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叫影视文化
影视文化即电影电视文化是20世纪人类科技发展的新的成果。影视文化由于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背景之上,而拥有了许多迥异于传统文化形态、品种的特殊性、复杂性与丰富性。本文将就影视文化的界定、影视文化的构成、影视文化的几个基本关系等作一理论上的探讨。
一、 影视文化界定
“影视文化”这一概念的界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即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形态的“影视”和作为一种影响人类生活的“影视文化”的界定。
(一) 电影、电视与影视
什么是电影,什么是电视,什么是影视,是进入“影视文化”界定的首要问题。
关于“电影”的界定,有一些不同的表述,但对其基本的客观存在形态的认识应是一致的。《电影艺术辞典》中关于电影是这样表述的:“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以及还音),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以及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电影是科学技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电影艺术辞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这一表述对目前电影的基本的客观存在形态作了较为准确的把握,同时也对“电影”存在形态的历史演革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如“视觉暂留”现象及理论的发现、照相术的研制、胶卷的发明、“活动电影视镜”的发明、彩色电影与有声电影的创造等。
关于“电视"的界定,也并非易事。尽管从客观存在形态看,电视未必比电影更复杂,但构成电视的元素、要素同样是丰富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全书》对“电视”作了这样的表述:“使用电子技术手段传输图像和声音的现代化传播媒介。它通过光电变换系统使图像(含屏幕文字)、声音和色彩即时重现在覆盖范围内的接收机荧屏上”。这一表述进一步扫描了电视传播的全过程:“一、电视台运用电视摄像管和话筒摄取景物图像及伴音,然后按一定的构思和顺序加以编辑组合,制作成各类电视节目;二,把电视节目的视频信号用电子扫描方式进行光电分解,即由发送端的摄像管把节目的图像、声音和色彩转变为脉冲信号,再通过电缆和天线发送出去;三,由接收端的显像管把接收到的电脉冲信号转换为光影图像、声音和色彩,在荧屏上还原为完整的节目”(均见《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全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这一表述也注意到了电视吸收各种传统艺术样式、其他媒体样式的因素而呈现出的“综合性”特征。
关于“影视”的界定,可以在上述关于电影、电视界定基础上进行。从客观存在形态上看,为什么将“影视”放在一起进行表述?这自然是因为电影、电视的相近性、共性的存在,而它们最集中、最突出、最直观的相近性或共性便是“有声有画的活动影像”。尽管电影、电视的技术特征、艺术特征、传播特征各不相同,但在“有声有画的活动影像”这一形态特征上是一致的。这是“影视”并提的重要基础。尽管电影、电视各有其特定的规定性,但广义的“影视”概念将包括电影、电视生产与传播的全部。
(二) “影视文化”的三个系统
狭义地看,“影视”指电影、电视交叉的共性部分;广义地看,“影视”包括电影、电视生产与传播的全部。而“影视文化”同样可以从三个系统中见出其特质和地位。
1. 从大众传播系统来看。
电影、电视自诞生起,就以其广泛的覆盖性而与传统印刷媒体发生了歧变。传统印刷媒体不论是传播渠道、方式,还是接受渠道、方式,还是传播机制,都带有浓烈的个人化、个性化特色,而伴随现代科技成长起来的电影、电视,则以其科技优势而迅速在大众传播系统中成为重要角色。从印刷媒体——电子传媒,大众传播系统内部各媒体在此消彼长中成长。
大众传播系统
从表中我们看出,电影、电视无论是与传播印刷媒体相比,还是与广播比,都在传播范围、传播能力上占有许多优势。报纸、杂志的文字传播需一定的知识基础,广播单一的声音传播难免丢失很多重要的可感知信息,而电影、电视的声像合一、声画结合,使其获得了相对“全息性”的传播能力,可以覆盖更大的传播范围。
2. 从艺术系统来看。
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主要艺术形式主要由文字形态、非文字形态、综合形态三类组成,它们合成了人类的艺术创造系统。
不论是文字形态的艺术品种,还是非文字形态的艺术品种,乃至综合形态的戏剧,它们都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电影与电视尽管在艺术系统中资历最浅,但却以其巨大的包容力,吸纳了以往人类艺术创造的许多因子,作为其基本元素,并创造性地整合为新的艺术品种——将文字与非文字、时间与空间、视觉与听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借助其强大的传播优势,创造出20世纪艺术的新的成果与成就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活。
3. 从娱乐休闲系统来看。
娱乐休闲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娱乐休闲在各民族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各不相同的方式与表现。仅从现代人们普遍流行的一些娱乐休闲方式的比较中,就可看出电影、电视的特质与地位。
娱乐休闲系统
健身作为一种娱乐休闲方式,包括了滑冰、樊岩、器械训练、球类活动等;游艺则包括了棋、牌、跳舞、卡拉OK及书画等;旅行则包括了观光旅游、购物等。电影、电视作为人们的一种娱乐休闲方式,不论是从资金投入,还是从消费便捷程度上,都是最日常、最方便的一种。而且由于电影、电视信息量大,或想象力强、艺术魅力强,人们在娱乐休闲中还可以充分得到信息服务或艺术享受。
(三) 电影、电视文化的共性与差异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对“影视文化”作一简要的概括和界定。所谓“影视文化”,是人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所创造的电影电视文化样式。具体来说,“影视文化”是人类重要的传播样式,也是人类重要的艺术样式和娱乐休闲样式。狭义地讲,“影视文化”指的是电影、电视共同的“有声有画的活动影像”即影视艺术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广义地讲,“影视文化”泛指以电影、电视方式所进行的全部文化创造。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文字主要着眼于“影视”的共性、共同点来展开论述。事实上,电影、电视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从主体形态来看,电影主要以故事片形态存在着,而电视则主要以纪录性信息为主体形态;电影倾力于艺术“作品”的创造;电视则倾力于“生活信息流”的传达;从美学原则来看,电影主要处理的是虚构性的艺术信息(着力于艺术表现),电视则主要处理的是非虚构性的生活原生态信息(着力于“生活真实感”的实现);电影更多追求艺术的独创性与经典价值,电视则更多追求现实生活信息流的独特发掘与实际价值;从文化取向来看,除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在电影、电视两个部门同样重要外,电影似乎更多倾向于精英文化的价值取向,而电视则似乎更多倾向于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此外,在电影、电视的传播过程中,技术的、艺术的、传播者的、传播方式的、生产方式的、受众的、传播环境的、接受环境的意义、地位、价值、角色、特征等都有不少差异。简单说来,“影视文化”尽管拥有传播系统、艺术系统、娱乐休闲系统的诸多共性、共同性、接近性,但二者也同样拥有不少差异和不同,相比较而言,对于电影来说,或许艺术是第一位的、传播是第二位的;而于电视来说,或许传播是第一位的、艺术是第二位的。因此,电影文化与电影艺术更为亲近;而电视文化与电视传播密不可分。
(四) 小结
作为电影文化、电视文化整体上的共性与差异如上所述。而作为整体的“影视文化”,因此可以从狭义、广义两种视角上被进一步界定。这就是说,狭义的“影视文化”,应当是体现为“影视艺术”,即以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电影、电视艺术作品为主体的影视存在形态,包括电影故事片、电视剧及艺术性的电影纪录片、艺术性的电视“屏幕作品”(如艺术性的电视文学作品、电视艺术片及艺术性的电视纪录片)。而广义的“影视文化”,应当是体现为电影、电视全部的存在形态。尽管电影、电视之间有诸多差异和不同,但二者的共性应当是被更多关注并研究的。一方面,在传播系统、艺术系统、娱乐休闲系统二者意义、价值、地位相当接近;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物质的(包括技术与形态的)、体制的(包括生产与传播的)、观念的(包括各种价值理念的)不同层面的比较与分析,寻找出它们相对共性的那些存在。
二、 影视文化(广义的)的构成
从广义上看,影视文化是由物质的(包括技术与形态的)、体制的(包括生产与传播的)、观众的(包括各种价值理念的)三层面构成。
(一) 物质层面
影视文化在物质层面体现为技术上与形态上的可以直接为人可感、可见的物态化存在。这一层面的影视文化变动速度很快,由于电影、电视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改进,而使电影、电视的形态和传播方式不断处于变化之中。
电影的技术发展经过了较长时间的积累。在17世纪,牛顿首先发现了反映在人的视网膜上的形象不会立即消失这一重要现象。1824年,英国的彼得·马克·罗格特在伦敦公布了他的“视觉暂留”理论。所谓“视觉暂留”,即人的眼睛在观看运动的物象或形象时,每个物象、形象都在消失后继续滞留于视网膜上约不到一秒钟的时间。人眼的这种视觉特征,使在人的视网膜上组合出运动的形象有了可能。此时,法国的约琴夫·尼埃浦斯开始了他的照相术研究。他在1822年拍出了第一张原始的照片,曝光时间长达14小时。此后,法国舞台美工师达盖尔与尼埃浦斯合作,利用当时已经发明的碘剂感光法,借助于水银蒸发,终于把特定的形象固定了下来,这种完整的照相术和洗印方法首次成功于1839年。被称为“达盖尔照相法”的照相技术于是迅速发展起来。1851年湿性珂锣锭的发明使一张底版可以印出多张照片,1888年美国的乔治·伊斯曼发明了胶卷,并于1894年与发明家爱迪生合作制成了首部“活动电影视镜”。“活动电影视镜”已经初步具备了电影拍摄、洗印、放映三个基本元素,但它是把15.24米(50英尺)的凿孔胶片放映在一个大箱子里,一次只能供一个人观看。到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制造出能将影像放映在白色幕布上的电影机,至此,成熟的电影宣告诞生。
电影初创时期是以无声和黑白的形态出现的。欧洲电影以记录现实生活场景为主,美国电影则以游艺表演的展示为主。在电影初创的第一个十年里,有人已开始对无声电影添加声音元素的探索,许多影院里出现了乐队、乐师同步现场为无声电影配音乐音响的情形。在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发明的“维他风”系统,即大型唱片录音结合机械连结装置,造成音画同步的基础上,德国托比斯公司很快推出了光学录音还音系统。20年代末有声电影始告诞生。在前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及克莱尔手中,还尝试探索出了音画关系的不同形式(如音画对位、画外音等),至此声音真正成为电影的一个重要艺术元素。
与有声电影的发展历程相似,彩色电影在其原始阶段也采用人工操作方式。在无声电影时期,许多故事片采用在某一场景或段落的胶片上涂上某种颜色,以加强效果的尝试,有的还在胶片上逐格添涂色彩。1913年拍摄的意大利影片《庞贝尔日记》中,维苏威火山爆发的场景就涂成了红色、橘色的火焰和深蓝色的天空,1925年拍摄的前苏联影片《战舰波将金号》起义后的战舰上升起了红色旗帜。自20年代开始这种“加色法”为“减色法”所替代,1927年拍摄的美国影片《宾虚传》和此前的《黑海盗》(1926年)中一些彩色场面即采用此法。到1935年,三色的彩色系统宣告成功,第一部真正的彩色影片《名利场》正式问世。而彩色在电影中的广泛使用则延后至五、六十年代。
电影诞生一百多年来,从黑白、无声到有声、彩色,又从小银幕到立体电影、宽银幕电影,不断进行着技术革新与改造,也使得电影的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电影艺术的元素不断
丰富,电影的形式、品种不断拓展扩大。近十年来现代高新技术进入电影,使电影形态进一步发生变革、创新。如三维动画、电脑特技、现代录音技术等的加入,使电影构成的元素、电影的时空观念、电视的声画、视听表视力、冲击力和感染力不断加强。
如果说电影建立在现代照相技术、洗印技术(化学工业)等技术基础之上,那么电视则是建立在现代无线电电子技术基础上诞生的。电视技术的过程,涉及到电视节目的制作、播控、转播、发射、传送等多个环节。
电视的出现首先得益于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电视的源起开始于电报、电话等有线电子传播媒介的发明。而无线电的发明、通信技术的发明使得电子媒介摆脱了有形的电线,无线电子传播成为了可能。
无线电电子传送首先在声音的传送上试验成功,这便是广播的诞生。此后,英国工程师发现的硒的光电效应,德国、前苏联、美国等国的科学家各自发明了电视发射和接收的控制系统,并利用图像分解原理和扫描原理,解决了图像传送的信道问题。在此基础上,20世纪20年代,机械电视首先在英国和美国出现。随着电视摄像机的发明和接收机
的问世,美国科学家发明的全电子电视取代了机械电视,标志着真正的现代电视的问世。至本世纪30年代,英国广播公司定期演播,英国、德国、美国、前苏联的电视也相继诞生。
电视形态的每一次变革都伴随着电视新技术的改进。从制作手段的技术改进来看,大的发展段落是从模拟化阶段,逐步走入数字化阶段。在模拟化阶段,声音与图像的清晰度、逼真方式也经常因技术的变革而变革。从声音的发展看,手摇式唱机、电唱机、钢丝式录音机、磁带录音机、激光唱盘(CD)等手段和方式的渐次递进,使电视的声音越来越清晰而逼真。从图像的发展看,从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到高清晰度电视的渐次递进,从分体的摄录设备到一体化的摄录设备(如ENG),使电视图像还原生活的水平也越来越趋于清晰和逼真。进入数字化时代,凭借电脑特技与多媒体制作,电视声像的表现力、感染力日益增强,而且电视节目制作也日趋简化与方便,电视节目制作能力也因此大大增强,电视节目的形态、品种、类型也因此而更加丰富多彩。
从传送和接收来看,从无线微波传送,到有线电缆或光导纤维的传送,到卫星传送,覆盖面日益扩大,电视信号日益清晰,电视频道日益丰富,容量日益加大,这都使电视的生产和传播能力的大大增强成为了可能。
影视文化的发展是以物质层面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前提与动力的。影视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其形态的变化与丰富,也改变了人们对于影视的接受、理解与参与的方式和习惯,改变了人们的影视思维与观念。
(二) 制度层面
制度层面或者说体制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在影视文化构成中处于至为关键的中介地位。影视文化制度层面的内容既有宏观的社会制度背景,也有具体的生产制度和管理制度。
1. 社会制度:
影视文化的宏观社会制度背景,对影视文化发展而言是最大的制约。如一般说来,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背景下的影视业,往往以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为首要目标。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背景下的影视业,则往往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考虑,以较好的社会效益的实现为首要目标。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背景下的影视产品,其商品色彩往往极浓,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背景下的影视产品,则宣传教育色彩普遍较为浓烈。
2. 生产制度:
影视生产是影视文化的主体构成部分。为有效地进行影视生产,而形成的一系列协调各方面关系的组织机构,是影视生产制度的具体体现。影视生产制度在总体上与其社会制度相吻合,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质。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中,影视生产基本上按照资本主义市场规则,以制片公司、媒体公司的组织机构形式为主体运行运作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背景下,影视生产一般按照计划经济的规则,以全民所有制的制片厂、电视台的组织机构形式为主体运行运作的。但是一种生产制度的建立并不易事,要改造体制面临各种实际困难。尤其是对于长期生存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中国影视业来说,面临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形势,传统计划体制下的一系列复杂问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有人提出“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就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进行表述的。
的确,在影视生产进入数字化生存的时代,在影视生产面临着集所有传统媒体于一身并产生着巨大能量的网络传播的时代,传统的单一的、狭小的、小而全生产制度,传统的
媒体间各自为政的局面,传统的条块分割的局面,都将面临着巨大的冲击。1999年美国传统的最有号召力的娱乐业集团——华纳公司与美国最时尚、最现代的传媒集团——美国在线的合并,震动了全球。这种“强强联合”,本身就是将影视及相关媒体的生产制度赋予更充实、更宏大的内涵。中国的影视业还面临着另一个挑战,这就是中国可能加入WTO后影视业遭遇的国外传媒业、影视业的冲击。这些都为加速中国影视的生产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时代性的机遇。
3. 管理制度:
影视生产的管理制度应视为其社会制度背景下生产制度的具体化,指的是影视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对于各个环节(尤其是人、财、物几个方面领域)的管理制度。资本主义影视生产中的管理基本依照资本运营的规则,以利益、利润最大化为指针,通过影视生产的成本核算,来实施其人、财、物等的管理。社会主义影视生产中的管理,与社会主义影视生产制度基本一致,体现为政方式(或手段)与市场方式(或手段)的双轨并行。从中国影视管理体制来看,对人事、资金、产品的运作使用,一方面以行政方式为主导(如干部任用、资金投入、产品把关审查等),另一方面也在宏观行政管理中融入市场方式(如人员聘用、资金多渠道来源、产品进入市场竞争——对“票房价值”与“收视率”的高度重视等)。
影视生产的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都离不开特定法律法规的保障。影视生产本身既是可以产生巨大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又是可以赚取巨额利润的文化产业,如何使影视生产既能保证其自身利益的获得,又能为社会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粮,如果没有针对影视生产的特定的法律法规的制约,单靠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去调节,还是力度不够的。因此为影视生产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系列管理条例才会更有效地作用于影视生产,进而从制度上保障影视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 观念层面
影视文化观念层面体现为影视的价值取向与价值理念,而这价值取向与价值理念,渗透在影视生产与传播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影视的观念,就是人们对于影视的理性的认识、理解与把握,是人们的一般社会文化观念在影视中的体现,也是人们对影视实际生产与传播过程中的各种价值取向、价值理念的理性的认识、理解与把握。
从人们的一般社会文化中的价值理念与影视的价值理念的比较中,我们可以见出,有时影视的价值理念超前于人们的一般社会文化观念,这时影视可能充当社会文化变革的先锋的角色;有时影视的价值理念滞后于人们的一般社会文化观念,这时影视可能就充当了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保守的角色。
从影视观念自身的变革来看,除了大的社会生活环境变革的冲击与影响,大的社会文化观念的冲击与影响,其自身也必然会进行着观念的演革与嬗变。尽管与物质层面的变革相比,观念层面的变革要艰难、缓慢得多,但物质层面与制度层面的变革,终究要极大地刺激、影响着观念层面的变革。而影视一旦在观念层面发生剧变。势必极大地反作用于影视的物质层面与制度层面,使其相应发生剧变。
这里仅从影视的文化角色定位和其功能的定位上来看影视文化观念层面的一些情形。
影视的文化角色定位,包括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及边缘文化几种情形。影视文化角色定位于主流文化,意味着影视生产与传播将围绕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意志(中国影视“喉舌”、“二为”、“主旋律”等概念典型、生动地表述了其主流文化的角色定位)。影视文化角色定位于精英文化,意味着影视生产与传播将围绕影视生产与传播主体个性化乃至个人化创作与思考的需要,更多体现影视生产与传播主体个性化乃至个人化的意志(所谓“创造性”、“独特性”、“经典性”等)。影视文化角色定位于大众文化,意味着影视生产与传播将围绕大众普遍的、当下的情感心理诉求,满足其普遍的、当下的情感心理需要(如所谓“通俗性”、“流行性”、“好看”、“时尚性”等)。影视文化角色定位于边缘文化,意味着影视生产与传播将围绕非主流、非大众也可能非精英的那些影视生产与传播主体的极端个人化的理念,有时可能是影视生产与传播主体借助影视手段、方式对于人类生存境况的感性表达,有时可能是影视生产与传播主体对于影视自身手段、方式的可能性的开掘与探求(如所谓“实验性”、“先锋性”等)。
由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边缘文化自身价值理念的差异,而使得影视文化角色的定位,对于影视观念的呈现、体现起着直接的制约作用。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几种影视文化角色定位的情形,揭示的是极端典型的状态,而事实上,具体的影视生产与传播过程中,这几种观念经常会纠结在一起,我们只能约略地判断其主导观念的倾向,而不能简单地将其判定为“非此即彼”的单一价值取向,不然,怎样解释影视生产与传播中经常出现的“雅俗共赏”的情形呢?
而在影视功能的定位上,情形可能会更为复杂。影视的功能内容包括娱乐消遣的、宣传教育的、信息传播的、审美的、认识的等几个方面。影视功能定位于娱乐消遣,意味着影视生产与传播将围绕着大众普遍的、当下的轻松愉悦的感官享受,而努力去适应、迎合乃至超附加媚俗。尽管娱乐消遣本身也有层次高低之分,但上述特质应当不可或缺。娱乐消遣往往排斥深度的、个性化的体验与思考,同时由于其容易满足大众普遍的当下的某些情感心理需求乃至感官刺激需求,而赢得较高“票房价值”或“收视率”,从而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追求“娱乐消遣”功能,就能达到这一目标(最好的经济效益),真正的有较高经济效益同时又实现“娱乐消遣”功能的影视产品,也往往需要一定的思想容量特别是智慧含量。“通俗”并不等于“庸俗”乃至“低俗”。影视功能定位于宣传教育,意味着影视生产与传播将围绕着当下主流意识形态以及当下人们普遍认同并普遍需要的某种或某些理念来予以传达,在这里,尤为重要的是当下的政治理念和道德理念。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都必然会对影视生产与传播进行程度不同、方式不同的政治理念、道德理念的制约。各国影视生产与传播的审查、监督机制尽管有差异,但也有许多共同点。我们这里所说的走向极致的“宣传教育”影视产品,往往体现出概念大于形象、抽象大于具象的特点,有些未必认真投入生产与传播(或不认同这种理念而敷衍了事)的此类影视产品,有可能得到主流文化或一部分接受者的认同,实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由于此类影视产品“说教味”太浓,而常常达不到其预想的效果。当然,真正好的“宣传教育”影视产品,应“寓教于乐”,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社会效益。虽然大多数此类产品社会效益转好,经济效益较差,但优秀产品理应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或“双赢”)。影视功能定位于审美,意味着影视生产与传播,将围绕当下人们普遍的审美趣味与审美取向,满足当下人们普遍的审美需求。但审美取向、审美趣味、审美需求往往既有共同性,又有个别性,既有可以理念地表述的,也有“不可理喻”、“莫名其妙的”。影视产品的审美功能的实现,常常不易单独地抽取出来,因为它总是与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思想、心理、情感的总体需要的特征联结在一起。影视功能定位于信息传播或认识,是比较理性的一种选择。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影视的生产与传播当然离不开其信息传播和认识的功能,但这种比较理性的功能选择能独立实现吗?实际上与审美功能的实现相似(只不过“审美”更为感性),影视生产与传播在信息传播和认识功能的实现上,也往往不能单独地抽取出来,而需一定的外在“包装”和内在内容的展现。(如依托于一个感人的故事或一个真实的事件)。
不论怎样,影视文化观念层面的情状,对于影视文化的发展起着极大的制约作用。
② 中国近代电影发展历程
1895年,世界第一部电影诞生,人类的艺术创造和文化理想进入了崭新的历史纪元。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伴随着世界电影的进程,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以其鲜明的民族个性和审美特征,取得了辉煌成就,铸就了历史丰碑,为世界电影做出了独特的艺术贡献。
民俗电影时期
这一阶段从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前期,以陈凯歌的《黄土地》、张艺谋的《红高粱》以及《霸王别姬》、《活着》为代表。中国电影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并开始在国际上受到关注,取得了金熊、金狮、金棕榈、威尼斯等一系列大奖。
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以封建家庭为背景,表现了在中国封建专制时期罪与罚的悲剧故事;这些题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外国民众对中国的误解,但却使更多的人对中国产生了兴趣,也使得第五代中国电影人如巩俐、葛优、张艺谋等中国电影人成长为世界电影人。
独立电影时期
199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末期,是近代中国电影业最低潮时期,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政府对电影行业的审查过为严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电视文化的冲击。在这种艰难的历史背景下,第6代中国电影人从边缘文化姿态、下层民众的生活以及中西方文化融合等角度出发制作了一定量的作品,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洗澡》、《头发乱了》等。
跨国电影时期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电影产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电影的巨大进步使得电影回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仅去年一年我国电影的海外票房收入已达19亿,超过了国内票房收入(28亿)的2/3。以古典题材、义侠主题、异恋故事、武打桥段为表现手法的中国电影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好评。《英雄》、《天下无贼》、《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便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与此同时通过电影这一巨大的广告载体,中国的文化也越来越为海外所知悉。
(2)电影文化怎么发展扩展阅读:
由1896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部份场面。
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影类型。但是最早尝试拍摄这种电影类型的丰泰照相馆只属小本经营,算不上是电影机构。
直至商务印书局“活动电影部”的出现,才真正代表中国制片业的开始。在这段期间,除了“商务”之外,先后出现的电影制片机构还包括由美商投资“亚细亚影戏公司”、“幻仙”、“中国”、“上海”、“新亚”等,由于他们的成员多是来自戏剧舞台,所以当时的电影题材和内容大多源于中国戏曲和文明戏。此外,他们也开始拍摄剧情短片和长片,对电影这种艺术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历经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电影都留下了优秀的代表作:20年代拓荒时期,有《孤儿救祖记》等关注社会改造的进步电影;抗日救亡时期,有《狂流》《中华儿女》等鼓舞斗志、弘扬爱国主义的影片;抗战后,《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又深刻揭示社会矛盾和本质,形成现实主义的创作潮流。
她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涌现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铺子》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银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次高潮;经历十年文革浩劫,中国电影走出低潮,拍摄出《小花》《人到中年》等一大批反映改革实践、针砭社会时弊的优秀影片。尤其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国大典》《大决战》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焦裕禄》《凤凰琴》等现实题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赵实说,中国电影先后实施了影视合流改革、电影精品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电影股份制、集团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艺术质量和形式都有崭新的突破和提高。除《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喜莲》《那山那人那狗》等作品外,还出现了《不见不散》等贺岁片、喜剧片的新样式,涌现出一大批新生力量。进入新世纪,中国电影形成了国有、集体、民营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电影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邓小平》《可可西里》《台湾往事》等力作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英雄》《神话》等国产大片共同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在世界影坛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中国有30多部影片在40多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标志着第三次发展高潮的到来。
③ 中国当代电影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中国当代电影(新时期)从1977年开始到现在,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
其主要特点 :
①坚持和发展革命的现实主义道路,坚决执行双百方针,题材广泛,反映生活中各类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天云山传奇》、《喜盈门》、《人到中年》 、《高山下的花环》 、《血,总是热的》、《伤逝》、《骆驼祥子》等影片。
②尊重艺术的客观规律,创造出各种真实生动的银幕形象,塑造了各类不同的典型性格。如《南昌起义》、《西安事变》、《廖仲恺》等影片对革命领导人进行了多角度的刻画,对蒋介石等历史人物能实事求是地按照历史本来面目表现。
③在风格与样式上趋于多样化。由于题材领域的扩展,使艺术家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探索自己最适宜的风格、样式,表现最完美的内容。在电影创作繁荣的同时,电影理论研究也空前活跃,并在相当多的创作人员中发生影响。中国美术片从形式到内容都极富有民族风格和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美术片是中国影片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一个片种。新闻纪录片已向纵深发展,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料,系统地编辑一些重要的文献片,并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与重要事件进行综合报道、专题报道;还注意表现人物和人物的精神世界,抓住真人真事中丰富的细节,以情动人。科教片也有新发展。
④电影厂在原有的基础上陆续增建八一电影制片厂、儿童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峨嵋电影制片厂、潇湘电影制片厂、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天山电影制片厂、福建电影制片厂、广西电影制片厂、青年电影制片厂、深圳影业公司、云南电影制片厂13个主要生产故事片的电影制片厂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和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
⑤1958年在北京建立了中国电影资料馆,1989年在该馆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并创办《当代电影》和《电影信息报》。电影工业和科研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国产电影器材已基本上可以解决放映和制片需要,还研制成功立体电影、环幕电影等。全国放映单位已达14万之多,比1949年增长了350倍。1960年成立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1979年改组为中国电影家协会,颁发电影金鸡奖;影协下设中国电影出版社;还编辑出版《大众电影》,举办电影百花奖评选活动 。自1980年起每年由文化部(1986年起改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对上年度的优秀影片颁发政府奖。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质量,开拓新的题材和体裁,继承和发扬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借鉴外国影片的经验,创作出既有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又有国际水平的影片。
④ 文化影视产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注意什么
最需要注意的事情主要就是品质了。现在是一个流量横行的时代,也很少会有人去看一些优质电影的习惯,读书对大家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所以如果想要获得良性发展的话,不能一味的遵循流量至上的原则,除了收视率之外,更值得追求的是做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不得不说,我们现在的影视行业根本没办法出优秀的作品。
无论是文学还是影视作品,现在都处在一个非常浮躁的环境中。在这整个的运作体系里面,能够掌握充分的话语权的人物就是资方。他们可以随意往剧组里面塞人,即使这个所谓的明星什么都散燃毁不会。甚至为了捧红一个明星,不惜改冲备剧本。所以即使观众说了又有什么用呢?没有人会听也无人会采纳观众的意见啊。
⑤ 近几年的电影发展形式
第一,中国电影的票房和影片质量。大家都知道,无论从影片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非常大的提高,这不仅是国内,我们的电影在国际市场的票房也在逐年增加。周处长介绍了国内市场情况,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国际发行方面的一些情况。我们的电影在改革开放以前在国外基本上没有票房,因为我们的电影不能进入商业院线,我们的电影主要是作为文化交流用的,我们称它为“铁盒子大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产大片也陆续进入国际市场,也有较好的市场收益,其中,影片《英雄》在北美有7亿人民币的票房。所以说,我们的国产影片在国际上也获得了认可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外,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国际电影节上如今也备受欢迎,中影集团进出口分公司对此深有感触,我们所摆的展台,中国电影的代表,都感受到了这一点,国际买家都在关注着中国电影。当然跟美国相比,我们的数量和质量上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对中国自身来说,中国电影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及国际电影行业对我们的青睐,这是数量和质量。
第二,电影市场的发育。刚才周处长在讲话中已经提到我们的市场发育得很快,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话,也说明了我们电影产业的发展基础很低。我们前不久跟房地产业协会联合举办了《中国电影业和房地产业跨界高峰论坛》,按说,从经济的盘子上这两个行业不能坐在一起,房地产特别是商业地产他们每年给国家交的税都是数以千亿计的,我们电影业的产值才60亿人民币。但是我们这两个行业都是民生关注的,一个是物质关注,一个是精神关注。大家都关注房地产是房子是普通百姓必须的,必然关心房价、租价涨不涨之类的问题。大家也关注电影,包括农民,休闲之余需要放松,必然会关心近期有没有新电影上映,好看不好看,哪个导演导的,哪个明星演的等等之类的问题。所以,从经济盘子来说两行业虽不匹配,但从社会文明、社会影响来看,两行业当属门当户对。现在,电影院的租金越来越高,归结为房地产行业的原因的话,那就是说房地产的价格升高提升了电影院的租金价格,归结为电影行业的原因的话,那就是是电影投资人、影院的经营者相互竞争出现的一个局面。为了维护市场健康发展,适时地就市场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这个班为什么叫“研讨班”呢?除了老师讲以外,我们也安排了互动,明年我们也有计划,召集有关专家就市场出现的问题举办各类研讨会,力争提出解决市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前瞻性的建议。这是从市场的发育看。
第三,电影市场的投资热情。中国电影迅猛发展,使得业内外资金的投资热情高涨,过去国有投资数额是非常小的,所以电影业发展了50年也没有太大的发展。如今,电影业已走向市场经济,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但电影的改革实际上是从93年开始的,比如说实行院线制,比如说允许民营投资、允许外商投资、放开出品人等等,这些大的变动是原来所没有的。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没有把它作为商品来经营,一直把它作为宣传工具来使用的。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机构的改革,我们人的意识、观念也要革新,我们要让电影为国家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我们的电影能不能成为国家的经济支柱,这都是摆在我们电影人面前的大事,所以我们要研讨。这是从市场的投资看。
第四,产业新技术发展。以前的电影采用的是模拟技术,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胶片技术、胶片电影已经开始制约中国电影的发展了。电影是一个喜新厌旧的领域,得先睹为快,一般说来,一部新影片上映一个月后基本就下线了。所以,经常有专家建议搞一个艺术院线,把那些有价值影片的在艺术院线里的影院持续放映,理论上是对的,但是要作为商业运行效率是极低的,这在国外也少有成功的案例。据我了解,目前最成功的有两部电影,一个是中国影片《庐山恋》,它的场次已经进入了世界吉尼斯记录;另外一部是英国电影《飘》,已连着放了好几年了。这种作为艺术片能不能拿出来做,可行不可行,这些都是我们不断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儿童电影院,我们提了50年了,到现在我们也没有研究出儿童电影院到底怎么样解决。还有大学生院线,大学都有电影厅,包括北大那样的名牌大学,谁去给它装修,谁去给它管理,北京是全国大学最多的城市,这些年一直在做,如何利用好大学电影厅这些阵地,这都是我们要关注、要研究的问题。
数字技术为这些领域带来了发展机遇,可以说,中国电影产业新的动力就是数字技术。为什么采用数字技术?我个人认为胶片比数字好看,层次丰富,色彩比较适中,看起来比较舒服,那么为什么还要采用数字技术呢?首先,数字技术是趋势,其次是数字电影给电影的经营管理提供了太多的方便,比如从制作上看,过去做一个特技是很难的,一旦做不好就出现穿帮、不真实,但数字技术可以做得天衣无缝。
此外,数字技术具有四大功能,一个是特技与合成,把小场面做成大场面。过去像千军万马这种场面必须有千军万马的实物在,现在用不着了,几百人甚至几十个人中景、远景拍完合成,就能产生千军万马的效果。还有一个就是切换的功能,不同的场景给它换了,不同的服装给它换了,或者人头什么的都可以调换,清晰度不够可以修正,这样就可以节省许多制作和拍摄成本;而胶片很难做到这些,拍完了马上就得看,不行就得重拍,胶片是很昂贵的,用数字技术拍的话,如果这一条不过就再来一条,其成本是比较低的。最后一个就是它的修复功能,就是我们中国电影资料馆现在进行的国家级工程,所有过去的胶片电影通过数字技术修复,数字技术可以把新片做旧,旧片做新。除了资料片以外,另外在电影拍摄当中,如果你要拍一个很古老的场景,如果是胶片技术,那得需要很好的场面调度,包括灯光、道具等等,现在不用了,数字技术提供了很多的制作上的便利。简单地说,艺术家想到的场面,数字技术都能够帮他实现。再有一个功能就是体现在放映上,原来都是跑片放电影,而数字拷贝,如果不考虑时差的话,全世界的观众可以同时观看同一部电影。现在有一种新的说法,就是“影视的河流在技术上,电影越来越像电视了”。我们通过卫星传输接收影片,直接储存到服务器里面进行播放。特别在农村,现在农村建了近百个节目接收站,农村电影院线公司通过卫星接收影片。
因此,之所以说中国电影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从国产影片的数量、质量;二是市场的发育;第三个是新技术的采用。如果没有数字技术做支撑,影片的质量再提高、数量再增加、投资热情再高,我们的发展也不会有后劲。因为50年的发展经验证明了,中国电影没有获得快速的发展,除了社会等因素外,技术落后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
据《人民日报》说法,中国电影进入了“黄金发展机遇期”,我们说是“快速发展机遇期”,我也同意周处长讲的,中国电影的社会舆论很好,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比如说电影院发展速度很快,这种速度能保持多久?像北京、上海、深圳等这些大城市新建的大电影院硬件环境设施跟世界相比已没有什么距离,但如何提高影院的服务水平和放映质量,如何能够让消费者感觉到这里的视听感觉是别的地方所享受不到的,与此同时,中小城市影院投资建设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研究和探讨。
前不久,赵部长召集了一个研讨会,讨论我们应该怎样评估并发展我们的市场?会上我们提出,建设电影院必须有政府支持,有政策导向,不能单纯的只靠市场竞争来建电影院,因为它跟其他的商品比,跟超市比,电影院是不合算的。之所以一些商业房地产商在购物中心建设电影院,是看到了电影院所带来的附加效益,它能够带来人气,增加人流量,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所以,我们在看到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组织各种各样培训班、研讨班的主要原因。我们目前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还不是太成熟,电影制、发、放的方式怎么样,利益分配结构合理不合理,过去5%是用在制片,因为没有人想拍电影,我们就拿这个鼓励、支持他。后来改革开放制片放开了,宽松了,影片数量也随之就多起来了。今年预计会超450部,再加上电视电影500多部,再加短片影片产量在700部左右。我们的影片产量仅次于印度、美国。但是,每年进影院的也就在百部左右,就目前银幕规模来说,也只能容纳120部—150部之间,所以,我们下一步调整追求的不是影片的数量,而是影片的质量。
为什么要建立市场?显而易见,没有市场再多的片子都没有用。我记得几年前的一个研讨会上,一位美国专家和我讲过这样的话:严格的说中国没有电影市场。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你们农村不收钱,就几个大城市收钱。我们今年票房有望超过60亿,几千块银幕的放映规模,这告诉我们中国市场潜力很大,但逆向思维又让我们扪心自问,为什么中国的市场潜力挖掘不出来?现在我们规定了制片方分配不能少于43%,我认为这只是一个参考值,实际上还得以发行和院线影院方协商结果为准。为什么要制定利润分配比例?就是要保证国产片制片方再生产的资金,否则的话国产影片没人拍了。不论是从国产电影工业的发展还是社会进步来说,绝不能这样!我们要做大电影产业,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必须要面对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数字电影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发行模式跟过去胶片影片发行是不一样的。胶片时代,我们需要很多的人发片子、监片子,现在不用了,我们网上都可以监控,那么这些人何去何从,这都需要研究。
二、电影后产品的营销是电影产业的重要的一部分。同美国大电影产业相比,我们电影后产品的营销是很差的,美国的后产品营销占了很大的比例,电影产业总值中的70%是开发影片后产品所得,票房只占到30%左右,而我们的票房占到一半以上,电影后产品市场拓展是急需研究的。
三、电影版权保护。影片盗版现象非常普遍,网上侵权现象尤为严重。12月11日上映的《三枪拍案惊奇》,网上已经有了,据说第一天上映,第二天就已经在网上有了,这就直接侵犯了我们电影的制作权,直接影响了我们票房的总效益。
四、电影市场监督。前一段时间因影片《阿童木》媒体爆出票房“注水”现象,这说明电影市场管理还不够严格,我们怎么样监管?目前我们采用的是聘用一大批市场监票人员,这其实是最原始的做法,不能老让人下去盯着,盯也盯不住。近期,协会将出台《电影发行放映行业规范准则和自律公约》,协会要大力倡导诚信经营、科学管理,倡导电影企业经营者顾全大局,要有责任意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共同维护我们来之不易的电影的繁荣发展的态势。
五、行业自律管理体系。发达国家是靠行业管理的,不是靠政府,政府是出规则、出规矩;管理靠行业,那么行业管什么?跟政府怎么样衔接?政府管哪些?行业管哪些?当然我们中国电影还不可能一下子过渡到行业管理,这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六、影院放映质量的监督。就此问题我利用各种场合强调放映质量,一部影片经过编剧、导演、摄影、演员、技术及制片等人员的辛勤劳动制作出来的,如果影院放映质量不好,座位不舒服、音响不好,这就相当于向消费者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我们通常会认为,五星级影院代表五星级的服务,放映质量一流,但是我在这儿讲一下,现在有些五星级电影院也靠不住,为什么呢?像换灯泡这样最简单的问题,我们规定灯泡一个月换一次,但有的影院半年都不换,你以为是家里的灯泡吗?暗了细节就看不见了。这样的问题谁管?我们协会现在也没有这样的人力、财力去查、去监督。但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呼吁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要对消费者负责,保证影片的放映质量。
最后,我想和大家在这里再探讨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电影发展的科学研究。我们希望大学、研究机构、社会团体,也包括我们的发行放映部门要关注电影行业发展趋势和动向,加强并提高科学研究能力。近期,电影局要出台一个关于电影院方面的国家指导办法,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就是怎么样能够保证大城市的社区百姓看电影更方便,此外,还有中小城市怎么办?校园影院怎么办?农村怎么办?总不能老让农民观众看0.8K的,它还能不能进步,还能不能到1.3 K,到2K,甚至 4K。按照国际标准2K,就是你能看出2千条线,你要分不出线那是一片了,就是清晰度太差了。现在中国大城市用这个标准,在社区和中小城市是1.3 K,但我个人认为,1.3 K是过渡产品,因为美国不供1.3 K的节目,仅靠供国产片可能回收资金会有困难,就逼着你做2 K的,这是中国特殊的情况,美国都是2K。我个人认为目前中国数字电影放映格局是很科学的,条件好的就看2K的,条件稍差一点的就看1.3K的。现在又推出了4K, “我是4K的啦”,这是商业炒作,本质上不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拍摄上是用2K的。如果是4K的,必须从开始拍摄就用4K的摄影机,中间制作到最后都是4K的设备,这一天最终会到来的。前天,我从哈尔滨回来,哈尔滨今年的机械放映减少了60%,我估计明年就要完了,为什么?因为我们中国在力推数字影院的建设,国家又出台鼓励政策,所以必然会激励电影投资人投资数字电影院,这又必然会加快数字电影的发展速度。
总之,我的意思想跟大家说一下,我们为什么先后组织这么多的学习班,有技术的,有管理的,有研讨会性质的。下一步要和外经贸大学办一个EMBA班,专门为影视行业培养高级管理人士班,除了讲通用管理理论外,还要请行业的专家讲课,为什么这么做?我觉得提高人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人的素质制约着行业的发展。另外,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也很多,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培训班、研讨会来研究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政府做决策,帮助专家研究我们给他们提供素材,这样以保证我们中国电影健康、快速的发展。
⑥ 中国电影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字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1925~1927年间,上海先后成立140家中小型电影公司;广州、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亦拍摄影片。
1930年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于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燃空薯联盟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上海原各私营电影制片厂联合组建为公私合营的上海联合皮者电影制片厂,于1953年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
代表人物: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任彭年、沈浮、史东山、邵醉翁、何非光、杨小仲等。
(6)电影文化怎么发展扩展阅读:
中国电影现状,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方面都越来越好,重新赢得国内观众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出现持续上升趋势,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
中式大片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受到外国观众的欢迎,国际市场有了新的开拓,商业价值也趋于提高。
⑦ 你觉得国内影视行业会向哪些方向发展
可能会往悬疑神秘等方向发展吧,因为最近有很多这样的题材的电视剧出现,而且受众很多。
还有往一些甜宠方向吧,符合女性市场观众较多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