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儿童经典电影推荐必看的
1.纳尼亚传奇
上映时间:2005年12月(第一部)
推荐关键词:勇敢
这系列电影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刘易斯的奇幻巨作《纳尼亚传奇》。讲述四个孩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躲进衣橱中,却进入到另一个奇幻的世界,在这个神奇的世界成为拯救被冰雪女王统治人群的天选之子。从最初的害怕,到后来勇敢承担责任,直至成长为王,孩子们在面对困难中飞速成长。
电影中关于人性的懦弱与勇敢,贪婪与大义,正义与邪恶都在剧情的推进中缓缓展开。狮子王阿斯兰的王者之气更是给孩子们一种心灵上的冲击,让人向往不已。英雄梦,公主梦都在这部魔幻电影中很好的实现。让它从诸多魔幻电影中脱颖而出,成为孩子们最受欢迎的影片之一。
2. 爱丽丝漫游记
上映时间:2010年3月
推荐关键词:直面
如果有机会去到另外一个世界,拯救那个世界的人民,你会勇敢面对还是逃脱?这部同样改自世界名著的电影,有着精美的特效,好莱坞大咖的加持,上映即受到诸多追捧。讲述美丽的女孩爱丽丝在因缘际会下,进入到了一个如同仙境般的不可思议的“地下世界”。这个世界的善良人民已经盼望她的到来盼了很久,爱丽丝以为这个世界只是一场梦,但最终发现这里却是现实,而她还要担负着拯救这个王国“白皇后”的任务。在小伙伴们的鼓励下,她勇敢承担起拯救的责任,让这个地下世界摆脱了红桃皇后的邪恶控制,而重新回归到和睦与安宁。
这部电影用非常优美的“语言”探讨了虚与实的关系,有的时候我们以为是假的,却是真的;而有的时候我们以为是真实的,却包含诸多虚假的内容。这是一部能让孩子们开启探索世界本质欲望的电影。
3. 彼得·潘
上映时间:2003年12月
推荐关键词:不想长大
这部改编自著名儿童文学的电影表达了一种“活着就是冒险”的观点。有首歌《不想长大》曾经火遍中国的大街小巷,因为戳中了很多成年人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很多人都有种不想长大的想法,这部电影的主角就是长不大而且能自由飞行的的彼得·潘。最初的他只是单纯快乐的生活着,后来为了一个承诺,懦弱的他变得勇敢,变得充满力量,帮助人类女主角离开梦幻岛,离开邪恶海盗,回到人类世界,而彼得·潘却留在了他的世界,两人再也无法相见。
彼得·潘象征着永恒的童年和永无止境的探险精神,是自由童年的独立宣言,是永不衰老的童心象征。他乐于助人、心怀侠义,对于孩子们来说,拥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此人物从诞生起至现在,受到无数小朋友的喜爱,而成为西方人几乎无人不知家喻户晓的经典IP。
4. 精灵鼠小弟
上映时间:1999年12月
推荐关键词:归属
这部在上个世纪末创了各项纪录的儿童电影,改编自著名作家E·B·怀特的小说。小老鼠斯图亚特来到了人类家庭,和这个家庭中的小儿子乔治成为另类“兄弟”。乔治起初非常不能接受一个“动物”作为自己的家人,但是小老师却用自己的幽默,自己的真情打动了乔治全家人。
这部电影讲述了家和归属的意义。整部电影诙谐幽默而又温馨感人,脑洞非常大。对于家人,我们该如何定义?是有血缘关系的才能成为家人,还是由情感归属来确定一个人或者一个动物是否是家庭的一份子?也许,这部电影能给你答案。孩子们能通过这部电影更深层次的思考家人的意义。现在无数家庭养了宠物,看过这部电影之后,更能增加孩子的爱心和珍惜之情。
2. 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白雪公主》诞生于哪一年
《白雪公主》诞生于1937年!
转 【白雪公主动画电影】
基本信息
主演
Adriana Caselotti
Roy Atwell
Stuart Buchanan ...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发行公司: 雷电华影片公司 ...
上映日期:1937年12月21日 美国 ...
更多中文片名: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雪姑七友
类型:动画/奇幻/家庭/剧情/歌舞
片长:83 min
3. 世界动画电影史上第一部影院动画长片
第一部动画长片是迪士尼的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
4. 红色经典电影儿童篇
电影:《红孩子》
故事片(黑白)。长春电影制片厂1958年摄制。
剧情: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离开江西革命 根据地,北上抗日。李家坳的赤卫队 也在县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上山 打游击。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及其小伙 伴虎崽、细妹、水生、金根、冬伢子 等,晚上悄悄离家去找红军,被细妹 的外公李公公找回。不久,靖卫团团 长黄静波带着白军焚烧了李家坳,屠 杀了全村的老百姓。为了讨还血债, 替亲人报仇,孩子们组成了一支少年 游击队。他们勇敢、机智地夺枪支、 贴标语,消灭了不少敌人。在一次战 斗中,李主席不幸被捕。孩子们在李 公公的领导下,混入靖卫团,巧妙地 救出了李主席,并打死了团长黄静波 。严酷的斗争使他们经受了锻炼和考 验,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茁壮成长起来 。本片于1979年获全国第二次少年儿 童文艺创作二等奖。
主创:
编剧: 时佑平、乔羽 导演: 苏里 摄影: 李光惠 美术:童景文 作曲: 张棣昌 主 演:陈克然 宁和 王和永 陆贞冀 关敬熙
电影《红孩子》诞生记
在新中国拍摄反映战争年代的儿童片中,电影《红孩子》以其明朗、生动、朴实、自然的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中小主人公苏保、细妹也成为那个时代英雄少年的经典形象。 195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苏里找到了好友、著名剧作家、作曲家乔羽,他说:“我想为孩子们拍一部戏,你能为我写一个本子么?”乔羽爽快地答道:“好啊,你想拍什么内容的片子呢?”“最好是反映战争年代红小鬼的故事。”在此之前,苏里曾拍了儿童片《哥哥和妹妹》,这次他想再拍一部关于“红小鬼”的影片。对于苏里的提议,乔羽欣然同意。其实,乔羽和苏里两人都有着浓浓的孩童情结,他俩也都曾是红小鬼,对战争年代的孩子们有着异乎寻常的怀念与热情。 乔羽接受任务后,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将剧本内容定格在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红军北上后中央苏区一群红孩子们身上。那是中国革命最为艰苦的时期,也最能反映出那个特殊年代孩子们英勇机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了挖掘创作素材,乔羽生平第一次渡过长江来到了苏区体验生活,走家串户,听当年“红小鬼”们讲述红军北上后他们那艰苦卓绝的斗争故事。渐渐地,一个关于当年“红小鬼”的故事在乔羽的笔下诞生了。 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后,江西苏区的李家坳的赤卫队在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上山打游击。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细妹、冬伢子等一群小伙伴们恳求大人带他们上山未成后,自行在一个山洞里组成了一支少年游击队,与盘踞在李家坳的白军和反动势力展开斗争。他们勇敢机智地夺枪支、贴标语,并在“李公公”领导下.浞人反动武装靖卫团,巧妙地救出了被捕的李主席,还打死了追捕他们的敌团长黄静波。在严酷的斗争面前,红孩子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茁壮成长起来。 剧本写好后.乔羽又为这部影片写了日后广为传唱的主题歌《共产儿童团歌》。苏里看了剧本后很满意,并立即着手小演员的挑选。不久,来自各个学校的小演员们都到剧组来报到了,唯独片中主人公小苏保还没个着落。正当他为此苦恼不已时,多年前在拍摄影片《祖国的花朵》中担任角色的一位小演员陈克然突然闪现在了他眼前。陈克然长得很可爱,十来岁就进入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话剧团,在片中的表演很是出色,何不让他来试试呢?不过,多少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克然是否能胜任“红孩子”的角色呢?苏里心里没底,他为此专门赶到哈尔滨一探究竟。尽管好多年过去了,小克然也从当年小孩子长成了大孩子,但他身上的那股机灵活泼劲却一点也没变,这使苏里感到很兴奋,并特地请小克然在饭店里吃了一顿香喷喷的清蒸鳜鱼、红烧猪肉,这在这那个紧缺年代算是颇为奢侈的了。或许是出于谨慎,苏里并没有向小克然说明自己此行的目的。小克然也以为苏里请客纯粹是出于当年拍片的缘故,直到两个月后,苏里派《红孩子》副导演来接他去剧组,他才明白其中的缘由。 “小苏保”归队后,为了使小演员们充分领略当年“红孩子们”同白军斗争所表现出的英勇精神,苏里带领大家随摄制组一起走访了井冈山和瑞金等革命根据地,还到过毛主席和朱德会师的茅坪。为了让孩子亲身体会当年革命斗争的艰苦,他还特地让孩子们穿上当地儿童的服装和鞋子,爬上了赣粤交界的岭背山。尽管这一路行军孩子吃了不少苦头,却也使他们接受了一次生动的革命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并因此对自己在戏中的角色有了很好的把握。事实证明,苏里“这一手”是很有成效的,经过锻炼的孩子们拍起戏来也很是顺手,拍摄过程显得紧张而又快乐。不过,最令孩子们感到难忘的是在拍戏中他们生平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 1958年2月14日,尽管当时室外是天寒地冻,但摄影棚里却是秋光一派:棚内的一条羊肠小道,两旁绿树成荫,青草满地,珠露欲滴,虫声唧唧……原来苏里正带孩子们拍摄《红孩子》最后一场戏“黑夜夺枪”。正当大家聚精会神地拍片时,厂里突然派人来通知说:一会儿有重要领导来视察,到时你们复拍一场戏给领导看。由于平时来长影视察的领导人比较多,大家对此也是习以为常了,因而显得很平静。中午十一时左右,摄影棚门忽然大开,一位身材高大,身穿灰大衣的人在中共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吴德和厂长亚马陪同下健步走了进来,“这不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么”!意外的惊喜使整个摄影棚顿时欢腾起来。毛主席边走边挥手向大家致意,厂长亚马在介绍了导演苏里后,指着小演员们对毛主席说:“这就是我们的红色儿童团员,请主席看看像不像当年瑞金的红孩子?”毛主席端详着化了妆的孩子们,笑笑说:“像,很像当年苏区的儿童嘛!”又指着扮演白军的演员说:“白军也蛮像嘛。”大家听了禁不住乐了。毛主席随后又微笑着问小演员们:“你们是长春人吗?”大家回答道:“我们是北京的。”毛主席又问:“你们都是哪个剧团的?”孩子们回答说:“我们都是学生。”看着孩子们依偎在毛主席身边这一问一答的动人情景,在场的人们心里感到暖乎乎的。当毛泽东走到一片树林前停下脚步询问扮演细妹的小演员一些问题时,摄影师们纷纷举起了照相机。毛主席见状笑着说:“你们把我也当电影拍了。”他那亲切幽默的话语又引来一片欢快的笑声。毛泽东沿着羊肠小道走进景区,指着用油纸做成的树叶和用麻做成的青草问道:“真的能不能用?”厂长亚马答道:“能用。”毛泽东又问:“那这场戏怎不到实景中去拍?”苏里接话说:“因为季节关系,我们只能在摄影棚中搭景拍摄。”毛泽东幽默地说:“拍电影是允许弄虚作假的嘛。” 毛主席的到来给摄制组以巨大的鼓舞,决心一定将这出戏拍好,苏里也因势利导地教导孩子们把体验生活时学到的东西在影片中表现出来。孩子们也很争气,一门心思扑在自己的角色中。小克然比其它小演员来得晚,一到剧组就要拍戏,但他虚心好学,下苦功读剧本,仔细揣摩剧中人物心理、设计人物动作。苏里对他也是指导有加,耐心给他说戏。好在他已有了几年舞台表演经验,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总算挺过了这一关。由于他在剧中出色表演《红孩子》刚刚拍摄完毕,小克然就被调到了长影,并先后在《画中人》、《羌笛颂》、《我们是一代人》、《孔雀胆》、《红旗谱》中饰演了多个角色。 经过摄制组的努力,1958年,电影《红孩子》终于与广大观众见面了。影片上映后受到各方面的好评。影片的主题歌《共产儿童团歌》也随之广为传唱,历久不衰。
主题歌资料与介绍
共产主义儿童团团歌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儿童团的团歌,在革命战争年代激励了一代少年儿童的成长。歌曲的曲调源于前苏联少年先锋队队歌《燃烧吧,营火》,具有奥地利梯罗耳族民歌的风格,词作者佚名。195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共产儿童团的故事拍摄了影片《红孩子》,再现了江西革命根据地的少年儿童与白匪作斗争的光荣岁月,《共产儿童团歌》作为影片主题歌传遍了中国大地。中国少年先锋队的誓言:“准备好了,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就来源于这首歌。 准备好了么?时刻准备着, 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 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小兄弟们呀,小姊妹们呀! 我们的将来是无限好呀, 牵着手前进,时刻准备着。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帝国主义者,地主和军阀, 我们的精神使他们害怕, 快团结起来,时刻准备着。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红色的儿童,我们向前进!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美丽的世界,在远处召唤。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