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泰坦尼克号是怎么拍出来的
1996年7月,《泰坦尼克号》主要的拍摄制作从加拿大新斯科细亚省达特茅斯展开,那里是研究船凯尔迪什号的现代探险场景。1996年9月,拍摄制作转移到墨西哥罗萨里多海滩市新建的福斯巴哈工作室,即泰坦尼克号原比例复制船的所在地。在一具液压升降机上也建造了艉艛甲板原比例复制品,可以在几秒钟内从0°抬升到90°,模拟泰坦尼克号在真实下沉过程中抬高的船尾。
为了特技演员的安全,许多道具都是用泡沫橡胶制成的。1996年11月15日,开始拍摄南安普敦港的乘客登船场景。前期制作期间,由于所需经费高昂,卡梅隆选择只建造泰坦尼克号复制船的完整右舷部分,而且研究当年的气象数据后得知,首航当天吹的是北风,将烟囱烟雾吹向船尾。
这在拍摄制作期造成了重大错误,因为泰坦尼克号首航时实际上是左舷靠岸,而要建造完整的左舷过于昂贵,所以卡梅隆将剧本上指示的服装和道具全部左右反转。例如,如果有个角色在剧本中是向右走,他们必须在拍摄时向左走,这省下了数百万美元经费。在后期制作中,电影才以镜像处理、左右翻转到正确的方向
卡梅隆向他的摄制团队提议——拍摄14米长的泰坦尼克号模型,就好像“我们正在为白星航运拍广告”。之后,以计算机动画模拟了海水和烟雾,以及利用动态捕捉技术,转换成甲板上的人物;视觉特效监制罗伯特·勒加托负责模拟动画人物的真实感,他扫描了许多动作演员的脸孔和肢体表演,包括自己和他的小孩在内。还有一艘长20米的船尾模型可以反复断开,
这是唯一可以在水中使用的泰坦尼克号模型。对于泰坦尼克号发动机室的重建画面,则是在自由轮欧布莱恩号的发动机室内拍摄,然后再使用模型、绿幕、计算机遥控的运动摄影机以及各种复杂技术完成。为了节省成本,头等休息室的画面是用模型拍摄,再与绿幕前的演员合成。头等休息室模型随后将被粉碎,用来模拟沉船时的破坏力,并且在摄影机移动时灌注强烈的水流。
一座封闭的巨大水箱(水量约18,927,050升)用来拍摄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模拟场面,以机械装置将复制品倾斜到水中。为了将主楼梯弄沉,当它浸入水箱时倾注了340,000升的水量。出乎意料的是,强劲水流将主楼梯复制品从钢筋基座上扯裂,几乎压到特技演员,所幸无人受伤。
长达227米的泰坦尼克号复制船也有一半浸入水箱,但是因为非常重,所以需要额外的液压辅助装置。为了将泰坦尼克号复制船倾入水中,卡梅隆清空了大部分内部空间,甚至还自行砸碎一些散步长廊的窗户。淹没头等餐厅复制品后,整个团队花了三天时间拍摄宝藏猎人的遥控潜水器,从现在的残骸穿越到过去。泰坦尼克号完全沉没后的冰冷大西洋场面,则是在一座1,324,893升水量的水箱中拍摄;大量冻死的尸体是在演员脸部涂上特殊粉末,这些粉末遇水后便会结晶;再于衣服及头发上涂蜡,营造出冻死的视觉效果。
(1)拍摄泰坦尼克号电影船叫什么名字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1996年,宝藏猎人布洛克·洛维特和他的团队乘坐俄罗斯研究船凯尔迪什号搜寻泰坦尼克号残骸,寻找一条下落不明的著名钻石项链“海洋之心”(Heart of the Ocean),据说这条钻石项链当年随泰坦尼克号沉没于大西洋。他们在卡尔·霍克利当年所住的头等舱套房内寻获一个保险箱,但是只找到一幅戴着“海洋之心”的女子素描,作画日期为1912年4月14日;
即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的当晚。素描中的女子露丝·道森·卡佛特已经101岁,她看见电视新闻正在报导此事,立即意识到画中人正是自己,便吩咐孙女丽丝·卡佛特联络布洛克,并向他表示露丝就是泰坦尼克号的其中一位生还者。布洛克得知消息后立刻邀请露丝登上凯尔迪什号,因为她可能是唯一知道“海洋之心”下落的人。
B. 《泰坦尼克号》堂还是海神后长
《海神号》
《泰坦尼克号》
我相信每一个看完或者是正在看《海神号》的人,都会第一时间联想到当年的那部《泰坦尼克号》。由于同样涉及了一艘游轮,还有面对海难寻求逃生的游客,大家很容易会把这两部电影归为同一类的灾难片。但是客观地说,《泰坦尼克号》其实应该算部不折不扣的爱情史诗,而《海神号》则是一堂航海者必须观看的逃生教学课。
影片时间长度相差一半
当年的《泰坦尼克号》长达三个小时,让不少坐在电影院内的观众坐到屁股痛。
而《海神号》则是有短短的一个半小时,比前者要少一半,自然在故事节奏上加快了许多,紧张的一个半小时内详细地讲述了几个逃生者历尽各种艰辛求生的过程。
《海》说逃生,《泰》讲爱情
《泰坦尼克号》和《海神号》都一直被归类为灾难片,但是看过影片会发现《海神号》其实是部逃生教学片。相比于《泰坦尼克号》中,杰克与罗丝只是简单地寻找漂在水中的木筏简单地保存体力来说,《海神号》则详细地介绍了一系列你遇到海难时所需掌握的知识。首先,绝对不能随大溜留在大厅中等死,接着要看清整个船体的构架,并寻找向上走也就是正常船底部的出路。此外,你要知道一般大游轮中都会有一个气舱,如果装满水后阀门就会在压力的阻击下自己打开。而面对螺旋桨时,你更要了解螺旋桨旋转的方向,因为当你用东西去卡住螺旋桨以不让它转动时,由于旋转方向不同被甩出东西的方向也会不同,而这关键的一步影响着你的生与死。
虽然逃生的知识讲得不多,但《泰坦尼克号》中爱情的分量却是最足的,占了三小时里的70%。在《泰坦尼克号》风靡的年代,更多的人把片中杰克和罗丝的爱情比做神话中的神话,这一点单是从那些成双成对、相偎相依跨入影院看《泰坦尼克号》的人就能看出。而影片中的那几个经典镜头,杰克为罗丝作画、在优美的音乐中二人相拥在船头展臂吹海风等等,都成为了当年热恋中的情侣及电影的效仿对象。而到了影片结束的时候,海难已经成为了整个故事的背景,杰克和罗丝情比金坚的爱情才是重点,一个人可以为了另一个人牺牲一切,这才是《泰坦尼克号》的真谛。
而在《海神号》中,爱情则变成了辅助内容,男主角本没有意带上其他人走,但是在逃生的过程中,他才发觉生命要有爱情才够味。
《海》演员阵容上吃大亏
虽然参演《泰坦尼克号》时,两位主角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丝莱特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俩人最终红到发紫,片约接连不断。事后大家才发觉其实二人也曾演过不少电影,在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还年轻时就在美国最热门的电视剧《成长的烦恼》中客串过一把,也曾主演过《罗密欧与朱丽叶》。女主角凯特·温丝莱特也在那之前演过《仙境》、《理智与情感》、《扭曲的心灵》。
可在欧票票房惨淡的《海神号》正是输在了演员方面,除了6岁即在影视圈露面的老戏骨、拥有无数拥趸的科特·拉塞尔,演艺生涯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理查德·椎弗斯,因《情归阿拉巴马》而被人熟识的乔什·卢卡斯外,其他演员则都是些不知名的演员。
《海》的特技技术含量更高
和1997年拍摄的《泰坦尼克号》相比,在拍摄及特技方面《海神号》绝对是进步了不少。记得当年造价2亿多美元的《泰坦尼克号》是当时成本最为昂贵的影片,更是一件展示当代电脑发展工艺水平的杰作。单是简单地运用电子技术在模型船只上设计的会走动的假人,就已经让当时的观众惊叹科技的发展。
而这些到了现今只是最基本的技术了,虽然《海神号》投资只有1.6亿美元,但技术的进步已经细到仿真水激溅到甲板上的水花。
《海》的票房和获奖机会不乐观
当年的《泰坦尼克号》的后期效益创造了奇迹,获得了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的11项奖,就连扮演老年露丝的老太太都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同时它也成为电影史上第一部票房收入超过12亿美元的电影。
而比较之下,《海神号》于今年5月12日在北美上映,首周末以2200万美元的成绩在票房榜上排名第二,仅次于汤姆·克鲁斯的《碟中谍3》。迄今为止,《海神号》在北美的总票房为4700万美元,相较于该片高达1.6亿的投资,实在不能算作理想的成绩。不过考虑到这部重拍片一上映就接连遇上了《碟中谍3》、《达·芬奇密码》和《X战警》三部大片,这样的票房也在情理之中。
在票房一般的情况下,《海神号》的口碑也是褒贬参半,对于故事情节很多人认为不够精彩,似乎美国人更喜欢有人情味的影片。
也有相似处
都是翻拍老影片
《海神号》根据1972年的经典灾难片《海神号历险记》重拍而成,由《空军一号》、《特洛伊》和《完美风暴》的导演沃尔冈夫·彼德森执导。而虽然有了原版的基础,但是《海神号》一样没有得到观众的好评,还被观众说成是“老套”。美国评论界认为,“拿这部影片和1972年的版本相比,我们不禁要问:‘精彩的情节都上哪里去了?’这部片子的对白很生硬,有不如无。”而更有观众指出,《海神号》拼接了多部经典好莱坞灾难片的片段。比如,英雄的父亲与不听话的女儿、看不顺眼的未来女婿,但最后争着为詹妮弗献出生命的情节也会让人想起1998年的灾难片《世界末日》。
而同样是翻拍的《泰坦尼克号》则幸运得多,这个根据真实故事所改编的影片,因为技术的进步使人印象深刻。
当然,两者最大的相同自然是影片讲述的都是海难故事了,这也是大家为什么会很快把二者联系到一起的原因。此外,和其他的灾难片最大的不同是,这两部电影全部用了轮船的名字来当片名,直观地体现了故事的主题
C. 大家还记得电影“铁达尼号”吗
泰坦尼克号(英文RMS Titanic),台湾和香港称为铁达尼号,20世纪初英国制造的一艘在当时世界最大的豪华客轮,在当时被称为是“永不沉没的”,但却在1912年4月15日从南安普顿至纽约的处女航中,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没,由于缺少足够的救生艇,1500人葬生海底,造成了当时在和平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一次。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就是根据这一真实的故事拍摄的。
“泰坦尼克号”共耗资7500万英镑,吨位46328吨,长882.9英尺,宽92.5英尺,从龙骨到四个大烟囱的顶端有175英尺,高相当于11层楼。是当时一流的超豪华巨轮。
2006年5月,最后一名见证事件的女性生还者逝世,终年99岁。目前尚有两名女生还者仍然存活,但她们在意外时还不到一岁,因此不会对事件有回忆。
建造过程
1909年3月31日泰坦尼克号开始建造于北爱尔兰的最大城市贝尔法斯特的哈南德·沃尔夫造船厂。船体于1911年5月31日下水。她也是白星航运公司(White Star Line)在同一造船厂建造的奥林匹克级邮船的第2艘船。在当时是最大最有声望的载人邮船。泰坦尼克号有260米长,28米宽,吨位46329吨(净重21831吨),排水量达到了规模空前的66000吨!尽管她包含了更多的空间导致了更大的总吨数(比奥林匹克号多出1600吨)。她的船体还是和她的姊妹船奥林匹克号一模一样大。船上有899名船员,可以运载3300名乘客。因为她也运送邮件,所以也叫皇家邮汽船泰坦尼克号。同样硕大无比的4个烟囱中只有3个真正工作。剩下那个是个陪衬,唯一的实际用途是作为主厨房的烟囱。动力系统有三套主机:其中两套为四汽缸往复式蒸汽机,一套蒸汽轮机,主机功率达到50000马力,航速23~24节。
但是白星公司的兴趣不在追求速度这方面。泰坦尼克号的面包师比格斯回忆说:“……再不会有象她那样的船了。我曾经在奥林匹克号、庄严号、伊丽莎白王后号……上工作过。它们都比不上泰坦尼克。……不错,就象奥林匹克号一样,不过豪华得多。比方大餐厅,奥林匹克号甚至连地毯都没有。泰坦尼克号的地毯则厚得可以没过膝盖……再就是家具,重得你都抬不动。还有那些护墙板……他们可以建造一艘更大、更快的船,可是泰坦尼克号却把全部力量放在营建一个豪华与舒适的空间上……她的确是一艘了不起的船……”。比格斯说出来的是一种普遍的看法。泰坦尼克号使得所有建造与设计她的人都受到诱惑。这种诱惑力之大,使她在多年之后,越来越脍炙人口。用《造船家》杂志的话说,泰坦尼克号“在许多细节方面模仿了凡尔赛宫……摆满路易十五风格家具的休息室,风格类似法国的小特里亚农宫沙龙,壁炉上的雕刻作品是《凡尔赛宫的狩猎女神》。还有其它精美的浮雕和艺术作品……上等的柚木和黄铜装饰,吊灯和壁画,印度和波斯的地毯”。甚至三等舱也有大理石的洗漱池和床头取暖设备。泰坦尼克号在当时是无可比拟的奢华。尽管她不是第一艘提供甲板游泳池,健身房,浴室和升降梯的船,她竭尽全力提供了以前从未见过的服务水平。对头等舱的乘客,她提供了3台升降机;作为一种革新,她给二等舱的乘客提供了一台升降机。经济舱的乘客仍然需要爬楼梯。
她最著名的一个特点就是她豪华的楼梯了。詹姆士·卡梅伦在他的电影中忠实的再现了这个楼梯。
奥林匹克号和泰坦尼克号尽管是姐妹船,但是一些细节部位并不一样。在经过奥林匹克号首航的观察发现,A甲板的人会被水雾淋到,贯通B甲板的散步走廊利用率不高。这两处缺陷都在泰坦尼克号上得到了改进,其中B甲板的一部分被改装为头等舱豪华套房的私人专用露台。
泰坦尼克号被认为是一个技术成就的定点作品。泰坦尼克号更津津乐道的是安全性。两层船底,由带自动水密门的15道水密隔墙分为16个水密隔舱,跨越全船。16个水密(不进水的)隔舱防止她沉没。奇怪的是,这些水密隔舱并没有延伸得很高。头两道水密隔墙与最后的五道,只建到了D甲板。中间的八道墙则只设到了低一层的E甲板。虽然如此,其中任意两个隔舱灌满了水,她仍然能够行驶,甚至四个隔舱灌满了水,也可以保持漂浮状态。当时的人们再也设想不出更糟糕的情况了,所以称泰坦尼克号为“永不沉没的船”。一个船员在航行中对一个2等舱女乘客西尔维亚·考德威尔说:“就是上帝亲自来,他也弄不沉这艘船。”
处女航
1912年2月3日,泰坦尼克号完成了装潢工作,处女航最初被定在了3月20日。但奥林匹克号在1911年9月的那次倒霉的碰撞(与皇家海军的霍克号巡洋舰相撞)耽搁了泰坦尼克号的最后收工。她的处女航被安排在了4月10日。在此之前,还要在4月1日进行海上试航。一切圆满。泰坦尼克号于3日抵达南安普敦港,停泊在41号锚地,等待10号那天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作为不愉快的小小插曲,由于南安普敦港煤炭工人罢工,加煤工作遇到了一点挫折。IMM公司不想再推迟泰坦尼克号的处女航,所以从公司所有停泊在南安普敦港的邮船煤舱里搜刮干净了所有的煤块。
1912年4月10日,在南安普敦港的海洋码头,万头涌动。“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启程驶往新世界。码头上挤满了乘客、来送行的家属、行李搬运工和海关的检查人员。上午11点,一号烟囱喷出了白色的蒸汽。29台锅炉中的25台开始依次生火。中午12点整,泰坦尼克号在拖船的拉动下慢慢离开了码头。两个外侧螺旋桨开始搅动南安普敦港海水。泰坦尼克号依次驶过了停泊在港口中的庄严号(不是后来德国赔偿的那艘)、费城号、圣路易斯号、海洋号和纽约号邮船,鸣笛向它们致意。这艘46000吨的大船似乎对其它船只很有吸引力。在水流吸力作用下,纽约号邮船的船身开始向泰坦尼克号靠拢,幸好锚链和缆绳及时地拉住了它。泰坦尼克号的拖船伏尔甘号把纽约号的船身顶了回去。世界上最大的邮船开始了它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航行。
当天晚7点,泰坦尼克号抵达法国瑟堡港。另一批乘客和货物搭乘“游牧”号和“交通”号两艘专用摆渡船登上了泰坦尼克号,包括美国富翁阿斯特和玛格丽特•布朗夫人--后来被报纸称作“永不沉没的尊贵的布朗夫人”。第二天中午,泰坦尼克号抵达爱尔兰的昆斯敦(今天的科克)。一批对新世界充满憧憬和希望的爱尔兰移民登上了船。一个乘客在这里上岸,他拍下的照片后来成了泰坦尼克号的绝版照片,今天在收藏家眼里价值连城。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穿越大西洋,泰坦尼克号选择了距离较短的北航线。气温不断地下降。但天气非常晴朗。事后幸存的船员说,他们以前从来没看到过这么宁静的北大西洋。按照伊斯梅的命令,泰坦尼克号在第二天就把速度加快到了25节。尽管认为卡纳德公司只求快速的策略降低了公司形象,但白星公司也很想得到蓝飘带来炫耀一下。一路上,泰坦尼克号没有发生什么大事。船上的电报员菲利普忙着替头等舱乘客们拍发昂贵的私人电报,大多是报平安的废话和股票买卖交割的指令。
1912年4月14日,星期天晚上,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甚至一点风都没有。如果有的话,船上的了望员会发现波浪拍打在冰山上的点点磷光。泰坦尼克号以22节的速度在这片漆黑冰冷的洋面上兼程航行。接到附近很多船只发来的冰情通报,史密斯船长命令了望员仔细观察。这一年的冰山比往年向南漂得更远。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尽管为头等舱定制了镀金的楼梯把手和印度的手工编织地毯,白星公司却没有给了望员配备望远镜!!11点40分,了望员弗雷德里克•弗利特(后来生还)发现远处有“两张桌子大小”的一块黑影,以很快的速度变大。他敲了3下驾驶台的警钟,抓起电话:“正前方有冰山!”。接电话的六副穆迪通知了旁边的大副默多克。默多克下令减速,左满舵,停船倒车。事后证明这是一个最愚蠢的决定。当时最好的选择,要么是加速的同时左满舵,冒一些风险;要么是减速的同时用坚固的船头去撞冰山。1912年4月那个寒冷的夜晚,泰坦尼克号和冰山发生死亡之吻。
这次碰撞的结果,后来人们都知道了。但当时船上的乘客和船员们却反应不一。头等舱和二等舱一些睡得不熟的乘客被一阵轻微的金属刮擦声惊醒了。船身轻微震动了一下。有人以为遇上了大浪,有人以为是触礁了,还有人以为是螺旋桨发生了故障。但是下面船舱的乘客感觉到的震动剧烈得多。有的乘客看到了舷窗外擦身而过的乳白色冰山。有些擦掉的冰块掉到了船舱里。底层统舱的移民乘客更是心惊肉跳地发现,冰冷刺骨的海水正从不知道的什么地方漫过门缝。船很快停了下来。一些乘客披上外套来到甲板上。北大西洋上空繁星闪烁,气温则低达零下一度。漆黑的天穹下,泰坦尼克号的窗户里发出温暖的淡黄色灯光。四根高大的黄黑两色烟囱中冒着白色的蒸汽烟雾。突然,有三根突然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和嘶叫声。懂得蒸汽机的乘客知道,这是船上的锅炉安全阀门在释放掉多余的过热高压蒸汽。得到通知的史密斯船长和哈兰•沃尔夫公司的首席造船工程师托马斯•安德鲁斯一道检查受损情况。前面的五个隔舱都涌进了海水。海水似乎正在有条不紊地漫过H甲板。在邮件舱昏暗的灯光照耀下,成包的邮件漂浮在海水上。检查过所有水密舱之后,安德鲁斯平静地对史密斯船长说:“这艘船没救了”。史密斯船长问还能剩下多少时间,得到的答复是一个小时,最多两小时。之后发生的事情,大家已经都很清楚了。15日凌晨0点5分,史密斯船长下令准备放救生艇。0点15分,泰坦尼克号发出了“CQD MGY”的呼救信号。CQD是当时通用的遇险信号--“Come Quickly Danger”,MGY是泰坦尼克号的无线电呼叫代号。不久又发出了新近被国际海事协会确定的SOS求救信号。很多大西洋上的船只都收到了求救电报。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圣殿山号、卡纳德公司的喀尔巴阡号、俄国货船缅甸号,还有法兰克福号、弗吉尼亚号……都在加速向出事地点赶来。例外的是,就在18海里外的不定期客船加利福尼亚人号的收发报员则在这时关掉电报机睡觉去了。这艘船已经被浮冰困了将近一天,船上一晚上都没什幺大事,好像也不会发生什幺大事。
0点45分,第一艘救生艇被放下。船上发射了第一枚遇险火箭。一片闪亮的白色火星缓缓落下。0点55分,泰坦尼克号的船头已经没入水中。救生艇边的工作则是乱七八糟,尽管妇女和儿童(头等舱和二等舱的妇女儿童)先登上救生艇的美德得到了遵守,但很多救生艇在半空的状态下就被放了下去。不过这也不能怪船员,当时的航海界都认为如果救生艇满载人员放下去的话,会造成损坏甚至倾覆。泰坦尼克号的救生艇设计得很结实,但是船员们不知道这一点。结果可以搭载1178人的救生艇,只上去了651人(还有一些人是跳海之后被救上救生艇)。到1点40分,最后一艘折迭救生艇被放下海面。船上的乐队陪伴着乘客,用音乐安抚着这些注定要在几十分钟后死去的人们,一直演奏到最后一刻。面对生死抉择,有些人选择象绅士一样地死去,富翁古根海姆穿上夜礼服,“即使死去,也要死得象个绅士”。来自丹佛市的伊文斯夫人把救生艇座位让给一个孩子的母亲,而白星公司主席伊斯梅则抛下他的乘客、他的船员、他的船,在最后一刻跳进救生艇。人性的善与恶,在这里被揭露无遗。随着涌入船身前部的海水越来越多,船尾逐渐离开水面,高高地翘起。凌晨1点35分,海水浸入了锅炉室。2点10分,一直坚守岗位的菲利普斯发出最后一封呼救电报。2点13分,船上29台大型锅炉纷纷离开底座,互相冲撞着砸破一道一道的水密墙,在船头部位砸开大洞落入海水中。2点17分,海水涌入中央电力控制室,引发短路,全船灯光熄灭。2点18分,伴随一阵巨大的断裂声,泰坦尼克号船身从三、四号烟囱中间的地方断为两截。2点20分,船头部分沉入海中,后半截砸回海面,在一分钟之内就紧跟着泰坦尼克号前半部分一道沉入了水中。1503名乘客和船员随它而去。
落入水中的人们很快就失去了知觉。等待他们的是迅速的体温丧失,神经麻痹和死亡。救生艇中的人们也被冻得半死。一些人完全是凭借坚强的意志,半身泡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紧紧扒住翻覆的2号救生艇。6号救生艇中的布朗夫人坚决要求去救那些仍然泡在水中的人,但是被救生艇上的船员狠狠地威胁了一通。一直到3点30分,卡纳德公司的客船喀尔巴阡号最先赶到了出事现场。4点钟,喀尔巴阡号船员在北大西洋黎明的微光下发现了第一艘救生艇。救援工作一直持续到早上8点30分,第12号救生艇被系上救援缆绳。泰坦尼克号上2208名船员和旅客中,只有705人生还。喀尔巴阡号的船长和牧师在大餐厅主持了一次悼念仪式。8点50分,掉头返回纽约。
11月18日,喀尔巴阡号抵达纽约港。经过自由女神像时,上万人在曼哈顿岛的巴特雷海岸观看。在54号码头,大约3万人伫立在雨水中默默地迎接泰坦尼克号上的幸存者。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消息震惊了整个西方世界。当时人们的震惊程度,不亚于本世纪美国的9.11事件。大西洋两岸许多地方降了半旗。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和美国总统塔夫脱互致唁电。德皇威廉二世也拍发了吊唁电报。
事故的后果和影响
泰坦尼克号是人类的美好梦想达到顶峰时的产物,反映了人类掌握世界的强大自信心。她的沉没,向人类展示了大自然的神秘力量,以及命运的不可预测。到泰坦尼克号沉没那天为止,西方世界的人们已经享受了100年的安稳和太平。科技稳定地进步,工业迅速地发展,人们对未来信心十足。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惊醒了这一切。这艘“永不沉没的轮船”——埃菲尔铁塔之后最大的人工钢铁构造物,工业时代的伟大成就,因为对自然的威力掉以轻心,满不在乎,所以在第一次处女航中就沉没了。泰坦尼克号将永远让人们牢记人类的傲慢自信所付出的代价。人们永远也忘不了这幅画面:泰坦尼克号在海底昂着头,残破和污迹也掩盖不了她的高贵。这就是她的归宿。历史就这样演变成了传奇。
这场灾难震惊了国际社会。因为它向一些人证明了:人和人们的技术成就无法于自然的力量相比。
在当时的炼钢技术并不十分成熟,炼出的钢铁在现代的标准根本不能造船。泰坦尼克号上所使用的钢板含有许多化学杂质硫化锌,加上长期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使得钢板更加脆弱。
另一方面,泰坦尼克号撞击示意图和大众的想法不一致的是:泰坦尼克号的沉船形式亦有很多说法。包括全船沉没;船身近第2及第3支烟囱中间折开,然后各自以垂直沉没;船身近第3及第4支烟囱中间折开,然后前船身部分拖著船尾,船尾垂直下沉。直至1985年,当著名科学家巴拉德在纽芬兰东南约380英里海域找到泰坦尼克号残骸,分别是前2支烟囱的船头部分,以及第四支烟囱之后的船尾部分,就初步证明了第3个理论。而这个理论在其后由詹姆斯·卡梅伦执导电影“泰坦尼克”体验出来。当时大家都认为,由于第3支烟囱的船身部分已经被炸毁成碎片,永远找不到这一部分。但是在2005年8月由History Channel赞助的考古队伍,在船尾残骸后500米找到这船身部分,残骸约12米乘27米,船底的红色油漆还清楚可见。这个发现更推翻了过去20年的“双截论”。科学家相信泰坦尼克号,是折开3截后沉没。
泰坦尼克号沉没时的确使用了国际通用的摩尔斯电码遇难信号SOS,但这不是SOS最早使用的例子。在1906年的柏林外的国际无线电通讯会议第一次提议了SOS信号。1908年国际社会认可了这个提议并慢慢开始广泛使用,这已经是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四年前了。然而,英国的无线电操作员很少使用SOS信号,他们更喜欢老式的CQD遇难信号。泰坦尼克号的无线电首席官员约翰.乔治.菲利普一直在发送CQD遇难信号,直到下级无线电操作员哈罗德.布莱德建议他:发送SOS吧,这是新的呼叫信号,这也可能是你最后的机会来发送它了!然后菲利普在传统的CQD求救信号中夹杂SOS信号。求救信号最终在第二天早上被加利福尼亚号收到,因为她并没有24小时都监听无线电。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极大的影响了船的制造和无线电电报通讯。 1913年12月12日,英国伦敦因此召开了第一届海上生命安全国际大会。大会制定的条约导致了国际冰山检测组织的形成和资金投入。改组织的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下属部门,直到今天她还在检测和报告北大西洋的可能威胁航船的冰山。条约也一致达成一个新规定:所有的载人船只应该有足够的救生船来装载所有的在船上的人,并且适当的相关训练也应该进行。还有就是无线电通讯应该24小时开通,加上一个2级备用电源,这样就不会漏掉呼救的信号。条约也同意:从船上发送任何火箭必须被解释为一种求救信号。
就是过了1个世纪后的今天,几个关于泰坦尼克号和它的沉没的荒诞说法仍然存在。一个是:她的舵太小了,大一点的舵可以避免这场灾难。大点的舵的可能会拯救她,当时她的舵的尺寸按法律上说,就其船身尺寸而言不算小。事实上,按今天对轮船的规定看,泰坦尼克号的舵的尺寸仍然是合格的。 另一种说法是:泰坦尼克号上的救生船不够。实际上,她的救生船数量是符合英国的法律规定的,该项法律定的数量不是基于乘客数,而是基于船的吨位。当时所有船的救生船数量都远远低于需要的数量,当时救生船的目的那时不是用来装下全体乘客的;它们只是用来从一艘下沉的船上转移乘客到另一艘救援船上。在那时,国际通用的海事安全规则是,客船上的救生艇搭载人数是船上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泰坦尼克号的救生艇可以搭载一半的乘客,白星公司还为这种“对乘客安全高度负责”的额外配置没有引起公众注意而感到不平。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永久性的改变了这种救生策略。泰坦尼克号沉没后,制订了新的海上安全法规。对救生艇的要求很简单:必须能容纳下船上的所有人员。各大海运公司都迅速按照新要求来进行改造工作。事实上,即使她有可以装下更多的救生船来装载所有的乘客,仍然有可能不确保会有更多的人获救,因为在她下沉时,船员们没有时间来放下所有的救生船!还有一种说法是:机械组的船员坚持他们的岗位到了最后。1988年出版的一本书也提到这个让它永垂不朽了。事实是,机械舱在1:15AM就被淹没了。在下沉的最后时刻,机械师们和烧炉工人们和其他成百的人一样站在尾部的甲板上,困在船上,没有获救的任何希望。
---------------------------------------------------------------------------------------------------
关于泰坦尼克号的电影
《泰坦尼克号》是以下四部根据泰坦尼克号处女航时撞击冰山而沉没一事改编的电影的名称:
1.《泰坦尼克号》,于1915年拍摄的一部意大利无声电影,导演是Pier Angelo Mazzolotti
2.《泰坦尼克号》,成片于1943年,由德国导演Werner Klingler和Herbert Selpin拍摄
3.《泰坦尼克号》,成片于1953年,导演是Jean Negulesco
4.《泰坦尼克号》,1997年的好莱坞大片,导演是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和凯特·温丝莱特(Kate Winslet)
-----------------------------
派拉蒙电影公司与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于1997年将“泰坦尼克号”的事件改编为电影,在全球各地上映,轰动全球。
[影片名称] 泰坦尼克号
[领衔主演]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凯特·温丝莱特
[影片地区] 欧美电影
[影片类型] 剧情片
当时电影史上第一昂贵的电影
沉没之船上永不沉没的爱情绝唱
一部人类应时时审视自己劣根性的警世箴言
[内容介绍] 一九一二年四月十五日凌晨两点二十分,当时被称为是全世界最大最安全的豪华泰坦尼克号邮船自英格兰南安普敦驶向纽约市的处女航中,撞上巨大的冰山而沉没。当时载满2223名乘客,不幸的是只有7百多名乘客逃过这一场历史上最大的船难,船上其他一千五百多名的乘客也随著这艘巨船沉没于海底中。
而这场海上最大的恶梦在将近五年的精心筹划准备下,於1996年七月开拍,经过一年痛苦挣扎及无数次上片延期,终於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年底大功告成,并将於十二月二十日呈现於观众面前。事事求完美的詹姆斯柯麦隆也在片子用尽极度的电影特效之下,以超越两亿五千万美金的预算,让【泰坦尼克号】成为影史上最昂贵的电影。
此影片主题曲《我心永恒》,经歌手席琳·迪翁演唱,为其影片增添了不可磨灭的色彩,此歌曲也成为了乐坛又一经典名作。
D. 《泰坦尼克号》电影中的那个船是怎么弄来的
《泰坦尼克号》电影中的船是模型加后期特效制作而成的。
影片开头具有特殊意义的开场戏是导演在剪辑工作的后期冥思苦想20个小时以后的成果,而在开头泰坦尼克号在海底的残骸镜头有一部分是真实的,而有一部分则是利用模型来拍摄的,区分的办法是当镜头中有两艘潜艇时是模型,只有一艘潜艇时则是真正的泰坦尼克号的残骸。
影片中救生艇搜寻生还者的镜头是在装满超过350,000加仑水的大水槽内拍摄的。
因为全尺寸的泰坦尼克号模型只有右半边是全部完工的,所以导演特地想出了用相反文字的道具来拍摄,再将影片左右颠倒放映,所以船上如果有需要文字的道具,都需要做正反两套。
(4)拍摄泰坦尼克号电影船叫什么名字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1912年4月10日,号称 “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开始了自己的处女航,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富家少女罗丝(凯特·温丝莱特饰)与母亲及未婚夫卡尔坐上了头等舱;另一边,放荡不羁的少年画家杰克(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也在码头的一场赌博中赢得了下等舱的船票。
罗丝厌倦了上流社会虚伪的生活,不愿嫁给卡尔,打算投海自尽,被杰克救起。很快,美丽活泼的罗丝与英俊开朗的杰克相爱,杰克带罗丝参加下等舱的舞会、为她画像,二人的感情逐渐升温。
1912年4月14日,星期天晚上,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面临沉船的命运,罗丝和杰克刚萌芽的爱情也将经历生死的考验。
E. 泰坦尼克号电影在哪拍的
冰岛沉船 英国 泰坦尼克号 美国 詹姆斯 卡梅隆。
泰坦尼克这场海上最大的恶梦在将近五年的精心筹画准备下,於 1996年七月开拍,经过一年痛苦挣扎及无数次上片延期,终於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年底大功告成,并将於十二月二十日呈现於观众面前。事事求完美的詹姆斯柯麦隆也在片子用尽极度的电影特效之下,以超越两亿五千万美金的预算,让【泰坦尼克号】成为影史上最昂贵的电影。
此影片主题曲《我心永恒》,经歌手赛伦·迪翁演唱,为其影片增添了不可磨灭的色彩,此歌曲也成为了乐坛又一经典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