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四十年前中国有什么电影

四十年前中国有什么电影

发布时间:2025-02-19 18:41:25

❶ 红色电影有哪些(10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老电影)

革命历史题材,是国产电影的重要门类。这一类型的电影,对于赓续红色血脉和砥砺理想信念,有着极其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今天,在这里盘点十部当年轰动一时,而且流传百代的电影,都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老电影。
第一部《开天辟地》
这部电影于1991年上映,讲述了建党的光辉而且艰辛的历程。
当年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绝对开创了一个全民观影的热潮。人们为这部电影所反映的那段历史心潮澎湃,为电影中呈现出来的人物喝彩不已。
这是一部全景式的历史故事片,场面恢宏,气壮山河,在细节刻画方面也是精雕细刻,极具时代感和史诗气质。
这部影片中的经典台词至今依然令人热血沸腾。比如:
百姓在呻吟,青年在流血,国土在沦丧,山河在破碎,要高举社会主义的大旗来救国救民
再比如:
能驱走鬼神的不是龙王爷,而是共产党。
第二部《开国大典》
这部电影于1989年上映,用纪实的手法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开始,直至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历史过程。
这是第一部全景式讲述建国伟业的辉煌大片,星光璀璨程度绝对不逊色之后拍摄的《建国大业》,而且史诗感极强,如同一幅徐徐铺展的画轴。
古月老师,孙飞虎先生,这样的老艺术家保证了影片的良心品质。
纯粹个人观点,在我国特型演员群体中,真正达到形神兼备、雄浑大气的,古月老师无疑是第一人。
这部电影的经典台词中,最具气壮山河的气势的台词,必然是这句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第三部《巍巍昆仑》
这部电影也是在1989年上映,是国庆四十周年献礼片,以解放战争为背景,描写了中共中央彻底粉碎蒋介石的黄河计划,消灭胡宗南王牌军的故事。
这部电影中,伟人的扮演者是张克瑶,与古月老师不同,张克瑶相对来说更儒雅一些,而且声音模仿更突出一些。
影片中,反一号人物,由孙飞虎先生饰演,形神俱佳,不做第二人想。
经典台词有:
这一仗, 让他们一定要狠狠地打下去!
第四部《西安事变》
这部电影在1981年上映,讲述了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发动西安事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历史故事。
在这部电影中,张铁成老师饰演周公,古月老师饰演伟人,孙飞虎先生饰演反一号。
这部电影,应该是张铁成老师第一次作为特型演员出现在大银幕上,戏份很吃重,潇洒俊逸,的确演出了神韵。
经典台词奉上:
当下情势危急,不抗日无以图存,不团结无以救国,我党愿以中华民族为先。
第五部《长征》
这部电影于1996年推出,讲述了红军完成铭刻在人类史册上的长征的壮阔往事和风云历程。
在这部影片中,唐国强作为特型演员主演。应该说,唐国强塑造历史人物的经验非常丰富,注重内在刻画,特别是他对于饰演伟人的角色极为投入。
关于长征的这段历史,很多文学作品和影视剧都有过展现,这部电影做到了完成使命,在惊艳度上并非绝唱。
关于长征,我们必须记住这首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在电影中有所展现。
第六部《南昌起义》
这部电影在1981年上映,讲述了1927年,我们党组织发动南昌起义的历史故事。
这部电影是群像类型的革命题材片,惊心动魄和气势磅礴表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中,各大主演的表现都可圈可点,非常具有时代的风云气象。
经典台词:
把这面红旗插到鼓楼上去
第七部《大决战》
《大决战》是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系列电影,分为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大决战之淮海战役》、《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三部六集,《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和《大决战之淮海战役》分别于1991年上映,《大决战之平津战役》于1992年上映。
三部电影以宏伟逼真的气势再现了解放战争中三次决定性的伟大战役。
这个系列的电影,毫无疑问就是史诗,就是吞吐天地之气的岁月壮歌。
在这个系列的电影中,古月老师担纲主演,众多艺术家倾情出演,是真正意义上的鸿篇巨制。
经典台词一:
照一般规律,总兵力和装备不超过对方,绝不可进入战略决战。也不尽然。解放战争两年多,我们滚大了,我们打精了,我们积累了有利决战的条件。好比凹凸镜,向着炎炎的烈日,百倍、千倍的光度聚合到一点上,白热化了,冒烟了,不能不燃烧了!
经典台词二:
不惜一切代价,占领曹八集!不惜一切代价!占领曹八集!哪个失事,军法从事!
第八部《大转折》
《大转折》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分为上集《鏖战鲁西南》和下集《挺进大别山》两集,于1996年上映。
影片描述了1947年中国革命处于危机关头,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扭转战局,中原野战军南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在极为艰难的战争环境中,实现了中央的战略意图,使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人民解放军提前进入战略进攻阶段的故事。
在这部电影中,卢奇作为特型演员担纲演出。古月老师和孙飞虎先生等众多艺术家都呈现了神级别的表演。
经典台词: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我的党费
第九部《百色起义》
这部电影在1989年上映,讲述了我们党领导广西百色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革命往事。
这部电影主演是卢奇,这部电影之后,卢奇奠定了自己特型演员的地位。
经典台词:
这次我们还要打着他们的旗号,做他们的官,不过,我们做官不是为了发财嘛
第十部 《四渡赤水》
这部电影在1982年上映,讲述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胜利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的故事。
这部电影由古月老师主演,场面宏大,人物丰满,无疑是给观众进行生动的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的教育的典范之作。
经典台词:
云横乌蒙家何在,敌拥江关马不前。

❷ 1959年电影是黑白的还是彩色的

中国四十年代就有彩色电影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是1953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不过因为成本比较高和播放设备的缘故,即使是彩色版电影有时也会有彩色、黑白两种拷贝。《五朵金花》本身就是彩色片。

❸ 有哪些高人知道老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
基本资料
电影名:《一江春水向东流》
年 份:1947年
片 长:210分钟
类 型:剧情
地 区:中国
语 言:汉语普通话
色 彩:黑白
混 音:单声道
制 作:中国昆仑影业公司
导 演:蔡楚生 郑君里
编 剧:蔡楚生 郑君里 摄 影:朱今明 郑崇兰 沈西林
主要演员
白 杨饰素 芬
陶 金饰张忠良
上官云珠饰何文艳
舒绣文饰王丽珍
吴 茵饰婆 婆
周伯勋饰庞浩公
高 正饰张忠民
剧情介绍
现代陈世美和秦香莲的故事。导演以一家人的生活变迁,表现了十年的社会图景。
上海某纱厂的女工素芬和夜校教师张忠良相识并相爱。张忠良为宣传抗日,给义勇军募捐,引起纱厂温经理的不满。没多久,素芬和忠良结婚了,一年后有了一个儿子。
《一江春水向东流》
抗战全面爆发以后,忠良因参加救护队离开了上海,与亲人告别。素芬带着孩子、婆婆回到乡下。但农村已被日寇侵占。
忠良的弟弟忠民和教师婉华参加了抗日游击队。父亲因向日寇要求减少征收粮食,被吊死。素芬又和儿子、婆婆回到上海,到了难民事务所。
忠良在参加抗战过程中历尽磨难,好容易逃出到了重庆,但无依无靠,为生活所迫,他去找在抗战前认识的温经理的小姨王丽珍。已成交际花的王丽珍在干爸庞浩公的公司里给忠良找了份工作。渐渐地,忠良经不起堕落生活的诱惑,终于和王丽珍结了婚。
这时,素芬和婆婆则过着艰难的生活。忠良当上了庞浩公的私人秘书,终日来往穿梭于上层社会的人群中,将素芬等早已抛置脑后。而抗战胜利后,素芬还盼望着得到丈夫的消息。忠良回到上海后又和王丽珍的表姐何文艳发生了关系。素芬为养家糊口,到何文艳家做了女佣。
一次在何文艳举行的晚宴上,素芬认出了丈夫忠良,当她说出真相时语惊四座。后素芬收到忠民的来信,忠民已与婉华结婚,并祝兄嫂全家幸福。这时,素芬才将实情告诉婆婆。张母找到儿子,当面痛斥忠良,但懦弱的忠良仍不悔改,素芬万般无奈,投河自尽了。
幕后故事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拍摄于1947年,云集了当年红极一时的明星,如白杨、陶金、舒绣文、上官云珠等。影片在1947年10月在上海公映后反应极为热烈,出现“成千万人引颈翘望,成千万人踩进戏院大门”的壮观景象。影片连映3个多月,创下解放前国产片的最高上座纪录。观众的人数达70多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4.39%,即上海市无论老幼贫富,平均每7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看过此片。这样的成绩就是当年的好莱坞大片《出水芙蓉》也无法与之比肩的。剧作家田汉曾评论道:“在中国电影界今天这样贫弱简陋的物质条件下,而有这样的成就,算是电影工作者最高的成就了。”好莱坞华裔摄影师黄宗沾更赞道:“这是我所看到的国产片中最好的一部。” 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分为《八年离乱》和《天亮前后》上下两集,将抗日战争前后十多年的历史浓缩在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里,通过这个家庭破碎的生活和情感的悲欢离合细腻地刻画出当时的社会景况。该片融合了经典大片所具备的一切成功元素:宏大的历史背景,曲折的人物命运,深刻的人性洞悉,严密的叙事结构,强大的演员阵容……,影片中四大主角张忠良、素芬、王丽珍、何文艳齐聚舞会的一出戏更是被当作教学的典范,在各影视学院的课堂上一讲再讲。 《一江春水向东流》曾遭到国民党刁难,禁止上映。可当郑君里给国民党电影检查官送去一束鲜花之后,这部影片终于获准上映了。原来,郑君里在花束中放了几块金表。
影片评价
影片把抗战前后将近十年间的复杂社会生活,浓缩到一个家庭的遭遇之中,形成了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影片以如火如荼的感情,揭示了民族危难关头,整个社会处于纷繁动乱之中,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的正义呐喊。
影片将中国古典小说、诗歌、戏曲、绘画等艺术的表现技巧,融汇于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中,创造了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
对抗战前后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思,是战后中国电影的重要内容。如果说《八千里路云和月》偏重于对战争的反思,那么蔡楚生、郑君里导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则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以更为广阔的人生画面,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苦斗和受难,在抗战后继续忍受的欺压与凌辱诉之于银幕。让人们去清醒地认识,这究竟是为什么
影片中三条情节线交织发展,对比描写,构成了抗战前后中国现实生活的真实画卷。这部影片最后让素芬自尽前给儿子留下了“不要学爸爸要学叔叔”的遗言。这一简短的话语,大大地深化了主题,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的结果。
导演简介
蔡楚生(1906—1965)走过的是一条现实主义、电影民族化的艺术创造道路。他编导的影片大都深刻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控诉旧中国的社会、统治阶级的腐败,倾吐人民大众的心声,呼唤黎明解放的到来。他导演的影片艺术特色鲜明,故事曲折动人,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刻划细腻入微,内涵丰富,从多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蔡楚生的代表作是《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郑君里合导)。这两部影片都分别创造了三、四十年代国产影片最高上座纪录。特别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非常典型的体现了他善于动用电影艺术的综合手段,从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欣赏心理出发,采取对比手法,讴歌真、善、美,鞭鞑假、恶、丑的独特艺术风格。这部史诗式的影片有着辽阔的社会背景,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时间跨度大。但影片脉络清楚,层次分明,首尾呼应默契,时空转换不露痕迹。这是蔡楚生娴熟地运用我国传统艺术表现技巧所获得的良好艺术效果。特别是他吸收章回小说及戏曲展开情节的手法,并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段用交叉和对比相结合的形式,在同一时间下转换空间,使之情节步步展开,直至高潮结局。蔡楚生编导的影片深为中国广大观众所喜爱,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郑君里(1911—1969)是一位演员出身的导演。三十年代他曾在《大路》、《迷途的羔羊》等20多部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后从事导演工作。四十年代其代表作除了与蔡楚生合导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最为出色的便是《乌鸦与麻雀》。这部影片中,郑君里以其雅俗共赏的艺术审美和悲喜结合的艺术特征,表现出其娴熟的导演技巧。该片的故事发生在一幢弄堂房子里,内景特别多,空间异常狭窄,导演在场面调度、镜头运用上尤其显得灵活而有表现力。郑君里在五十年代又导演了《枯木逢春》与《林则徐》、《聂耳》。他的《枯木逢春》有着中华民族水墨画般的意蕴,而《林则徐》、《聂耳》这两部人物传记片,既真实地表现了过去年代中的历史人物,又不完全囿于历史的局限,达到了当时传记片人物创作艺术质量的高峰。

❹ 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特点有哪些方面

一、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经历了萌芽时期、成长成熟时期、新中国电影时期。
萌芽时期。1905年,谭鑫培先生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戏曲片电影《定军山》。1913年,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1922年明星影片公司成立,之后,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出片最多、历史最长的制片机构。
三四十年代是中国电影的成长成熟时期。电影艺术从娱乐性转变到反映生活、现实文化中。此时电影主要内容题材更多反映民族存亡,同时反映抗日战争、生活的黑暗、对封建文化的批判、社会人生的思考等,从而承担起启蒙教化、推动社会变革的使命。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小城之春》、《一江春水向东流》、《渔光曲》等。
新中国电影。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大致分为六代导演。第一代导演:郑正秋、洪深等。中国第二代导演:费穆、郑君里、史东山等。
第三代导演:成荫、崔嵬、凌子凤等。此时的经典作品有:《刘三姐》、《红色娘子军》、《甲午风云》、《洪湖赤卫队》、《小兵张嘎》、《英雄儿女》、《烈火中永生》等。
第四代导演:称之为“学院派”。这个时期的导演有坚实的专业基础。代表导演:吴贻弓、张暖忻等。经典作品:《城南旧事》、《小花》、《良家妇女》等。
第五代导演创作主体是北京电影学院1978级学生,八十年代初走上影坛,以饱满的情绪力量、冷峻深刻的文化反思、高度个人化风格、富于挑战性突破性的电影语言开创了“中国新电影”。代表人物: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黄建新等。
第六代导演也称新生代,指60-70年代出生,80年代在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学习,90年代崭露头角的电影人。更具先锋性、前卫性、青春性的创作群体。主要导演有张元、王小帅、贾璋柯等。
二、发展中的中国电影
当代的中国观众的主体是年轻的一代,他们观影更多的是寻求精神上的宽松和舒适,体验一种无拘无束的感觉,而不想在看电影的时候背负着一种好似必须要承担的责任感,只有符合大众口味的电影、一种平民化的电影,一种蕴含的“压力”很少的电影,才更易被今天年轻一代观众所接受。
近期,中国国产电影出现了收视上的春天,收视达到了13亿,影片的奇迹就是徐铮的新作《人在囧途之泰囧》,这部影片符合了大众的口味,更能反应百姓的需求,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切入现实,让浮躁的人们在繁杂的生活中,不仅知道事业的重要性,同时也知道更重要的是亲情和友情,影片中戏剧成分沿袭了第一部《人在囧途》的风格,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囧事,影片让人们看到在奋斗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并以喜剧的形式展现,让人们既能产生笑感,又能激发深思。
中国电影需要科技的支撑。从技术角度上讲,中国电影特技与好莱坞大片中的特技相差甚远,当人们回味《阿凡达》影片中的虚拟技术时,人们或许会思考中国电影在技术上所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电影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条件,并且融入中国电影优秀的元素,以便发挥自身的优势。
中国电影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着,虽然我们与国外的电影还具有不小的差距,但是自李安的《卧虎藏龙》,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的《红高粱》等优秀影片之后,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电影业一定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❺ 有什么中国80,90年代的老电影

80年代:《天云山传奇》 《巴山夜雨》《芙蓉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代理市长》《在被告后面》《最后的选择》《赤橙黄绿青蓝紫》《迷人的乐队》《咱们的退伍兵》《东陵大盗》《少爷的磨难》《京都球侠》《银蛇谋杀案》《摇滚青年》《最后的疯狂》《顽主》《轮回》《本命年》
90年代:《秋菊打官司》《四十不惑》《霸王别姬》《背靠背脸对脸》《三毛从军记》《长大成人》《男婚女嫁》《紧急救助》《黄河绝恋》《红河谷》《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

❻ 推荐一些好看的老电影

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 ,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真的很好看


阅读全文

与四十年前中国有什么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把人跪死什么电影 浏览:271
有什么好看的免费的僵尸电影 浏览:19
峨眉电影七点以后有哪些 浏览:664
终点站电影免费看 浏览:23
去香港看电影如何订票 浏览:818
吉屋电影好看吗 浏览:453
十二道锋味电影怎么 浏览:977
电影异形4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浏览:317
好看的微电影感动 浏览:333
怎么使用手机播放电影 浏览:167
杰森斯坦森全部电影大全免费看 浏览:318
怎么用qq把电影传到iphone 浏览:111
妈咪电影2014免费 浏览:829
好看的电影节目介绍 浏览:603
电影院的投影仪分辨率是多少 浏览:749
新的好看电影有哪些 浏览:77
好看同志电影网 浏览:405
4起命案什么电影国产 浏览:361
四月有什么好看的电影推荐 浏览:638
美国为妹妹复仇电影有哪些 浏览: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