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声画提前
影视艺术是视听兼备,声画结合的艺术,声音和画面是电影的左膀右臂,它们有着相对的独立性,画面可以脱离声音单独存在,声音也可以脱离画面完成其表意功能。
声画组合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声画同步、声画错位、声音串位。
声画同步
声画同步指的是声音和画面内空一致,画面表现到什么地方,声音就停留到什么地方,声画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复合观赏体,一般情况是声音从属于画面:对话补充人物活动内容,音乐节奏与听觉节奏相符,自然音响与环境协调,声和画是一个整体,观众在看其画时,又闻其声,达到了视听互补的艺术效果,声音加强了画面的真实感,提高了视觉形象的感染力。这里还包括语言与画面的同步、音响与画面的同步、音乐与画面的同步。声画同步,是观众对电影作品最自然的要求,是重新再现现实生活的重要方式。这是电影作品中最常见的声画组合方式。
声画错位
声画错位指声音和画面内容并不一致,它与声画同步相反。分为两种情况:对立和并列。
声画对立:
是指声音和画面内容相悖相反,声音不是画面的附属或补充,而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挖掘人物的内心活动,或营造某种情绪,暗示某种思想。声画对立产生了新的表象,形成了新质,有时可以成为隐喻蒙太奇。
声画并列:
声音和画面内容既不一致也不相辅相成,也不是相互对立,而是双轨车道,各行其道,就像两条平行线,各自朝各自的方向延伸。这种组合,可以增加容量,有时可生发新意。
声画串位
声音和画面内容上的组合可以同步也可以不同步,在时间配合上可以同时也可以不同时,在正常情况下,声画应当是同时性的,有时为了表现某种主观情绪,或制造特殊氛,便让声音先于画面或后于画面出现,形成声画对位上的时间差,这便叫声音串位,又分串前、串后。
声音串前:
声音先于画面出现这叫串前
声音串后:
指画面已经隐去,但音响还不绝于耳,这种情况较多地用于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2. 影视是如何将世界展现在面前的
对姊妹艺术的兼收并蓄、吸精纳粹,使影视艺术获得了表现生活的多种艺术手段。视听结合、声画兼备是现代电影(也包括电视)区别于其他艺术样式的主要标志,也是其艺术魅力所在。影视艺术家们通过相互依托、相互融合的声、画元素创造出了许多震撼人心的作品。“形美以感目”(鲁迅语),人类是需要视觉美感的,而逼真形象的画面和画面运动也的确能使人赏心悦目。“音美以感耳”(鲁迅语),同时,人类也需要声音,而美妙动听的声音不仅悦耳、怡神,而且能“闻其声如见其人”。影视运用声音造型元素和画面造型元素把一个有形有声的运动的银幕(屏)世界展示在人们面前,这既实现了人类孜孜追求立体化地感知、认识幻象世界的夙愿,同时也拓展了人们审美感受的领域。
3. 视听语言对于电影有什么作用
视听语言是学习影视专业的入门课程,只有掌握一定的视听语言基础知识,才能提高自己对影视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电影评论写作水平。那么,视听语言对于电影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是中影人教育老师是整理关于视听语言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视听语言对于电影有什么作用?
电影视听语言主要分为景别、运动镜头、拍摄角度、电影声音、色彩光线、蒙太奇六种。
景别是指画面中的主体形象在镜头固定的情况下,取景距离的变化会形成远近大小不同的画面。它一般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远景可以营造出磅礴的气势,也可创造某种优美抒情的情调,常常应用于影片或者某个独立的叙事段落的开篇和结尾;全景更贴近人物可及的活动空间,能够使观众看清楚人物的形体动作和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景重视情节和动作,重在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和情感交流;近景则能透漏人物的心理活动的面部表情和细微动作,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剧情之中,产生情感交流;特写常常被用来细腻的刻画人物性格,表现心理情绪等。
运动镜头是电影家发挥艺术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它主要包括推、拉、摇、移、跟五种基本形式。推镜头从群体中突出主题,从全局中突出重点,强化任务的喜怒哀乐,并模拟视线的集中和投向;拉镜头拉出环境,交代典型细节与所处环境的关系,拉出意外之物,创造戏剧效果;摇镜头分为纯描述性、表现性、戏剧性镜头;移镜头进行全景式的展开叙述,建立围观的全景图画;跟镜头造成的恐怖效果最为明显。
拍摄角度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可分为正面、侧面、背面、平视、仰视、俯视六种。侧面表现人物的轮廓,蕴含着一种潜在的动势;背面是恐怖片里的常用手段,积累了越来越大的悬念;平视显得更平和,更冷静,常被纪录片所采用;仰视用于表达威严、尊敬。这是一种更为主观,反常规的视角;相反,俯拍的对象就显得低矮、渺小和卑微,表达蔑视、贬义的态度,或者怜悯的情感。
电影是一种声画结合、视听兼备的艺术。在电影评论的写作中,电影声音的分析主要分为音乐和音响。音乐的功能有很多,描绘功能、抒情功能、喜剧性功能、评论功能、剧作功能、结构贯穿功能等等;音响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展现立体幻境,使银幕生活富有质感,渲染画面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内心世界,表现画面所蕴含的哲理。
光线和色彩是影视艺术重要的造型元素。色彩可以表达多种不同形式,其审美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它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渲染气氛,暗示某种抽象的意念;光线主要用于表达人物思绪和情感起伏,渲染气氛,描绘环境,还具有象征意义。
蒙太奇的各种变换,淡入淡出、切入切出等,大家要灵活掌握,才能运用到影片的观摩和电影评论的写作当中去。
好了,看到这里,关于视听语言对于电影有什么作用?的内容就全部为大家介绍完了,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到大家,如果大家还有视听语言方面的问题,可继续关注本站了解更多资讯!
4. 电影、电视的传播特点
http://..com/question/36594408.html?si=9
四、电视
电视的主要特点是:
1、直观性强
电视是视听合一的传播,人们能够亲眼见到并亲耳听到如同在自己身边一样的各种活生生的事物,这就是电视视听合一传播的结果。单凭视觉或单靠听觉,或视觉与听觉简单地相加而不是有机地合一,都不会使受众产生如此真实、信服的感受。电视广告的这一种直观性,仍是其他任何媒介所不能比拟的。它超越了读写障碍,成为一种最大众化的宣传媒介。它无须对观众的文化知识水准有严格的要求。即便不识字,不懂语言,也基本上可以看懂或理解广告中所传达的内容。
2、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电视是唯一能够进行动态演示的感性型媒体,因此电视广告冲击力、感染力特别强。因为电视媒介是用忠实地记录的手段再现讯息的形态,即用声波和光波信号直接刺激人们的感官和心理,以取得受众感知经验上的认同,使受众感觉特别真实,因此电视广告对受众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特别强,是其他任何媒体的广告所难以达到的。
3、受收视环境的影响大,不易把握传播效果
电视机不可能像印刷品一样随身携带,它需要一个适当的收视环境,离开了这个环境,也就根本阻断了电视媒介的传播。在这个环境内,观众的多少、距离电视机荧屏的远近、观看的角度及电视音量的大小、器材质量以至电视机天线接受信号的功能如何,都直接影响着电视广告的收视效果。
4、瞬间传达,被动接受
全世界的电视广告长度差不多,都是以5秒、10秒、15秒、20秒、30秒、45秒、60秒、90秒、120秒为基本单位,超过3、4分钟的比较少,而最常见的电视广告则是15秒和30秒。这就是说一则电视广告只能在短短的瞬间之内完成讯息传达的任务,这是极苛刻的先决条件。而且受众又是在完全被动的状态下接受电视广告的,这也是电视区别于其他广告媒介的特点。
5、费用昂贵
费用昂贵,一是指电视广告片本身的制作成本高,周期长;二是指播放费用高。就制作费而言,电影、电视片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就以制作周期长、工艺过程复杂、不可控制因素多(如地域、季节天气、演员等)而著称,而电视广告片又比一般的电影、电视节目要求高得多。广告片拍片的片比通常是100:1,可见仅是胶片一项,电视广告片就要比普通电影、电视剧节目超出多少倍了,而且为广告片专门作曲、演奏、配音、剪辑、合成,都需要花大量的金钱。
就广告播出费而言,电视台的收费标准也很高。我国中央电视台A特段30秒的广告收费就要人民币4.5万元。而国外黄金时段播出费用比这还要高得多,美国的电视广告每30秒要10~15万美元,如果在特别节目中插播广告更贵,有的竟高达几十万美元。
6、有较高的注意率
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电视机已经普及,观看电视节目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广告注意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便广告内容富有情趣,增强了视听者观看广告的兴趣,广告的收视率也比较高。电视广告既可以看,还可以听。当人们不留神于广告的时候,耳朵还是听到广告的内容。广告充满了整个电视屏幕,也便于人们注意力集中。因此,电视广告容易引人注目,广告接触效果是较强的。
7、利于不断加深印象
电视广告是一种视听兼备的广告,又有连续活动的画面,能够逼真地、突出地从各方面展现广告商品的个性。比如,广告商品的外观、内在结构、使用方法、效果等都能在电视中逐一展现,观众如亲临其境,留有明晰深刻印象。电视广告通过反复播放,不断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8、利于激发情绪,增加购买信心和决心
由于电视广告形象逼真,就像一位上门推销员一样,把商品展示在每个家庭成员面前,使人们耳闻目睹,对广告的商品容易产生好感,引发购买兴趣和欲望。同时,观众在欣赏电视广告中,有意或无意地对广告商品进行比较和评论,通过引起注意,激发兴趣,统一购买思想,这就有利于增强购买信心,作出购买决定。特别是选择性强的日用消费品,流行的生活用品,新投入市场的商品,运用电视广告,容易使受众注目并激发对商品的购买兴趣与欲望。
9、不利于深入理解广告信息
电视广告制作费用高昂,黄金播放时间收费最贵。电视广告时间长度多在5至45秒之间。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播出各种画面,闪动很快,不能作过多的解说,影响人们对广告商品的深入理解。因此,电视广告不宜播放需要详尽理解性诉求的商品,如生产设备之类商品。一些高档耐用消费品在电视播放广告时,还要运用其它补充广告形式作详细介绍。
10、容易产生抗拒情绪
因为电视广告有显著的效果,运用电视广告的客户不断增加,电视节目经常被电视广告打断,容易引起观众的不满。
电影的传播特点应该与电视相同,因为同属大众传播.
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分为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三类,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人际传播通过面对面沟通进行,或者通过电话、电报、互联网等媒介进行;组织传播的媒介则是人和一些非大众出版物(如通知、文件等等);大众传播的媒介是书籍、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等。
http://..com/question/7533040.html?si=1
5. 视听语言在电影中的作用
1、传递有效的广告信息
影视广告的目的是帮助企业或公司在产品和客户之间建立起桥梁,使消费者充分的了解产品,并激发购买的欲望。影视广告的语言、内容、风格、编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以消费者为中心展开的创作,才能够获得消费者的好感和喜爱。
2、营造良好的影视环境
视听语言在影视广告中的重要性,还在于对和谐、良好的影视环境的维护,关乎到了影视广告的质量。影视广告中视听语言的创作应该符合人们追求美好的本性,有效的规范影视广告的发展市场。
然而,从影视广告的视听语言方面来说,忽略了对美感和价值的传递,对于良好的影视环境的构建是十分不利的,真正优秀的影视广告一定是基于视听语言的完美呈现的基础上创作的。
3、激发观众的审美意识
视听语言是一种因声音和画面而存在的艺术,优秀的影视广告一定是以审美为基础进行的创作,在画面、光线、色彩、语言以及观念上都能够体现出创作者的审美意识。视听语言就是通过暖色调的画面和温馨的语言将这种幸福无限放大,从而感染到每一个看到广告的人,在潜移默化中就激发了观众的审美意识。
4、拥有趣味性
在今天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一个人每天都会接收到各种各样庞杂的信息,却很难在脑海里留下印象,繁忙的工作也是加大人们的压力,因此,影视广告中视听语言的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视觉是我们接受信息最主要的来源,也是审美体验最基础的因素。
5、情感性
马斯洛指出:人的需求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的。电影广告是为了满足观众高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求,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品德,使观众通过视听语言获取美好、舒适、愉快的情绪。
精神需求与情感体验是密不可分的,冷冰冰的内容是没有办法真正打动人心的,只有为观众提供一张适合情感滋生的温床,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够在精神需求的层次上最大限度提升观众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