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评价《南京!南京!》这部电影
《南京!南京!》是一部争议性较高的电影。观众对它的评价各不相同。有人认为,陆川的导演风格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电影中的战争场面确实非常出彩,虽然不宏大,但真实感十足。影片中描绘了日军伏击时的恐惧与混乱,以及国军在面对日军大部队火力时的绝望。但是,也有观点指出,如果陆川能拍摄一部纯粹的战争片,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在影片中,国军中也有不少英勇的战士,但面对日军的猛烈攻势,他们只能接受被屠杀的命运。在讨论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时,不能孤立地看,需要将其放在淞沪会战和京沪作战的背景下去研究。整部电影将这个复杂的历史事件浓缩在了一段战争片段中,展现了面对日军的强大攻势,国军的无奈与无力。影片对于战争的残酷描绘,让人深刻反思。《南京!南京!》在艺术与历史之间找到了微妙的平衡点,引发了观众对战争、人性、道德的深入思考。然而,其对历史事件的呈现和处理方式,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争议。总之,这部影片在战争场面的真实感和历史事件的复杂性上表现出了独特的视角,但其对于历史的解读和呈现方式,仍需更多的讨论与反思。
㈡ 你怎么评价《南京!南京!》这部电影
角川的视角,这在以往同类题材的电影中是不常见的。陆川声称这是为了电影的国际化,似无可厚非。但也正是这一点,导致了观影后国内观众对《南京!南京!》的毁誉参半。在我看来,首先某些影评提到的“全片采用了一个日本兵的视角”云云是极不妥的,因为角川的戏份并没有那么多,全片从宏观来讲的线索应该是两条:第一,日本侵略者令人发指的残暴行径;第二,南京民众的自救。在第一条线索中,角川是参与者,同时也是观察者。第二条线索中,主要是陆剑雄的武力反抗和姜淑云等人组织的国际难民区。在原剧本中,第二条线索是比较完整的,但是由于成片中还是去掉了陆剑雄和姜淑云的爱情路线,所以这条线索就破碎成了几段相对独立的桥段。
应该说电影中加入了日本侵略者的视角对还原整个事件的完整性来讲是极有帮助的,但是应该说是实现不了影片的客观性的,毕竟我们的民族感情也可以帮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说角川的视角是客观的,那是谁也无法接受的。
角川正雄的人物设计,是为了反映战争对于施暴者来讲也是一种摧残。这一点观念确实很难让战争受害者接受,不过导演还是煞费苦心地设计各种情节让观众相信这一点。影片开始,角川仿佛逃荒者般的装扮和饥不择食的吃相,实在有负“大日本皇军”的“雅号”;在教堂中,角川开枪恐吓难民,却误杀了几名躲在门后的少女,在难民的哭声中,角川瘫倒在地,拼命道歉,似乎这样就可以弥补自己的过错;然而随着占领南京的时间延续,角川开始对周围的死亡麻木,开始习惯于拔枪杀人,做人的良知和宗教的仁爱都在隆隆的枪炮声中震得粉碎。角川参加了片尾日本兵的招魂祭祀。很多观众对这场祭祀的安排很不以为然,我确觉得很有必要。陆川的解释是说这场祭祀反映的是日本对中国文化的侵略和消灭,但是我却有这样一个错觉:似乎南京的占领与屠杀都是为了这场祭祀的生祭,用中国人的鲜血来为日本军旗图画荣光。在南京死寂的街道两旁尽是废墟,日本兵以招魂舞蹈鱼贯通过,这种视觉上的反差正表现出了战争的荒诞。角川在抬鼓架时终于抵御不住战争对心理底线的摧残而精神崩溃,在肆无忌惮的狂吼中我们看到了战争饕餮般的丑恶嘴脸。
角川最后的自杀很多人解释为对中国人的谢罪,我觉得也不尽然,至少在影片中交代的还不够有力。角川的自杀,很容易被理解为对自己的一种解脱,因为角川临死前所说的“死了比活着更容易”,更像是由于心理上难以忍受战争中的种种反人性的现象,而产生的弃世思想,并非为了赎罪,这一点极大地削弱了观众原本可能对角川产生的同情。另外,角川声称自己是教会的老师,并以此为由夺取了姜淑云的十字架,但是这件道具再也没有出现过,也没有出现在角川的自杀现场,实在感觉这个情节有些多余;如果当角川自杀倒下时,十字架也从口袋中滑出,虽然有恶俗之嫌,但或许在情节上能够产生一点完整性的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