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曾经有一部电影是用纪录片的形式假想二战时德国遭到核袭击的情形,因其过于真实而被禁播。有人知道名字吗
一颗核弹 • 半桶戒指
——科幻纪录片《战争游戏》
原片名:The War Games
中文片名:战争游戏
编剧/导演/制片:彼得·沃金斯(Peter Watkins)
出品:英国1965
[内容梗概] 1964年,在中苏援助下的北越军队大举攻入南越,苏军跨过柏林墙占领西柏林,东西方两大阵营顿时剑拔弩张,核战一触即发。英国政府一边积极备战,一边教导人们怎样应付核打击,无奈普通人既无恰当科学防范知识,对他们而言最简陋的防核设施也似乎太贵。然后核战就爆发了:一颗战术热核弹降落伦敦附近的肯特郡,百万人立即幸福地化为灰烬,活着的人们开始了漫长的人间炼狱。
以上当然是六零年代人们对于世界的想象。
二战后,英国政府有过三次公然干预BBC(英国广播公司)节目的事件,一次是1954/55年关于氢弹的报道,一次是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期间,还有一次,就是1965年关于彼得·沃金斯的这部电影《战争游戏》。该片本受BBC电视台委托而作,原是为纪念广岛长崎原子弹悲剧二十周年,摄制完成后,却因为其过于真实强大的冲击力、感染力和对英国完全无用的核政策的全面否定,而被政府视为核裁军运动的宣传品,从而干预BBC,先是要求大规模删减,最后干脆下了软禁令,导致该片被一向以开明公正而闻名的BBC禁播达二十年之久。1985本片终于露面BBC,人们在它残酷显示的人性泯灭面前依然惊得无以复加。四十年后该片DVD问世,虽然沧海桑田的变迁,柏林墙已不复存在,核大战也已被新的“反恐战争”代替,然而观众依然能在强烈的震撼中感受着导演彼得·沃金斯传达的人道讯息。沃金斯当年辗转把该片发行到剧场,竟获得1967年度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殊荣,可以想象当年那些反战人士们免费从大银幕上看到《战争游戏》的时候是何等惊惧悲怆(而幸福)。今天,这部独一无二的电影仍然到处受到极高的推崇,看过它的人依然说它“非常令人不安”。
编剧-导演-制片人彼得·沃金斯出道即受法国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并深深着迷于纪录片形式。1960年代轻便型摄影机问世,导致很多国家同时兴起纪实电影运动,沃金斯这时已开始把纪录电影的种种手法运用到虚构片的拍摄中,曾制作了反映英国1746年战争的《Culloden》,该片不但以战争发生地点的普通人出演当年战争中交战双方普通的士兵,更出现摄影师去到1746年的战场对参战士兵作现场采访的场面,并处处有意让人联想起美军在越南的情景。到《战争游戏》,沃金斯的虚构纪录片技巧已至炉火纯青:爆炸中手持机拍摄的剧烈晃动、现场粗粝的录音效果、来不及聚焦的急速推拉镜头、军警不让拍摄时镜头的偷偷摸摸、甚至剪接时故意作出胶片不足拍摄突然中断的样子等,加上深入伦敦东区平民阶层的真实采访,和对大量二战史料的深入研究,使得《战争游戏》具有无可置疑的真实感与权威性。难怪英国政府吓得了得,担心出现广播剧《世界大战》引起的那种恐慌骚乱倒是其次,害怕大规模的反战示威动摇政府恐怕才是导致本片被禁的真正原因。
“科幻”跟“纪录片”,一个是“幻想”一个是“现实”,按常理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然而在这部只有四十六分钟的黑白电影中,两者完美而悲剧性地结合在一起,构筑出一幅幅完整的细节来展示一旦核战爆发的种种直接后果,把尚未发生的事情预言般地照实纪录了下来。从技术数据上说,《战争游戏》比你能想象的最硬的科幻还硬。
其实《战争游戏》不过呈现了普通人在一场战争中可能遭遇的种种情景,而核战争不过是将一切放大一万倍而已:全国大疏散激化起的种族矛盾;食物配给券造成的混乱;买不起足够沙袋的老妇人焦虑的目光;碳-14放射性宣传手册的徒劳。终于第一颗原子弹当空爆炸,一瞬间三十倍于太阳的强光,从四十英里外将世界映照得黑白底片般体无完肤,田野中不更事的儿童捂着突然不复存在的眼睛对天呼号。然后才是冲击波,一对夫妇躲在墙角的桌子底下经受地动山摇。然后六十个英国城市中弹;还有偏离目标航线半路掉到别处的核弹头。接下来才是两平方公里的烈火,时速100英里的火焰风暴造成强烈低气压,救火的人们被卷进火焰,一个接一个被吸进去,葬身800度的烈火,那侥幸逃过来的,又在窒息中如疾风中的麦浪般一茬茬晕死下去,天地昏乱中镜头不停翻动,仿佛火焰的风暴随时会卷走摄影机,仿佛摄影师被飞来的砖头瓦砾击中倒下。接着背后的汽车油箱炸开来,一整个家庭在里面黑乎乎地燃烧。几天后,由于伤病数量过大而医药严重不足,警察不得不一批批射杀那些蠕动着的伤员和病人、射杀所有身体烧灼超过三度的尚还活着的人们。一个警察欲开枪又迟疑,先偷眼看看地上人的表情仿佛求得宽恕、再用手扶正将死者的头颅小心摆好一个恰当的射击角度……那警察弯腰屈膝的谦卑、那迟疑中的一声闷响,可是世上最为令人心碎的行刑?失魂落魄的牧师跪下为几个行将被处决的哄抢食物者祷告,而他们又何曾不有无上的尊严,但愿他们的死,真的能为活着的人们带来永远的和平安宁……一个惊魂未消的社区负责人瞪着无比大的眼睛对镜头说,德累斯顿轰炸之后,德国人靠戒指上的铭刻来辨识死者身份,我们这里也作了同样的工作……他手指向下,镜头跟过去,是街边上攒在一起的半桶戒指。那些化为乌有的人们,真的留下了什么的爱的誓言,给那些同样化为乌有的亲人,等待有朝一日乌有的认领?
为了减弱电影的冲击力、舒缓观众的紧张、让他们不要误以为真,沃金斯不得不在电影的画外音解说中不断穿插虚拟语气的句子,把观众从恐怖中暂时解救出来:“如果真的核打击来临,这就是将会发生的情况”“这就是核战争的面貌”“这就是核战争”“很可能,就是这样”。而更大的恐怖在于,那些骇人听闻的惨烈,不是虚拟语气中的即将和可能,而是一切已然发生,只是换了个时间,换了个地点,换了个理由。事实上很多场面的布景、画面构图、人物化妆造型等都直接来自德累斯顿、达姆斯达特、汉堡等大城市的二战轰炸记录和广岛长崎被炸之后的图片。片末,当镜头游移在那些身体尚存而精神已完全被摧毁的孩子们的脸上,沃金斯一个字、一个字地宣读:在这个星球每个男人、每个女人、每个孩子的头上,都悬着二十吨的烈性炸药,而这个数字还在稳步增长,我们就看到彼得·沃金斯向观众发射出致命的最后一枪,那决定性的子弹正中观众的眉心,伴随字幕滚动的《平安夜》歌声,竟突然有了撕心裂肺的含义:神在哪里、爱在哪里、和平在哪里、希望在哪里……如果你不信神,我们或者这么问吧:当一场核轰炸降临之际,你打算花多少钱来购买防辐射的沙包、构筑你家的地下掩体呢?
沃金斯在此片中,不单演示了战争的残酷,更不断插进有真实来源的政客、教主、科学家的种种言词,并引述政府档案文件的说法,使得核战略威慑理论显示出自我欺骗的幼稚与无力,更显示出政府欺骗普通庶民百姓的可憎面目。那些完备的、厚厚的各种官样文书、应对措施、反击计划、第二轮反击……不过都是帝王将相和他们的官僚政客们在弄权间隙的悠闲中把玩的文字游戏,而电影却将特写镜头对准普通人,对准肯特郡和伦敦的平民,没有什么伟人牛人的雄韬伟略,没有全景式的抒情议论,没有什么“国家”“民族”“正义”这些抽象的美丽,而是一个一个的具体生命,一个一个受难的肉体和灵魂。那些抽象的东西全部消失了,只剩下没有蘑菇云的核战争。我是说,<<没有蘑菇云可供欣赏。《战争游戏》是谁的游戏?
1985年当《战争游戏》终于浮出水面,在BBC与之同映的,还有另外一部近两小时的彩色虚构故事片《Threads》, 类似的大悲剧内容,更戏剧化的人物命运处理,更全面细致的灾难描写,在1985年同样有震人心魄的效果,不过冲击力已不如当年的《战争游戏》那强大的黑白视觉语言了。
核时代还没有完全过去,它留给我们几代人的创伤依然还在上演着人间悲剧。在中国,在你居住的城市,或许今天还能找到一两个没有变成地下商城的废弃防空洞吧?还有那些建在山沟里的工厂和一代人的青春。在我们为超女流泪的间隙,在下一个什么危机到来之前,就让我们权且感谢父母或者祖父母那一辈的全世界的领袖精英们吧,至少没有哪个愚蠢的傻帽首先摁下自己的核按钮
⑵ 美国电影《惊魂记》剧情是怎样的
精神病患者 外文名: Psycho 其它译名: 惊魂记 出品公司: Shamley Proctions 制片地区: 美国 导演: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编剧: 罗伯特·布洛克,Joseph Stefano 主演: 安东尼·博金斯,珍妮特·利,维拉·迈尔斯 类型: 惊悚/ 恐怖 /推理 片长: 109 min / Germany:108 min 上映时间: 1960年6月16日 对白语言: 英语 玛莉莲是个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上班女郎,她厌倦了在午休时间偷偷去和山姆陆穆斯幽会,因为他赚的钱几乎都得用来付前妻的赡养费不能和她结婚。有一天玛丽莲的老板要她带四万元现金到当地的银行存款,由于她极想改变自己的生活,于是一时冲动之下,卷款逃离小镇,她决定和情人山姆到加州重新生活。 当她开车逃离小镇后,夜色暗了下来,而且下起倾盆大雨,于是她只好开下高速公路,长途驾车的劳累加上卷款而逃的压力,让她几乎精神崩溃,于是她决定在路旁的贝兹汽车旅馆休息一晚,汽车旅馆的老板是诺曼·贝兹,这个性情古怪的青年对他卧病在床的母亲是又爱又怕。就在玛丽莲吃完诺曼为她准备的晚餐之后,她回到房间准备洗澡,当她进入浴缸拉起浴帘后,一个离奇恐怖的故事即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