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评价电影《浪潮》
《浪潮》上映后引起了影评人以及众多学者的强烈反响。该片是一个实验,更是一曲极权主义的葬歌。影片以一个极贝戏剧张力的悲剧结尾告终,并且对于这场闹剧注入了导演深沉的思考以及深刻的批判。该片给观众提供了一副生动的集权主义画卷,同时也对现实世界中的"乌合之众"进行了形象的描摹。
B. 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分为两派分别是
分别是新浪潮派和左岸派。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继欧洲先锋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它没有固定的组织、统一的宣言、完整的艺术纲领。这一运动的本质是一次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它的出现将西欧的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这一运动有两个部分,一是作者电影,即“新浪潮”;另一是作家电影,即“左岸派”。
“新浪潮”作者电影的风格,大都以专注的手法记录或表现一个事件、一些人物。电影采用低成本制作:启用非职业演员;不用摄影棚而用实景拍摄;不追求场面刺激和戏剧化冲突。
“左岸派”是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在法国的一个电影导演集团,因成员都住在巴黎塞纳河的左岸而得名。“左岸派”的导演们由于对人和精神的发展过程感兴趣,从而走向了电影制作。因此,他们的影片有着明显的侧重人物内心描写的倾向。
“新浪潮”诞生背景
“新浪潮”的产生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长期制度僵化的社会造成了青年一代的幻想破灭。
当时的文艺作品开始注意这些年轻人,描写这些人成为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特殊现象,在美国被称作“垮掉的一代”,在英国被称作“愤怒的青年”,在法国则被称作“世纪的痛苦”或“新浪潮”;因此,在“新浪潮”的影片中,从主题到情节,从风格到表现手法都带着这种时代的印痕。
这个背景与二战以后人们的彷徨苦闷相关联,所以在新浪潮的作品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二战的反思。同时也与后现代思潮紧密相关。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解构,是对现代主义的怀疑,是基于迷茫困惑后的发泄,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解放。
当时安德烈·巴赞主编的《电影手册》聚集了一批青年编辑人员,如克洛德·夏布洛尔、特吕弗、戈达尔等50余人。他们深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提出“主观的现实主义”口号,反对过去影片中的“僵化状态”,强调拍摄具有导演“个人风格”的影片,又被称为“电影手册派”或“作者电影”。
C. 电影《浪潮》,唤醒群体暴力行为的,也终将被“浪潮”吞噬
电影《浪潮》揭示了群体暴力行为的觉醒与毁灭,故事背景设定在一所高中,围绕着主角赖纳·文格尔教授的“独裁统治”课程展开。
赖纳是一个反权威、反专制的左倾自由主义拥护者,他设计了一场名为“浪潮”的运动,旨在探讨独裁在现代社会的可能性。然而,这场原本作为试验的玩笑,却在短短一周内,迅速席卷全校,将原本自由散漫、玩世不恭的学生们卷入暴力排外的漩涡,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浪潮”运动的实现,通过一系列的步骤逐渐展开。首先,赖纳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要求所有成员遵守特定的规则和纪律,强调集体核心价值。接着,他通过树立敌人和区分“你”“我”的概念,进一步强化了群体内部的团结意识。运动的制服成为了集体同化的标志,进一步排除了差异化和个性。
随着运动的深入,规则开始被漠视,甚至转化为对个体的不友善行为。小公主卡洛因为不遵守规则而被边缘化,这为所有同学树立了一个错误的观念,即不遵守“浪潮”规则的人就是“你”,而领导的决定可以以群体名义对外施加不友善行为。这种认知的形成,为后续的暴力行为埋下了隐患。
运动在第四天达到了顶点,成员们开始挑战法律法规,甚至出现了更极端的攻击行为。而当T意识到失控的严重性时,却陷入了自我反省的困境,被自己的学生所孤立。面对妻子的指责,他却认为自己受到嫉妒的攻击,未能及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最终,在第六天的集会上,T试图控制局面,但已经无法挽回。他的全盘否定让胆小鬼蒂姆感到痛苦,最终走向自杀。T被带走,留下的是对群体暴力行为深刻反思的余音。
电影《浪潮》警示我们,看似简单的实验和玩笑,却能在群体心理的催化下,迅速发展成极端的暴力行为。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的行为和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提醒我们警惕群体心理的极端化倾向,以及领导者的责任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