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的诗篇》这部电影给我们什么启示
看完《我的诗篇》,从电影院走出时,心情钝重如被磐石压住,久久没有晃过神来,以至于找不到自行车停放的位置。晃过神来,找到车,开锁。从来时的路返回。小道两旁摆摊的小贩没有吆喝,双手不停歇——或是帮顾客挑拣水果,或是打称,或是计价,或是做煎饼果子……从桥洞穿过,有一群年过半百的老年人吹奏着乐器……夜晚是喧嚣的,夜晚里藏着一颗偶尔孤独的心灵……
这样的人这样的故事 ↑
6个故事,6个工人,还有他们的篇章。那些用生命谱写出来的诗篇,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息。我的脑海里,所有的影像撕裂开来——
(1)乌鸟鸟:他带着诗篇一次次的面试,一次次被拒,现实中的人们读不懂诗的柔软,在物欲横飞的时代,活着就意味着要吃饭,要赚钱。一切不能提升赚钱的技能都是在做无用功,多数人羡慕马云的成功,羡慕李嘉诚的财富。人们的大脑逐渐被物欲填充——诗,在他们眼里是无用的,既不能拿来当饭吃,又不能拿来换钱……
(2)许立志:他从电梯门口走出,犹豫了一会,最终纵身一跃。那一跃,是解脱,是奔往极乐世界吗?我不知道,如此决绝,与世长辞的方式,是我所不能理解与接受的——大好晴天,改变可以改变的,不能改变的就尝试去接纳,何必去死?但,每一种选择背后自有它的道理。或许真的就是解脱吧,但如果许立志听到母亲如此嘶心咧肺的哭声后,是否还会舍得潇洒一跃?最终世间只留下了他的诗篇、他的故事,还有伤心的白发人。
(3)老井:他随着运载工具往地心深处迈进,比煤更黑的是未知的风险。也许就在那一瞬间,瓦斯爆炸,眼前一黑,就真的进入了无限的黑暗,永无重生之日。我,没有如此近距离的体验过在地下500米作业,时不时会有岩石跌落,可能瞬间毙命,也可能侥幸存活。在这些险峻的环境里,透过影像,穿过我的大脑的是,一次次生死搏斗,一次次侥幸的逃过死神之手。
(4)陈年喜:在我有限的经历里,工人的情感是粗暴的,毫无柔情可言。陈年喜,这个爆破工人颠覆了我过往的固有观念。他如此深情,深情到亲自为父亲修理头发、保存17年前结婚时写下的诗篇、给儿子写信。打动我的是影片中的那一句——儿子啊,我多想让你绕开那些书本,多去经历生活的真相,可我又怕生活的真相太残酷(大致的意思,忘记原台词了,知道的童鞋帮忙回复一下)
(5)吉克阿优:“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充绒工吉克阿优回乡的那副场景让我想起了这2句诗。多少人背井离乡,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期待,当真正抵达远方时,等待往往不是想象中的美好,而是现实的一次次磨砺,最终练就了一颗金刚不坏之心。但再怎么刚强,绷太紧时总会有弦断之时,所以缓冲最好的方式是直奔那千里之外叫做家的地方。年少时,恨不得远走高飞,离家远远的。年事渐长时,逐渐体会到了淡淡的乡愁。归乡时的近乡情怯,那些年事已高的老人是否还健在,小伙伴们是否被生活改变了模样?好吧,吉克阿优的故事,引起了我的乡愁,和一些浅浅的思考——在夜晚的篝火中,吉克阿优的父亲吸着烟,苍凉地说,头布我已经自己盘好了,你们不会盘,等我去世了你们就可以直接用了……我们像夸父一样马不停蹄的向前奔跑——故乡,年事已高的父母,被我们远远的抛在了背后,时光越拉越远,乡音越来越陌生,情感越来越稀薄。——你,还记得属于你家乡的文化,你的乡音,还有那些风土人情吗?别忘了,根还在那里,别忘了,抽空回去看看……
(6)邬霞:“陌生的姑娘,我爱你”,这是一位制衣工深情的告白。你身上穿着的衣服是否让你感受到自每个制衣工人的温度?你是否为一件25元的吊带裙而满心欢喜?这些细小的幸福,似乎已经彻底的从我们钝重的内心中消逝。无论是在影片中的邬霞,还是在观影现场的邬霞,她平和坚定地活在现实里。我喜欢她对待生活的方式——因为喜欢吊带裙,用心制作着每一件吊带。一件25元的吊带裙可以让她满心欢喜。即便是生活遭遇了不幸,也永远像一株石缝里的爬山虎,勇敢的向上攀岩,汲取太阳的能量。她,充满着力量。活着——是一种向死而生的修行,与其呻吟不已,不如热闹勇敢的去面对可能的幸与不幸。幸与不幸并非是对立面,对于敢于去面对的人而言,一切都只是一种尝试,拿出平常心态,身体力行——也许,更好的光景就在后头……
2 这样的电影 ↑
这是一部以工人诗歌为题材的记录片,如果仅从票房的角度来评判一部电影的好坏与否,那是片面的。记录片,在我个人的感观中,它与商业片最大的不同在于,它能直击人心,让你透过影片去感受真实。唤醒那些如水泥般凝固的情绪,唤起那麻木的神经。重新感知生活,感知周遭的事……而商业片更多的是供人消遣。从功能的角度来说,商业片更具娱乐性质,对于生存于繁忙都市的人类来说,它是一小撮的润滑剂,起到短暂的缓冲效果,肉体及精神暂时的得到放松。但从精神层面的角度来说,记录片带来的价值和意义是更深远的。它让你重新反思生活,反思与你联结的人事。如果说商业片是看完后的呵呵哈哈,那么记录片则是看完后的思绪万千……
这样的电影,这样一部以工人诗歌为主题的记录片,它深深震憾了我那逐渐僵硬的灵魂,那一个个的故事,一字一句出现在银幕上的字,如无数的雨点敲击着我的灵魂,告诉我,这是生命的轨迹,这是不同的活法,告诉我,什么是平等,什么是尊重,启发我,日后如何以一种恰当平等的方式去对待周遭——无论是位高权重者,抑或是卑微如蝼蚁的边缘人群。对于前者,我不必卑躬屈膝,对于后者,我不必趾高气扬。——我们都一样,不过是地球的子民而以。但是阳光不会公平的洒在每个人身上。即便如此,也让自己做个独立有温度的人。敲到这突然想起柴静在《看见》一书里引用到胡适先生说的话——胡适说:“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他解释:“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不需要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精神。”2 这样的诗篇 ↑这些用生命谱写出来的诗篇是需要在相应的场景去阅读,你才能理解。远离水深火热的人,是不能理解炙热与寒冷的。但愿你懂。附上这些诗篇,让它们打开我们即将麻木的灵魂。
诗篇一:
《吊带裙》作者:邬霞
包装车间灯火通明
我手握电熨斗
集聚我所有的手温
我要先把吊带熨平
挂在你肩上不会勒疼你
然后从腰身开始熨起
多么可爱的腰身
可以安放一只白净的手
林荫道上
轻抚一种安静的爱情
最后把裙裾展开
我要把每个皱褶的宽度熨得都相等
让你在湖边或者草坪上
等待风吹
你也可以奔跑但
一定要让裙裾飘起来带着弧度
像花儿一样
而我要下班了
我要洗一洗汗湿的厂服
我已把它折叠好打了包装
吊带裙它将被运出车间
走向某个市场某个时尚的店面
在某个下午或者晚上
等待唯一的你
陌生的姑娘
我爱你
诗篇二:
《炸裂志》作者:陈年喜
早晨起来头像炸裂一样疼
这是大机器的额外馈赠
不是钢铁的错
是神经老了脆弱不堪
我不大敢看自己的生活
它坚硬铉黑
有风镐的锐角
石头碰一碰就会流血
我想告诉你
我在五千米深处打发中年
我把岩层一次次炸裂
借此把一生重新组合
我微小的亲人远在商山脚下
他们有病身体落满灰尘
我的中年裁下多少
他们的晚年就能延长多少
我身体里有炸药三吨
他们是引信部分
就在昨夜在他们床前
我岩石一样轰地炸裂一地
诗篇三:
《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作者:许立志
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
他们把它叫做螺丝
我咽下这工业的废水,失业的订单
那些低于机台的青春早早夭亡
我咽下奔波,咽下流离失所
咽下人行天桥,咽下长满水锈的生活
我再咽不下了
所有我曾经咽下的现在都从喉咙汹涌而出
在祖国的领土上铺成一首
耻辱的诗
最后,想对自己说,在石头森林里行走久了,不要忘记做一个有温度的人。以平等独立的姿态与周遭的人、事、物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