圣迭戈附近的一个机场学习飞行技术,驾驶寇蒂斯公司的JN—4教练机。杜立德的身高只有1.69米,从机舱的一侧向外望都很困难,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名优秀飞行员。仅仅经过6小时带飞,杜立德就可以独立飞行了。

1922年9月4日,年轻的杜立德驾驶一架DH—4B型飞机,在空中飞行3481公里,用21小时19分从美国东海岸的佛罗里达飞到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创下了一天内飞越美国本土的纪录。后来,杜立德又在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系统学习航空理论,并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1934年,已经离开军界的杜立德首次提出把空军从陆军中分离出来,建立独立的空军军种。1940年7月,当纳粹德国的军队肆虐欧洲之时,杜立德毅然放弃了在壳牌公司待遇优厚的工作,重新服役,以陆军航空兵中校军衔指挥B—26中型轰炸机部队。美国陆军统帅马歇尔将军曾经这样评价杜立德:“他是一位在战争中具有非凡的聪明才智和顽强毅力的指挥官。”当接受率机轰炸东京的任务时,杜立德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是一项即使轰炸成功也未必能生还的任务。

“将匕首插向日本的心脏”

1942年4月2日,“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载着16架经过改装的B—25型轰炸机驶离旧金山,在重巡洋舰“文森斯”号等6艘战舰的护航下,告别巍峨的金门大桥,消失在太平洋无边的雨雾中。

4月5日,另一支由海军中将哈尔西率领的以“企业”号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舰队也从珍珠港悄然出发,驶向正北方向。5天后,这支舰队与“大黄蜂”号舰长米切尔率领的舰队在北太平洋上的指定海域会合,合编为第十六特混舰队,由哈尔西指挥。此时的北太平洋浪高风大,船只稀少。4个多月前,偷袭珍珠港的日本舰队正是借助这条隐蔽航线,一举偷袭成功的。而现在,第十六特混舰队又恰恰是沿着日本人曾经走过的这条航线,携带着一架架满载仇恨和炸弹的轰炸机,悄然驶向日本。

4月18日凌晨,神采飞扬的哈尔西出现在早已列队完毕的飞行员们面前。他向飞行员们宣布:“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将匕首插向日本帝国的心脏———东京!”

随后,哈尔西将杜立德叫到跟前,交给他一枚“日美亲善纪念章”。这是哈尔西还在当少尉的时候,随舰访问日本横滨时,不知哪个团体赠送的。“把这个东西从东京上空扔还给日本鬼子吧!”

几乎是与此同时,被日本海军征用的渔船“日东丸23号”发现了第十六特混舰队的行踪。兴奋异常的“日东丸23号”船长还没来得及在清晨的薄雾中数清面前这支舰队的数目,便用明码向东京发报:“发现3艘美国航空母舰!”

“他们来了!”

凌晨6时30分,在东京郊外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部,自“日东丸23号”发来的情报摆在了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的办公桌上。看到这份情报,几个月来一直忧心忡忡的山本马上意识到:“他们来了!目标一定是东京!”

“告诉‘日东丸’,报告敌舰具体数字!”

“无线电中断,联系不上,”值班参谋报告,“‘日东丸’可能已被……”

山本沉默不语。少顷,他把攥紧的拳头猛地砸向桌面。

自从珍珠港事件以来,日本每取得一次胜利,东京的市民就会排起长队,挥动旗帜,踏着冬雪,到皇宫大门前举行庆祝大会。在这一次次胜利中,日本全国上下都沉醉在战果

辉煌的美梦里。但是,在山本五十六心中,担心美国对珍珠港事件进行报复始终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必须绝对保证天皇所在地东京的安全”已成为山本朝夕不忘的事情。他甚至表现出了一种病态的敏感。每天在处理别的公务之前,他都要询问一下东京的天气情况。如果天气预报说东京附近天气不好,他便放心了,因为这样美国飞机就不会来了,东京就是安全的了。

在接到“日东丸”发来的情报后,山本立即命令驻扎本土的第二十六航空战队的飞机起飞,命令停泊在广岛的第一战列舰舰队和前一天刚刚返回本土的第二舰队起锚出航,迎击美国特混舰队。

“上帝保佑你们!”

由于发现了巡逻的日本渔船,哈尔西和杜立德原来的计划被打乱了。按原定作战计划,第十六特混舰队要在行驶到距东京500海里处时,轰炸机方才起飞。而若在此时提前200海里放飞轰炸机,就意味着飞行员生还的机会大大减少了。况且,提前行动还意味着轰炸机组将不得不在白天轰炸日本本土。这无疑将飞行员生还的可能又减少了一分。

最后,哈尔西拿定主意:日本人此时肯定认为轰炸机会在离日本300海里的地方起飞,他们肯定不会想到我们的飞机会提前400海里起飞。而这400海里的时差正是轰炸东京所需要的。于是,他向“大黄蜂”号发电:“飞机出动!祝杜立德中校和他勇敢的中队幸运。上帝保佑你们。”

一切准备就绪后,全体机组成员在后甲板列队,杜立德向大家讲明了提前起飞的原因。“弟兄们,死神将会迎接我们。”杜立德迎着狂风,将手臂挥了挥。“现在距离日本700海里,比预定的航程多200海里。而我们的燃油每一加仑都是计算好的。我们不得不在白天轰炸日本,而且没有一架战斗机护航。”

“有谁害怕吗?”杜立德的声音由严肃转向缓和,还带有某种戏谑:“咱们的替补飞行员愿意出100美元替换他。”

良久,一片呼喊打破了沉寂:“快去东京揍这帮无赖!中校,有您带队,我们什么也不怕!”“给我1000美元也不换。留着他的钱回夏威夷逛夜总会去吧。”

笑声过后,杜立德下令:“准备登机!”

东京上空30秒

“飞行员上机!飞行员上机!”从扬声器里传出急促刺耳的声音。不一会儿,发动机的轰鸣声,怒海狂涛的撞击声与撕裂声,官兵的欢呼声汇合在一起,致使庞大的航空母舰也不停地抖动起来。

8时20分,就在“大黄蜂”号的舰首被太平洋上的巨浪抬起的一刹那,杜立德的座机升上了天空。此时,他们距东京668海里。在最后一架B—25轰炸机起飞后,哈尔西命令第十六特混舰队调转船头返航。

3小时后,以巡航速度超低空向西掠过太平洋的B—25编队在一层薄雾中发现了日本海岸。当美机掠过停泊着的日本渔船桅杆的一刹那,飞行员们都十分担心会遭到地面防空炮火的射击。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渔船上的男女老少正热烈地向美机挥着手。他们把这些飞机当成了自己的飞机。

12时30分,杜立德率领他的飞机到达目标上空。杜立德后来回忆:“当我们飞入日本上空时,还听到日本无线电台正在用英语广播日本人生活的乐趣以及他们如何毫无轰炸的恐怖。正如我们所想到的,这时广播突然停止了,再听时,广播者却是慌慌张张地在讲着日语。那时,我们想,东京恐怕不是一个安全的乐土了。”

飞机迅速地向预定目标超低空飞行,机翼几乎触及树梢。机组人员打开了机腹弹舱门,投弹指示灯红光闪烁,一枚枚重磅炸弹呼啸而下。

此时,在东京市中心的广场上,刚刚结束了一场防空演习的日本老百姓还以为头上的大队飞机是刚才演习的继续。直到东京北部的工厂区传来一阵阵剧烈的爆炸声,浓烟和尘雾笼罩了半个天空,人们才发现,这些飞机的机翼上不是他们看惯了的旭日图案。

当空袭进行时,日本天皇裕仁正在御花园为前方将士采药,以示恩泽。警报初起时,他也以为是演习。当听到爆炸声后,他失去了往日的矜持,大声叫喊起来,一把拉起良子皇后的手躲进樱花林,周身颤抖不止。直到空袭过后卫兵四处寻找,他才惊魂初定。在轰炸前,美军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有令在先:“只轰炸军事目标,不准惊动天皇。”正是因为有这道命令,美军飞行员们才强压心头怒火,从皇宫上空飞掠而过。

降落中国

按照原定计划,杜立德率领的轰炸机编队在完成轰炸任务后,应飞往1100海里外的中国南昌和丽水机场降落。参加行动的16架轰炸机中1架因燃油不足向北飞去,降落在苏联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其机组成员一年后经伊朗回国。其余75名机组成员驾驶15架飞机飞入中国大陆后,也因燃油不足和天黑、大雾等因素,被迫迫降或跳伞。其中3人在迫降时丧生,8人因降落在日占区被俘。包括杜立德在内的其余机组成员在中国抗日军民的掩护下,平安转入大后方。

当天晚上,空袭成功的消息便由在中国获救的机组人员报告给美国国内。第二天,美国各大报都在头版以通栏大标题报道:美国飞机轰炸东京,杜立德中校干得漂亮!

19日下午,在白宫举行了气氛热烈的记者招待会。《洛杉矶时报》一位金发碧眼的女记者问此时满面红光的罗斯福:“请问,总统先生,轰炸东京的飞机是从哪个基地起飞的?”

罗斯福眨了眨眼,以他那特有的幽默回答道:“香格里拉,我想是从那里。如果不是这样,亲爱的小姐,你说又能从哪里呢?”

5. 日本有哪些战争题材的影片

日本战争题材的电影有《在这世界的角落》、《空中杀手》、《赤色天使》、《我想成为贝壳》、《二百三高地》等。

1、《在这世界的角落》

《在这世界的角落》是片渊须直执导的动画电影,由能年玲奈等担任配音,于2016年11月12日在日本公映。

该片改编自河野史代的同名漫画,以二战末期的广岛为舞台,讲述女主人公小铃嫁到住在海军军港“吴市”的婆家后,经历几次空袭拼命生存、积极面对生活的故事。

2、《空中杀手》

《空中杀手》是由押井守执导,菊地凛子、加濑亮等人参与配音的日本动画电影,于2008年8月2日在日本上映。

影片改编自小说家森博嗣同名作品,讲述了一位战斗飞行员在一个类似日本的战争世界中奋斗生存的故事。

3、《赤色天使》

《赤色天使》讲述1939年,中日战争如火如荼。年轻的女护士西樱被派往天津日本陆军医院工作。她的清纯美丽吸引着一曾出生入死的年轻士兵们。某晚,樱被坂本为首的一众伤兵强暴,作为惩罚,坂本被重新派往战场。两个月后,战事不断吃紧。

樱受遣前去援助深县的前线医院。在这里,因战火而负伤的士兵不计其数。樱和主治医生冈部(芦田伸介 饰)每天马不停蹄,为了保住更多人的性命,他们甚至不得不通过截肢等手段以缩短治疗时间。在此期间,樱见到了伤重濒死的坂本,抚慰了失去双臂极度痛苦的一等兵折原(川津祐介 饰),也渐渐陷入对冈部医生的依恋之中。

4、《我想成为贝壳》

《我想成为贝壳》是由日本TBS电视台制作发行的139分钟的家庭战争影片。该片由福泽克雄导演,桥本忍编剧,中居正广、仲间由纪惠、柴本幸、西村雅彦等主演,于2008年10月25日在日本上映。

该片改编自加藤哲太郎所著同名小说,讲述了日本高知县经营一家理发店的清水丰松在战争期间被强行征兵入伍,战争结束后,他因被怀疑在军队服役时曾听从上司的指令而杀害美军士兵而被逮捕。

5、《二百三高地》

《二百三高地》是一部剧情片。内容以日俄战争中旅顺攻围战前在203高地为主轴,依据史实描述日军第三军司令乃木希典攻取此高地的故事。

从明治37年(1904年)2月到38年(1905年)7月,约一年半的时间里,日本与俄国之间为争夺朝鲜和中国区域的控制权而爆发了日俄战争。这是一场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而主要在中国东北进行的一场强盗战争。

这场战争中的二零三高地位于旅顺新市区西3公里,因海拔203米,被称为二零三高地。日俄战争中它是西线制高点,距市区和港口要塞较近,是日俄双方争夺的重要阵地。

6. 诺门坎战役无法阻挡日本真正让日本不再北上苏联的原因是什么

诺门坎战役对阻挡日军北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真正让日本不再北上的,除了这场战役,还有其他很多因素。

苏联红军与投降的日本军

不过,日本放弃北上还有多方原因。一是日本原先的侵略大计是以“南进”为主;二是诺门坎战后,日本对苏作战的野心大受打击;三是德国这位“大哥”,“背信弃义”与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令德意志三国的同盟计划搁浅;四是西伯利亚气候恶劣难适应,资源难开发。综合对比,“南下”性价比更高,符合日军“以战养战”策略

以上是个人一点小看法,欢迎讨论。

7. 百团大战电影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百团大战》讲述了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战场进入最艰难时期,中国陕北延安,在日军轰炸机频繁轰炸下,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的故事。

剧情介绍: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战场进入最艰难时期。欧洲战场,纳粹军队闪击波兰后,连下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挪威。1940年6月14日,号称世界列强之一的法国投降,希特勒在凯旋门前阅兵,叫嚣将实施“海狮行动”,进攻英国。

一直支持中国的苏联,为避免两面受敌,只能和日本签署满蒙边界停火协议。而在中国,正面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为了抵抗日军的进攻,残酷的枣宜会战中,中将张自忠以身殉国,江汉平原以至华中大部又落入日本人之手。

中国陕北延安,在日军轰炸机频繁的轰炸下,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他们决定在这个时候,共产党和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要挺身而出,要打破亡国和投降的论调,要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注入希望,要向侵犯中国的日军打下当头一棒。

而远在山西敌后的八路军总部,副司令员彭德怀和副参谋长左权也在为如何执行中共中央的精神,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而周密、细致、紧张地筹划、准备着。


(7)9万英印联军向3万日军投降是什么电影扩展阅读

《百团大战》角色介绍:

1,彭德怀

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一声令下,一颗颗红色攻击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了夜空。刹那间,在华北5000里交通线上,八路军105个团、20余万人全线出击,扑向日军控制的车站和据点,枪声、爆炸声响彻华北,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打响了。

2,左权

抗日战争爆发后,左权历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协助指挥八路军。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军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左权不仅谋划整个战役的组织、参谋工作,而且还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在百团大战的第三阶段,他协助彭德怀出色地指挥了关家垴战役。

3,姚尚武

《百团大战》幕后花絮:

1,吴越阐述每天在现场,和1000多名战士一起冒着酷暑风沙工作。唯一能做的就是,太阳晒,风沙吹她就背过脸去站着。

2,为了塑造张自忠这个形象,邓超之前细查资料,考虑到张将军的年龄问题,邓超两天没有刮胡子,如果导演不需要,现场再刮掉。

3,邓超因为剧中角色左手受伤,只用一只手扳开保险再打枪。

4,导演第一眼觉得邓超扮演张自忠将军在气质上很像,他心目中的张自忠就应该是邓超这样子的。

8. 新加坡要塞固若金汤,13万英军为何向4万日军投降

虽然因为历史的原因,我们对日本这个国家很讨厌,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其实在二战时期是属于比较强大的国家,不管是军事实力还是武器装备,都还是比较先进的那一列。这场在新加坡的战斗,拥有绝对人数优势的英军向日军投降,原因很简单,因为现代战争不是靠人数能够决定的。


并且这13万英军说是军队,但是因为英国人本来就比较少,加上日不落帝国把地图铺开的太大。导致这13万英军只有少数的是训练有数的英国士兵,大多数都是一些殖民地的民兵,流勇组成而成的军队,而日军则是全副武装的4万军队,所以不管怎么看,这场战斗都是必输无疑的。天时,地利,人和,英军就占一个地利的优势,但是在现代战争中,地利的优势已经被削弱了,所以这场战斗基本上是属于必输无疑的战斗,当时的英军会选择投降也是能够理解的。

9. 求一部电影名字,抗战胜利前,在东北一名八路军将领接受日军投降,而苏联红军也在那,他们关系发生了许

电视电影《曾克林出关》。

10. 请问当年10万日本关东军到西伯利亚劳改是什么电影

《登陆之日》

该影片于2012年7月10日上映,讲述了日本殖民朝鲜时期,日本将军之孙长谷川辰雄与贫贱子弟金俊植因为奥运会选拔赛跑,却被诬陷违规。

引发民众与军方发生冲突,最终金俊植被充军,后因为金俊植与战友不愿做敢死队,索性集体出逃。当俊植看到苏军压境,决定跑回送信。结果,日军惨败,辰雄和俊植被俘。

一次骚乱之后,金俊植和好友(辰雄)角斗,结果金俊植宽容了对手。此后,德军疯狂反扑,金俊植和好友(辰雄)在敢死队同历生死。他们为了逃命,同甘共苦,翻山越岭,来到德军占领地。两人失散,再见竟是诺曼底的德军阵营,辰雄再次见到了那个奔跑着的身影。

该影片以二战为背景,由韩国和美国合拍的战争片,由姜帝圭执导,张东健、小田切让、范冰冰等主演。

(10)9万英印联军向3万日军投降是什么电影扩展阅读:

1945年8月8日晚(亚洲东部时间已到8月9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向日本大使递交了宣战书。此刻集结了150万重兵的苏远东军已利用夜幕掩护在边境,天亮前便向满洲、朝鲜北部和库页岛南部同时了进攻。

在5500辆坦克(含自行火炮)的掩护下,乘着近10万辆美制卡车的苏军在辽阔东北大地多方向开进,头顶上有3000多架飞机掩护。

在烟尘滚滚、马达轰鸣的地空协同交响曲中,苏军的远东战役成为其现代化闪击战最典型的样板,在内蒙古方向突击的装甲集群6天内便开进了600公里而到达吉林西部。

基本由步兵构成的日军除了少数依托永备工事顽抗外,其余大都望风而溃而无法招架。关东军总司令部在开战第三天便由长春撤到通化的山中,准备放弃北满,所属各部队陷入一片混乱。

当时的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也说,关东军再打下去连两个月也坚持不了。苏联出兵,使日本最后失去“媾和”希望,天皇裕仁从美国得到不追究他战争责任并保存国体的许诺后(由此而论日本投降并非完全无条件),于8月15日令电台播放了“终战诏书”录音。

阅读全文

与9万英印联军向3万日军投降是什么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电影怎么拍的这么好 浏览:594
中国电影制作电影有哪些问题 浏览:450
包贝尔章子怡电影有哪些 浏览:921
电影神器怎么暂无播放 浏览:116
如何看电影院票价 浏览:951
经典儿童电影配音英语怎么说 浏览:68
评价电影多少星的节目 浏览:927
有哪些很色的外国历史电影 浏览:404
好看的小清新电影盘点 浏览:612
看外国电影高清的网站有哪些 浏览:943
喜剧之王电影国语免费观看 浏览:800
男与女1993高清电影免费播放 浏览:443
看看屋好看的电影电视剧排行 浏览:627
墙皮怎么会掉下来的电影 浏览:568
angelababy的电视剧电影有哪些 浏览:283
讲韩国青春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494
前苏联有部电影叫什么美丽 浏览:674
2015年1月20日在上映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453
网络看小电影速度慢怎么办 浏览:303
雷神1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完整版 浏览: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