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部电影的名字
是《刀》,大陆叫《断刀客》!
这是一部非常男人的作品,除了三个起点缀和穿插作用的女性,你看到的都是男性面孔,影片填满了男人黝黑的躯体和刚烈的欲望,表现的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一般直白的肉与刀的搏杀。在一片荒漠的环境中,在别人带着血丝的眼中,每个人都是猎物,每个人都在挣扎。“刀不快,连屎都抢不到!”全躯爬满纹身的飞龙(熊欣欣饰)在电影中就像一个怪物,一个完美的杀人机器,却是那个世界代表性的符号。
影片的武打设计在当年的确是颠覆性的,极端的写实和惊人的速度,主角交手时刀法流畅而喷薄野心,节奏非常快,刀刀见肉,目不暇接,既写实又华丽。无论高手低手,生死都在每一刀的起落之间,镜头中是晃动的白刃和流血的伤口,凶险的节奏逼得人喘不过气来,再也看不到传统武侠中那种高手的“闲庭信步”,再也不是什么“武功人品”的高低较量,每个人的眼光中只逼迫出两个字:拼命。反正影片高潮的决斗,我是一直皱着眉看完的,节奏太紧张了!整个搏杀的过程让人感到残忍而又酣畅淋漓。气氛的渲染和节奏的把握与《双旗镇刀客》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双旗镇刀客》由于是“一刀仙”,少了搏杀的过程,又让看惯“武打”过来的观众感到微微有些单薄,而《刀》才告诉你,什么是写实主义的武侠。
整个影片的拍摄也非常的艰苦,主角赵文卓拍一段在雨夜中独斗群马贼的戏,据徐克后来回忆,刚开始只想拍一场“夜斗”,但是没想到拍摄时突然下起了雨来,他觉得很有气氛,也不喊停,直接让赵文卓在雨中打,后来再看效果非常好。那一段雨中夜斗,也是我认为影片中比较精彩的部分之一,想不到还印了“天时”。不过写实的搏杀,同样让演员付出了“写实”的代价,据赵文卓后来说,在拍《刀》时,由于动作要求非常的刚烈真实,在泥沙中做动作,双腿全部被砂石划满了口子,在拍摄期间夜夜回去洗伤口。看这部电影的人常常有觉得她过于“残忍、血腥”,而从演员真实的拍摄过程来看,同样称得上“惨烈”。
整部影片我觉得最为精彩的部分,其实不是你死我活的决斗,而是定安(赵文卓饰)练功出位的那一段。断臂的定安心中充满着如狗一般生活的屈辱,在得到半部刀谱,但是又苦练不成时愤声呼喊:“为什么只有半部?!像我一样是一个废物!还不如不给我!”,正在此时,积怨突然爆发让他破出一式。在惊诧之余,他才冷静下来,苦心参悟。“黑头”在吃饭时不停的抱怨说:“放弃吧!你打不过他们的!”,定安充耳不闻,眼睛只直盯着刀谱,用刀谱擦嘴,目光中射出强烈而坚定的欲望。在最终练成的那一个夜晚,苦心参悟的顶峰和心中深藏的积怨喷薄而出,定安突然做出旋风般的动作,刀锋过处,无坚不摧,中间穿插着断臂的定安大喊着在金属的火星中奔搏的画面,背景是似乎从炼刀坊中传来的锻工极具雄性的呼喊:“嘿!~刀!”,先前由长期的屈辱、杀父的仇恨和压抑的冷静而构成的影片张力瞬间释放,如此刻骨铭心的“卧薪尝胆”,那种紧张、压抑而又最后转为喷薄的冲天豪气,一蹴而就!
㈡ 有一个电影他断了一条手臂拿着一把宽刃断刀这个电影叫什么可能是陈小春演的
《刀》(又名《断刀客》)
导演:徐克
主演:赵文卓 熊欣欣
㈢ 有哪些电影刚出来时被认定是“烂片”,后来被奉为经典
一部好的电影往往经受的住时间考验,老而弥坚。
我们要说到一个概念,艺术中的一个概念,偏离与规范,有些导演脱离了时代对于电影的规范,拍摄出了一些超前当时的人理解不了的电影,当时的人就称之为烂片,过了很久之后世人才醒悟过来,原来当年的那部烂片是一部经典的电影。
《蜀山传 》 2001年 徐克导演不得不说 徐克导演的《蜀山传 》,当年上映就被吐槽是一部毫无颜面,毫无内涵的仙侠电影, 过了十几年后又被当时的武侠迷视为仙侠片的经典 。天才总是孤独的,有些会被理解有些就那么永远的消失不见了,虽然当年票房惨淡,但是不妨碍成为一代经典。
《美国往事》 1984 导演赛尔乔·莱昂内不得不说一部每一个男人都该看的一部电影《美国往事》,你会发现你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东西都会在这里面出现,然后你会明白什么叫做史诗什么叫做沧桑,什么叫做人生?虽然当时这部电影投资3000多万,票房500万,当时电影,公司剪辑的成品很乱,观众看后觉得很失败,直到后来导演剪辑版的出来,才认识到《美国往事》是部好片。
当时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的情绪是这样子的,断断续续才看完,阴冷粘人的雨水真的是让我发疯,情理之中,情理之外你会不明白,当时直到最后的时候这部电影升华了,你会不在意那些冗长的情节,你会开始释怀,老而弥坚的一部经典电影,看完之后让我思考了很久很久。
当时《银翼杀手》上映的时候同样是恶评如潮,直到后来 后来一些电影爱好者和科学爱好者看到了这部电影写下了经典的影评,于是它翻身了。
我一直相信自己的电影观感,《英雄》是一部史诗作品!前些年,看的时候评分才六点多,现在开始慢慢升高了我很开心,《英雄》有人称之为大染坊,当初那些对《英雄》充满恶意的人,时至今天,都应该说一句原来我错怪你了,不得不说导演张艺谋肩负重任啊,为了让国人以及外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煞费苦心。
不说大众认为的了,说说我自己认为是烂片最后看了感觉挺好的吧 1.《缝纫机乐队》
可能是因为《煎饼侠》的缘故,让我对于大鹏的作品有了成见,从《屌丝男士》喜欢上大鹏的表演到《煎饼侠》的失望,让我对《缝纫机乐队》也没有报多大的兴趣。知道下画我也没去电影院看过,知道在别的平台看了以后,才后悔没去电影院看看,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 不管是男人还是电影,俗到极致也算大魅力。 值得一看。比《煎饼侠》好了太多,你能看出大鹏的进步很大。故事还是老套的小人物追逐摇滚梦想的设定,但是这部在人物塑造和情节铺垫上的完成度竟出乎我预料的还不错,大鹏利用到了自己身上“东北”式喜剧的优点,他的“俗”可耐,且可乐,也能打动你,像写了一封对摇滚虽略显笨拙但却很真挚的情书。
《“大”人物》
《“大”人物》这部电影刚开始给我的感觉小成本电影能好看到哪里去,但是我还是被这部电影的口碑狠狠的打了一次脸(被打了好多次了)。值得庆幸的是这部电影我赶上了在电影院看,确实看着挺有感觉。本部《“大”人物》翻拍自韩国电影《老手》,配置确实不错,导演五百是《白夜追凶》的监制,一部小人物怼“大人物”的佳作,包贝尔简直是本色出演反派毫无违和感啊(开个玩笑),包贝尔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让我对他有了180度大转弯,王千源不愧是影帝,每一条皱纹里面都透着戏,推荐大家去看看。
《红海行动》
说这部电影可能会有很多人在心里骂我了吧,但是说真的,刚开始我真的对这部电影无感,因为始终对于主旋律的电影提不起兴趣,因为太多的限制和迎合,但是《红海行动》真的让我再一次被狠狠大脸(现在脸被打的肿成猪头了)。如果说《战狼2》是个人英雄主义电影,那么《红海行动》就是一部上上佳的团队协作的,突出中国军人的不抛弃不放弃精神的绝佳电影了,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
最后,请多多关注我,我会一如既往的给你们用心的回答。也希望我们的电影能够更上一层楼。期待……
我再来补充几部:
1、《英雄》
中国第一大片,2002年上映,国内总票房2.5亿人民币,全球票房1.7亿美金,入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最佳电影第一名。别看2.5亿貌似不起眼,当年《英雄》一部电影的票房就占了全国影院票房产出比的25%,放到现在妥妥《战狼2》《流浪地球》这样的爆款。
演员阵容超级豪华,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章子怡、甄子丹、陈道明,个个堪称大腕。然而就是这样一部极其耀眼的电影,当年却被批评为剧情空洞,华而不实,有画面,无内核。
如今看来,老谋子的这部片子真是牛啊,既有商业片的气质,又不失艺术片的表达。构图严谨,布景壮美,场面宏大,武打动作潇洒轻灵,意境唯美,由以无名与长空琴音助奏的那场意念之决和无名与残剑飞身于碧水青峦间的凌空对战,最是令人叫绝。而作为摄影出身的张艺谋,更是在该片中将他的色彩美学发挥得淋漓尽致,色彩不仅成为了渲染电影情绪、人物心情的元素,更是成为了电影情节推动和故事逻辑构成的主角。
电影表达了一种天下大同的主张,将个人 情感 放置在天下苍生的冲突挣扎中,立意可谓高超。刺秦的结果,不在于杀不杀得了,而在于杀不杀。在无名的叙述中,秦王面前那一排排摇晃不定的烛火,正是无名内心犹豫徘徊的象征。这样的表现主义手法,是作为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的张艺谋所擅长的,提升了影片整体的艺术性。
2.《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是陈凯歌于1998年耗资7000万拍摄的一部史诗级电影,当年上映前,陈凯歌对其信心满满,据说为保证该片的观影效果和放映中的互动效果,该片的制作公司进行了周密策划,其中有一项是“自愿购票,观影后如不满意可当场退票”。无奈最后国内票房仅收得200多万,亏得一塌糊涂,虽然最后凭着海外收益,电影收回了成本,但与陈凯歌野心勃勃所期望达到的程度,终究相差甚远。
电影被人诟病的地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李雪健所饰演的秦王,与常人想象中高大威猛的秦王形象相差甚远,不仅显得猥琐,还有些神经质,令人大跌眼镜。另一个在于,秦王嬴政、荆轲与赵姬之间的感情纠葛,被认为是戏说 历史 ,这对于以严肃创作风格见称的导演来说,是无法让人接受的。
以上两点批评都是中肯的,但人们似乎忽略了一点,艺术创作与呈现 历史 是两码事。和张艺谋一样,陈凯歌也是国内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他们作品里的人文意识强烈,对 历史 有着自己的理解,并在尊重 历史 的基础上加以艺术创作,追求个人情怀的表达。就《荆轲刺秦王》来说,它不光视觉上震撼人心,其所承载的思想厚度也令后来者望尘莫及。
3、《埃及艳后》
1963年的电影,投资4400万,票房只有2600万,在经过多次重映之后,票房总和也很惨淡,还差点让电影的发行方福克斯公司倒闭。现在看起来,它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它4个小时的时长,确实有些显得冗长。除此之外,极其考究的背景、服装、道具,波澜壮阔的史诗呈现,在那个没有电脑特效的年代里完全靠着人力堆彻出来这样的视觉奇迹,不得不佩服剧组的用心良苦。
作为电影的唯一主角,伊丽莎白·泰勒以其精湛的演技再现了这位集美貌、智慧、性感、迷人为一体的“艳后”形象,使她的魅力如行云流水般被呼之欲出,这也成为了这部虽然精雕细琢,但确实过于冗长的作品能永久被人提及的最重要的原因。
4、《美国往事》
教科书般经典的美国黑帮电影,投资4000万美元, 当年上映时票房却只有532万美元,可谓惨败。电影在拍摄完成后,本来是打算剪成6个小时分上下两部上映,后来不知为何没能成行。于是,导演就剪出了个4个小时的版本,哪知在上映时却遭片商大幅删减,导致最终片长只有2个小时,剪去了一半的片长,这对电影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好在之后导演剪辑的4个小时的版本终于流传出来,人们才得以领略到它的魅力。
影片以极具魅力而丰满的形式呈现了一个欧洲导演眼中的美国景观,以及一个外来者对美国的想象与幻觉中的记忆,是美国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经典篇章。
5、《断刀客》
徐克,江湖人称“徐老怪”,技术控,作品风格多变,先锋另类。在香港,除了周星驰大概就数徐克,作品被埋没误会最多,比如《蜀山传》,比如《青蛇》,比如这部《断刀客》。
与徐克之前的武侠片《笑傲江湖》《新龙门客栈》《黄飞鸿》的着重写意不同,《断刀客》偏向写实,动作不再华丽,而是通过凌厉的剪辑,刻意搞得眼花缭乱,以营造一种原始的生猛感。气质上褪去江湖的行侠仗义,尽显躁动癫狂。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该片当年票房才会惨败,被评为烂片。不过,今天看来,倒可以认为是徐克对江湖的一次现实意义上的解读,江湖是不美好的,它充斥着人类一切的原始欲望,残忍、血腥、诡异,打打杀杀,难以平静。
6、《回魂夜》
《回魂夜》是周星驰继《大话西游》之后,与刘镇伟合作的又一部经典之作。但是《回魂夜》刚开始上映的时候,评价却比《大话西游》还差。周星驰和刘镇伟被骂疯子,刘镇伟一气之下远赴美国。多年之后,《回魂夜》成为刘镇伟为数不多的拿得出手的经典代表作。很多人也许都知道它模仿了《这个杀手不太冷》,但它所展现出的肆无忌惮的黑色幽默以及耐人寻味的讽刺,才是它真正的魅力所在。
7、《唐伯虎点秋香》
这部电影上映时,票房很高,是1993年度的香港票房冠军。同时,它也被评为“香港年度十大烂片”之首,典型叫座不叫好的神剧。唐伯虎在 历史 上位列江南四大才子,很正经的一个人,但到了《唐伯虎点秋香》里,周星驰完全颠覆了唐伯虎的 历史 形象,竟一时不被观众所接受。今天看来,这真是一部经典得无以复加的电影啊,里面的众多场景被一再模仿致敬,实乃居家旅行、消忧解闷之必备良品哪!
8、《神州第一刀》
又名《一刀倾城》、《大刀王五》,1993年香港拍的武侠动作片,在那个武侠片扎堆的年代,这部片子被埋没也是很正常。但随着时间的流转,它越发焕发出经典的光芒,皆在于它里面所包含的凝重的 历史 感和强烈的家国意识。作为一部阐述戊戌变法时期,谭嗣同、大刀王五、袁世凯等 历史 人物的电影,不排除它有杜撰戏说的成分,但它的人物、台词、动作以及音乐均可圈可点,其精彩程度,在同类型作品中,哪怕比起徐克的《黄飞鸿》也是不遑多让。
特别一提的是,十届全能武术冠军赵长军(李连杰也只拿过五届冠军)在片中饰演袁世凯,展现了他精湛的武术功底,动作潇洒凌厉,特别是一套醉剑,耍得出神入化,看得人目眩神迷。
9、《房间》
最后说一个特殊的例子吧。这里说的《房间》 不是在2016年提名奥斯卡众多奖项的《房间》,而是2003年那个烂出天际的《房间》。
这部电影由托米·韦素自己投资,并自编自导自演。结果,600万美元的投资只换来了1900美元的首映票房,各影评网站上的影评更是惨不忍睹。毫无逻辑的叙事、杂乱无章的剧情、无厘头的情节,真真是一部烂到极致的神作。
以开头为例,男一送给女一一件衣服,两人交流,期间男二进入画面,三人一起交流。电影开头出现三个人物,然而却让人搞不清楚人物关系。男一说话听起来比读台词还生硬,话尾必带“哈哈哈”,让人按捺不住打人的冲动。就在男一和女一准备上楼翻雨覆雨之时男二进来了,然后三人开始一起愉快地……哦不,是一起愉快地打闹,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若不是承受能力强,完全看不下去。
可能是物极必反,后来就这么一部大烂片成为了烂片届的经典,收割了无数粉丝,就连好莱坞男星“蚁人”保罗·路德都自称是它的超级粉丝。什么烂片届的《公民凯恩》、最伟大的烂片都是它。电影还多次重映获得了可观的票房,想想也是有点不可思议。
㈣ 谁能给我讲讲电影“断刀客”讲的什么故事啊!看都看不懂…
故事的大背景很隐晦,要不是听那个村民唱的快板,真还分辨不出在宋朝。也许导演是想说江湖是跨越时间而存在的,无所谓现在过去,所以影片里很多人的发型都是那么的前卫,和现代人的没什么区别。看完这部影片,感觉很刺激,太爽了。在香港武侠片中打得这样真实、精彩、激烈的现在不多见了。这里导演展现的江湖是一个充满野蛮、残酷、血腥、凶狠、仇恨、刀光剑影的世界。“看武侠,找徐克”,这话一点不错。 定安在断了手臂之后,埋葬了他父亲死前留下的断刀,也埋葬了过去,想从此安安安定定地过日子。可上天才不管人的死活。一天一群马贼来了,洗劫抢烧,一切又化为灰烬。也许导演想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定安不得已重新挖出断刀,开始了后面的复仇之路。像最后决斗前定安说的那样:“分不清了,打上门来就是我的事,躲来躲去都不知我从哪来。”
江湖上的事像是买卖,想得到什么东西,你必须要付出待价。定安想复仇,代价是一条手臂。如小灵所说:“江湖上的买卖,你只能占一时的便宜,对方总有一天会拿回他失去的东西。”飞龙的刀很快,杀死过定安的父亲,更杀死过很多其他的人,在江湖上占的便宜不算少了。可没有永远的老大,他最后还是死在了定安的手上。这是他欠定安的,应该还的。
影片中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那个不知名的妓女。听过她的笑吗?她那令人寒毛直立的冷笑,仿佛能刺穿人的灵魂。她看穿了江湖残酷、人情冷漠,对世界更是失望。所以她很恣意地活着,是啊,世道如此,她还能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