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国内电影票房指的是实际的票价还是影院的标价
1、实际的票价。
2、按照战狼2的分成模式。每10亿票房,分成如下:电影发展基金0.5亿,营业税0.33亿;院线5.7亿;制作发行4.3亿(还要除去0.6亿的宣传费和2亿成本,这些费用在制作发行费用中扣除)。
3、影院的标价肯定高于实际价格,例如标价10亿,实际票价仅仅五亿。那么交税、电影发展基金是不能少的,还是按照10亿交纳!也就是说电影院和制作发行就会亏损!
② 网上购买电影票便宜还是去电影院买便宜,如果电影院贵,贵多少
网上更便宜点 看影院。好的影院或巨幕imax不会便宜很多 一般10块钱。 普通幕的便宜几十的
③ 为什么一张电影票9.9可以买到 而电影院的饮料和爆米花从不打折
从影院经营方式来看,影院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两大块,电影票房分成和卖品收入。电影行业,制片方、发行方以及影院都要参与分成,影院每天排片都差不多,只是在座位数和上座率上有差别,竞争差异就在于卖品收入状况。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电影属于需求弹性比较高的产品(毕竟国内盗版资源泛滥),观众对票价的变化很快会做出反应,价格降低可以带来更多观影顾客。还有边际成本,打折票针对的观众看电影的机会成本低,而电影院打折票多为空座位,边际成本大大减少。
爆米花的需求弹性相对较小,降价还会增加机会主义的风险,不如统一定价,绝不打折。从机会成本角度说,自制爆米花的成本大于直接在电影院购买的花销,换而言之,在影院购买爆米花机会成本相对比较小。还有一种解释,就是电影+爆米花的捆绑营销文化,这样搭配深入人心,影院设下这样的“陷阱”,它作为垄断者就可以根据利益最大化确定价格了。
电影院不只是出售座位,而是在出售两个小的“娱乐”。当其决定降低电影价格保有市场占有率,则必须提高爆米花价格来弥补票价。
④ 为什么三十多买的电影票票上写20
因为电影院的规定的最低票价是30元,卖票的系统里显示也是30元,但是实际上结算价是20元,差价10元由电影院自己贴,实际上相当于10元电影院没收到也没付出去,交税的时候是按30元还是按20元
⑤ 打折电影票问题
上述问题之我见:
先要搞清楚这些打折、特价票的来源,很可能是某公司与电影院的联合促销措施(移动公司常用的办法),各公司通过赠送消费券、电影票之类的促销品拉动其公司的业绩。而得到这些促销品的人不一定要消费这些物品,所以他们也许就会上淘宝这类的网站打折销售。这对电影院的 票价没有冲突,各公司于电影院的协议中对票价肯定是有价格条款的。
而对于特价票应该是其为了增加非黄金时间的观影人数(如上午场)而出的促销措施,晚8:00-10:00的黄金段时间应该是不会纳入特价票的范畴。而有的影院按实际情况也会相应推出老人票就是为了增加非主流观影人员的措施,这就需要降低票价吸引他们进电影院观看。
而对于大多数观影的人,还只有晚上、周末才有时间观影,这是电影票房的主流,大家只有买正票才能观影 ,所以不会有太大影响。
⑥ 电影票价格不是固定的为何不同地区价格也会不一样
不可否认,很多小城市特别是小县城,基本上只有一家电影院,最多两家电影院,处于名副其实的垄断格局,消费者没有太多的选择权。这决定了电影院在票价上享有绝对的定价权。对观众而言,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花钱买票,要么只能不进影院看电影。
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很多小城市、小县城的人口规模有限,特别是愿意购买电影票、进入影院看电影的观众群特别小,每场观众数量少——甚至在周末,观众也不时可以享受到“包场待遇”。像生活在小县城的笔者,一年下来,很少遇到过一场观众超过10个人的情况,从来没有遇到过一场观众超过20个人的情况,观众数量基本上只是个位数。这决定了电影院要维持经营,要生存下去,在观众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提高票价的办法,别无选择。
换句话说,人气不足,票价来凑,小城市、小县城的电影院没有办法走所谓的“薄利多销”的营销模式,只能走“暴利少销”的办法。而在春节期间,青年人普遍返乡过年,直接增加了愿意买票走进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群,这就让电影院产生了靠短短的春节几天“狠宰”心理,选择“坐地起价”,达到靠春节几天的暴利摊平平时的亏损或者低利润的目的。
当然,电影院经营者、电影投资商必须认识到,电影票价、电影票销量、电影院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需要平衡。如果电影票价定得过高,人们买不起,或者令观众产生这是电影院“抢钱”的心理,将会导致电影票销量大幅下滑,可能并不能给电影院带来利润,也不利于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反之,给电影票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则有可能带来销量上升,增加电影院上座率,反过来能够给电影院带来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