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何谓拿来主义
一、拿来主义是——
指自己主观意愿的,也就是说自己想要的,这个拿是有选择性的拿。就是对文化遗产和外国的东西,“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是“占有”“挑选”、创新。
二、释义:
拿来主义一词是鲁迅首倡的。中国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最集中、最剧烈的莫过于五四前后,与以往历次的文化革新不同,这次新文化的倡导者对旧文化几乎彻底发生了怀疑,传统中国似乎 “老旧”得只剩下了小脚、八股文和染缸似的大家庭,“全盘西化”因此一度一呼百应。可是没过多久,新文学的过分年轻、稚拙就让不少人大失所望,胡适的两个蝴蝶儿几乎成了笑谈.于是人们发现,一味地模仿西方文化是学不来的,离开人家几千年的根基,这种模仿只能是呀呀学语。针对三十年代这种“发扬国光”的复古潮流,鲁迅提出了他的“拿来主义”。不过鲁迅的拿来主义与五四运动时期的一味模仿不同,他的拿是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外国好的东西、对中国的进步进步有益的东西都应该吸收,这应该是拿来主义的真实意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拿来主义也未尝不可。 很多人知道鲁迅的“拿来主义”主张,但鲁迅所说的“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则了解的人较少了。鲁迅一生中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字数几乎与他的创作相等,而这仅是鲁迅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一部分。 古文中也曾有类似思想出现,却都没有被传诵。相对论、方法论等大文章中,也都有类似的概念,却也同样没有被普遍应用和普及。“每件事物都有另外的一面”,也是人人皆知的谚语,却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懂得应用?而拿来主义也只是一个旧主题,新衣裳。正赶上了特殊的年代,而由于鲁迅的名气,而被流传甚广。但也只是名字被耳熟能详,其中理念却依旧没有被大众普遍认识与应用。
三、作品简介:
《拿来主义》 发表于1934年6月4日,作者鲁迅。内容中批判了当时国民党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的论点。文章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耐人寻味。
三、附原文如下: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六月四日。
② 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怎么理解
各个国家把自己好的东西送来给你,无事献殷勤。请结合拿来主义一文,"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③ 鲁迅的《拿来主义》阐叙了我们怎样对待西方文化
韩国近些年似乎愈发盛行一种“拿来主义”。这在文化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觉得什么东西好,便拿过来,然后翻遍史册,造出几个模棱两可的证据,紧接着就急不可耐的宣誓主权,将其变成自己文化里“早已有之的”。如果别人也有,那么一定是从自己这里传出去,然后扩散开来,自己才是正宗。韩国“拿来主义”的逻辑大致如此。
“拿来”的对象当然不能跟自己的文化差得太多,不然就难以找到“证据”自圆其说,于是最好是在身边找。理想的对象当然是中国,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广博,两国又是近邻相交已久,好多东西哪还分得出到底是谁的,随便一引经据典,然后高喊:“某某是韩国的!”便可以作为“人类共同的灿烂的文化遗产”,堂而皇之的变了主人。殊不知连自己史册上的文字都是从他人那里学来的,何况其他。
稍次的选择便是日本,两国一衣带水,文化的互相影响自是不可多说,再加上同为“儒家文化圈”的一员,可以拿的东西也是颇多。但是还是直接从中国拿比较方便吧,不管是拿日本的还是中国的,归根结底,文化发源地还是就那一个,何必绕圈子白费力。
韩国人民也不是傻子,辛辛苦苦拿过来当然要物尽其用。提升知名度自然是不用多说,增加旅游收入也是很大的一个方面,但是我想,最大的作用还不是这个,而应该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这是很好理解的,要想让民众对本国文化充满信心,总得要有拿得出手的东西给大家看一看,光凭韩剧可不够,哪一个优秀的文化能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做支撑。于是就只有到传统文化中去找,一找才发现,原来什么东西都是跟别人学的,开始学中国,然后学日本,最近又是学美国,学过来学过去,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几乎没有,这可如何是好。
“拿来主义”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案。既然找不到,那就索性不找了,直接去拿,反正好多东西也难得理清归属,只要行动够快,一申遗成功,那就成了自己的。多聪明的办法!省事,高效,最重要的是照这个办法,能拿的东西太多了,“辉煌而灿烂的大韩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自信由此便可以树立起来。
但是这样的“拿来主义”真的有用么?恐怕很难,相反,这正体现出韩国民族文化的自卑心理。这种心理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整个国家长期作为他国的附属国而存在所导致的,韩国将中国奉为宗主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到近代,中国贫弱,朝鲜半岛又被日本占领了很长一段时间,这对于整个民族都不算是什么光荣的历史,民族尚且不能独立,文化自信更是无从谈起。二是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基础。从语言文字到社会习俗,再到思想观念,韩国社会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儒家思想的影响,否则也不会有“小中华”之称,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谓“拿来主义”,拿的也不过是原来所学之物一类的东西,不敢太过离谱,否则就连自己的民众怕都难以接受。想必“拿”的时候自己的心里定是心虚之极,惴惴不安的。
古今“拿来主义”有两种,一种是如强盗一般,光天化日直接抢,然后就成了自己的,另一种是如毛贼一样,鬼鬼祟祟地偷,被发现之后还要强作振振有词。前者自大,后者自卑。同样的脸皮甚厚,同样的不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