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影票补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电影的票补相当于美团等外卖网站里的红包,观众按折扣价买的,但是票房按原价计入,里面的差价由网站和商家补齐,其实就是在一个电影上映初期的促销手段,就像电影上映初期,会看到19、9元等优惠价格的电影票,都是电影票补后的结果。
在每部电影上映之前,发行方(片方)和影院会商定最低票价,一般在30元到40元之间,而此前影迷能从电子购票平台买到低至9、9元的电影票。这其中的差价多数是由电商售票平台及片方在补贴,简单地讲,也就是它们“掏钱请观众看电影”。
很多人把“票补”比喻为超市的“开业酬宾”,吸引人气在电影业内。对片方来说,通过预售、超低价的形式,可以提前锁定一定票房、吸引部分观众,然后利用口碑效应带动话题,扩大声势。
制片方拿钱给发行渠道,比如猫眼电影、淘票票、微票儿等平台,让他们低价销售电影票,以期取得票房和观影人次上涨、口碑相传的效果,进而撬动市场,赢得更大的票房数字。一般大制作和宣发不够充分的电影会这么做。听说《后会无期》当时投入了2000万做票补,是第一部大手笔票补的电影,就是因为集中推广期较短。
⑵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到底补贴多少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的补贴标准因地区和政策而异,一般来说,每场放映的补贴在100元至200元不等。具体补贴数额还需考虑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补助比例,以及地区运营成本等因素。
首先,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央财政对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给予了一定的补贴支持。根据相关规定,农村电影公益场次补贴最低为100元/场,其中西部地区由中央财政补助80元/场,地方财政最低补助20元/场;中部地区由中央财政补助50元/场,地方财政最低补助50元/场。这一政策旨在保障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基本运行,提高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其次,地方财政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给予一定的配套补贴。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运营成本等因素的差异,补贴标准也会有所不同。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能会适当提高补贴标准,以吸引更多的放映员参与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
最后,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的补贴主要用于放映员的劳务费、订片费、宣传费、交通运输费、保险费等直接与公益放映有关的活动。这些费用是保障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放映员获得合理报酬的重要来源。
综上所述,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的补贴标准因地区和政策而异,但一般来说每场放映的补贴在100元至200元不等。具体补贴数额还需考虑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补助比例以及地区运营成本等因素。放映员们通过辛勤工作,为农村地区的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值得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合理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