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苗娃电影观后感如何写
“对于在深圳生活的人来说,苗疆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它很远,远到可以想象出所有的纯真与美。对于在苗疆里面的人来说,深圳是一个遥远的城市,它很大,大到可以容纳所有苗家人的梦想。直到有一天,他们互相走进了对方……”电影《苗娃》讲述的就是发生在深圳与贵州苗寨之间的故事。生活在苗寨的留守儿童与打拼在深圳的父母亲人,他们如何演绎情感纠葛?现代文化如何深入与影响苗寨风情?亲情与友情又能否找到各自的终点与归属?电影《苗娃》将以跌宕的剧情,展现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9月6日,被喻为“新时代亲情大爱电影”的《苗娃》,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江景区举行开机仪式。该剧由深圳、喀什、贵州三地联合出品,据南都记者了解,该影片不同于一般青少年电影的低成本投入,制作方投入了千万资金,在深圳与贵州黔东南苗寨两地实景拍摄,预计影片将于2014年春在全国院线上映。
0 1电影以苗族儿童天籁般的歌声为情感线索
该电影由少年情感电影导演郦虹执导,携手翁虹、郑毓芝、李木子、许凝、雷燕、戴佳佳、姚宏合美等演员。
郦虹曾与张艺谋合作过《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多部展现亲情的影视大片,被媒体誉为拍电影的“儿童教育家”。她向记者介绍,电影故事并不复杂,但展现的情感世界却极为丰富。电影讲述深圳某杂志社摄影师陶桃来到西江,发现了一个双耳失聪的小女孩米往家有三兄妹,父母为了治疗米往的耳病,外出打工2年不回家,留在家的三兄妹相依为命艰苦地生活着。米往的家庭引起了摄影师的关注,在摄影师陶桃的搭桥和帮助下,深圳一家慈善机构决定无偿为米往提供昂贵的人工耳蜗。米往的病治好啦,她的妈妈爸爸又都回到苗寨,开了一家农家乐,为游人唱苗歌跳苗舞。米往幸福的生活在苗寨和父母的身边。
该电影主要着眼于当下关注的留守儿童问题,但无论切入的角度还是高度,都将远超同类影视作品。据第11届“华表奖”获得者、《苗娃》编剧潘富荣介绍,这部影片并不是采直接反映贵州苗寨留守儿童生活这些略显老熟的套路,而是以苗族少女那富民族特色的天籁歌声为情感线,并一直贯穿整部影片,成为该片的一大亮点。
郦虹表示,该片虽然讲留守儿童的艰辛,但始终洋溢着欢乐,影片不但有天籁般的清音苗歌,还将尽情展现美丽的苗寨风光、精美的民族服饰及淳朴的民族风情。她评价《苗娃》这部电影,是用民族的声音召唤亲情回归的视听大餐,是一部真正的青少年艺术电影,是一部重塑社会价值的心灵绘本,更是一幅描绘新时代人文关怀的情感画卷。
0 2给观众对于公益和亲情的思考带来另一种全新的思路
作为《苗娃》投资摄制方,深圳零点星传媒集团董事长、喀什零点星文化传媒总经理卢茂新认为,《苗娃》这部电影,是在中国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不断加剧以及人口流动失衡的大时代背景下,在漂泊于城市中的外乡人与亲人们千里相隔的现实的基础上,探讨亲情的关系与亲情的意义,思考关于人性的尊重,关于生活的本真,关于我们心中必需的公益的那些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电影用镜头呈现那些背井离乡忙碌在城市中用汗水和对生活的期盼支撑起的内心;用镜头挖掘生活中那些被忽略但却震撼内心的人性光芒;用镜头诠释“尊重”对于那些城市建设者们的真正意义。同时,故事在城市和村寨之间穿梭,喧闹与安静两种不同生活状态强烈对比,原生的苗寨风光、摄人心魄的苗歌等淳朴、清新的民族元素,会让每个身处浮躁社会无暇顾及自己内心的人们,重新思索到底什么才是生活最本真的意义和最初的美好。
他还表示,《苗娃》无论是在资金的投入还是演员的阵容上都不同于其他公益亲情电影,希望能够引导中国电影市场对当下亲情、尊重、生活、公益事业的思考与积极回应,借此重塑社会价值,倡导人文关怀,也希望中国电影市场掀起一股大爱风潮,不仅是让孩子们有接近自身的电影看,也让成人能通过电影进一步关注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著名诗人梁小斌为片中歌曲作词,他在探班的过程中说这部电影利用大山中的生机与力量与祖孙三代之间情感的强烈碰撞也许会给观众对于公益和亲情的思考带来另一种全新的思路。
② <<卓远的梦想>>观后感怎么写
<卓远的梦想>
讲述了一位不明身份不明国籍的弃婴卓远的感人故事。他在不断找寻自我身份、亲身父母的过程中,尝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更在收养自己的佤族护边员、边疆火车站小卖部店主等老人的深切关怀下,感受到了浓浓的情谊,进而坚定了身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少数民族的信念。
影片于2017年在中缅边境实景拍摄完成,充满了秀丽的少数民族风情,有着丰富的童真童趣。在近期国产儿童影片中,难得地重现了1980年代中国电影黄金期里重视情节和细节的质朴品质。该片以现实主义的细腻笔触,娓娓道来的一个“少年烦恼”之小事,却荡漾出了一幅细节丰富、情感真挚的边疆风俗画。
③ 求电影(边城)的观后感
《边城》里那一种沉重古老静止的边城风景,以及边城小人物的生活状况,如画。而画中的人物呢? 茶峒,小溪,溪边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太阳升起,溪边小船开渡,夕阳西沉,小船收渡。这生活无形中就够成了一幅图画,有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意象与味道。 它们沉淀了恢弘沧桑,沉寂凄婉的悲壮。 作为图景,有永不退色的鉴赏价值,浓厚的乡土气息。作为真实,却有它无法承载的厚重。作为生活其中的人更是另种悲凉,无奈。 翠翠的母亲与一个军官私生下她就早死去,父亲她刚诞生起就远去。从小相伴翠翠的是黄狗,爷爷,渡船,渡口以及对母亲依稀回忆。成年累月感受的是临溪石头,天光日月,河风。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的黑黑。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动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鼬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俨然图景中一道风景。她生活在这亘古不变的图画里。 风和晴朗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往水中抛去,镞的使身边的黄狗自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张着耳朵听祖父讲城里很多年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做成的竖笛含嘴里吹迎亲送女的曲子... 遇到过渡的是新娘。翠翠必争着做渡船夫。站在船头,懒懒的攀缘缆索让船缓缓过去。花轿到岸拉,翠翠必战在小山头,目送这些远去,方回转船上,把船靠近近家的岸边。独自哼唱或采一把野花束在头上装扮新娘子... 平静,古老而祥和,自然朴实。 然而翠翠却是敏感脆弱,孤独忧伤的。 倘使爷爷死了...吊脚楼上的曲声与这幽怨的心思相对应。倘使爷爷死了,会有户人家等着她?这是她唯一透破这图画的路? 引出了翠翠心中隐秘幽暗的一段爱情故事。 笔触冷静平淡,语句没有任何宣染艳丽。白描淡淡的不能再淡。然而白描中仍看到结果的厚重。隐秘忧伤的是他们的爱情没有开始就消失。 翠翠不做声,心中只想哭,可是没理由可哭。祖父再问下去,便引到了翠翠死去的母亲...老人说了一阵,沉默了... 原来来做媒的是为大老。而站在对溪高岸竹林里为她唱歌的却是二老。二老想做云雀,二老有诗人性格。翠翠喜欢二老不喜欢大老。 文字总在二老是为要一座碾水房还是一只渡船着游动,在渡船上爷爷反复询问中延续。 二老爱翠翠,喜欢翠翠,他在碧溪阻为她唱了一十七个晚上的歌。他认定自己命中就是个撑船的。 翠翠感觉生活太平凡了,感到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 翠翠梦见在梦中被一个人的歌声浮起来,上悬崖摘了一把虎耳草。 而先说媒的是大老,大老却死去了。翠翠还不知怎么回事就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二老因为家庭的阻力,舍弃翠翠下桃源去。翠翠的爱情破灭。爷爷死了,她仍与黄狗来弄渡船。 整个只在一幅平静沧桑的的图画中。给人无以承受的悲呛,无以承载的重量。 画外多少人对这种白描的图画不感兴趣?不会想象那里是个世外桃源?但有多少人真正去过文中所表叙的生活? 生活不是图画。生活需要流动。
今天是我第三遍观看电影《边城》了,看着一幅幅清纯而又自然的画面,我又一次被影片质朴的人情和真挚的情感所深深打动!
六年前,当我第一次观看电影《边城》,为学生讲述翠翠的故事时,我被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深深感染,自己的心也随着翠翠而或喜或忧,或悲或叹。那时,我大学毕业仅一年之久,带着年轻般的轻狂,只是把故事讲得热血沸腾,并未深悟出其中的酸甜苦辣。又一个三年,当我带着新一轮的高一学生再读《边城》时,我看到的不只是一段凄婉的爱情故事,而是作者笔下所描绘的理想人生形式——健康、优美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如今,再一次细细品味这篇经典之作时,作者笔下所描绘的湘西世界的纯朴人情和至真人性,无不成为在这个物欲横流、道德败坏的时代下,净化人们心灵的一曲圣歌。
今天语文课上,我们观看了根据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改编的同名电影。我认为电影的改编比较成功。之前没有从头至尾地读过小说,但看过之后我的感慨也很多,在这里记录下来。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两个年轻人:天保和傩送与摆渡老人的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故事。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这样一个奇特的家庭:靠摆渡为生的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二人。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傩送,从此对他产生了好感。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上翠翠,托人向老船夫求亲。兄弟俩人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事后外出意外而死。傩送也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 (本人概括能力低下,故此段部分语句为摘抄。)
看电影时我最深的感觉就是,边城的人民是一群善良、淳朴的人,他们保持着昔日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与纯朴勤俭的古老民风。电影中的山城是一个充满乡土人情的世外桃源。山城中的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患难与共。像老船夫拒收过渡人塞来的钱;端午节赶集时卖肉的老板给他多称一些;生意人大方地送给他酒和粽子;还有在老船夫过世时,面对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翠翠,顺顺一家的无私帮助……这就是质朴的边城人民之间浓浓的一份真情。我想,正是良好的民风造就了边城的山水情。而这种民风在现今繁华的城市中已经荡然无存了。另外山村里那片美丽的景色也深深地吸引了我。相对于在林立的水泥筑起的高楼大厦中的城市生活,我更想往生活在那一片山清水秀的地方——那种生活是人与自然的融合。
而说到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要属老船夫了。他虽然生活并不富裕,而且工作十分辛苦,但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过着心满意足的幸福生活。但是同时,他也有着重重的心事。他牵挂翠翠的将来。和翠翠相依为命,他将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到了翠翠身上。他对翠翠的挚爱是那么淳朴、善良。我有时候甚至觉得他就是为了翠翠而活着。而电影中的另一个主要人物——翠翠,则是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她和老船夫辛勤工作,乐于助人,在这两人身上,我看到了勤劳、善良、淡泊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翠翠也多了一份忧愁,对爱情的羞涩和不解增添了她的烦恼。她和傩送的爱情是那样的平淡、朴实,甚至两人都没有过谈情说爱,更没有过什么海誓山盟,有的只是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洋溢着含蓄之美。而这种简简单单的爱情,不正是现在很多人所梦寐以求的吗?
书中人物的这种朴实感情,同样体现在天保和傩送两兄弟身上。他俩既有对爱情的忠诚、坚贞,又有自我牺牲的美德。他们爱翠翠,都是以感情为重的。在他们心目中,爱情与钱财、地位这些功利的东西毫不相干。傩送不选择碾房而宁愿撑渡船;天保则为了成全弟弟而牺牲自己。他们用友善演奏出平凡而高尚的爱情之歌,不能不让人为之动情。
电影中最妙之处即使结尾部分。傩送最后回来了没有?翠翠等到他了吗?电影都没有给出回答,而是给予了我们一个广阔的遐想空间……
《边城》,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名作。沈从文系凤凰人,一生都难以忘怀家乡,特别是沅水,因而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此为环境题材的,《边城》是其中代表。
故事发生在湘西一个风光秀丽,人性质朴的边远小城,即使是战乱年代,仍保有一方净土的小城,讲述了翠翠及其祖父,天保大老,傩送二老等人之间发生的事。以翠翠的感情为主线,描绘了湘西生动的社会风俗,优美的环境,纯朴的人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
学过《边城》之后,不禁会为湘西美丽的环境,质朴的风情所吸引,在大脑中尽情勾勒美丽的画卷,陶醉于青山绿水中,陶醉于端午龙舟的火热中,陶醉于人们之间的朴实情感中,心随着翠翠的一言一举而起伏,为她欢喜,为她悲伤。
翠翠作为主人公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的纯真和善良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中。在文字的描绘中,我可以想象出她美丽的样貌,质朴的微笑,这大概是影视作品所不具有的优势,文学作品留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每个人都可以在心中描画一个自己欣赏和喜欢的形象。
然而,在看过《边城》的影片后,我却发现影片中的翠翠和想象中的差别很大,就样貌而言,自然不能过于苛刻,必定现实和想象总是会有差别,但有一点真的出乎我的所料,影片中的翠翠是个很沉默的角色,很少或者几乎见不到她有什么笑容,这对于我的想象简直是一种颠覆。在我的想象中,翠翠应该拥有美丽而灿烂的笑容,因为这应该是自然山水养育的少女最明显的特征,笑容是一个人心灵的映射,从笑容中我们便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体会出她的心灵是纯洁还是狡诈,是开心还是忧郁。总之,在我看来,翠翠的笑容是不能没有的,这就是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遗憾。
④ 红色经典电影学生观后感5篇
红色电影总是能够激起人的爱国之心,红色电影也是爱国 教育 的重要路线之一。下面是我整理的红色经典电影学生 观后感 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观后感相关内容推荐↓↓↓
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范文5篇
上甘岭观后感精选10篇2021
观后感范文精选6篇600字
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观后感5篇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1
从小学时就学习过焦裕禄同志的先进 事迹 ,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事迹始终在脑海中回放,一遍遍激励着我前进。再次看《焦裕禄》这部影片,重温他进入兰考县对党的工作忠心耿耿,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再次忍不住落泪。
看完这部影片,我在想假如我处在他那样的位置和境况,我会怎么做呢?我有勇气留下来在最危难的时候和群众们一起渡过灾难吗?我想是肯定的,因为在我的心里已经有了榜样,我知道该怎样做啦,我知道作为一个党员的真正意义。正是从他那里我知道了,人活着得有自己存在的价值,生活就是母亲把你生下来,你要好好的活着,而且不是为你自己而活,为广大人民群众而活。要时刻想着他人而不是自己。
从他刚来到兰考,围着他的是一群没吃饱饭的小孩,看到车站都是正准备背井离乡的灾民,他心里难受,我心里也不好受,那时候的中国还是比较贫困和落后的,加上自然灾害,人们生活简直就没法过。而领导干部及极个别的党员还想不干啦打退堂鼓。而焦裕禄同志在国家和人民最危难的时刻,没有被困难吓倒,并坚定的向党组织表示:“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最困难的地方越是能锻炼人,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在工作中他说到:“我们党员就是要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所有的工作不是做给上级领导看的。”当面对着自然灾害,而吴县长还只关注做展览给上级领导视察时,他又说道:“如果连人名群众最基本的温饱就解决不了,还谈什么未来和发展,当务之急就是怎么让兰考县那么多人过上好日子。”他到基层视察时刻都带着本和笔,记下所有能让人民生活提高的 方法 。关注兰考风情,用泡桐治沙,辛苦留住一名研究地质的大学生。关心每一位兰考县人民。他就是人民的好儿子。将党中央的声音和行动传到千家万户。
虽然在兰考县时间不长,但短短的四百余天里,他顶着风沙,冒着风雨,忍着病痛,行走在兰考贫瘠的土地上,扎根在兰考人民的这片土地上,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忘不掉焦裕禄同志安葬的那一刻,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自发的为他送葬,恋恋不舍的告别他们的好书记。那是人民群众对他的最高褒奖,是人民群众对他的眷恋之情。
他是一个好父亲,认真教育着自己的每一个孩子。他鞠躬尽瘁为人民,两脚踏遍黄沙地,“心里装的全是人民而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好品质深深的扎根在我的脑海里,也深刻影响了他自己孩子的心,为后代做了一个好榜样。我觉得做人就应该做这样的人,作为一个党员也更应该做这样一个党员。我们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跟应该要有焦裕禄精神,将这种精神化作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永远在人民群众的这片土壤上生根,发芽,结果。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2
今天看了一部红色革命电影《上甘岭》,电影的主要情节是:1952年秋,朝鲜战争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美国侵略者竟在板门店谈判休会期间,调动六万多兵力,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取上甘岭阵地,进而攻占五圣山,用武力获得他们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坚守上甘岭阵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的率领下,与敌人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二十多次的疯狂进攻。
此后,他们又根据上级指示,退入坑道坚守阵地,拖住敌人,使之无法前进一步。在山上坑道里坚持战斗了一个月,他们遇到了各种难以想像的困难。不仅与外界的联系被敌人切断,而且缺水缺粮,生存艰难。但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坚守了二十四天,从而赢得了时间‘使中朝军队取得了大进攻的胜利,并使整个朝鲜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来谈判,无可奈何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朝鲜人民得到了和平。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让我为之动容:由于敌人的封锁,部队严重缺水,战士们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级领导派来送水的小分队,队员们一个个牺牲。为了保存实力,八连战士们又得下山去抢水。但是,战士们刚装好水,就被敌人的流弹打中了。后来,师长派人历尽千辛万苦才送上一些萝卜,并特意送给连长两个苹果。虽然连长自己是那样干渴,却把两个苹果分成许多片,分别送到全连每个战士的手上。
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战士们在那样饥渴的情况下,没有忘记自己的战友,这种阶级友爱是多么高尚。
他们真正做到了“,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此时,我也感触良多;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一名国防生,我们更应发扬继承老一代先烈的这种优秀品质。
“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和大家齐心合力,拧成一股绳,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相应地,自己得到的也会得到很多东西。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3
《地道战》这部影片至今仍让人百看不厌。影片智能双全的高传宝,一片忠诚的老钟叔,还有那个汉奸汤司令以及那个穷凶及恶的日本山田队长,都在我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如片中的那些动听的音乐也如天籁,紧紧萦绕耳际,挥之不去。
1942年,日寇对我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高家庄英勇的男女民兵,从四面八方齐集村口,准备战斗。我根据地人民为了保护自己、消灭敌人,采用了不少巧妙的战法,地道战就是其中之一。冀中根据地人民民兵队长高老忠和民兵隬长高传宝的带领下,把家中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但有一次,小鬼子山田队长率日军在天黑之际偷袭高家庄,这事被老钟叔发现了,高老钟意识到鬼子进村将是老百姓的一场灾难。面对凶恶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来到村中的老槐树下,解开绳索,拉响了那口报警的大钟,就在钟声回荡在高家庄的上空时,山田的枪声也响了,这位忠诚的老钟叔倒在了山田的枪口下……高家庄人民被激怒了,他们望着老钟叔的遗体,立下了铮铮誓言,他们要为老钟叔报仇!
1943年夏,高传宝利用地道的翻口击毙了混进高家庄的特务。日军分队长山田纠集了几个据点的兵力进行报复,但却被地道内神出鬼没的高家庄民兵们打得浇花流水。日军在遭到抗日队伍的英勇反抗后,对高家庄的抗日武装力量既怕又恨,想方设法要扑灭这股抗日的火焰。
不好!地道口被狡猾的敌人发现了,我的心随之也提了起来。他们不敢贸然进去,竞用几台抽水机轮番地往地里灌水,毒气也在鼓风机的煽动下,直扑地道!别担心,他们有他们的打法,咱们有咱们的招数,几经改造的地道,既能防水,也可防毒。你听,解说员那富有磁性的声音“水是珍贵的,应当让他流回原处,烟是有毒的,不能放进一丝一缕。”鬼子已经没有了花招,咱们要开始动手了!整个高家庄,村里村外,到外都成了埋葬日本帝国主义的汪洋大海,房上房下,火坑上,灶台下,到处都是复仇的枪口和子弹,冀中的平原上,到处是抗是武装,烧杀抢掠、作恶多端的小日本,在抗日战斗的滚滚洪流下,变成一群无头苍蝇!敌军大败,原本耀武扬威的他们,现已闻风丧胆,以前狼烟四起的高家庄,现已欢呼雀跃:以前气势汹汹的鬼子,现已抱头鼠窜……我们胜利了!
振奋人心的歌儿又响了起来,那催人奋起的旋律,那慷慨激昂的节奏让我感慨万千。顿时,我觉得我自己作为一名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骄傲。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4
“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今天,我们全校来到了电影院观看电影《英雄王二小》。
一九四二年,日本侵略者对河北西柏坡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二小的奶奶在扫荡中,被日军残忍地用火烧死。日军在扫荡期间实行了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对当地居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二小的故乡龙沟村顿时成了日本鬼子的屠杀场。最后,由于八路军赶到,将这小股日军击退了。看到这,我不禁愤慨,要是八路军早一点或晚一点来,这一切就不会变成这样了。可是,历史是无法改变的。
二小十分痛恨杀害他奶奶的日本鬼子。一次反扫荡行动中,他受张营长的命令,向西柏坡传送鬼子来扫荡的情报,与鬼子撞上了车。情急之下,他急中生智,带领鬼子在山里转悠,专挑难走的路,为老乡们转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当他把鬼子带进埋伏圈,鬼子小队长发现中计了,抽出刺刀向二小刺去。虽然八路军全歼了敌军,打了一个大胜仗,可二小他却永远无法站起来了……
二小的 故事 就像一面明镜,照亮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正义和伟大;也照出了日本侵略军的凶残和丑陋。团结起来的中国人民是无法战胜的。八年的艰苦抗战是值得的,打磨了我们中华儿女坚贞不屈的精神。
这一次观影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5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董存瑞》。它主要讲的是:16岁的董存瑞不想当见习八路了,想要参军。王政委和连长都说他年龄小了点,不可以参军,董存瑞一点也不死心,就跟他们蘑菇。后来,王政委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连长最后没办法了,终于答应让他参军了。
当八路军准备攻打隆化,解放热河。国民党军队又造了许多碉堡,来做掩护。想打这场仗,爆破队长很重要。到底给谁呢?领导们思考了半天,决定给董存瑞。由火力队来掩护爆破队,让爆破队去炸碉堡。其他的碉堡都被炸了,就剩下最后一个了,这是一座小桥,也是最难炸的一个。眼看上去了几批人都没有成功,董存瑞说:“我来”。他左闪右躲来到桥底下,怎么也没找到能放炸药包的地方,炸药架又用完了。怎么办呢?眼看着同志们一批一批的倒下,总攻时间就要到了。这时候董存瑞用自已的身体做支架,举起了炸药包喊道:“为了新中国,前进!”
难炸的碉堡终于炸掉了,战役最后胜利了,而董存瑞却永远地离开我们!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被董存瑞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了新中国而放弃自已生命的高贵品质深深地打动了。同时我也非常生气。我弄不懂蒋介石为什么要打内战,难道你不是中国人吗?难道有了国民党就不能有共产党吗?难道国共两党不能和平相处吗?
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因为这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长大了以后,也要回报祖国!
红色经典电影学生观后感5篇相关 文章 :
★ 红色影视剧小学生观后感5篇
★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精选5篇
★ 红色革命电影观后感范文5篇
★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精选6篇600字
★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作文
★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
★ 红色爱国电影观后感最新10篇2021
★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
★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大全2021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⑤ 求写篇800字的爱国电影读后感
爱国电影《铁血》观后感
伟大的中华大地,养育了亿万儿女,圆明园的火光,列强的入侵,唤起一代青年致力共和。芦沟桥的枪声,日本浪人的狂笑,激发又一代青年拍案而起,舍生忘死,挽救民族危难。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册,每一页都闪耀着爱国主义的灿烂光辉。
观看爱国电影《铁血》后,我的感触很深。
影片讲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影片中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权压迫,不畏虎豹豺狼,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民族的自由,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昌盛,谱写了一曲曲响彻云霄的爱国主义壮歌。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而推出的战争巨片《铁血》,9月1日起开始国内公映。这部影片真实再现了国民党正面战场昆仑关战役的悲壮场面。
8月31日,在北京新世纪影院举行的《铁血》首映式上,剧组主创人员出席了与北京各媒体的见面会。民革中央、黄埔军校同学会、抗战将士的后代等近300人观看了这部电影。影片放映结束后,观众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铁血》反映的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著名战役昆仑关战役。1939年冬,侵华日军派出号称“钢军”的精锐部队第五师团与第十八师团,在华南北部湾沿海钦州一带突袭登陆,攻占南宁,妄图切断当时中国大后方唯一畅通的国际交通线。中国军事史上第一支机械化部队陆军第五军,在杜聿明的指挥下与日军王牌机械化部队激战近月,终于夺回地处西南国际交通线咽喉地带的昆仑关。
在这场激烈的攻坚战中,中国军队全歼了日军精锐的21旅团,击毙日少将中村正雄并基本消灭了该旅团的全部指挥官;中国军队亦付出了1万人以上的伤亡。
电影《铁血》在描摹这段壮怀激烈的历史时,既着力刻画了杜聿明、戴安澜、郑洞国等国民党将领的内心波澜,也真实再现了下层官兵和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从而将战争宏观与战壕微观紧密结合起来,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军民同仇敌忾的爱国精神。
据影片制片人兼出品人陈敦德介绍,昆仑关战役是8年抗战中,中国从防御阶段转为相持阶段的转折点。这场战役之后修建了昆仑关战役抗战烈士陵园,战役中阵亡官兵的姓名都刻在大理石墓碑上,蔚为壮观。虽经60年风雨,陵园至今仍旧保存完好,悼念群众络绎不绝。
我记得片中的日本将士说了一句话:“打败一个阵地并不难,但要打垮人民爱国反抗的精神是非常之难!”当中华人民开始反抗时,日本帝国傻了。他们万万没想到中华人民为了国家赴汤蹈火,出生入死,能为国捐躯。
《铁血》这部片子里正包含着伟大的爱国之心。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五连长接到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把阻止部队前进的碉堡炸掉。五连长说:“如果我不把这颗该死的虎牙拔掉,你就拿我人头!”他指挥部队拼命地往前冲,手里拿着一个粗棒子,上面捆着五颗手榴弹或是几个炸药包。革命战士个个往前冲,为了祖国,为了乡亲父老,为了死去的同胞们报仇!但他们毕竟是血肉之躯,冲到近处,就快成功时,被敌人的机枪扫中,倒在了死去战友的身旁。接着,又是一批士兵冲上去,又是一批士兵倒在血泊中。连长看着平时的战友一个个离开了人世,对世界撒手而去,心如刀割。看到只剩下最后几个人了,一把夺去战友手中的一挺自动步枪,对着仅剩的战友喉到:“为了中华民族,冲啊!”一个战友拦住他说:“连长!这又是何苦呢?”连长还没听完,已冲了上去。结果还没跑到一半,他抽出手榴弹,拉了弦。就在这时,他深中数弹,艰难地抛出手榴弹后倒在地上,成为了一名烈士。
此时的我已是热泪盈眶,这种感受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是啊,爱国主义的力量不可战胜,历史已经证明了这条真理。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我们的祖国开始了新的历程。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当年赶走侵略者、消灭反动派的血火战斗,我们应用我们青春的热血、青春的信念、青春的力量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的祖国。
没有烈士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他们的壮举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发奋学习。我们中华民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涤荡自身,战胜艰难险阻,积累着日月精华,奔向那更加光辉灿烂的前程。这正是我们每个今天的中国人所骄傲的。当然,作为炎黄了孙,我们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的时候,要大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不断熔铸和培植更加符合时代潮流的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这部电影中,我领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我们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对他们而言却是不畏牺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对无数个铁血战士宣布战役胜利后,他们不约而同举起手由衷的发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强烈激昂的呐喊。朱德的演讲是那么的振奋人心,简短而又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呼声更是响彻山岗,这种怎样的一种豪情壮志,有着这样的热血儿女,日寇的罪恶念头想都不要想,有着这种钢铁脊梁,任何妄图入侵的敌人都会受到正义的惩罚。在这发自肺腑的声音里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我确确实实被感动了,同时也激发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更感觉自己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重温那段历史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和平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抗战精神。作为生处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捐躯的革命先辈。那段抗战史是中华民族的丰碑,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魂。
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接着各省纷纷响应。因为1911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广大工农群众参加的一次“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
辛亥革命作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是中国近代社会演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历史上竖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从政治制度发展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不仅是一次革命运动,而且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促进了民族觉醒,这是更具历史价值的功绩。
从革命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首次把反帝反封建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使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从经济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动摇了封建的经济基础,有力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总而言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达到了旧民主革命的最高水平,并为后来的革命开辟了道路。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的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下午2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以及周恩来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宣布就职。会议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向各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会议结束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员集体出发,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前往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
此时,参加开国大典的北京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翘首期待着伟大历史时刻的到来。
下午3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开始。在群众的欢呼声中,毛泽东主席用他那带着湖南口音的洪亮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顿时,广场上欢声雷动,群情激昂。在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毛泽东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场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广场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28年的光辉历程。
随即,毛主席向全世界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第1号公告。接着举行盛大阅兵式。朱德总司令在阅兵总指挥聂荣臻陪同下,乘敞篷汽车检阅部队。检阅毕,朱德总司令回到主席台上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指出:“坚决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和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
随后,在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受阅部队列成方阵,迈着威武雄壮的步伐,由东向西分列式通过天安门广场。与此同时,刚刚组建的人民解放军空军14架战斗机、轰炸机,凌空掠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阅兵式持续近3个小时,此时天色已晚,长安街华灯齐放,群众游行开始了。一队队游行群众高举红旗和红灯,纵情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响彻云霄。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探身栏杆外,不停地向广场上的群众挥手致意,情不自禁地在扩音机前大声高呼:“同志们万岁!”“人民万岁!”广场上,人们热情洋溢,载歌载舞,万众欢腾,尽情地欢度新中国的第一个夜晚,节日的首都沉浸在幸福、喜悦和欢欣鼓舞中。这一天,在全国已经解放的各大城市,都举行了隆重热烈的庆祝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和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有了如今的黄河猛,长江壮,泰山雄,昆仑莽,万河山河浩浩荡荡以天安门前走过,走过一队队徐洪刚,走过一队队雷锋,走过一队队李向群,走出中国人民最风流最风光最风情的步伐,走出中华民族最壮观,最壮美的方阵。仰望蓝天,神州飞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峡工程旷世神奇。
1997.年1999年,香港澳门相机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嫦娥奔月使我们祖先几千年伟大的梦想,奥运会成功举办,圆梦百年,这一系列成功,证明了今天我们的强大实力,改革开放特大成就。
中华民族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东方。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学号将设祖国的本领。在明天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聪明才智。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往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同学们一起散步的时候,……同学们,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历经磨难的人们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
亲爱的同学们!我想向你提一个问题:新世纪的青少年应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呢?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需要成千上万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报效祖国。
那么,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该如何爱国呢?
爱国,这个词听起来离我们很遥远,什么是爱国?怎样做才算是爱国呢?这一个个问题闪烁在我们的心中。爱国,顾名思义,就是热爱祖国的意思。怎样做才是爱国呢?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爱国。比如:一个老师,管好自己班上的每一名同学就是爱国;一个工人,加工好自己的每一个零件就是爱国…… 而作为初中生的我,自己该做的是什么呢?爱同学、爱家人、爱班级就是我们应该做的。
爱同学,就是和同学分享。用片中的话说,就是:“你有快乐的心情,与同学分享,就等于快乐加倍;你有优秀的成绩,与同学分享你的智慧,就又造就了一个好学生!”学会与同学分享,就要从平常的小事做起,在同学打饭排不上队时,递给他一个面包;在同学不会做某事时,上前为他指点迷津…… 这都是爱同学的表现。
爱家人,就是替家人承担。在家里,不能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要替家人承担,帮助家长做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尽量让家长少操心,别让他们在外工作很长时间之后,回到家里还要忙很多家务,不得休息。
爱班级,就是为班级争荣耀,为班级服务。该自己值日的时候,要认真、不偷懒;当班级需要自己的时候,要挺身而出,不推脱,并且努力把班级委托的事情做到最好;在平时,遵守课堂秩序,上课认真听讲,自习课不说话,不乱动,不做有损班级形象的事情。
同学们,我们都是中学生了,做任何事情都要理性一些。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看到了这样一幕幕我们本不想看到的情景: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却不懂得与同学和睦相处;一味的模仿歌星的发型,服饰,却不明白人的美不光在外表,更重要的在心灵;下了晚自习半天不进寝室,搞什么男女生约会,以为这就是爱情,却不知道真正的爱情是高尚的,马克思和珍妮的爱情是纯洁、伟大的;口出脏言,口出狂言,以为别人畏惧就以为自己是老大,就了不起,殊不知香港是个文明的地方,拍的电影只是为了好看,现实却并非如此。。。。。。我们中的有些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其实,周杰伦,人们最佩服的是他的才华,他的外表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并不好看。据我所知,社会上的坏人最终都没有什么好结果,不要看他现在挺风光的,到时候总是要吃花生米的。我们往往看到,贩毒的是从来不吸毒的,叫人打架的从来都不会亲自动手的。。。。。。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比那些半罐子小青年要狡猾得多,他们知道害人是犯法,他们就怂恿那些所谓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青年帮他做替死鬼!所以我奉劝我们中的一些同学,不要以为你们很了不起,说白了,你们如果替人做坏事,其实不过就是别人手中的一个玩偶罢了!我也奉劝一些女同学,一点读书的样子都没有,整天只知道打扮,你的目的是什么呢?就像万绿丛中一点红,引人注目,可是越这样做,越使自己受外界的干扰越大。有时,我看到有些不自爱的女生,我就觉得她们是那么的无知啊!等到自己吃亏了后悔也就迟了。
亲爱的同学们!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用现在的话讲,这句话是说:“今天的责任,不在于他人,全在我们年轻人的肩上,年轻人聪明智慧,国家就聪明智慧;年轻人富有,国家就富有;年轻人强盛,国家就强盛;年轻人独立,国家就独立;年轻人自由,国家就自由;年轻人进步,国家就进步;年轻人胜过欧洲人,国家就胜过欧洲;年轻人在世界上称雄,国家就在世界上称雄。美好啊,我们年轻的中国,跟青天一样不会衰老!壮丽啊,我们年轻的中国,同国土一样万寿无疆!”。
因此,我们必须先立足当前,展望未来,把强烈的爱国热情化为实际行动,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我们进一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崇高的爱国主义传统吧!用我们的双肩担当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任吧!我坚信,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们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继往开来的中华民族会更加辉煌!
⑥ 《冰山上的来客》观后感
《冰山上的来客》是一部由赵心水执导,梁音、谷毓英、恩和森主演的一部剧情、悬疑、战争类型的电影,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冰山上的来客》是一部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经典电影,同时也是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的唯美结合之作,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象征着阿米尔和古兰丹姆浪漫的爱情,是高山雪原上盛开的雪胆量,故事的主人公叫做阿米尔和古兰丹姆,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后来古兰丹姆因为家里穷而被卖到了一户地主家里,两小无猜的两个人终究还是分开了。而剧情也就从这里展开……
该片融入了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抒情调子,运用镜头画面和音乐音响等各种视听手段,抒情而传神地再现了祖国西北边疆的绮丽风光和人民的风情民俗。片中主题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浓重的抒情韵味征服观众,为大众所喜爱。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首出色的主题歌,它在影片《冰山上的来客》中出现了三次,三次重复各自呈现着不同的含义,对人物故事、情节的进展起着一定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影片的情节线。
第一次,阿米尔刚到哨所向班长汇报了路上所遇到的送亲队里的新娘酷似自己小时候的女友古兰丹姆,因此引起一段难忘的往事的回忆。主题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以女声独唱的形式轻轻唱起,将人们带入阿米尔和古兰丹姆那青梅竹马却又悲惨的.少年时代。
第二次,主题歌已成为故事的一个重要环节。假古兰丹姆为刺探边防军情报,厚颜无耻地来纠缠阿米尔。阿米尔按杨排长的计划,以放羊为名和她周旋。假古兰丹姆看到阿米尔和杨排长在一起,欲进不敢,欲退不甘,离他们一段距离兜圈子。这时,阿米尔唱起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他唱得是那么深情,那么忧伤,他真的沉湎于对往事的追忆中了。然而,假古兰丹姆不仅没有反应,反而悻悻地走开了。可见,她并不知道这首歌,假古兰丹姆的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在这里人们在歌声中知道了许多,想到了许多,感觉到一种谜底就要被揭穿的紧张,意识到将要面临的激烈的搏斗。
第三次出现的时候,其作用就更深入、更有力了。阿米尔与古兰丹姆在边防军的哨所里见面了,他又充满激情地唱起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古兰丹姆噙着泪水和唱起来,歌声中他们团聚了。而假古兰丹姆的真面目则暴露无遗,同时引出了一连串的情节:假古兰丹姆被杀,从而暴露了伴随真古兰丹姆而来并以她的救命恩人身份为掩护的阿曼巴依的真实身份及他的整个阴谋。
插曲不是可有可无,不是影片主题和情节的附属物,而是情节结构中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冰山上的来客》讲述的是1951年夏天,新疆萨里尔山口的牧民纳乌茹孜,从外地娶回一位冒名古兰丹姆的新娘子,新来的边防战士阿米尔发觉新娘子是自己失散多年的朋友,从而想起童年的一段辛酸回忆,一系列的阴谋围绕真假古兰丹姆展开,敌我双方开始了你死我活的较量,最终,我边防战士在杨排长的指挥下,将敌特分子一网打尽。其中一班长牺牲后,排长拿枪射向白茫茫的天空,表现他心底的悲痛。从冻死的一班长到天空,再到雪山,这是一种表明一班长年轻的生命融入了雪山,留在了高原,这样的生命是如此的高尚,如此的纯洁,像天一样高,像雪一样纯。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来到人世间的我,虽然对党还没有刻骨铭心的感情,虽然对党还没有暴风雨似的爱,但我时时刻刻都在党的阳光和雨露下成长。在我出生的时侯,新桥镇并不是现在的样子,那时侯出行是用自行车,电动车和私家车是比较少。现在是电动车和汽车是越来越多,连年纪老的人都用上了电动车。而自行车却越来越少见了。原来吃好的要等到逢年过节,现在我们就是在天天过节一样。原先的住宅也变成了现在成片的小区高楼中。听老一辈的人家说这些都是我们在党的政策下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才有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我们只有学习,只有学的更好,才能把我的梦想成真,这是我们对党的最好回答。
⑦ 纪录片《丝绸之路》观后感600字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纪录片《丝绸之路》观后感6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一条路,永远无法用长度来衡量,因为它太久太久,只有亘古不变的黄沙陪伴它走过了千年的岁月。
有一条路,永远无法用时间来衡量,因为它太漫长,是穿越了时空的洪流把那惊鸿一瞥印在人的心里。
千年后,我重新回眸这条美丽而神奇的路,只能惊叹那高山,大漠,高原,海洋竟没有阻挡住中国商人的步履。于是,在那一片由神话和信仰编织的土地上留下了绵延岁月的奇迹,给后世留下富于浪漫气息和神秘色彩的丝绸之路。
闭上双眼,仿佛看到那骆驼的商队从长安城出发,经过繁华的集市,走过宽阔的朱雀大街,来到明德门的阴影中,后头望去,是全盛时期美丽的大唐盛世。
从黄河和长江流域,应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途径新疆塔里木盆地,伊朗高原,地中海东岸,最后到达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城或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这条路经过素有“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亚鲁姆沙漠和中东叙利亚沙漠,一路上,驼铃悠悠。
千百年前,中国和西域的条条商队在路上印下一串串脚印,夕阳的光辉闪烁在那载满丝绸瓷器骆驼的背影上,驼铃的叮当牵动着黄沙笼罩的天空,也牵动了千百年后世人的心。
曾经,这条路代表,另一种辉煌。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时15年,行程数万里,遭遇苦难,备尝艰辛,终于打通了中远通往西域的道路。从此,西亚和欧洲的人们爱上了如黄金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丝绸,中国人为那坚毅果敢和昂扬勇决的精神感动了,中原大地上展现了另一幅美丽的画卷
随着丝绸之路顺流而下的是伴着漫天黄沙的驼铃悠悠,是石窟画壁上佛祖拈花微笑,是明月照耀下的生死楼兰,是法门寺大雁塔里供奉的舍利,是将士出征前的酒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是那宛若冠上明日,剑上星辰的盛唐。
如黄钟大吕般厚重而尊贵的.长安城,用它恢弘的气势和大度的胸怀接纳来自遥远西方世界的文明,最后融入到中华大地浩瀚的文化中,就像一把折扇,把无数色彩汇集到一起牵出一个美丽的画卷。 不知道古人望着映在玲珑夜光杯上的陇西高原,河西走廊,重重高山峡谷会不会像今人一样满怀着敬畏和惊叹。不知道那一眼望不到尽头大漠黄沙掩盖了多少来来往往行人的脚印,埋藏了多少先人生活的痕迹和宝藏。不知道那片瑰丽土地上的哪一块石子上记录了一代数不清的无名画师工匠日日夜夜在幽暗狭小的窟洞中忙碌的身影。
多少年过去了,曾经这条路上的血雨腥风,曾将这条路上的欢声笑语,曾经这条路上的刀光剑影,曾经这条路上的莺歌燕舞都成了如海市蜃楼遥不可及的美好,只有那声声驼铃穿越时空的思念为我们描绘过往的美丽动人。
流光容易把人抛。时光如白驹过隙,顷刻之间,已为陈迹。丝绸之路在经过了他的全盛时代之后,逐渐失去了往昔的笑容,逐渐淡去了视线中的身影,逐渐成为了遥远的神话。
《丝绸之路传奇》电视连续剧共30集,是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献礼剧,以新疆的色彩、新疆的声音、新疆的感情讲述了中国梦的新疆故事。这部剧首次将维吾尔族传世瑰宝艾德莱斯绸搬上荧屏。艾德莱斯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有着21世纪最后的丝绸手工制作工艺?丝绸之路上的活化石?称号,2008年还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扎染技术独特,质地柔软,轻盈飘逸,图案层次分明,组合严谨,色彩艳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该剧的主人公艾拉提(巴哈提亚尔?艾则孜饰)在各民族同胞的帮助下,将古老的手工作坊生产艾德莱斯发展成先进的工厂机织艾德莱斯,他本人也从一名贫苦的艾德莱斯纺织传人,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高级纺织专家。他的爱人、女一号梅里古丽(阿孜古丽?热西提饰)是一个维吾尔族孤儿,从小被从江南来新疆的桑蚕养殖专家卫守仁(王诗槐饰)收养,卫守仁一家与苏莱曼(吾守尔?赛来饰)一家相知相识,共同生活十多年,结成世代友谊。该剧剧情跨度约40年,从新疆解放初期,国家选送维吾尔族和各民族年轻人去江南纺织学院新疆班学习,再回到新疆中国西北最大的丝绸厂工作,直到改革开放的上世纪90年代后,昆仑丝绸厂成为丝绸之路的一颗明珠。该剧正是通过一个大时代中的民族人物故事,向观众呈现了最真挚的民族团结之情。
10月15日晚上观看了央视《丝绸之路传奇》后感受颇深。通过观看这部电视剧展现了新疆各族人民建设美好家园、振兴丝绸之路现代文明的故事。能让更多观众一同感受新疆的大好风光,风情美食和民俗文化以及最为闪亮的‘艾德莱斯绸’服饰,很值得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让各民族同志多了解、多接触,增进彼此间的友谊,促进民族团结,
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在新疆这个大家庭中。
为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宣传6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营造喜庆、祥和、隆重、热烈的社会氛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国家民委所属中国民族音像出版社等单位联合摄制的30集重点献礼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于2015年10月14日起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连日来,我市各单位纷纷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各族群众观看了该电视剧。
今年27岁的滕翠是甘河子镇党委的宣传干事,10月15日晚上观看了央视《丝绸之路传奇》后感受颇深。滕翠说:"通过观看,这部电视剧展现了新疆各族人民建设美好家园、振兴丝绸之路现代文明的故事。能让更多观众一同感受新疆的大好风光,风情美食和民俗文化以及最为闪亮的‘艾德莱斯绸’服饰,很值得看。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让各民族同志多了解、多接触,增进彼此间的友谊,促进民族团结,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在新疆这个大家庭中。"在南苑街道军民路会议室,30多名党员干部及群众通过远教平台观看《丝绸之路传奇》,居民宋英说:"这部电影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做为新疆人的我觉得很骄傲,我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过上了幸福生活,也享受到了很多国家的优惠政策,生活越来越好,今后为我们一定会为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美丽的家乡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据了解,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已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入"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并作为首部拍摄播出的重点电视剧,是我区创作的第二部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是新疆题材电视剧创拍的重大突破,对于弘扬新疆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形成"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强大正能量势场有着积极向上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在b站上观看了“中国通史”第27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吧,想必大家对它也不陌生,你们了解过丝绸之路吗?
从建立伊始,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后来还运其他东西。
前200年,虽然此时汉高祖刘邦已完胜了最大的对手项羽,然而强悍的匈奴人,榕对汉王朝构成巨大的威胁。公元前138年,一支一百多人组成的使团从长安启程,踏上了西行之旅。然而,他的内心充有着强烈的探险精神,他喜欢开拓未知的领域,不想一生碌碌无为,他就是张骞。而要躲避匈奴的阻挠也不简单,必须绕过匈奴的地盘。果然不出所料,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从陇西郡出境不久,即被匈奴拦截,为了使张骞屈服,匈奴人采取了威逼利诱的手段,张骞始终不为所动。
现在想想,我们的祖先为了与西方沟通好,不知道费了多少人力;用了多少财物;有多少人为这一次累的精疲力尽。他们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是为了靠这些东西,让国家一次次突破难关。不是为了一己私利,不是为了金钱和地位。这条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的象征。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
这就是丝绸之路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