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胶卷拍好的电影是怎样复制的
拷贝一词就是从复制电影而来的,早期的电影都是用电影拷贝机复制的,我们说的胶片指的是感光胶片,早期电影拷贝机的原理就像我们看到的DV拍的枪片原理一样,注意,只是原理一样,具体要复杂的多,要不然我们看到的拷贝会一个比一个不清楚。现在拷贝是用胶转磁设备来做,将光胶片的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将数字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照射到感光胶片上完成复制,这样速度和质量都大大提高。
你要想把胶片转成DVD教你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找一个电视卡,把胶片输入的电视卡(当然得有胶片输入电视的设备,你要只有老式8毫米摄影机我可帮不了你了)。然后像录电视一样录下来,压缩成DVD格式刻盘OK。要想要高清只有用胶转磁专用设备了。
⑵ 胶卷怎么拷贝的
数字电影是特殊的硬盘, 胶片电影自然是胶片
拷贝专门有拷贝机, 不过现在大多是先用胶片拍摄,然后用胶转磁设备(其实就是一种特制的扫描仪) 转成数码文件, 再后加工剪辑,然后用"胶片记录仪" 的设备印到播放用的胶片上 制成一份拷贝分发给电影院即可
⑶ 什么时候拍电影不用胶卷了
2000年拍电影不用胶卷了。追溯到上世纪的转折点,袭碰派2000年好莱坞决定舍弃胶片拍摄,全面转型为数字化,好莱坞开始舍弃胶片的征程,为电影数字化转型铺路。二十年后,当《复仇者联盟4》坐在全球影史票房排行榜首位的宝座,人拍贺吵世们很难想象,这27.89亿美元的票房是由当初胶片这个翅膀煽动的。
⑷ 为什么电影院看胶片电影感觉还没有电脑上看高清电影清晰
事实上还是的胶片清晰的。
拍电影的时候都是用胶片摄影机拍摄的,原因也就是因为它清晰。然后再经过胶转磁,再后期处理,再转为数字格式。画面只能是越处理越不清晰,不可能越处理越清晰的。电脑上的画面是绝对不可能比胶片清晰的。也许是因为屏幕大单位像素也被放大了给你的错觉。
在电影院看,屏幕大,相对于电脑上会更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视觉冲击也比较大,另外一点优势就是电影院不单单是画面大,音响效果也不一样,电影院的环绕立体声也是家庭电脑很难达到的。例如飞机从你头顶飞过的画面,你会明显感觉到声音的方位变化的。
还有你说的胶片划痕那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胶片放映还会有抖动的问题,这个我们看电影的时候肯定注意到了,这也是胶片放映的一个缺点,我觉得这也算是个特色。画面上偶尔出现的一些竖条很有可能就是胶片抖动造成的。但是胶片色彩还原度高,画面色彩也较为艳丽。
另外你说的划痕也跟‘放映机’的质量和性能新旧程度等等有关,胶片也许是新的,但放映机不见得是新的呀,对吧?放映机上的光源、聚光镜、放映镜头等乱七八糟部件上有尘土划痕老化什么的就没办法了,也会影响画面质量的,呵呵。。。。
再说现在新的影院都用数字放映机了,一般一部数字电影拷贝的容量在400GB左右,你说会不会比你电脑上的RMVB清晰呢?
呵呵,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⑸ 胶卷是怎么变成视频的
拿电影来说吧,过去是胶转磁,现在还可以通过扫描变为数字形式,便于制作、剪辑
⑹ 高清电影都是怎么做出来的
首先用胶片拍摄,然后再在专业的地方转换成电子数据
或者直接就拍摄高清电影数据,完了在剪辑,处理,最后就有了
【以下来自网络】
高清电影 HDTV是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的简称,翻译成中文是“高清晰度电视”的意思,HDTV技术源之于DTV(Digital Television)“数字电视”技术,HDTV技术和DTV技术都是采用数字信号,而HDTV技术则属于DTV的最高标准,拥有最佳的视频、音频效果。HDTV与当前采用模拟信号传输的传统电视系统不同,HDTV采用了数字信号传输。由于HDTV从电视节目的采集、制作到电视节目的传输,以及到用户终端的接收全部实现数字化,因此HDTV给我们带来了极高的清晰度,分辨率最高可达1920×1080,帧率高达60fps,是足够让目前的DVD汗颜的。除此之外,HDTV的屏幕宽高比也由原先的4:3变成了16:9,若使用大屏幕显示则有亲临影院的感觉。同时由于运用了数字技术,信号抗噪能力也大大加强,在声音系统上,HDTV支持杜比5.1声道传送,带给人Hi-Fi级别的听觉享受。和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具有高清晰画面、高保真立体声伴音、电视信号可以存储、可与计算机完成多媒体系统、频率资源利用充分等多种优点,诸多的优点也必然推动HDTV成为家庭影院的主力。
HDTV的最大特点就是高清晰,而目前大多数的背投、液晶、等离子等显示设备却不一定能够达到信号源的分辨率,也即是说,显示设备无法把信号源的优势发挥出来。调查显示,能完美表现HDTV的显示设备是投影机,玩家最希望得到的播放设备也是投影机。投影机的最大优势在于大屏幕,可以轻易达到100英寸以上,视觉冲击力非常强。目前多数视频投影机只支持720p和1080i的分辨率格式,而少数可支持1080p分辨率格式。但是即使是720p的投影画面,其清晰度也比DVD高出很多,目前的DVD只提供了480i或480p的格式输出。
作为传统显示设备中的电视机最大尺寸也在50英寸左右,画面的款高比都是默认的4:3,而且雪花、闪烁也经常出现,实在满足不了人们对大屏幕显示的需求。虽然后来出现了支持16:9和4:3两种模式的大屏幕电视,如等离子电视、背投电视、液晶电视等等,但它们也难以突破100英寸的极限,相对于投影机的100~300英寸就不得不汗颜了。而且传统的电视机也存在体积过大、太过笨重、无法轻易移动、散热量大、镜面容易被划花、镜面反射干扰观看,而且价钱也相当昂贵等。
而相比之下,投影作为新一代的显示设备,在我国教育及商务领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应用,并在家用市场显出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其优势在于:高画质,投影机已经能够输出1080i、720p或更高的信号格式,并且能够往下兼容不同的信号;大画面显示,投影机可以轻易实现100英寸以上的大画面显示;并且有一个任何电视机都无法比拟的优势,就是可以随意调节投影画面的大小,并且可以任意移动使用。因此,HDTV与投影机的联姻是势不可挡的。
由于高清电影的特性,现在的电视基本上还没有支持其发展.但是高清电影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不断的被商家所占领.已经有很多高清电影下载的网站涌现.比如酷开网.
⑺ 电影DVD和胶片是怎么制作的哪个先做哪个后做
1、现在的电影也有直接拍成数码的(磁带)。假如直接拍成胶片的,则通过扫描转成数码文件。数码电影在电脑上就可以剪辑。而以前没有数码的时候,剪辑就是真正的“剪辑”,拿剪刀把胶片剪开、再拼接,或者对每一帧画面(即每一张底片)进行特别处理...
2、数码转胶片其实说白了,就是把每一帧影像投射到胶片上(就像使用投影仪那样,把每帧画面放映出来,打到胶片上),对胶片进行曝光(像照相一样,把每一帧画面“拍摄”到底片上),然后冲洗胶片(显影、漂定、水洗、稳定,就跟冲洗彩色胶卷的流程一样),然后再“翻正”,即将负片转成正片,胶片电影就制做OK了。详细步骤会更加繁琐,比如制做声音光底、叠印字幕、调色、帧数转换等等。
3、出光盘会慢几个月,你想想,一个歌手可能准备为期半年开20场巡演,办了第一场之后光盘就出来了,大家都去买光盘了,巡演到当地结果大家早就看过了...还怎么赚钱啊。电影也一样。
4、防盗版一般有两种手段:
一种是行政手段,比如给当地的文化部门、执法部门施加压力,打击盗版;
其次是硬件手段。
(高清)蓝光和已经消失的红光光盘:多用HDCP方式加密,直接对文件编码(视频的每一个像素)进行加密,播放时会验证各个设备(比如播放机、电视机、功放机、显卡),如果这些设备都支持HDCP(支持HDCP的设备,要求视频不能够被复制的),则可以解码、播放,否则无法播放。
DVD:在DVD光盘上加入一段版权保护的代码,而刻录软件能够识别这段代码并拒绝翻刻。还有DVD光盘及播放机的区域码限制,但区域码防盗版早就形同虚设。
VCD:没有保护机制的VCD,可以加入一段CRC错误码,让刻录软件判断该光盘已损坏而无法刻录(不过这一手段常用在一些游戏光盘的加密中,在视频光盘中比较少用)。
不过总之再安全的门也有人能闯进去。否则网上大把电影下载是如何来的?
另外,再解释一下为何电影拍摄偏爱胶片:
一般人眼观看200-300DPI的静态画面,其精度足够高(比如照片、杂志)。而人眼对动态画面相对没那么敏感,通常40-50DPI精度就足够高了。比如42寸液晶电视,其长*宽大约36*20英寸(对角线42寸),放映1920*1080视频时,即53DIP左右(1920/36或1080/20),因此1080P精度足够高了。
而电影院屏幕尺寸要大得多,一般长度将近30米,高度十多米到二十几米,按28*22米来算,实现50DPI的高清放映精度需要54600*42900分辨率,而数码设备很难达到这样的分辨率。
但胶片理论上说,因为其感光染料是“线性”的,分辨率是无穷大,那么在这种大屏幕上实现高清播放则成为可能。
以前做过胶片和数码相片放大倍数的对比,在较为理想的冲洗、曝光状态下,冲洗出来的135胶片,即便颗粒感比较重的胶片,其分辨率也相当于50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
因此,电影拍摄胶片仍然占多数,当然也有用数码的。 所以经常看到报导,为拍某某电影,好莱坞某某导演投入几百万美金采购10台摄像机,这是很正常的,还不包括后期制做的设备。而电视台用的摄像机就便宜多了,一般几万块钱RMB就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