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七十年代末到八九十年代 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电视吗
不是的,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只有部分机关单位和少数家庭有电视机,多数都是黑白机。当时电视信号都是无线传送,除了大城市里电视台近的用户可以用室内天线收看,较远的用户每家都要安装一个10米以上的天线才能勉强收到电视节目,而且画面非常模糊。到80年代中期彩电开始普及,到八十年代末几乎家家都有了电视机。
② 八十年代的农村电影放映员是一个非常吃香的工作,当时吃香到什么程度
八十年代的娱乐项目非常匮乏,尤其是在农村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政府为了丰富农村人们的业余生活,会不定期的分派电影放映员到村子里放露天电影。村里的孩子只要看到有人骑着自行车从很远的地方过来,就一定会欢天喜地地奔跑着相互告知,大人们也会早早的放下手中的农活,把家里好吃的零食拿上,泡上一杯平时舍不得喝的茶水,等着放映员的到来。
放映员虽然每天都要东奔西跑的到处放电影,但是他们不管走到哪里都非常受欢迎,尤其是女 性的喜欢,找对象也非常容易,那个年代只要温饱问题解决了,所有的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放映员每到一处都是吃香的喝辣的,有条件好的村子还会送上一个红包,每次看到放映员的到来就有种接待上级领导的感觉。
③ 70年代和80年代的那个时候,人们晚上是如何打发时光的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时,我还是十几岁的光景,上小学和中学,对 社会 和未来充满好奇。
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晚上的时光只有家里的小喇叭,可以定时听听新闻和样板戏。有时候去看露天电影,算是很喜欢的 娱乐 活动了。
我家住在一个很大的家属院里,平房,门前有一个几十平方的院子,出太阳时,用于晾晒衣服,被子。
我和弟弟相差一岁多,不喜欢晚上到处疯玩。就坐在院子里聊天。那时候,天空很蓝,许多星星眨着眼睛,无边无际的星空给童年的我们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我们聊天的话题很宽泛,从日常小事到国际战争,什么都聊,非常有兴趣。
弟弟喜欢农业基础知识课程,是因为他的老师给他们讲了许多课程以外的生物知识,什么三倍体,多倍体,基因,遗传,变异等等,他讲得兴致勃勃,我听得津津有味。我们正是吸收知识的年龄,对新知识非常感兴趣。这个话题一直聊了很久,一些生物知识就是从这里开始了解的。
我虽然是个女孩,却喜欢政治,父亲的《参考消息》我每天都看,虽然看不太懂。我就给弟弟聊第二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的石油之争。当时觉得战争好残忍,就必须打仗吗的话题还有争执。
我们还聊电影,聊喜欢的明星,像王心刚,王丹凤,田华,于洋等等,一起背诵电影中的台词。一部好电影也能聊得非常开心。
弟弟学校的图书馆藏书很多,他借看完以后,我就迫不及待的接着看。这也是我们聊天的一部分话题。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回想那一段童年夜晚看着星星聊天的情景,多么美好,多么快乐!
70年代和80年代的那个时候,人们晚上是如何打发时光的?
我是68年生人,从我幼年知事到高中毕业,时间跨度刚好是70-80年代。你问这个问题,算是问对人了。
我父母是地质队的,他们在野外工作,租住农村老乡的房子,把我托付给房东大婶照看。白天我和房东家孩子、村里孩子一起玩,晚上爸妈回来了,我就回家了。
那时候,晚上都干些什么呢?爸爸经常去找同事们下下棋打打扑克,妈妈带我在家,给我讲故事。晚上外面很黑很静,我们都呆家里不出去的。都睡得很早,也起得很早,父母上班地方远,不得不早起。每次起床,对我而言,都是千难万难。
75年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父母调回了队部工作,住在队部家属区。父母晚上多了一项内容:去各自部门开会讨论学习毛选(毛泽东选集),除开星期天,每天晚上七到八点,雷打不动,不能迟到早退。当时我的大妹妹才两岁,我在家里带她玩,开着收音机,似懂非懂地听播放的新闻。心里烦得要死,盼父母早点回来。过了很久,这种晚间学习才没有了。
县城电影院的生意,一直是非常好的。票价五分钱一张,周末晚上看电影的人多,还常常买不到票,黄牛(票贩子)们就有了赚钱的机会。有时候,学校还组织学生包场。
队部这边,每个月要在篮球场放一部电影的。白天银幕挂出来,小伙伴们就去球场占位置,早早地拿粉笔在地上画方格,写上“有人占”,这地方就归你了,别人都自觉,不会侵占。等吃了晚饭,直接带凳子去就可以了。片子都是看了很多遍的《奇袭》、《闪闪的红星》、《难忘的战斗》、《智取华山》、《创业》等。但大家仍然很有兴致。有电影看,已经很满足了。电影院放的,也是这些,新片子不多。
后来,队里招来了一批青年工人,住集体宿舍。这是精挑细选的一批知识青年,男男女女,个个都是漂亮有朝气的,而且,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他们到来不久,就在队部礼堂里搞了一台文艺晚会,台上 吹拉弹唱一个个节目精彩纷呈,台下人头攒动激动万分。我成了他们忠实的粉丝,经常往他们宿舍跑,看他们弹手风琴、吹笛子、吹黑管、拉二胡,心里有说不出的艳羡。五一、国庆这些节日,他们都要搞文艺汇演。
直到八十年代初,电视机才出现。谁家里买了一台12吋黑白电视机,就像放了一颗卫星一般轰动。左邻右舍都跑来看,屋里坐不下,电视机就摆在院子里一个高台上,下面坐了一大堆人,眼睛瞪得大大的,脖子伸得长长的。每个星期六晚上,我也在这群人当中。我看了《大西洋底来的人》、《敌营十八年》、《加里森敢死队》。
八十年代中期,港台剧大量涌入,《霍元甲》、《陈真》、《射雕英雄传》等一部接一部上映,经常出现万人空巷的盛况。
85年,我们家有了彩色电视机。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的夜间生活,才真正的开始丰富多彩起来。
想当年,为了买这台14吋的彩色电视机,我父母省吃俭用存了好几年的钱。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奢侈品。现在,电视机成了普普通通的家电,买一台46吋的大彩电,半个月的工资就足够了。打开电视,几百个频道,无数的节目,你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更神奇的是,现在有互联网,一个手机在手,你随时可以上网刷新闻,看视频,聊天购物。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抚今思昔,感慨万分。我们是幸福的,享受到了改革开放 科技 进步的成果。吃水不忘挖井人。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我觉得我有发言权,我眼神不好,耳朵就灵敏。
我家又离公园近,我市现在的森林覆盖率都占百分之七十往上,那年代,别提了,公园全是小树林。
我们小孩的夜晚,就是捉迷藏,年轻人的夜晚,嘿嘿嘿,钻树林。
我一只眼睛天生弱视,捉迷藏,黑漆麻乌的,看不清啥,等我听到身后传来啧啧啧的声响,回头看,准挨骂。 谁家 孩子,瞅啥,滚!
有时候被好几波搞对象的骂。我也火大,我要看清了啥,骂我也不屈,我啥也没看见还挨骂,啥人嘛。
我出生在70年代初,那时候的农村的夜晚是很黑很安静的,感觉分外的祥和。农村夏天的夜晚家家户户门前大都摆着乘凉的竹床,大人们聚在一起谈天说笑,时不时传来拍蚊子的声音,小伙伴忙着抓萤火虫,再大一点的孩子,就邀一起去田里捉泥鳅,青蛙,反正那时候的农村没有电视看,更没有手机互联网,但是70年代的人很纯朴善良;80年代初我跟随父亲到异地一个偏僻的小镇上学,父亲在供销合作社上班,父亲的单位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每天晚上有时间就跑到父亲单位办公室追剧,《陈真》《霍元甲》的主题曲当时街头巷尾在连续播放,现在想起那个纯真年代,虽然物质生活很匮乏,和现在不能比,但内心都是满满的美好回忆!
为什么总有些人拿六、七、八十年代来无事找事?心存何意?是故意想加之贬低,还是另有其它企图?告诉你们这些人,那时候 社会 风气好的很,夜不闭户。晚上左邻右舍可以,实际也经常走往,不象现在邻居是谁,都不知道。晚上学习读报,上夜校,看露天电影和文工团,宣传队演节目,小孩子玩踢房,捉迷藏等多种自娱活动。天热没电扇,家家晚上拿竹床到外面纳凉,热闹非凡。所以不同年代有不同的活动,不同的方式与情调。所以今与昔是无法对比的。谁又知道再过三十年后,晚上有啥活动,怎么更加潇洒打发?时代的发展, 社会 的进步必定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 娱乐 也自然丰富多采。
我是1975年下乡 ,那个时候农村的文化生活十分枯燥 ,非常单一 ,除了几个样板戏 ,就是挨个村播放的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 》等几部旧片子 ,有的时候到晚上 ,会徒步十几里路, 到另一个村子看已播放过的电影 。
我下乡的那个自然村,基本上属于三无村庄,既:无电、无自来水、无燃气。晚上照明用煤油灯,吃水自己到井里挑,生火做饭烧的是柴禾。我们知青第一年 ,有一个农村大叔为我们做饭 ,到了第二年,第三年都是知青自己轮流着做饭 。业余时间除了猫在自己的屋里 ,就是到小队、大队麦场的仓库里 ,聚在一起听农民伯伯讲故事,侃大山 。
78年回城以后 ,我被分配到了建筑公司木材加工厂工作, 我学的是建筑内业木工 ,业余时间就跟着师傅们出去帮忙给别人打家具 。没事的时候,就在自己家里学做家具,我们结婚用的家具,全部是我自己做的 。
到了82年12月26日结婚时,我自己花钱买了一个12寸的泰山牌黑白电视机 ,那个时候我已经从事机关管理工作了,也很少出去帮助别人打家具了 ,晚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看电视上 ,这就是我一个出生在57年的人,70和80年代基本的业余生活。
那个年代的各种条件与现在相比相差甚远。电视是奢嗜品没多少家买得起,即便买了顶多也是个十几英寸的黑白电视。电脑一般百姓还闻所未闻。空调那是宾馆专设 ,家家有个小电扇就美滋滋的了。电影院虽说票价不是很高,但能够经常去光顾的人也不是很多,一是交通不便利,二是影院稀少,三是收入不支持。街道也不像现在车水马龙,商阜林立,由于收入低逛街的人少,购买力低下,所以商店等都按部就班准时打烊关门谢客。街道巷里因为路灯极少,一到西山落日后,漆黑一片早早就行人无迹。那时高楼广厦极其稀有,大部分居民居住条件很差,冬怕屋里那点热气跑掉,禁闭门窗早早入睡。夏暑炎炎怕蚊虫进入叮咬难挨,所以也只能强忍炎热钻入蚊帐。所说的是普遍情况,但是也有的中老年人,他们不甘寂寞,太早闭门又难以入寐,因此就找上几个邻里或者约几个同仁,小麻将一打小扑克一摔也就不管严寒酷暑了。还有的约上几个朋友,或者邻里,坐在一起海阔天空聊大天消遣度时光。文雅一点的就沏上一壶香茗,自斟自饮或者约几个知音品茶论道。经济条件好一些的人,也会叫上几个朋友简单弄几个菜,小酒一喝拳令一划美哉美哉,这可是那时有点钱的主啊!也不乏爱看书爱学习的青年和老者,吃完晚饭休息一会就不管冷还是热,自己有滋有味的看书看报看杂志了。总之那时的业余生活贫乏单调,夕阳落山大部分人也就恢复了老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今昔不可比,我辈当珍惜。华灯光熠熠,逛街玩手机。亲友常相聚,寿与泰山齐。
许多方面遗漏,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请谅解为盼!
这是我的拙见,不妥处请批评指正。谢谢[作揖][作揖][握手][握手]
现在的年轻人是很难想象到那个年代的生活的,我们这些60年代出生的人,在70年代和80年代的时候,由于当时国家的经济环境。生活过得很单纯。不像现在的精神生活这么丰富,现在的生活吃穿用都很高级了,家里的电器设备,还有网络发达,一个手机在手就足够玩了,但是在我们那个年代,没有这么多的物资生活,由于人活得单纯,精神生活也就比较容易解决,因为我的妈妈是人民教师,我家也住在学校里面,每天晚上就有很多老师的孩子一起在学校的操场上玩耍,那个年代,哪个家里没有几个孩子啊!人多也好玩,在学校可以一起打球啊,还有捉迷藏,每天玩到差不多的时候,就会一起唱着歌拍着手回家,记得是这样唱的“扁担开花,各回各家”,那个时候家里能有一个小的收音机就是很好的 娱乐 工具了,每天到了中午12点还是12点半,记得不是很清楚了,我兄弟三个就会躺在一个床上听评书,
听得最多的就是“岳飞传”“杨家将”这些,其实人单纯的时候,思想不是那么复杂,一点东西就能解决大问题,还会玩得很快乐,现在经常回味那时候的快乐时光,现在还把儿时住在学校的一帮老师的孩子都弄了一个微信群,经常聊聊天,回忆当年的很多囧事。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看到题主这个问题,思绪不由得回到了70年代的童年时刻!
在70年代和80年代,广大农村普遍贫瘠,生产力落后,物质和文化生活相对缺乏!但个人从远久的记忆中感觉那时生活虽然贫困,但心情是快乐和满足的!
70、80年代,农村电力是不足的,停电成为常态,每到夜晚,村子里就会漆黑一片;每每晚饭后,玩伴们热闹的捉迷藏就会准时上演:草垛内、树杈上、大门后、草丛中等便成了藏身之处,静静的等着伙伴来找,你追我躲、我藏你找,甚是热闹,孩子们的嬉戏声此起彼伏,在漆黑的夜晚传的很远……
快乐时光总是感觉短暂,正在和小伙伴玩的尽兴时,耳边总会传来大人们的呵斥声:到点了,明天还要上学,赶紧回去睡觉!小伙伴们不得不无奈的各回各家,简单洗漱一下,迅速躺在床上,很快就会进入梦乡……
大人们虽然白天在田地劳累了一天,但晚饭后也不会早早上床休息:妇女们或洗衣服、或为男人和孩子们缝补衣裳、或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纳鞋底…
男人们就会收拾和整修各种农具,虽然有时候没有必要每晚收拾,但男人们总是习惯性的整理一遍:铁掀和锄头擦的是否铮亮、镰刀磨的是否锋利、耧具摆放是否整齐……因为这是春种秋收的根本,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农村的夜晚似乎漫长,偶尔邻居也会互相串门,沏上廉价茶水,抽着旱烟,昏暗的小屋内,就会传出彼此开玩笑的爽朗笑声、互相交流种植经验的交谈声……夜深了,在女人们的连续哈欠声中,男人们才会结束彼此的高谈阔论!晚上的时光就在忙忙碌碌或者邻居串门侃大山中度过!
让一个家庭最高兴的就是村里演电影,孩子们兴奋的快速吃完晚饭,早早搬着凳子去占居好的位置,一家人坐在一起聚精会神的观看电影,也从短暂的影片中了解了外面的不同世界,提高了人们的眼界……
夏天洗完澡后点上蚊烟,
扛着竹床,提着木椅。带上
蒲扇,一家大小在露天场歇凉。
然后进屋睡觉。
冬天则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或
碳盆边,孩子们边烤火边写
作业,也不要大人辅导,做
完了作业就洗嗽睡觉。
这是指农村还没通电的时期
的生活。
城市一般夏天有电风扇(台式
吊式都有),80后有人安空调
了。大多数冬天用电炉子取
暖。
④ 农村看电影的场景你还记得吗
记忆中的露天电影
说起农村看电影,那热闹场景没经历过是想象不到的。小时候农村也没有什么 娱乐 ,那时大家也没有打工,年轻人都在家里。看大戏,看电影是非常开心的大事。
一听说哪里放电影,心中早早的期待着,数着日子。电影都是露天的,在一片空旷的场地上,银幕要么挂的墙上,要么挂在埋好的两个树桩上,两个大音箱,一个老式放映机,一台汽油发电机。我们那里除了村里(那时叫大队)每年放两场电影外,其它放映机会就是逢庙会或有人许愿还愿,再就是条件稍好些喜欢热闹的家庭逢儿女结婚,生小孩等大喜事也会放电影。只要说哪里要放电影,附近各湾子甚至附近村的人都会背着椅子凳子早早的赶去,特别夏天一路上从下午天四五点开始,卖货担的,走亲戚的,送礼的,看电影的,陆陆续续都不断人。有时得跑挺远路,记得我看电影最远都跑十几里地。
每场电影通常最少也几百人,人多的时侯附近树上土堆上都是人。银幕早早的挂上,日头还高,就有纷纷到场者去占有利位置,把椅子登子早去占着,卖货者在外圈,摆着各种小摊卖各种食物,小玩具,等等货物。孩子们前串后串跑来跑去,甚是欢乐,年轻男青年三五成群到处寻找哪里有钟意的姑娘。。。。。。叫卖声,打闹声,聊天声,喊人找孩子声,音响放出的歌曲声。。。。。。一片吵杂。
天黑下来,电影才能开始,这时整个场地不知觉中人坐着的站着的挤满了人。随着放映员对片,调试结束,电影也就即将开演,银幕图像声音出现,场地顿时也就安静下来,虽然也有些交流声,但终究会压低分贝,渐渐的淹没在电影声中,大家也都静静地看着电影。远看去,外围的卖货摊的灯笼星点的点缀着电影场上,还别有一番景致。
记得那时电影经常放,《少林寺》,《侠女十三妹》《醉拳》《湘西剿匪记》《神偷》。。。。。。也非常丰富。
看露天电影最不和谐的就是,偶儿会有年轻人打架,那时我还小,听说有人打架就怕。再就是没带凳子的,会抽人草垛的草,挽成草把席地坐。人多了还真把人草垛草拽去不少,碰到脾气不好的,还会骂人的。
散场后大家跟着各路手电筒光亮各回各家,路上大人聊着电影的内容,年轻人讨论别家姑娘,孩子们有人依然嬉闹,有的都在爸妈怀里睡着了,犹由未尽。
太阳还老高,我就和其他小伙伴们搬着小板凳早早地来到我们村部门口了。村里的一遍又一遍地在喊:“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晚大队门口有电影!今晚大队门口有电影!!都快来看啊!高兴的拿上手电筒叫上小伙伴们一起去。
还有那个时候主要放抗日战争的电源有:《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小兵张嗄》、还有《少林寺》……大半夜放完了,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回来走在路上还是有点吓人的哈哈。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还真是童年的那一段回忆好啊!现在也体会不到那种儿时放电影的快了的回忆了!
幼年时,在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精神文明建设极度落后的情况下,电影放映员绝对是神圣受追捧的职业,听母亲说,在八十年代,孩子们一听说哪里有电影,都成群结队,不顾辛苦,走上十几里去看电影。直到我童年时,村里放电影,街上还得坐的满满的,小孩子都爬到树上去,等到电影散场,大家讨论着剧情,拿着马扎,领着孩子,三三两两回家去。这个画面和在家门口躺在凉席上看星星的场景一样,印在我的脑海,至今依旧清晰。那个时代,在长辈眼里是苦难,在孩童眼里却是无忧无虑撒欢奔跑的童年。据说,现在村里一个月放一次电影,据说,看的人寥寥。今天,已经二十五岁的我,和母亲一起,搬着板凳来看电影。第一部,经典的抗战片,第二部,接地气的民间小调。不知为何,这场景让我想到了意大利电影《天堂电影院》,那是个男孩的成长史,而村里的电影,伴随了我的成长。我站在巨大的幕布旁,看着电影里的嬉笑怒骂,听着观影群众的窃窃私语。夜渐深了,天上的云彩还是一块一块的,初秋的夜微微凉,我的思绪飘呀飘,飘到了小时候,去捏一捏那个小女孩红扑扑的脸。夜晚的小精灵们,睡吧。
60年代末70年代初看过的电影
有:南征北战、地道战、红日……不管刮风下雨都在露天放映,一听说有电影,太阳老高就去等着。一点都不夸张的说,十里八乡的都来看,那场面宏大、壮观。
印象最深的那次是演动画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十五六里路步行走去,吃罢午饭我们一帮小伙伴们就走了,可是天黑后我们等了好久好久还不放映,那时没有手表,感觉时间很慢很慢,
后来知道了是从县城向这里导片子,其实是一部片子三个地方同一晚上放映,县城首先开始,放完第一本后有人骑摩托车送往第二场地,第二场地演完再送往第三场地。第二本,第三本依次类推。当然了,中间也免不了等场!
我们看的是最后一站,回到家时天已是微明了,不过,还是很性奋。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滋有味,那个时候每年还能看个三两场电影,
现在已是十多年没看电影了,有时村子里也演电影,可惜以没了那时的性趣,更没了那股热情!
别了我的童年,别了我的天真烂漫!别了我那想学好学而终究也没有机会去读书的梦……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儿时的我看电影是最期盼记忆最深刻的事。能够看上电影是一种享受。家在农村,那时候家里没有电灯,电视,人们的 娱乐 方式就是看电影,看戏。村里大约一个月会放一次电影,如果村里要放电影了,有人知道了就会兴奋的奔走相告,一传十、十传百,不大会儿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了。我的心情像过年般高兴,盼望着天快点黑,奶奶晚饭也做得比平常早一些。吃完饭我搬着小板凳到放电影的地方找个好位置,先占住,还和小伙伴配合轮流值班看守防止位子给被占。天刚扫黑,父老乡亲都出来了,还有一些邻村的人也来了,集中在一起,场地上的人一个挨着一个,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有时候银幕的后面也坐满了人,在人们喜悦的等待中,电影开始了。有时候村干部还会借换片的空档儿,向村民发通知,讲生产注意事项等。记忆最深刻的电影是《地道战》、《地雷战》、《少林寺》《喜盈门》戏剧电影《朝阳沟》《包青天》等。看电影的场面,热闹,有趣,真的难忘,记忆犹新,如在眼前。
小时候看电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记得最早的一次看电影是坐在父亲的肩膀上,看的。那是在我们村原来的老学校操场的东南角,当时候刚开始都是用投影仪照上银幕上的一个个的画像,画像上的女生,像个新媳妇,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我,心里 好害怕的!
那时候看电影也不知道什么片名,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后来看电影就能记得了。有南斯拉夫的《桥》,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地道战》,《地雷战》,《苦菜花》,《卖花姑娘》,《火车司机的儿子》,《海霞》,《战友》,《奇袭白虎团》《小兵张嘎》,《大浪淘沙》,《闪闪的红星》,《沙家浜》,《红灯记》,《艳阳天》,《金光大道》,《磐石湾》,《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智取威虎山》,《草原英雄小姐妹》,《大闹天宫》,《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南征北战》《车轮滚滚》,《龙江颂》,《海港》,《杜鹃山》,《小花》,《知音》,《血战台儿庄》……
那时候农村没有什么 娱乐 ,一年有几次电影到村里。当银幕竖起来了,孩子们都忙着占位置,护地方,电影开放的时候,可以说是家家闭户,露天电影场是人山人海。前面的人坐着,后面的人站着,最后面的人站在板凳上。
那时候,只要听说哪里有电影,村里的小伙伴都会 成群结队的前往,有的十多里路,每当电影快结束的时候,人们都是争先恐后地往回跑。
一路上孩子们学着电影里的台词,有的调皮捣蛋的孩子到了家门口,用脚踢自家的大门,用电影里日本鬼子的话说“他妈的,给老子开门,死啦死啦的”……
儿时的往事,不是随风而去,却是永远的记忆!
说起小时候农村看电影的事情,一下就激起了我怀念儿童时的情景。
我小时候的农村,非常落后与贫穷,没有通电,照明全靠点煤油灯。即使晚上再黑,也只有那么一星点光明。我们家兄妹多,衣服破烂,母亲每天晚上补衣服就成了日常营生。这样一点点光亮,也就成了全家人体面的期盼。那时的煤油,也是实行供应,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有很多晚上只能黑着静坐。这样大人们互相窜窜门,邻居互相诉诉白日发生的事情。那么我们这些孩童,放了学的晚上,就真的反了天了,不是成群玩打仗,就是玩捉迷臧。一直玩到十一点多,也不情愿回家睡觉,我就常被兄长叫回,有时还要挨揍。
那时农村演场电影,是非常稀少的事,能看看电影,真的是一种享受。那时看电影是要买票的,用的电是发电机发的。我们家贫穷,买不起电影票。可我就想看电影,只好要么瞅机会往里蹓,要么等电影快完时把门人不管了进去看看也满足,我们那时叫作解放。后来 社会 逐步发展,农村也送上了电,演电影也就不再卖票,我们那时叫作公演。可演电影的次数很少,电影片子也少,从县电影公司调片,往往一部电影要在各村轮演。我们就天天在盼,一旦说村里要演电影,晚饭也就顾不上吃饱,早早搬上橙子去占空。我最爱看的是打仗的片子,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步行十几里出村去看电影,一部电影只要附近演,百看不厌。我们常常模仿电影中的情景,自导自演,玩个尽兴。那时的电影,简直成了我们快乐的全部。
随着科学的进步,电视逐渐取代了电影,现在农村即使也会来演场电影,有时观看的也只三五人。手机的智能化,又在逐步取代电视。我们这一代的经历,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说,简直就是童话。生活越来越幸福了,可由不得常思念童年的往事,也许怀念过去也是一种幸福。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电影就是在村子里的村委会场地看的是主要好像是于荣光,抓小孩子那个电影具体名字我还记不起来了,播放电影的师傅还是村长请来的,每天下午5点多就会把放电影的设备架好,拉一块布,小时候还特别爱看放电影设备发出来的光是五颜六色的光,那时候觉得这东西太高级了。小时候村上的人都特别爱看,每天都是晚上7点多播放,我们小孩子都是早早的在家吃完了饭然后一家家互相招呼一起去村委会看电影,大人去的时候都带一个小凳子,有的是坐在院子门口的大石头上,我们小孩子就比较方便了,直接骑到墙头上,村上的孩子也多,每天晚上都能再那墙头上骑一排在那聚精会神的看。有的家离村委会近的直接端着碗出来一边吃一边看。
小时候最高兴的事之一,莫过于看大屏幕电影
⑤ 八十年代农村个体放影员国家有什么优代政策
对于80年代的农村电影放映员,那时候的确是一个非常羡慕的工作,因为在80年代的娱乐项目是非常的少了,即便是电视也不是太多,一个村儿有可能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放电视还需要收费的,但对于露天电影是不收费的,那个时候经常盼着放映员来村里放电影,有时邻村放电影也要去早早的搬着小板凳去占一个地方等着看电影。
记得那时候的电影放映员,一般都是有自己的一辆自行车,带着放映的机器到村里。首先,这些放映员都是提前到村里,然后由村里负责人带领着上饭店(或者是在村干部的家里)请他们吃饭,吃的那是相当的好。晚上要炒上几个菜,然后要有一瓶小酒。当放映员吃饱喝足以后,天色也就渐渐的晚了。村里的干部派人提前把银幕拉上,也就是一块大白布找一个地方挂起来。
一般农村放电影都是在村委的大院里,放映员把机器支好以后,逐个片子进行放映,一般每晚上放两个电影,时间应该在10点左右就能结束。如果说和放映员关系比较好的话,放映员会让观看电影的群众在附近看电影,这样能够看一个正面的电影。所以那时候的放映员,在农民的心目当中是一个非常崇拜的一个职业,也是一个非常羡慕的一个职业。在那时候放映员是最接地气的一个职业了,也可以说是农民接触最经常的一个非农业的工作人员。
对于那个时候的电影放映员,找对象是最好找的,而且工作也是最好的,吃的饭也是最好的。因为那时候确实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每一天到一个村里放电影,每个村里的村干部都会积极的靠上去,然后弄好吃的给放映员吃,这样放映员就会给放一个好片子,而且还经常的在那个村里放电影。每次放电影村里都会大喇叭宣传,让大家到村委大院里等着准备看电影了,当然附近村的村民也来看电影,可以说是人山人海的,不像现在农村几乎已经不放电影了,即便是放电影也是了了几个人去观看。
总之,对于80年代电影放映员这个工作,确实是一个非常好、非常舒服的工作,也是农村老百姓接触最多的一个行业。放映员的确是非常吃香的,到哪一个村里都像接天神一样接送,对于吃喝方面的招待是非常好的,因为那时候温饱问题也都很难解决,更别说每一顿还能吃上一点肉鸡蛋之类的。当然随着网络科技的发达,现在看电影的人非常少了,在大城市里有电影院也只是看看新片上市,当成一个娱乐的场所,如此大趋势,放映员这个工作理所当然的也就退出了市场,至于以前那些年老的放映员都已退休了。大家是怎么看80年代放映员的这个工作的?敬请下方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