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能不能给个80年代之前的香港明星资料
夏梦
简介
原名杨蒙,江苏苏州人,生于上海。外形艳而不媚,贞静平和,娴雅大方,兼之身材高挑,有「上帝的杰作」之美誉,是香港公认的西施。金庸说:“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李翰祥也说:“夏梦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漂亮的女演员,气质不凡,令人沉醉。”
夏梦1947年移居香港,曾于玛利诺书院就读。在校参加《圣女贞德》等舞台剧的演出。1950年入香港「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任演员,主演《禁婚记》、《娘惹》、《门》等影片。因主演影片《绝代佳人》和《新寡》,获1957年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在长城共主演影片18部。1956年~1966年,入凤凰影业公司,主演影片10部。同时又在长城主演11部影片,其中有在香港国际电影节备受赞赏的古装悲剧片《同命鸳鸯》、越剧戏曲片《三看御妹刘金定》、《金枝玉叶》和她反串演出的越剧戏曲片《王老虎抢亲》。1966年主演《迎春花》后移居加拿大。1969年她又回香港,10年后与人合股创办青岛电影公司,任监制。1982年监制的《投奔怒海》和1984年监制的《似水流年》分获第二届和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狄娜
狄娜,原名梁帼馨,生于1945年,籍贯广东新会。父亲名梁锡洪,性格豪爽、学问甚广,并精琴棋书画,二十多岁时身兼律师、大学教授及广东省税务局副局长。他跟女儿相处不到一年,1950年因病跟妻女分离,1954年去世。她的祖父当年为新会其中一名大地主,有子十一,但除了四子锡炎和锡洪外,其余皆早夭。
梁锡洪与妻子在香港结婚。梁帼馨的母亲是番禺人,祖先是明末武将,不愿降清而到番禺开村,就是番禺石狮头陈家村 。她母亲在梅县怀了她,抗战胜利后回广州时,就在馨宁县诞下她,故名有「馨」字。但查梅县至广州一路,只有「兴宁」而未见「馨宁」,故「馨」字是取转音之意,或是另有意思,待考。而「帼」字,她猜想是「巾帼」之意。
她认为,父亲打开她认识古书和好读书之门,并教她做人要有理想,而他的爱国心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也感染了她 。她的五舅父临终时,曾向她忆述她父亲的看相本领:前者会在1955年沦为乞丐,而自己的女儿可在政治舞台一展身手,两件事后来都应验,使她相信看相、风水等,并认为可用科学解释。
1956年,她十岁,在澳门的圣罗撒女子学校度过了三年寄宿生的生活,因为老师一次扣分,令她无法保持考试第一名的位置,感到不公平而逃离学校,之后回到香港,跟母亲同住。其后三年她曾在三家女子名校念过书,但因为她后来拍摄性感电影,校方引以为耻,双方关系也转差。1961年她中学毕业,1962年加入电影圈,1975年息影,共拍片54部。
1962年时,她被当时泰国总理 Sarit Tanarajata 的弟弟追求,他为博伊人芳心,就设计拍电影,请她拍戏。他本身是银行家,加上他哥哥的身份,使她认识了不少政治人物,加上她初到曼谷时,看到机场欢迎她这个并未演出过的「大明星」的群众,令她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不少疑问,成为日后左倾的原因。
她在泰国拍了两部电影,1965年回港,加入国泰机构,锋头一时无两,令其它同公司的影星感到不是味儿。1967年,她跟从大陆来港的前游泳教练马益彰结婚,为的是证明自己的正义感,不羡财富名气。1968年2月,诞下一女——现已变性为男。狄娜与其夫于1972年离婚。
1966年大陆爆发文化大革命,文革令她体会大公无私、不怕牺牲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而她亦不时低调地回大陆看看。她后来回想,如果没有婚姻,她或者已回去大陆生活,为国家效力。
到了六十年代末,粤语片式微,她被力邀拍片,她虑及不少电影工作人员的生计,于是答应复出。
她的左倾思想渐渐成熟,到1972年冬,当时驻香港的新华社,已开始联络她。1973年,她公开表态,支持中国大陆,并要求回大陆「当螺丝钉」贡献己力,但被驻港新华社人员劝阻。翌年,她宣布破产,其中一个重要理由,「是表示与资产阶级及资本主义社会决裂」,要当无产阶级战士。她同时开始钻研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一读就是三年。
虽然她当时无法回大陆「贡献」,但仍在大陆以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效力。1977年至1979年期间,她在美国做了点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国建交,以及促进双方文化、经贸等的工作。后来她经商,范围颇广,在此不再详述
金燕玲
台湾演员、歌星。1955年生于台湾。1970年参加台北市今日世界音乐中心演唱比赛获亚军,后活跃于台湾歌坛。1973年赴香港从影,成名作《女人面面观》(1973)。此后每年主演5部电影。1976年婚后赴英国定居,以伦敦为基地接受邀请。1986年关锦鹏邀她与蔡琴、粱朝伟合演《地下情》,演技优秀受到肯定,获第六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1987年主演尔东升执导的《人民英雄》(台名《银行风云》),再获香港金像最佳女配角奖。1991年赴台先后演出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独立时代》(1995)、《麻将》(1996)、《一一》(2000),其中以《独立时代》一片获第三十一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其他参演作品另有余为彦导演的《月光少年》(1993)、张婉婷导演的《宋家皇朝》(1996)、章蕙兰导演的《小百无禁忌》(2000)等。 金燕玲是港台最具表演实力的女星之一,演技生动有张力,现定居英国。
⑵ 迎春花的影片评价
不意看到一出拍于一九四二年的满映电影《迎春花》,一段尘封的历史透过黑白的影像徐徐展开。它的吸引力,就算不是因为主演是李香兰,仅仅因其资料性,就已经颇为珍贵。
按照研究满映的专家胡昶的介绍,满映是“满铁映画制作所”的简称,为当年日本人配合其“国策电影”政策在伪满洲国设立的电影制作机构。“满映”所生产的影片,当时分为娱民映画、启民映画、时事映画三种。娱民映画就是故事片,时事映画是新闻片,启民映画又称文化映画,包括教育片和记录片。看《迎春花》,可以看到影像的下边有中文字幕,显然是放给中国人看的。根据日本影评人岩崎昶的说法,当时无论是日本国内拍摄的“大陆电影”,还是满映出品的电影,内容无非有二:一,描写日本人对大陆的扩张,二,描写日中两国人的恋爱故事。两者其实都是日本人借以宣扬其“大东亚共荣圈”的“国策”的手段。《迎春花》看似说的是一个恋爱故事,剧中却透过日本人的说话,透露其赤裸裸的侵略者嘴脸。片中,设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建筑分社的社长对其职员说:“最近日本人总是把南方挂在嘴边,当然南边是主要的,可是为了找出资源,第一步应该先在北方打下基础。日本民族的命运,不在于最终结果。南方出资源,北方出人才。”电影还暗示,当时日本人在东北的大多数公司还或明或暗地协助或配合日军侵略而进行种种服务,前不久看到一部纪录片,讲述的正是当时的在东北的日本商人所进行的种种服务,如勘探地形,绘制地图,连最偏僻的东北边远地区的地理状况也了解得一清二楚。《迎春花》的另一处,这个日本建筑分社的社长竟然明目张胆地对中国人说:“我前天到博物馆,看见不少六朝字画,非常漂亮。中国的字画真是没得说,当时我还发现了辽代的壁画,可真是棒。我当时还想,那个壁画,能不能带到日本去。其中的一张画着水鸟,无论是色彩、线条和构图,和日本的古画一点也不错。一千年前的满洲的绘画,同日本五百年前的绘画,都是同出一源,日本的美术跟满族的美术,说得再广一些,都是东亚的艺术。”满口诡辨言词的底下,是对中国古文物垂涎欲滴的大盗嘴脸。
在这样的狼子野心下,《迎春花》的所谓描写“日中两国的恋爱故事”的主题,不过是日本人用来包裹其意图的糖衣。电影的内容其实很简单:从日本来中国东北日本人公司工作的日本青年,其感情徘徊于媒妁之约的本国女人八重(木暮实千代饰)和在日本人公司工作的中国姑娘白丽(李香兰饰)之间,影片为了讨好作为观众的中国人,特别显示这个日本男青年倾向于中国姑娘的好感。而对于中日女人的对比,也特别以中国姑娘的泼辣爽朗和天真热情与日本女人的呆板忧郁构成鲜明的对比,来显示这个日本人对中国女人的热情。编导的企图,不外是借此突出其“东亚共荣”“日中亲善”的“国策”。不过影片的最后,毕竟没有像一九四零年日本导演伏水修的《支那之夜》拍得那么赤裸裸--同是李香兰饰演的中国姑娘,原本讨厌日本人,却在被日本人长谷川一夫掴了一巴掌之后,不但没有反感,反而爱上了这个日本人。一九四五年,就是这个镜头成为她是汉奸的罪证--日本女人回了东京,中国姑娘则去了北京。
岩崎昶曾经总结像《支那之夜》《白兰之歌》等“国策片”的特色,是“有甜蜜的闹剧色彩,又有本来是日本人却一直充作中国明星的李香兰(山口淑子)的魅力,以及她所唱的罗曼蒂克的流行歌曲,这三者结合在一起引起观众狂热的兴趣。”虽然他说的是日本国内拍摄的“大陆电影”,其实以之总结《迎春花》也很确当。影片的名字就取自片中李香兰为日本青年演唱的同名歌曲。影片大秀日中友好共存的场面:日本公司中有少中国员工;日本人租住中国人的房子,和中国人在一起聊天、下棋、吃饭、喝酒,其乐融融;日本人常和中国人交流书画艺术等等。在镜头中,日本人和中国人和睦相处,世界俨然是太平盛世的景象,中国人对日本人似乎也非常客气热情,满面笑容,没有任何对日本人的不满、不悦。不明就里的人,根本看不出影片的故事发生在日本人铁蹄践踏下的东北!原来日本人那时的“楚门秀”,已经做得这般天衣无缝,真令人叹为观止。
饶有意思的是,岩崎昶在《日本电影史》对日本国内的“大陆电影”揭露甚祥,对于“满映”却未置一词,不免令人纳罕。现在《迎春花》出来,底细可就出来了:《迎春花》的制作人,正是他。对比岩崎昶的“不着一字”,李香兰后来的忏悔,倒显得坦诚多了。
⑶ 冯德英简介
冯德英,1935 年生于牟平县小于家村(此村后划归乳山)。他的一家几乎都投身革命,并为革命做出了重大牺牲。受家庭的影响,冯德英自幼接受了革命的洗礼,年仅14 岁就参加了革命军队。
在谈到自己的创作历程时,冯德英曾经说:“我多次目睹父亲手拿阵亡通知书在院子里徘徊;我偎在母亲腿旁看着她在小油灯下,一面流泪一面给伤员补缀带血的军装。
我看见乡邻们将自己的丈夫、儿子一批又一批地送上战场,我还看见为了省出粒粒口粮给前方战土的老人儿童,饿昏在公粮袋子上……”童年的记忆情节与革命战争成为其创作的重要源泉,也成为其创作的重要情感动力和文学基础,其最初的创作也必然地与胶东半岛的革命传统融为一体。
冯德英名世的主要作品都是长篇小说,1958 年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处女作《苦菜花》,紧接着1959 年就出版了《迎春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成为“十七年”文学中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代表。
而《山菊花》上集尽管写于1963 年,但直到1979 年才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山菊花》下集出版于1982 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三部小说无论是在题材上,都重现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胶东革命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领导下,与敌人进行的严酷斗争。
还是现实主义风格上都很相近,因此常被称为“三花”。在80 年代后,作者还陆续出版了《染血的土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6 年版)、《晴朗的天空》(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等长篇小说。
直至1997 年才出版了一本《冯德英中短篇小说选》(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中篇和短篇小说的结集,小说更多取材于胶东半岛复杂的现实日常生活。
置身其中来思考历史、生活和复杂的人性,这包括没落的女英雄“洋枪队长”,日据时期的阴险狡诈“伪保长”,以及解放后他的儿子、孙子,涵盖了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直道世纪末的历史变迁和人生变化。
艺术形式上也有些变化,加重了从《苦菜花》中就有的幽默感喜剧色彩,甚至在《诱惑》和《幸福得不治之症》中充满了黑色幽默。
(3)迎春花电影在哪里拍的扩展阅读
相关成就
《山菊花》获解放军文艺奖,《染血的土地》获山东省泰山文艺一等奖。曾当选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荣立一等功。
2011年,著名作家冯德英又一力作——大型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雾锁寒冬》面世。
作品真实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胶东人民浴血奋战、英勇不屈的历史故事。剧中人物多有生活原型,胶东的革命先驱张连珠、理琪甚至用了真名。
作品由冯德英策划,阿真执笔,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于11月出版。
50年来,冯德英作品多次再版发行,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改编成多种文艺形式广为流传。冯德英作品题材广泛,大量中短篇小说、散文、特写、评论等见诸报刊。2007年12月,冯德英荣获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山东省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