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样能学好编导:写好影评,编好故事
有关于编导专业中的影评到底应该怎么去写呢,这是很多编导专业考生很困惑的一点,在艺考编导培训中呢,专业老师都会跟大家说应该怎么样去写这个影评,但是还是有很多考生是不懂的呢,那咱们今天要说的就是有关于编导专业中困惑大家很久的一个考试项影评到底应该怎么写?
想要有一篇影评有一个好的高分的影评呢,就一定要注意你在你下笔之前的准备一定要注意了。注意在写之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了。这样呢你在写的时候就会东西可以写了,所以说在你写影评的时候,前期的准备是很重要的,大多数同学在写影评的时候都对于前期的准备不是很重视,但其实在前面的准备阶段是很重要的。好了,开始讲方法。
一、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观看电影的时候,自己用笔记录几个重点的东西:影片的名字、导演、主演的真名和角色名字、人物之间的关系线、影片的制作过程中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注意影片的主题曲。
在影片观看结束后呢,先用几分钟的时间将你记录的素材进行整理,然后从其中提炼出主题,在这个同时呢,要开始构思你的银牌大概就要那个方向去,出大纲,然后就着手开始写你的影评了。
二、标题
标题呢,有些同学会因为想要引起考官老师的注意而去用一些比较炸眼的标题,但是这样的标题并不是都是好的,有的同学用的就很好,但有的同学就不行。标题的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简单明了,紧扣主题就可以。
这样的话哟时候反而会让考官对你的印象是不一样的呢。
三、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方法
开头和结尾都是比较好写的了,可以以一种前后呼应的方式去洗二开头和结尾,是最简单的一种,还有其他几种就会比较复杂了,但是效果都应该是不错的。下次再给大家介绍了,今天就先到这里了。
❷ 急求舞蹈剧红河谷的影评,要从舞蹈方面分析的
战争和爱情相互交织
和同名电影一样,舞剧《红河谷》采用了战争和爱情两条线相互交织的结构。尽管一至四幕中没有直接写战争,但却为战争的爆发做了很好的铺垫。英国人罗克曼以科学考察者的身份来到西藏,他亵渎西藏神灵,开枪击落凌空飞过的大鹰,殴打前来阻挡其卑劣行为的山妹。这一切无不与第五幕中战争烟云的腾飞有着内在的关联。
剧中还铺排着一条十分清晰的爱情线:靓丽开朗的头人女儿丹珠热恋着耿直强悍的藏奴格桑,而格桑却钟情于纯情善良的汉族姑娘山妹。一男两女的情感纠葛,因他们的地位不同和民族差异,在戏剧情节的发展中卷起层层波浪。
舞台上展现千军万马
第五幕“珠峰喋血”是全剧中直接描写战争的重头戏。头人在城门前阻挡罗克曼入侵,各族民众和喇嘛冲向敌阵奋力抗英纷纷倒在英军枪炮声中;丹珠、山妹和格桑也面临着生离死别的哀恸。整台戏以七门大炮在乐池中升降的巧妙运用和灯光、音响效果的充分发挥,营造出了千军万马厮杀在疆场血腥火爆的战争场面。
《天上西藏》为演出周压轴
继话剧《扎西岗》和舞剧《红河谷》之后,3月6日和7日,歌舞《天上西藏》将在中国剧院上演,为“纪念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演出周”拉下帷幕。《天上西藏》表达藏族人民对和平、和谐、幸福的向往。
❸ 《歌舞中国》有看过的吗影评怎么写或者观后感也行…
燃烧梦想--《歌舞中国》观后感
来源: http://www.oui-blog.com/reder/archives/016280.html
短短七十二分钟的电影,在看完之后情绪被电影带到一个地方。这部片拍摄关于梦工厂,一个在上海的舞蹈教室,里面三代人的梦想与冲突。这部片透过黑白镜头所呈现出来的画面让人惊艳!拍摄上海现代的风光,包括公路、黄埔江、街景、天际线,每一个画面都能美得像幅画。而拍摄剧中的人们,因为黑白画面使得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动作、表情上,甚至是对话上,于是更能深刻的去感受着。片中的音乐配合着舞蹈的时代选了许多老歌,都很能切合情节,相辅相成让人把画面与音乐一起记住。虽然是纪录片,却不会让人有纪录片较无修饰而只是着重在记事的感觉。
会有这部电影的诞生是因为导演当初为了拍一部广告片而寻找中国会跳踢踏舞的人,进而发现这个舞蹈教室。舞蹈教室的主持人是梁一(本名梁景林)先生,他在年轻时因为看了金凯利(Gene Kelly)的电影而爱上踢踏舞、爵士舞,并因缘际会的拜师学艺。他一生从台北跳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在老年回到出生地上海。跳舞,是他一生的梦想,而这样的梦想在他七十岁的时候仍然持续燃烧着。而开设梦工厂,是想要在中国这样缺乏踢踏舞、爵士舞环境的地方吸引有梦想的年轻人一起加入舞蹈的行列。从电影一开始对个人言语访问般的纪录着,呈现出每个人的梦想。梦想也许不尽相同,却都绷发出每个人对舞蹈的热情。从他们练舞时脸上的欢乐与身上的汗水,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们的认真。但是慢慢地现实的渗入,梦工厂需要经费才能维持,所以必须到处去表演,甚至是不管什么样的场合。每个人虽然在跳舞上的坚持是相同的,但是并不全然是每个人的终点。有的人想着要出国深造,有的人会继续念书,舞团的成员来来去去,流动性很大。而梁一虽然学过舞,但是毕竟不是科班出身,没有深奥的理论来支持,他只是知道什么样是好,而教舞的方法更是速成,在最短的时间让一个没有舞蹈基础的人学会舞蹈。但是这样的过程中间还是让他发现了一块璞玉,那就是扬扬。
扬扬在一开始的独舞非常的美,甚至是触动心灵的引燃了身体中欲舞的细胞,想要跳一支呈现出身体美感的舞。但是在观赏的过程中我居然还想着「在这么高的大楼楼顶边缘跳着,不危险吗?」那就好像虽然是快乐的跳着,但是现实就在旁边,一个不小心就会跌落深渊。我们在片中可以一直看到现实与梦想之间的拉扯,随着推展而有越来越清楚的对比。这些舞者本身条件并不优秀,而他们自己也明白是不可能站上大舞台的,更甭提国际舞台。就连梁一,虽然跳了一辈子的踢踏舞、爵士舞,却从来没有站在美国的土地上。他只能透过电影或其它影片想象。而他想要在百老汇前面广场跳舞的心愿,看来是那么的令人感到怜悯。而在梁一独舞、镜头拉向天空,我以为这就是结尾,但不是。接下来反而是更现实的拉扯,因为这是纪录片而不是一般电影,结局不该只是停留在美好的梦想,虽然不是巨大的梦想。在学生歇斯底里地叫着「我想到国际舞台」、「我要跳舞」,突然看片的我们惊觉,「如果不是透过这些镜头的捕捉,有着血汗与美化的呈现,这些人不过是小角色。」梦想的确可以远大而美好,但真实呢?就连青出于蓝的扬扬也提到了先富裕才能安心的跳舞。他试着走出这样的情况,包括尝试将舞蹈与歌唱结合表演。但是看到他穿着那样的服装在电视上的表演,真令人感到心寒。其它人怎么看待看着这群跳舞的人?他们是用艺术的眼光看着,还是其它诸如杂耍、看戏等等?没有环境的支持,艺术发展会走得艰苦,就像《枪炮、病菌、与钢铁》里分析的,统治阶层及文化阶层是因为生产的突破才有可能发生,在生存不是第一要务之下人们才有多余的时间及精力从事这方面的行为。
但也因为这样的环境,使得他们在下定决心要追求梦想的时候是破釜沈舟的。于是在他们身上的热情比起其它地方更来的强烈,他们愿意燃烧生命追寻梦想,做这样的选择没有后路。而我们呢?我们虽然已有些舞者站上了国际的舞台(如:许芳宜、伍国柱),但是我们缺乏普遍对于文化的重视,甚至还是有着太多汲汲营生的想法。如何才能追赶上其它先进地区,我想不只是实体上物质的追求,更是需要内在想法的进步升华,才能让我们就算身在岛上,仍有着与国际接轨的眼光。
❹ 歌剧魅影的影评
http://www.mtime.com/my/828469/blog/910722/ (题目:你可以不知道这部剧,但你不能不知道这首歌)
http://www.mtime.com/my/779574/blog/505834/
http://www.mtime.com/my/954875/blog/1134940/ (题目:地狱的天使?天堂的魔鬼?)
http://hi..com/92jay/blog/item/9f91dab4d6e7fa738bd4b293.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2ca69010093ky.html
http://tieba..com/f?kz=253348508
给你发的都是网站地址,可以去选一选,看哪个比较适合。
❺ 如何写一个电影的影评
写书评前要读书,写影评前得要电影。咱们看电影不能光看个热闹,还得看看门道,准备工作做好才能写出优秀的影评。
怎么看电影?
人人都爱看电影,可并不是人人都会看电影。
想要写好影评,第一遍看电影之前,我们需要为自己想一些预设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非常基础,譬如,
影片的片名和故事内容有什么联系?
为什么电影如此开场?
为什么又如此结束?
带着问题去观影,同时记录下电影中打动你的地方和看电影时产生的疑惑,看看能不能在第一遍的时候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想要写好影评,一部电影不能只看一遍,因为只看一遍是不可能捕获电影所有细节的。我们需要反复地观看,两遍,三遍,甚至更多遍。
而且在第二次看电影的时候,我们可以开始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譬如,
电影的叙事是如何构建的?
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讲述的?
剧中的角色是否很真实?从那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第二三遍甚至更多遍的时候,要做尽可能详细的笔记,不仅仅是影片中的人物和内容,一些摄影形式,角度,灯光等也要记录下来。这些都是我们后续的影评写作材料。
请记住:重复是理解电影的基础。
2. 确定主题
好了,现在电影看了几遍了,笔记也记了好几页,接下来该做什么?
我们在回顾自己笔记的时候,最重要的人物就是确定电影的主题,想一想这部电影到底在说什么。电影的主题并不是我们阅读文章时总结的中心思想,启示意义等,而是电影中用来帮助人们理解电影情节的诸多概念。举例说明:
谁是主角?
电影传递的故事为什么不是连贯的?
角色本身和其他人的关系意味着什么?
我们在回顾电影和整理笔记的同时,从这些信息中整理出一些关于电影的主题,这些就是我们接下来写影评的基础。
写影评必然会涉及到一些专业术语和和技术层面的内容,电影与其他艺术的联系,电影的场面调度,电影的剪辑,电影中的声音,这四大方面是我们入手写影评的专业角度,当我们确立好主题后,就可以考虑从这些方面展开影评的写作。
3.如何写影评?
电影看完了,笔记也做好了,主题也确定了,终于要到了正式开写的时刻了,蒂莫西·J·科里根在书中介绍了六种分析电影的方法和写影评时应该注意的写作方法。
六种分析电影的方法
历史方法:这是影视批评里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写作时,可以依据它们在电影史中的地位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考虑清楚历史背景是不是能够帮我们解释了电影中的叙事或者技术技巧,或者哪部分历史适用于我们的写作等问题。
民族电影:除了历史方法,从民族和文化的特点来进行影评的写作,也是常用的影评角度。一部电影,必然有它的文化环境,把电影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我们不熟悉的文化进行学习,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和理解影片反映的社会环境。
类型:根据形式和内容的模式对电影进行分类,这种类型的区分是检视一部电影如何组织故事和观众期待的有效方式,譬如我们常说的科幻片,歌舞片,西部片等,就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的分类。
作者论:作者批评是现在被广泛接受的电影批评方法,它是将影片和影片的导演或者主角相关联,因为每个导演或者演员都有自己强烈的风格,他们或她们的电影都有着自己相似的特点,这种方式的影片创作是把主演或者导演、编剧等主创人员当作“作者”来进行分析的,因此被叫做“作者论”。
形式主义的种类:讨论一部电影的风格和结构,以及电影是通过什么方式组织起来的分析方法,就是形式主义的种类,这种方法分析的重点是关于电影的模式的,譬如电影如何开始和结尾,镜头如何切换,剪辑如何变化,通过对这些手法的分析来讨论对电影的作用。
意识形态:这是从价值观的角度出发来讨论电影的立场,一部电影必然有它想要传递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意味着什么,暗示着些什么,这些价值观刺激到了观众的哪些神经?在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电影分析的时候,一定不能将自己局限在电影内容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意识形态的分析与人物和情节,摄影机和人物的关系联系起来。
2.恰当的文字表述
我们在写影评的时候,为什么总是不自觉得将影评写成了观后感?
因为每一个观影者对电影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也许在影评写作过程中不自觉就讲这些感情带了出来,吐槽或者喜爱模式一开启,立马就收不住车了,最终一篇主题精彩的影评可能就沦为平庸的流水账。
影评写作时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你的个人情绪表露在文章当中,因为这会让你的文章非常没有说服力,一旦在文章中表现出这种态度,会很快被读者识破,读者马上就会认为影评作者抱有太多的偏见,不能够客观地进行评价。我们需要尽可能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地进行分析和描述电影所呈现给我们的一切,而不是我们看了电影以后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和写其他文章一样,影评的写作也要简洁而生动,特别是结构一定要清晰,主题鲜明。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拓展我们的主题和想法,丰富文章的内容。
最后,修改和完善我们的文章,检验是否符合逻辑,论点和论据是否充分,一篇精彩的影评就此完成。
电影是生活中特别美好的事,我们在黑暗中把自己交给一个未知的世界,它用两个小时让我们体验一遍从来没经历过的人生,我们从电影中汲取力量,尽情欢笑,肆意流泪。我们需要,也应该用多种方式来享受它,包括享受思考,阐释和书写观影经验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