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渊源是在《箭杆河边》,这是一部有戏曲元素的电影,于1964年上映,里面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唱段。而题中提到的这个现在的梗,就是来自于其中的一个唱段。现在它被今人反复提起,尤其是在演艺界,更是焕发了神奇的魔力。先后有德云社一众才子的推荐,最终成为了新的梗。
喜剧界大佬的全新演绎让老选段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让山手我们的传统文化、曲艺得到了传承。这一点比成为口头的一个梗更加的有意义,正是基于相声界人士精益求精的敬业态度,才有了今日推陈出新的好节目。
❷ 说出一部电影的名字,证明你已经不再年轻
《甲午风云》,《英雄虎胆》,《柯山红日》,《农奴》,《哥俩好》,《夜半歌声》。
手提红灯(《红灯记》)四下看,勇刚平原来作战《平原作战》;水英高唱《龙江颂》,柯湘映红《杜鹃山》。《奇袭》《打击侵略者》;《英雄儿女》上前线;《三进山城》《侦察兵》,《车轮滚滚》飞硝烟;海娃智送《鸡毛信》,《小兵张嘎》掏鸟蛋!《五朵金花》《喜盈门》,《青松岭》上《艳阳天》;《红雨》《春苗》《青松岭》,《海霞》《海港》《磐石湾》。最喜还是“老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十里八里鞋跑烂;肚子饿扁不吃饭,看了一遍又一遍;回家挨打心窃喜,梦里戴花把军参;革命英雄人人敬,童年岁月真浪漫!
昨晚才看了《三毛流浪记》。故事讲述了三毛的心酸遭遇,在解放前的上海。
三毛是上海的一名流浪儿童,他没有家,没有亲人,无家可归,衣食无着。吃贴广告的浆糊,睡在垃圾车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为了生存他卖过报,拾过烟头,帮别人推黄包车,但总是受人欺悔,但他挣到的钱连吃顿饱饭都不够,只有与他命运相同的流浪儿关心他,给他温暖。
当时第一次看这电影时我很年轻,,那演员三毛不更老了吗?三毛再苦也能坚持可到我们这个岁数半点苦都不能吃了,没有牛奶水果就觉得去不了大街了,时间过得好快,你觉得老了就再看看三毛吧!
《春雷》一声震天响,迎来了《早春二月》,唱起了巜青春之歌》,组成了《革命家庭》,接受《风暴》的洗礼,讲起了《拔哥的故事》,点燃了《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之后《大浪淘沙》里的年轻人组建了《洪湖赤卫队》和《红色娘子军》激战《七天七夜》退到《金沙江畔》,勇士们《突破乌江》上了《杜鹃山》这是《我这一辈子》的事。
小日本来了,王二小把《鸡毛信》送到冀中平原,村村开展了打击日本鬼子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还组建了《铁道游击队》和《敌后武工队》响起了《平原枪声》,进行《东进序曲》,《小兵张嘎》骑着大红马《三进山城》在《战斗里成长》,之后讲起了《狼牙山五壮士》和《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终于《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抗战胜利后,独夫民贼蒋介石发动反人民的内战,刀铡《刘胡兰》,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始了巜南征北战》《黑山阻击战》,涌现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才有《红日》里歼灭蒋介石顽牌、张灵甫的七十四师,接着《战上海》、《兵临城下》,接着《智取华山》,随着把蒋介石赶到台湾岛子上去。
美帝国主义发动朝鲜战争,中国的巜英雄儿女》们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用《奇袭》的战术《打击侵略者》,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军队从《上甘岭》一直打到《三八线上》。
《春天来了》《咱们的牛百岁》赶着马车,带着《大李小李和老李》走上了《金光大道》直奔《青松岭》看见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里的《五朵金花》和《四千金》都在《笑逐颜开》,便见《水乡的春天》到处开满了《山花》,《布谷鸟又叫了》又是一个《丰收》在望的年景,《花好月圆》!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欢腾的小凉河,金光大道,青松岭,春苗,决裂,火红的年代。都是宣扬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经典作品。
我们那年的电影:
我叫″小铃铛",家住″槐树庄"。左邻″白毛女",右邻″李双双"。″今天我休息",正在讨论"家庭问题",突然来了″不速之客",说是丢了″秘密图纸",叫我″跟踪追击"。我跨过了″万水千山",走遍″林海雪原",来到″箭杆河边"。望着初升的″红日",我写下了″渡江侦察记"。我跟随″山间铃响马邦来",到了″林家铺子",问了″哥俩好",找到"大李小李和老李"。在″蝴蝶泉边"认识了″五朵金花",拜会了″刘三姐",询问了″阿诗玛"的近况。告别了″冰山上的来客",和″雷锋"一同登上"特快列车",我们参加了″铁道游击队"。为了保卫″粮食",我们发明了″地道战"″地雷战"。在″平原游击队"和″独立大队"的协助下,根据″红孩子""小兵张嘎"″英雄小八路"送来的″鸡毛信"。通过″永不消失的电波",经过″奇袭",最终取得了″上甘岭"的胜利。通过″南征北战"的煅炼,我″在战斗中成长"。
这是我的″电影史",还有落下的,请朋友们补上。谢谢!
《红色娘子军》
看到里面陈强演的南霸天那叫一个恨。
那时候电影都很激进,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里面的女演员第一很漂亮,第二有许多女兵光着腿的镜头,那些英姿飒爽的女兵的腿型真的很美,估计那时候很多人和我一样,嘴上不好意思说心里其实很期待。
吴琼花浓眉大眼,但我更喜欢里面她的那个叫红莲的“姐姐”。我觉得她更有女人味。
那个指导员洪常青被烧死也是我看这部电影最心痛的时刻,在那一瞬间,吴琼花成熟了,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者,不再冲动,开始知道动脑筋了,喜欢这部电影,给了我童年许多遐想和教育,让我从小知道热爱党,从小知道是那时候的共产党让穷人翻了身。
要说看的最早的一部电影,且有记意,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在我的记意中,我过最早的一部电影是巜农奴》,好像讲的是西藏农,牧民翻身当家做主人的故事,那太小了,现在只有一点模糊的印像,只是这部影片在文革时受到批判,再也没看过了。以后随着午令的增长所看影片就多了,不过还是怀念老影片呀!像巜渡冮侦查记》巜永不消失的电波》巜南征北战》《三进山城》等都一生的记意,也教育了我们这代人的爱国情怀,借此极会我想对祖国说一声:祖国……母亲我永远爱您!
❸ 电影《箭杆河边》是什么剧种
属于戏曲剧种
❹ 说出一部电影的名字,证明你已经不再年轻
《暖春》
这部电影是我上小学的时候看的,早已记不清是几年级看的,当时看完,就哭的稀里哗啦的,可能是感同身受吧!
《暖春》还有电视剧版也挺好看。两个我都看过,主要讲述了爷爷收留小花后之间相处的故事,当时看的时候能感同身受可能因为我和小花的经历有点相同,我也是爷爷备斗盯带大的,可爷爷未能看到我结婚就去世了。岁月不饶人呀!
总之这部电影还是值仿和得看的
。
我们那年的电影:
我叫″小铃铛",家住″槐树庄"。左邻″白毛女",右邻″李双双"。″今天我休息",正在讨论"家庭问题",突然销桐来了″不速之客",说是丢了″秘密图纸",叫我″跟踪追击"。我跨过了″万水千山",走遍″林海雪原",来到″箭杆河边"。望着初升的″红日",我写下了″渡江侦察记"。我跟随″山间铃响马邦来",到了″林家铺子",问了″哥俩好",找到"大李小李和老李"。在″蝴蝶泉边"认识了″五朵金花",拜会了″刘三姐",询问了″阿诗玛"的近况。告别了″冰山上的来客",和″雷锋"一同登上"特快列车",我们参加了″铁道游击队"。为了保卫″粮食",我们发明了″地道战"″地雷战"。在″平原游击队"和″独立大队"的协助下,根据″红孩子""小兵张嘎"″英雄小八路"送来的″鸡毛信"。通过″永不消失的电波",经过″奇袭",最终取得了″上甘岭"的胜利。通过″南征北战"的煅炼,我″在战斗中成长"。
这是我的″电影史",还有落下的,请朋友们补上。谢谢!
❺ 夺印和箭杆河边是一个电影吗
不是,只是表达的是,同一类战争类型的片子。
电影简介,陈瘸子是《夺印》剧中一号反派人物,是个阴险毒辣的坏分子,他耍阴谋,篡夺了村的行政权力,在盗窃集体稻种时摔坏了腿,却要伪装成为保护集体财产而受伤。后来在上级派来的何书记带领群众与他展开激烈斗争,粉碎了他种种阴谋,夺回了被他纂取的权力,在面临失败下,陈瘸子企图制造沉船杀人,被群众擒获。
寨头村演出《箭杆河边》,其他演员包括扮演妄图变天的地主佟善田的演员,都没被起上外号,唯独扮演二流子的演员大刘,在演完戏后,摊上了外号。
农村人演戏,凡扮演地主狗腿子、小特务之类的丑角,在舞台上都爱夸张丑态,以博观众眼球,大刘也不例外。他饰演被地主蒙蔽利用的游手好闲的二赖子,剧中他的戏份不大,仅出场两次,总共四、五分钟,可是在短暂的表演中,他大耍噱头,丑态百出,十分卖力。
所以表达的不是一个电影。
❻ 张云雷炖猫汤的词
张云雷炖猫汤的词出自196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箭杆河边里面的。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电影剧情是咐如野地主佟善田散布谣言,妇女主任去质问他的时候,佟善田花言巧语唱了几句:是谁这么坏,给我瞎造谣,信橡悄口胡乱扯,乱把舌头嚼,你死不了的值一刀,下辈子托生猫,跟你啥仇这么刁,损人缺德我可不饶,配上贼喊捉贼偷看的样子很搞笑,郭德纲和于谦也曾对唱过北衡喊京曲剧箭杆河边。
❼ 《箭杆河边》是散文还是小说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电影《箭杆河边》是由张觉非、李岳南改编自刘厚明的同名话剧。
采纳哦
❽ 说出一部电影的名字,证明你已经不再年轻,你会说哪部
我们那年的电影:
我叫″小铃铛",家住″槐树庄"。左邻″白毛女"右邻″李双双",屋前“分水岭”屋后“沙家浜”。″今天我休息",正在讨论"家庭问题",突然来了″不速之客",说是丢了″秘密图纸",叫我″跟踪追击"。我跨过了″万水千山",走遍″林海雪原",来到″箭杆河边"。望着初升的″红日",我写下了″渡江侦察记"。我跟随″山间铃响马邦来",到了″林家铺子",问了″哥俩好",找到"大李小李和老李"。在″蝴蝶泉枯敏芹边"认识了″五朵金花",拜会了″刘三姐",询问了″阿诗玛"的近况。告别了″冰山上的来客",和″雷锋"一同登上"特快列车",我们参加了″铁道游击队"。为了保卫″粮食",我们发明了″地道战"″地雷战"。在″平原游击队"和″独立大队"的协助下,根据″红孩子""小兵张嘎"″英雄小八路"送来的″鸡毛信"。通过″永不消失的电波",经过″奇袭",最终取得了″上甘岭"的胜利。通过″南征北战"的煅炼,我″在战斗里成长"。
这是我的″电影史",还有落下的,请朋友们补上。谢谢!
青春岁月
南征北战,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红日,渡江侦察记,白毛女。
《红色娘子军》
看到里面陈强演的南霸天那叫一个恨。
那时候电影都很激进,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里面的女演员第一很漂亮,第二有许多女兵光着腿的镜头,那些英姿飒爽的女兵的腿型真的很美,估计那时候很多人和我一样,嘴上不好意思说心里其实很期待。
吴琼花浓眉大眼,但我更喜欢里面她的那个叫红莲的“姐姐”。我觉得她更有女人味。
那个指导员洪常青被烧死也是我看这部电影最心痛的时刻,在那一瞬间,吴琼花成熟了,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者,不再冲动,开始知道动脑筋了,喜欢这部电影,给了我童年许多遐想和教育,让我从小知道热爱党,从小知道是那时候的共产党让穷人翻了身。
我是五十年代初的人,六十年代以前看的电影都不记得了,六十年代看的电影还记得一些,但不能说记得好多。
当年,我家住在区政府所在的集镇上,隔一段时间,县里的电影队就会到这里来放一次电影。应该说,集镇上的人比农村的人看电影的次数多很多。虽然有时电影队也下乡,但全区几个公社,几十个大队,一个大队一年能去几次都还不好说。因此,看电影不论是在集镇上,还是在乡下都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在我的记忆里,当年的电影有《万水千山》,《五更寒》,《兵临城下》,《红日》,《柯山红日》,《战火中的青春》,《野火春风斗古城》,《羊城暗哨》,《五十一号兵站》,《永不消失的电波》,《青春之歌》,《地下航线》,《海鹰》,《无名岛》,《徐秋影案件》,《在烈火中永生》,《两个巡逻兵》《红孩子》,《平原游击队》,《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古利钟声》,《沙漠追匪记》,《芦笙恋歌》,《李双双》,《雷锋》等等等等,说也说不完。看电影,那是我们这代人的快乐,是我们这代人翘首以盼的事。想当年,我们这些七八上十岁,十多岁的孩子为了看电影还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但因为不在这个题目的范围内,就不说了。
我所说的是三战,即:《地雷战》、《地道战》和《南征北战》。
这三部电影任何一部都看过多次,并且还都是上小学时看的。
除了《南征北战》反映的是解放战争中孟良崮战役的故事。那两部原本是教学片,是为了响应“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当时备战的政治需要,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所拍摄。
三战电影故事都是有真实的 历史 背景。《地雷战》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半岛共产党所领导的敌后游击队,用土法生产炸药、土法制造地雷同日本鬼子作殊死斗争的故事。
《地道战》反映的是冀中平原的农民游击队在抗日战争年代,运用一家一户所挖的为躲避敌人烧杀抢掠的短距离地道,经过改造将其连成一片地下网络,可以防毒、防烟、防水。成为打击日伪军的有效手段。
而《南征北战》所描写的就是华东解放军攻打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整编七十四师的孟良崮战役。整部影片场面宏大,演员阵容中的主角多是大腕,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
一部好的电影、戏剧和歌曲,包括小说拿卜、散文等文没毕艺作品,对人的教育和影响不可低估。本博看“三战”的时候,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到今天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了,产生的印象至今仍然是历历在目,好象昨天才看到似的。
《雷锋》《英雄虎胆》《冰山上的来客》《永不消逝的电波》《刘三姐》《南征北战》《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
那一年我大概刚读小学,一部电影万人空巷,且让大家都认识了三位大明星:刘晓庆、陈冲、唐国强。
这部电影叫《小花》,讲的是解放军哥哥赵永生与一亲一养两位“小花”妹妹,在战火纷飞年代的聚散离合,以及为共同的理想重聚一起,为革命浴血奋斗的故事。那首著名的片中曲《妹妹找哥泪花流》由著名歌唱家李谷一老师演唱,传唱至今。
后来,记忆中还看过《戴手铐的旅客》、《神秘的大佛》、《知音》、《子夜》、《少林寺》、《南拳王》、《牧马人》、《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妈妈再爱我一次》等。好的片子大家排队抢票,买到票的人在人群中那个得意劲,能让旁人羡慕得口水直流。也有一些企事业单位、学校学生组织看的电影,比如深受教育的《少年犯》、《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黑太阳731》等。
电影院门口,是摆着小摊、拎着篮子卖瓜子水果香烟冰棒的。电影院旁边的单车停放点,谁要是胯下骑着永久、凤凰等名牌,不知要羡煞多少旁人。
那时候的电影,很少有虚华的特效,也不知小鲜肉娘娘腔为何物,更别提飞来飞去的威压,排山倒海的神功。知名的导演、敬业的演员、精湛的演技、精彩的故事,加上特有的年代元素,就是一部好电影的框架。
这种骨子里的朴实,一如那个久远的年代,令人回味无穷,一生难忘。
我的处女作是《金光大道》,再就是《闪闪的红星》、《地道战》、《地雷战》、《海港》、《白毛女》、《战上海》、《林海雪原》、《智取华山》、《渡江侦察记》、《黑三角》、《伤逝》、《苦恼人的笑》、《瞧这一家子》、《小花》、《他们在相爱》、《爱情与遗产》、《庐山恋》、《平原游击队》、《平原作战》、《大李老李和小李》、《三进山城》、《江防图》、《兵临城下》、《十天》、《红牡丹》、《小字辈》、《青春之歌》、《少林寺》、《少林寺弟子》、《南北少林》、《少林小子》、《桥》、《虎口脱险》。。。
❾ “是谁那么坏将我来造谣”是什么梗出处是哪里
一般现在提到这句话一定还会提到“猫汤梗”,或者“张云雷炖汤” ,是张云雷带火的。现在这个梗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也就是这句话和“猫汤”。
而让“猫汤”这个梗发扬光大的则是张云雷,他不仅唱火了《探清水河》,也用火了“是谁这么坏,将我来造谣。” 而很多人知道了之后也往回去查,也很多人因此关注李九春,因此李九春曾说感谢张云雷帮我扬名立万。
❿ 求关于莫言的奇闻轶事
这似乎是一个难以置信的对比。攀登上举世仰望的诺贝尔文学奖高度的莫言,只上到小学五年级。
莫言的家乡是山东高密一个偏远的农村,就是后来随着电影《红高粱》名扬天下的高密东北乡。事实上,东北乡不是行政区划意义的乡镇,而是先民对地域的民间俗称。因这一带地处高密的东北角,东接胶州,北连平度,故称东北乡。在这里,“乡”是地带的意思。至今,高密河崖、大栏一带依然习惯称东北乡。
1960年,莫言6岁,开始上学了。
学校的教室是村里解放前开烧酒锅财主家的老房子,20多间宽大的瓦房,是当时村里最好的房子。母亲用旧蓝布缝了一个书包,放了几本卷了边儿的书、一块石板和几支半截的石笔。莫言把大哥读完的书也统统装进去,书包变得鼓鼓的,便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学校。森手按照家谱,莫言是“谟”字辈,老师给他起了个名字,叫管谟业。从此,他开始了五年的小学读书时光。
当时,班里的学生年龄相差很大,很多高个子的学生鼻子下面已经冒出了一撮黑茸茸的胡子毛儿。莫言是最小的学生,穿着开裆裤,两条裤腿一条长一条短。两条鼻涕从鼻孔流到嘴边,不时吸溜一次,声音很响,让人听了感到不舒服。鼻涕稠得吸溜不动了,就抬起袖管一抹,弄得上衣袖子常年油光发亮。再加上营养不良,此时的莫言是一副病弱瘦小的模样。那个时候,大人在生产队忙干活儿挣工分养家,没吃的没穿的,顾不上孩子。莫言很爱哭,在学校里打闹、被同学欺侮了,就哭。但莫言很爱上学,每天一大早就到学校读书。
莫言的爷爷没读过私塾,虽然不识字,但是博闻强记。从三皇五帝到明清历史,从天文地理到世事变迁,从神仙鬼怪到民间传说,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到了农闲季节的晚上,爷爷就在炕头上给莫言兄弟们讲故事。莫言听得入了迷,很多故事成了莫言文学创作的素材。爷爷的故事最早启蒙了莫言,为他后来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开启了源泉。莫言于是想到了书,因为他知道,那些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神奇瑰丽的故事都在书里。
上学后,莫言酷爱读书,什么书也读。只要有字,莫言就视为珍宝。看闲书是他最大的乐趣。他对读书的强烈欲望丝毫不亚于对粮食的感情。他读的第一本书是《封神演义》。他知道一个同学家里有这本书,于是软磨硬泡,到同学家里借书。可是那个年代,书是珍稀品,这本书又是禁书,不管莫言怎么说,同学就是不肯借。后来,莫言终于和同学谈判成功,条件是莫言帮他推一上午石磨,而且严格限定只准借一下午。莫言用一上午的劳动换取了下午读书的权利。推磨回来,莫言就一头埋进了“封神世界”。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都深深地吸引着莫言,点燃了他通天入地的想象力。后来莫言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他记忆力惊人,用飞一样的速度阅读一遍,书中的人名就能记全,主要情节便能复述,甚至能成段地背诵。
有一回,莫言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下午。他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他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听到羊在圈里饿得狂叫,莫言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莫言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也没打,只是让莫言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莫言飞快地蹿出院子,心情好得要命,感到了无比的幸福。
莫言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借书的路子比莫言广得多搏搭,常能借到莫言借不到的书,但他不允许莫言看他借来的书。二哥看书时,莫言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很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过去。因为争着看基春拿书,莫言没少挨二哥的打。那次,二哥借了一本《破晓记》,还没看完,又怕莫言偷着看,就藏到猪圈里。为了找到二哥的书,莫言不小心头碰了马蜂窝,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忍。但莫言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就这样,在那个年代里,莫言如饥似渴地读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苦菜花》、《林海雪原》、《海岛女民兵》、《青春之歌》等都在这个时候读完了。大量的阅读积累了莫言坚实的写作功底。
莫言是带着感情读书的,他和书中人物一起哈哈大笑,一起放声大哭,沉迷得如醉如痴。读《三家巷》,区桃牺牲了,莫言蹲在牛栏里痛哭一场。课堂上,脑子里也满是区桃的影子,他就在书本上不断地写“区桃”。大人们知道了,都感到怪怪的:这个孩子是怎么了?为什么想得这么复杂?父亲不准读闲书,莫言就偷着读。放了学,按照家里分工,莫言要帮母亲推磨挣工分。他一边推磨,一边读书,忘乎所以。母亲看到孩子喜欢读书,就允许他先读完书再推磨。晚上,家里只有一盏油灯,挂在门框上,个矮的莫言就站在门槛上就着微弱的灯光读。日子长了,门槛被莫言踩出了一道深深的凹槽。
莫言的天分极高,学习很勤奋,读书又多,所以作文特别好。三年级的时候,村里第一次演电影,演的是《箭杆河边》。在物质和文化匮乏的年月,村里人谁也没见过电影是个什么样子,传得很神,说是布上可以出人,可以说话,了不得。那天,老师早早就放了学,布置作业让孩子们看完电影写作文。莫言一手拿着干粮和大葱,一手拎着小板凳,先去占位置。他看着银幕上的故事,兴奋得手舞足蹈。电影演完了,莫言仍然依依不舍,看着放映队收拾好家什走远了,才回家。作文交上来了,别的同学都基本上是流水账式地复述故事,唯独莫言与众不同。他在开头写道:“呱——呱——呱,几声青蛙的叫声,把我拉上了电影银幕……”教语文的张老师对莫言的作文大加赞赏,当成范文在课堂上诵读,又推荐给其他老师,在全校范读。同学们对莫言刮目相看,莫言高兴极了。这次作文,第一次在莫言的心灵里种下了写作自信的种子。
还有一次,老师布置写作文。作文交上去了,当天放学时,老师把莫言留下了。莫言吓得不行,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老师要惩罚他。到了办公室,老师问:“你这篇作文是从哪里抄来的?”莫言这才恍然大悟,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原来是为这个啊,就说:“是我自己写的呀。”老师看到作文非常优秀,还是不相信是这个孩子写的,就当场给莫言出了个题目,叫《抗旱》。莫言拿出纸笔,洋洋洒洒,一气呵成。老师一看,他写得相当好,就服了,感叹说:“真是人不可貌相!想不到你长着气死画匠的模样,竟能写一手好文章。”第二天,这篇作文被推荐到公社农业中学,给中学的学生当范文。至今,这篇作文还保留在高密莫言文学馆里。
莫言的写作是天赋才华,自小便显露锋芒。读小学时,参加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宣传小麦新品种,莫言自编快板:“贫下中农听我吼,今年不种‘和尚头’。‘鲁麦一号’新品种,蒸出馍馍冒香油……”这个快板得到公社领导的表扬,为学校争了光。看了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莫言自编家乡戏茂腔:“列宁同志很焦急,城里的粮食有问题。马上去找瓦西里,让他下乡搞粮食……”莫言能编也能演,成为学校的宣传骨干。因为表现突出,在选班干部时,莫言当上了学习委员,很得老师器重。
莫言有一位邻居,是大学毕业生,当过老师,1957年被错打成右派。他跟莫言讲:“你作文写得好,要努力,长大后当作家。当作家的人,一天能吃三顿饺子。”这话深深地印在了莫言心里。后来生活好了,莫言最爱吃的还是饺子。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全家庆贺,庆贺的方式依然是包饺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