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党同伐异开创了什么电影原型

党同伐异开创了什么电影原型

发布时间:2024-09-07 05:54:22

1. 请帮忙!非常紧急!!!感激不尽!!关于电影发展

姓 名:吕克·贝松

出生日期:1959-03-18

出生地:法国巴黎

星 座:双鱼座

吕克·贝松被认为是欧洲的斯皮尔伯格,他的电影节奏明快,富于前沿时尚,风格诡异,几乎每部影片都能激起人们的期待。代表作有:《地铁》(1985年)、《碧海蓝天》(1987年)、《尼基塔》(1989年)、《这个杀手不太冷》(1994年)、《第五元素》(1997年)、《圣女贞德》(1999年)。

进入21世纪以来,吕克·贝松完成了从导演向制作人和出品人的转型,公众的感觉是他一直致力于用大投资拍大片赚大钱,但他却向媒体声明,他是在打造一条电影生物链,用大制作养小制作,为年轻天才导演提供拍摄处女作的资金。尤其是近两年,吕克·贝松更是被法国媒体冠以了“法国电影工业新大亨”或“影界法老”头衔。从包装国际明星,到成立超现代化的蒙太奇工作室“数字工厂”,还有在巴黎斥巨资1亿欧元打造欧洲最大的55000平方米片场,吕克·贝松目的只有一个——叫板好莱坞。

2. 电影的审美特征主要有哪4种

影视艺术是多片种,多形式的艺术,一般分为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四大类,而每一类别又有多种形式.不同的片种和形式各有不同的审美要求,但又都有一些共同的审美特征,这些特征是:
(1)直观视象性.
影视艺术主要提供的是由银幕或屏幕所显示的直观视觉形象,"看"是影视观众的最基本的心理要求.影视艺术所要表现的一切东西,包括思想,情感,梦幻等等,都应该转化为可见的视觉形象,为了不破坏"可见性",人物对话语言(比起戏剧)都应压缩,高度精练.这是因为影视艺术是与摄影分不开的,而摄像机所处理和完成的仅仅是世界的"象"(包括未经改动的客观物象和经过选择,加工,改造过的物象),即影视艺术的主要材料就是物象的真实纪录,因而,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才明确地指出"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电影的存在是由于画面的不可替代的必要性,由于电影的视觉特性绝对要比电影作为思想或文学容器的性质更为重要."
影视艺术所展示的直观视象,几乎可以是无所不包,从宏观到微观,从物质世界到精神活动,人们能见到的一切,以及人们难以或不可能见到的,都能用画面的形象来表现.例如,它能将内心活动具象化,可以通过外在物象的变化来反映(如天旋地转,可以用房屋,树木等的旋转来表现),也可以通过人物动作和面部表情来表现(如《魂断蓝桥》中的经典性镜头——女主人公在火车站突遇男主人公时的长达几秒钟的面部大特写).即使是潜意识,它也能用画面形象来表现,如伯格曼②导演的《野草莓》,费里尼导演的《8》等,在这方面都作出了有价值的探索.影视艺术的这一特性,使它更易于被接受和理解,易于超越国界和民族,因而,让·爱泼斯坦才认为"电影是一种世界性语言",即它是一种"象形符号"式的国际语言.
(2)幻觉逼真性.
银幕和屏幕上的形象是一种"影子",一种"幻相",这些形象所组织构造出来的具有统一性的时空,也是一种幻觉,但是它们却都具有高度的真实感.影视艺术是以视觉形象的逼真性为生命的,它无法容忍对自己的本性——视觉可信性的丝毫破坏.正如巴赞所说:"电影中的幻景与戏剧中的假象截然不同,它不是以观众默许的假定性为依据,相反,它是以表现给观众的事物的不可剥夺的真实性为依据的".
比起其他艺术,这种幻觉逼真性,是影视艺术的优势所在.它能最大限度地酷似生活原貌和自然形态,它拥有绘画和雕塑所失去的运动,音乐失去的造型,突破了戏剧的时空局限,把文学形象转化为直接可观的形象.虽然,银幕在瞬间给观众展示的是世界的一个片断,但它却能使人信服这个片断是与世界的其他部分联为一体的.银幕不是画框,而是窗户,是将事件的局部展示给观众的窗户.影视空间不像绘画空间和舞台空间那样是嵌入世界之中的,而是代替世界而产生,存在的.
影视艺术的幻觉逼真性来自摄影的本性——客观物质视象的复现.绘画细致地描绘出事物的原貌,但它们却不具有摄影那样使我们相信原物确实存在的力量.此外,影视的幻觉逼真性还来自于影视艺术家的努力,来自他们自觉地按照这一特性来进行创作.例如,镜头的组接,就要根据人们观察外在世界的习惯,按照视觉逻辑来进行.而演员,为了逼真性,也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如电影《甘地传》的主角为了逼真性,甚至绝食数日,使形体和精神体验更接近原型,来满足观众对逼真性的审美要求.影视艺术的技术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为了追求更高的逼真性的发展过程史,如宽银幕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人类的视觉性质.而立体电影,以及正处于试验阶段的"有感电影","嗅觉电影"等等,把这种逼真性提升到更高的程度.
(3)时空再造性.
其他艺术也能进行时空重组,戏剧艺术更是必须再造时空,但是由于舞台和剧场的限定,其再造的能量是有限的.而影视艺术在这方面有着其他艺术所无法比拟的自由度.摄影技术和剪辑技巧的发展,使得保持在胶片上的影像可以自由地分切和组合,实质上这就意味着可以从特定的艺术材料中抽取出时间和空间来重新构造.这就是所谓的"蒙太奇"技巧.这样,影视艺术就能打破现实时空和上演时空的束缚,既可以集中,压缩,又可以延伸,扩展;既可以自由地转移,反跳,又可以灵活地跨越,并列,可以说能用心理时空代替物理时空,引导我们自由地穿越时间和空间.
影视艺术再造时空,构建起符合心理的审美空间,可以有多种方式和手段,例如可以在两个因果性镜头之间建立起一种纯虚拟的空间连续关系,这种联接的合理性通过内容的呼应而获得.例如,在英国影片《灯塔看守人》中,一个发高烧者呼唤着他未婚妻的名字,紧接着出现的是远在他方的未婚妻突然惊醒,就像听到了他的叫声一样.还可以按照视线(内在的)与内心活动来进行空间组合.例如美国影片《党同伐异》中,一个妇女双手捧头,然后惊愕地转向正面,下一个镜头则是她关在狱中的丈夫.甚至还可以直接按照主题,理性地组接空间.例如苏联影片《十月》中,一尊大炮正从吊车上下降到工厂的大厅中,下一个镜头便是壕沟中的士兵低下头…….这些组接的空间,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是无法感知的,但是在心理上却是合理的.而"任何电影表现手段只要它在心理上是合理的,不论它在物质上是否真实,都是有价值的."
如果说,影视世界作为一种构造的时空连续体,其空间的性质与真实空间相比,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那么,它重构的时间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时间的性质.在影视中,时间可以加速和放慢,几天才能完成的花朵开放,数秒即可,而几分之一秒的时间流程,却可以用较长的时间来显示,如子弹的射出.也可以将时间颠倒,如各种各样的"闪回"手法,阿仑·雷乃导演的《广岛之恋》,在这方面就取得巨大的成功.甚至,可以让时间停止(定格),让时间消失(跨越)等等.其实,影视艺术的空间重构,常常是按时间的重构来进行的,如果说绘画和雕塑是将时间空间化,那么影视则是将空间时间化了.
当然,影视再造时空,也不是可以无限自由的,作为艺术,它再造时空的方式必然受到所表现的内容所制约,也应该符合观众的心理活动规律.
(4)画面运动性.
从本质上看,电影是一门采取空间形式的时间艺术."空间形式"决定了造型性(画面)在影视艺术的重要地位;而"时间艺术"又决定了运动性的重要地位,所以,画面运动性是影视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正是连绵不断的运动着的画面,给影视带来了巨大的魅力,抓住了观众的感知和注意力.法国电影艺术家雷内·克莱尔说过:"如果确实存在一种电影美学的话,那么,这种美学是在法国,在卢米埃尔兄弟发明摄影机和影片的同时诞生的.这种美学可归结为两个字即'运动'."可以说,没有画面的运动,就没有影视艺术.
这种画面运动性有两重含义,一是指被拍摄对象自身的运动,只有影视才能完整地,真实地展示事物的运动,而影视也对运动着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其次是指包含着因摄影机的移动以及镜头焦距的变化所造成的运动感.所谓"摄影机的移动",不仅可以追随正在运动着的人物和其他物象,也可以使物象活动的背景不断变化,这就可以造成一种特殊的运动感.这种运动感并非在于事物自身的运动,而是由于镜头的推,拉,摇,移与变焦所造成的运动的幻觉.
画面的运动,是一种有节奏的运动.这种节奏主要是由蒙太奇技巧和长镜头的运用所制造出来的,是将镜头按不同的长度(这既取决于镜头的实际长度,又取决于内容刺激观众所产生的时间延续感)和强度(景愈近,心理冲击愈大)关系将其联接起来而产生的.影视画面运动的节奏,是情节发展的脉搏,能够创造出不同的情绪气氛,或紧张,兴奋,恐怖,喜悦,或沉闷,压抑,伤感等,能修饰和强化情节内容所表现的情感.画面运动的节奏,不仅仅是根据拍摄对象的运动速度和强度来确定,也不只是根据情节进展来确定,而更重要的是要根据画面内容所激发起的观众的兴趣的程度来确定.例如,镜头短,不足以展示内容的内蕴,但镜头冗长,就使人厌烦.如果镜头正好在注意力降低时切断,并由另一个镜头所替代,注意力就会不断被抓住.因此,所谓影视艺术的节奏并不仅仅意味着抓住镜头的时间关系和景深的变化,更是镜头的延续时间和画面的强度与他们所激起并满足了注意力运动的一种结合.应该指出,影视艺术的配音也对节奏的形成有较大的作用.

3. 推荐几部经典的动作电影、

分太少了!算了,我说吧!!
《第一滴血系列》-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曾经迷死无数少男少女的机肉男
《暴走潜龙》-史蒂芬西格尔经典
《潜龙轰天》-史蒂芬西格尔经典
《保镖》-09史蒂芬西格尔最新力作
《被迫杀人》-09年史蒂芬西格尔动作力作
《血与骨》-09年好莱坞火爆动作猛片
《暴力街区2》—09年法国跑酷动作猛片
《未知死亡》-08优秀动作剧情片
《丛林奇兵》-巨石强森代表作
《威震八方》—巨石强森的火爆猛片
《电影终结之战》-收罗曾经最经典的武打动作片集锦
《火线保镖》-英国头号硬汉克里夫欧文的代表作
《龙之吻》-李连杰法国超级猛片
《致命罗密欧》-李连杰早期好莱坞成名作
《致命摇篮》-李连杰造型最帅动作豪华的代表作
《海军陆战队1》-好莱坞摔跤王John Cena的好片
《12回合》-JOhn CENA 09新片
《摔跤王》-米基洛克代表作
《大力神在纽约》-施瓦辛格肌肉最丰满时期的成名作
《蒸发密令》-阿诺德的你可能忽略的动作猛片
《墨西哥往事三部曲》-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成名作

4. 求KINO VIDEO电影公司的资料

说到美国的艺术碟商,一般人首先想到标准(CC)公司,其实美国有追求的品牌还有不少,Kino Video就是比较不错的一个。它也致力于出版经典影片,而且专走冷、偏、刁的路线,靠这招赢得不少关注,像前段时间的巴斯特·基顿和茂瑙套装,甚至还有不少非洲导演的作品。目前市面上出现了KINO公司的几部力作,部部大有说头,且听我慢慢道来。

《黄金时代》 法国,1930年出品。

这部电影来自西班牙大师布努艾尔,是继《一条安达鲁狗》之后又一经典的超现实主义影片。布努艾尔继续和达利合作写剧本,写完后两人就闹翻了。影片以性爱、狂想来对抗世俗,犀利的批判色彩吓得当时的保守派人士慌作一团。这部电影无异于往他们的公厕里扔了颗炸弹,自然引起公愤。

本片当年遭到多国禁映,被禁的原因有很多,大多因为一些稀奇古怪的镜头。比如片中一位美女本来跟帅哥接着吻,可帅哥有事先走,美女感觉孤单,只好很投入地去吻身边大理石雕像的脚趾。影片以一场蝎子大战开始,相当有创意,更毒的是在蝎子厮杀拼斗之时接入坐在岩石上神圣的主教。讽刺还不过瘾,在片尾,布努艾尔索性让人把主教从窗户里直接扔下楼。超现实玩成这样,倒有点像无厘头,但当时人们却完全承受不来。这种电影,不被禁才怪。

影片好像有一条爱情故事做为主线,但这不过是导演用来戏弄观众的借口。此外,对上流社会的嘲讽也随处可见,比如一辆老破马车出现在西装革履的上等人聚会当中,悠得自得地慢慢驶过。自由自在的结构控制,大量生猛的影像和无逻辑拼贴——简直让人怀疑布努艾尔是周星驰的祖师爷。

本片长63分钟,画质一般,毕竟年龄太高;翻译尚可,因为对话太少。版本难得,百分百推荐收藏。

《父亲》 匈牙利 1966年出品

可能国内观众对本片导演、编剧伊斯特凡·萨伯不太熟悉,他可是匈牙利国宝级的电影人物,拍了四十多年电影,得了一大麻袋的电影奖项。这部《父亲》也算他名留影史之作,1967年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获得大奖。在碟片介绍中还把本片与《四百击》和《天堂电影院》相提并论。

影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儿对自己死去父亲的思念和回忆。他在脑海里编造自己父亲的英雄故事,对同学说父亲是游击队员、医生。电影也借着小男孩的角度,去看周围世界和政治、社会的变迁。可以说这个题材小中有大,被导演表现得既真挚动人,还带有点反思意味。

本片有着出色的摄影,让我在前几分钟内就彻底入戏,而且萨伯的导演手法相当巧妙,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主观镜头,把小男孩对父亲的感情表现得真实可信。影片最让人开怀的地方,是小男孩总在回忆里把父亲美化成英雄人物甚至是领袖人物,镜头语言也随之跳跃起来。整部电影清新又不浮躁,还有一个励志的结尾,绝对适合小时候常对老爸不爽、长大后又有点后悔的男人们观赏。

KINO公司很照顾匈牙利电影人的情绪,萨伯的作品一共出过三部。本片长85分钟,画质修复得不错,翻译基本合格。可惜的是没附带花絮内容,但仍值得收藏。

《浮士德》 捷克,1994年出品

“影迷被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从来没有听说过杨·史云梅耶的,一类是看过他的作品并知道自己遇到了天才的。” 这句话出自《纽约客》。几十年来,捷克导演史云梅耶以他梦幻般的超现实动画作品令世界着迷,他的作品不限形式和材料,面包、木头、破布,通通都能出奇搞怪,让人惊叹。

虽然老杨以动画著称,但只要是看过《浮士德》的人,没人敢不认为杨·史云梅耶是个真正的电影导演。这部电影虽然是他尝试真人与动画结合的第二部长片,但已经完全展现他拍非动画电影的深厚实力。《浮士德》的前十五分钟,没有一句对白,全凭纯粹的视听语言吊人胃口、推动故事,妙的是还能把神秘、荒诞的氛围展现得入骨三分,那种奇技淫巧般的想像力让人看后久久难忘。这种导演水准,放到哪里都够得上顶级的。

本片根据浮士德的故事原型,在导演的重新诠释下,背景移到了现代的布拉格街头。故事主人翁只是街上的行人,却被诱到一家怪异剧场的后台扮演成浮士德,并与魔鬼达成交易。史云梅耶用天马行空式的剪辑手法,把真人与动画以一种近乎疯魔的形式融合在一起,最终想表达的依旧是沉重的关于灵魂的思考。但最能影响观众的,还是他强烈的个人影像风格。

KINO公司推出本片,绝对符合其独特品味。片长97分钟,画质不错,翻译尚可。所有钟情新奇古怪电影的朋友们,建议人手一张。
发行的影片卡门在塞内加尔 Karmen Geï (2001)
猫咪少女 Take Care of My Cat (2001)
爱我就搭火车 Ceux qui m'aiment prendront le train (1998)
柯南上尉 Captaine Conan (1996)
蓝 Blue (1993)
维特根斯坦 Wittgenstein (1993)
太不小心 Careful (1992)
L.627 (1992)
加里里的婚礼 Urs al-jalil (1987)
乡村星期天 Un Dimanche a la Campagne (1984)
UTU (1983)
Before the Nickelodeon: The Cinema of Edwin S. Porter (1982)
错误的证人 Fälschung, Die (1981)
铁皮鼓 Die Blechtrommel (1979)
德尔苏·乌扎拉 (1975)
The Maids (1974)
圣保罗的钟表匠 L'Horloger de Saint-Paul (1974)
Coming Apart (1969)
柴可夫斯基 Chaikovskiy (1969)
Eva (1962)
Léon Morin, prêtre (1961)
Bonnes femmes, Les (1960)
马布斯博士的一千只眼 Tausend Augen des Dr. Mabuse, Die (1960)
没有面孔的眼睛 Les Yeux sans Visage (1959)
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 Eléna et les hommes (1956)
小逃亡者 Little Fugitive (1953)
惊惧骤起 Sudden Fear (1952)
Pandora and the Flying Dutchman (1951)
乡村牧师日记 Le Journal d'un cure de campagne (1951)
风流剑侠 Cyrano de Bergerac (1950)
不公平的遭遇 Raw Deal (1948)
The Long Night (1947)
血溅虎头门 Brute Force (1947)
罗马不设防 Rome, Open City (1945)
It Happened Tomorrow (1944)
Hangmen Also Die (1943)
开往慕尼黑的夜车 Night Train to Munich (1940)
牙买加客栈 Jamaica Inn (1939)
Sidewalks of London (1938)
毫不神圣 Nothing Sacred (1937)
一个明星的诞生 A Star Is Born (1937)
Tell Your Children (1936)
Maniac (1934)
Liliom (1934)
无粮的土地 Las Hurdes (1933)
吸血鬼 The Vampire (1932)
The Monster Walks (1932)
老黑屋 The Old Dark House (1932)
红楼艳史 Love Me Tonight (1932)
禁忌 (1931)
蓝天使 Der Blaue Engel (1930)
土地 Earth (1930)
月中女 Frau im Mond (1929)
堕落少女日记 Tagebuch einer Verlorenen, Das (1929)
持摄影机的人 Man with a Movie Camera (1929)
安达鲁之犬 Un chien andalou (1929)
The Man Who Laughs (1928)
船长二世 Steamboat Bill, Jr. (1928)
军中红粉 Sadie Thompson (1928)
间谍 Spione (1928)
将军号 The General (1927)
大都会 Metropolis (1927)
大学 College (1927)
黑奴吁天录 Uncle Tom's Cabin (1927)
It (1927)
万王之王 The King of Kings (1927)
伪善者 Herr Tartüff (1926)
Battling Butler (1926)
The Son of the Sheik (1926)
浮士德 Faust (1926)
歌剧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1925)
灵与肉 Body and Soul (1925)
没有欢乐的街 Freudlose Gasse, Die (1925)
七个偶然 Seven Chances (1925)
尼伯龙根之歌 Nibelungen: Siegfried, Die (1924)
最卑贱的人 Der Letzte Mann (1924)
火星女王 Aelita (1924)
航海家 The Navigator (1924)
待客之道 Our Hospitality (1923)
三种年龄 Three Ages (1923)
钟楼怪人 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 (1923)
血与砂 Blood and Sand (1922)
诺斯法拉图 Nosferatu, eine Symphonie des Grauens (1922)
罗宾汉 Robin Hood (1922)
The Electric House (1922)
The Haunted House (1921)
奥凡斯风暴 Orphans of the Storm (1921)
三剑客 The Three Musketeers (1921)
启示录四骑士 The Nut (1921)
作为我的妻子 Be My Wife (1921)
佐罗的面具 The Mark of Zorro (1920)
The Saphead (1920)
The Penalty (1920)
Outside the Law (1920)
卡里加里博士 Das Cabinett des Dr. Caligari (1920)
东方之路 Way Down East (1920)
凋谢的花朵 Broken Blossoms (1919)
男人与女人 Male and Female (1919)
与众不同 Anders als die Andern (1919)
琼女士 Joan the Woman (1917)
党同伐异 Intolerance (1916)
海底两万里 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 (1916)
A Fool There Was (1915)
Carmen (1915)
欺骗 The Cheat (1915)
一个国家的诞生 The Birth of a Nation (1915)
Judith of Bethulia (1914)
Tillie's Punctured Romance (1914)
卡比利亚 Cabiria (1914)
Traffic in Souls (1913)
月球旅行记 Le voyage dans la lune (1902)

5. 什么是“典型的好莱坞电影模式”

大致上包括正义永远得胜/有情人历经磨难终成眷属/善有善报等程式化的情节。

6. 中国电影历史

电影的诞生

电影的诞生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它涉及到物理学中的光学、电学、化学、生理和心理学以及机械制造和摄影技术,当这些技术发展到相当水平后才促使电影的出现,并随着这些学科及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首先是视觉暂留原理的发现和确立为电影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什么是视觉暂留原理呢?少年朋友幼小时候可能见过并玩过一种叫做幻盘的玩具。在一张圆形的硬纸板上,一面画着一只小鸟,另一面画着一个鸟笼。当你拉紧系在纸板两端的绳子,让纸板快速旋转时,好像小鸟关在笼子里了。如在黑暗中点燃一支香,用手持香作圆圈快速挥动,我们就会看到一个人圈。这些就是视觉暂留现象。这时因为反映在我们视网膜上的视象不会立即消失,人所看到的视象有视网膜上具有滞留性的特点。科学家试验并确证,视像在眼前消失之后,仍然能够在视网膜上保留0.l秒左右的时间。今天的电影,胶片上每画格中的影像都是静止不动的呆照。但是,通过给我们以连续运动的幻觉,这就是运用视觉暂留原理而产生的效应。

其次,电影的发明是在摄影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的。实际上意味着快速摄影,而普通摄影的拍摄对象,一般只能是静物或人物呆照,不能拍摄和表现出连续运动中的人和物。据说19世纪50年代,有位摄影师想6表现一个人放下手臂的动作,他采用的办法是:首先拍摄这个人举起手的姿势,然后把未曝光的胶片重新装进照相机,再来拍摄这个人的手稍微放下一点的姿势,如此这般逐次地拍摄,一直拍摄到这个人把手完全放下为止。拍摄一个简单的动作竟如此困难和烦琐,如要拍摄快速复杂的连续运动,自然更加无能为力了。如:1872年美国有位富商和人打赌,他认为马在奔跑时,它的4只蹄会同时离地腾空。为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他不惜以重金聘请一位摄影师来拍摄马在奔跑时的实况。摄影师在跑道上安置了40多架照相机进行连续拍摄的试验,花了几年的工夫,直到1880年才完成这项实验,虽获得成功,但他所拍下的片子只能放映一两秒钟。可见一般的摄影技术是不可能适应电影摄影的需要的。1888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经过多年探索,终于制成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才首次为电影摄影奠定了初步基础。

还有,适应电影摄影需要的胶片,必须依靠化学工业及其技术才能生产,而胶片必须通过放映机平稳、均衡的速度把光影投射到银幕上也并非易事,它有赖于机械工业为制作放映机提供先进的技术条件。1894的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每次可放映半分钟,但每次放映只能供一人观看,卢米埃尔从缝纫机的运作工艺得到启发,在前人探索试验制造放映机的基础上获得较大突破,发明了胶片以每秒16画格的均衡速度通过放映机片门的放映技术,遂使影象清晰稳定地投射到银幕上供大家观赏,终于迎来了电影的诞生。

1895年12月28日——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一个不平凡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这一天,法国里昂的企业家、摄影师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7内,向社会正式公映了自己制作的几部“活动照相”,如《火车到站》、《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世界最早的影片。世界影坛和电影史学家们公认,它标志着电影发明阶段的结束和电影时代的正式开始。伟大的电影先驱者卢米埃尔,为世界电影史谱写了光辉的第一页。

电影的发展及流派

1.电影的发展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尔丹说,电影成为艺术,是从导演们想到挪动摄影机那一天开始的。卢米埃尔作为伟大的电影先驱者,揭开了电影史的第1页。但卢米埃尔的电影,都是固定视点拍摄,摄影机与被摄对象的距离、角度等关系不变,自始至终是一个全景,一分钟一部电影,一部电影只有一个镜头。法国的电影先驱者梅里爱,把戏剧引入电影,并创造了停机再拍、叠印、多次曝光等拍摄手段,使电影获得生机和振兴。但梅里爱的全景内容是舞台上的科幻、神话、魔术等不同表演,形式仍然是复制的戏剧节目被人称为“前排观众眼里的戏剧”。因此它们还不是真正的电影艺术。

被誉为美国电影之父的电影艺术家大卫·格里菲斯,对电影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他的伟大功绩在于改变了卢米埃尔复制现实和梅里爱复制舞台、以场景为构成影片的基本单位的作法,而采用不同距离、不同角度和不同方位来拍摄所要表现的拍摄对象,以镜头构成影片的基本单位。他摄制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和《党同伐异》(1916),不仅标志着当时美国电影的最高水平,同时也是世界电影史上8的经典名作。

摄影机挪动的标志是电影迈出历史性的一步,它终于突破了活动照相和复制戏剧的局限,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电影发展史上发生的两次重大的技术革命,使电影艺术跨入了成熟的阶段。

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发生的由无声电影发展到有声电影的技术革命,是电影发展史上第1次重大的技术革命。

电影自诞生以来的数十年里,一直是只有供人观看的画面而无声音的默片——无声电影,因而被人们称之为“伟大的哑巴”。直到20年代末,由于电子工业的发展,声频真空管和光电管的发明以及录音还音设备和技术的逐步完善,这一系列技术成果的取得,才为电影的首次重大技术革命——由无声电影发展到有声电影奠定了技术基础,为使“伟大的哑巴”开口获得了良方。1926~1927年间,美国的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率先推出了能说话会唱歌的有声影片《爵士歌王》、《唐璜》等。1930年以后,制片商竞相仿效,有声电影开始风靡于世。有声电影的问世,使电影获得了声音,电影已不再是纯视觉艺术,而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它更好地满足了电影观众的审美需求。

电影史上第2次重大的技术革命,是30年代中期彩色电影的问世。

电影自诞生以来的数十年间,还存在着另一严重缺陷,这就是它没有色彩,一直是黑白片。电影家们为消除电影患有“色盲”症的缺陷,开始了不断的探索、试验以寻求良方。如有的电影家曾试用人工着色的办法,在胶片的画格上逐一涂色,以克服银幕上只有黑白世界而无真实的色彩世界的缺陷。9但是,面对多彩的客观世界,这种人工着色的办法,是难以在银幕上获得满意的效果的。正因为如此,1935年由于生产具有特殊感光性能的彩色胶片的工艺得到满意的解决,美国导演马摩里安摄制的世界第一部大型彩色影片《浮华世界》(根据英国作家萨克雷的著名长篇小说《名利场》改编)在美国诞生了,40年代初以后,彩色电影开始遍及全球。

由此可见,依靠现代科技的装备,电影才从视点解放、从无声发展到有声、从黑白发展到彩色。随着当代高新科技的发展,当代电影又从普通银幕电影发展到宽银幕电影、立体声电影、环形电影、全息电影等等。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侏罗纪公园》、《空中大惯篮》等一些充分利用电脑来拍摄的新的电影,为电影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一条新的思路。

2.电影的理论流派

在涉及到与电影有关的问题时,总听到蒙太奇这个名词,那么蒙太奇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呢?

蒙太奇,是法语的音译,原来是指建筑学中的构成、装配。借用到影视艺术中有组接、构成的意思,也就成了影视片中分切、组合的代名词。一堆建筑材料,没有生命、没有任何美感,到了建筑师手里,却可以把它们组合成风格不同、式样不同的各种建筑。它是电影语言中最基本的语言,如果对关系电影美学基础的蒙大奇问题不甚了了,那么,作为电影导演,是不可能拍出好影片来的;作为电影编剧,也写不出好剧本;作为影评人,难以评到点子上;同样作为电影观众,也难以看出个名堂。

前苏联著名导演库里肖夫曾做了一个实验来说明蒙太奇的效果。他从一部由当时苏联最有名望的演员莫兹尤辛主演的旧10片中,选出一张毫无表情的特写镜头;另外,又从别的影片中选出表现一只饭桌上的汤碗、一口棺材和一个孩子在玩耍的镜头,分别把莫兹尤辛的特写镜头与这3个镜头随意结起来放映,果然出现了奇迹。莫兹尤辛的脸不再是无表情了,而是呈现出饥饿、悲伤和慈爱的表情。

一般来说,电影蒙太奇的基本内涵就是镜头的分切与组合。

一部影片通常一般由数百个或千余个镜头组成。而一个镜头,是指自摄影机起动始,至摄影机停止运作止,一次连续摄录在胶片上的画面。电影艺术家根据既定的思想艺术意图,对人物、事件、动作、环境等被摄物分别拍下许多不同景别,不同角度和方位的画面镜头即分切;然后再按原定的构思方案,把这些不同镜头有机地艺术地剪辑组合在一起,使这些镜头相互间产生连贯、对比、隐喻、象征、烘托、悬念、节奏等有机联系并构成整体,组成一部表达一定思想艺术内涵并为观众所理解的影片。所以,说到底,蒙太奇就是电影艺术家用以叙述故事的一种方法,是电影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语法。

随着电影的发展,其内涵也随之不断丰富和拓展。在无声电影中,蒙太奇的分切与组合,仅限于镜头与镜头之间的外部关系。一旦电影获得了声音和色彩,蒙太奇也参予了声音和色彩的分切与组合。蒙太奇参予声音,形成了声音蒙太奇,它涉及声音与声音、声音与画面之间的关系。后者又包括声音与画面同步即声源来自画面中、声音与画面分立和声音与画面对位即声音与画面不同步,声源不在画面中等不同关系。蒙太奇参予色彩,形成色彩蒙太奇。此外,蒙太奇的分切与组合还可以11通过人物和摄影机的不同调度在一个长镜头内成,对此人们称之为内部蒙太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的格局发生了变化,电影无论从技术方面还是从艺术方面来说,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从艺术方面来说,许多电影艺术家已经不满足于固定传统,他们追求现代意识,刻意创新,许多新的理论、流派都纷纷出现,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以法国为中心的先锋派,在意大利兴起的新现实主义,在日本兴起的独立制片运动,在法国兴起的长镜头理论、新浪潮主义等。

长镜头理论源自于安德烈·巴赞。安德烈·巴赞是法国的一位电影评论家,他认为,电影的最大优点是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传统的蒙太奇手段却是人为地把影片按照编导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进行剪接,实际上是强迫观众接受编导者的思想,因此,电影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他主张,不要把时空随意割裂,从而限制观众的知觉过程。因此,他强调要把事件的全部真实过程拍下来,让观众自己欣赏、品评,这样就造成了长镜头的出现。因此,巴赞的理论也就常常被人们称为长镜头理论。其实,它还有个名称,叫做场面调度理论。巴赞的理论有它的积极意义,因为他强调让观众自己去理解、品评,“看他们自己想看的东西”。

对于蒙太奇理论和长镜头理论,虽然有些电影理论家各有偏爱,但实际上,两者都有它们的积极作用,也都有它们的不足。有人用长镜头理论否定蒙太奇,认为蒙太奇已经过时了,这样把长镜头理论反映到了绝对的地位,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了。应该说,这两种理论都大大地丰富了电影语言,因而,也12就推动了电影艺术的发展。

60年代中期,在西方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电影符号学在法、英、意大利等国兴起,这是世界电影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它以1964年法国的电影家克里斯蒂安·麦茨发表的题为《电影:语言还是言语?》的论文为开端,标志着这一新的电影理论的脱颖而出。和前两种电影理论不同,电影符号学不是电影理论的一个流派,和电影的创作实践的关系也不是很密切,它是读解影片本文对影片的分析和研究和对电影进行纯理论性研究的一种倾向和方法论。

70年代以前的电影符号学,总的来说,是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框架,注重结构和表述结果的静态研究。70年代以后,引入了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并注重了表述过程的动态研究,标志着电影符号学第2阶段的开始。

中国电影发展历史

1896年8月11日电影传入中国。当时外国人在上海徐园的又一村茶楼中放映了一部表现外国人生活的影片,引起了轰动,被称为西洋影戏。从此,法国、英国、俄国、意大利人也纷纷把自己国家的影片输入中国,在酒楼茶肆中放映。

中国自己拍映的第1部影片当数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拍的《定军山》。这是一部短戏剧片,主演是当时著名的京剧演员谭鑫培,《定军山》是谭派的保留剧目。京剧是当时中国人最喜爱、最熟悉的剧种,谭鑫培又是当时最受欢迎的京剧艺术家。任景丰当时的选择用今天的观点来看,是颇有精品意识的,因此,影片大获成功。报载,放映时有13“万人空巷来观之势”。当然,由于那时还是默片时代,所以任景丰等人只拍了其中请缨、舞刀、交锋等武打或舞蹈比较多的场面。

本世纪20年代前后是中国的电影事业的萌芽时期。1917

年,中国有了第1所自己的电影企业——商务印书馆影片部。一些影片的样式,如故事片、武打片、纪录片、风光片,动画片都出现了,但基本上还是在探索阶段中。那时拍出的一些影片,如《严瑞生》、《红粉骷髅》等,无论在影片的内容上、艺术性上,都很低劣。不过那时也确有一些影片具有积极意义。如我国的第1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包办婚姻的不合理。1913年,由美国人出资、中国人拍摄的

《庄子试妻》成为第1部送到外国去的影片。1931年,还诞生了我国的第1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30年代初,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左翼

文艺运动的兴起,同时也标志着左翼电影的兴起。“九·一八”和“一·二八”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唤起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步的电影工作者拍出了许多具有积极社会意义、又有相当艺术水准的影片,如《春

蚕》、《桃李劫》、《风云儿女》、《自由神》、《神女》、《新女性》、《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狼山蝶血记》等。孙瑜执导的《野草闲花》不仅在内容上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而且其中的

《寻兄词》开了我国电影插曲的先河。蔡楚生的《渔光曲》,在中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时期,我国电影艺术家对于电影语言的运用更加纯熟了,推、拉、摇、跟、升、降的摄法,各种蒙太奇手段的运用,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1937年以后,我国的电影艺术工作者在抗日战争中拍摄了《塞上风云》、《八14百壮士》、《长空万里》等影片,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电影工作者拍摄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乌鸦与麻雀》等影片,有力地揭露了国民党反派的腐败和反革命的本质。而物质条件技术设备极差的解放区也开始建立了自己的电影企业,1946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在现在的黑龙江省鹤岗成立,为人民电影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放后,我国的电影事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不仅成立了许多新的电影制片厂,一些著名的优秀电影艺术家创作。拍摄了许多优秀的影片,而且涌现了许多新秀。一批影片,如《白毛女》、《钢铁战士》、《梁山伯与祝英台》、《聂耳》、《我这一辈子》等还在国际上获奖或者获得好评。十年浩劫,曾给中国的电影事业带来了极大损害。打倒“四人帮”以后,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电影事业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空前繁荣的时期。许多新的题材、新的办法、新的电影艺术家大量涌现,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就。以谢晋、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中国导演们拍摄了一批《天云山传奇》、《黄土地》、《红高粱》等有国际声望的电影,中国的电影像中国的经济一样已稳步走向世界。

阅读全文

与党同伐异开创了什么电影原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早微信上加买电影的 浏览:960
朝鲜老电影原型毕免费 浏览:455
名字不行但是好看的国产电影 浏览:535
当兵的电影有哪些中国 浏览:777
为什么在游览器里看电影那么卡 浏览:656
电影票买错地点了怎么办 浏览:415
陶虹和陈道明要过什么电影 浏览:407
盗版看电影免费表情包 浏览:201
香港的四个女的电影叫什么名字叫什么意思 浏览:960
腾讯视频怎么找电影二维码 浏览:982
横空出世电影怎么播放 浏览:796
华为8X手机怎么使用优盘播放电影 浏览:895
塔木德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995
大话西游电影什么时候出名的 浏览:615
吴君如杨颖的电影电影有哪些 浏览:360
火车上有怪物的电影是什么电影 浏览:231
家庭ktv怎么看电影 浏览:634
汤阴电影院电话多少 浏览:564
免费细菌电影 浏览:364
全城戒备国语电影免费 浏览: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