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4d电影没人看
实际上,4D电影并不是没人看,但相较于传统的2D和3D电影,其受众可能较少。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4D电影观看人数的因素:
总的来说,虽然4D电影在技术上是一种创新的观影方式,但由于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其受众相对较少。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观众口味的多样化,未来4D电影仍有可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地位。
『贰』 看完一部超过3D的电影怎么区分是4D电影还是5D电影
4D电影,亦称四维电影,将震动、吹风、喷水、烟雾、气味及人物表演等特技效果融入3D影片之中,形成独特的观影体验。此类电影最初在美国兴起,著名的蜘蛛侠、飞跃加州、T2等电影项目便采用了4D电影技术。近年来,随着三维软件的应用,4D电影在国内迅速发展,画面效果和现场特技制作水平大幅提升,全国范围内已有数十家4D影院,多位于主题公园、科普场所等地,深受观众喜爱。
5D电影则是在4D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它结合了独特的景观装饰、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及三维图形图像动画技术,实现了观众与银幕上虚拟角色的实时互动,给观众带来更沉浸的观影体验。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观众不仅仅是在观看电影,更是在参与其中,感受到更为逼真的环境效果。
4D电影通过多种感官刺激,如震动、吹风、喷水、气味等,增强观影体验。这些特效与电影情节紧密结合,使观众仿佛置身于电影场景之中,感受到电影中的风雨雷电、山崩地裂等震撼场景。而5D电影则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观众与电影角色互动的元素,通过计算机软件和三维图形技术,创造了一个更加立体、互动的观影环境。
无论是在主题公园还是科普场所,4D和5D电影都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它们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娱乐方式,也为教育和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4D和5D电影将继续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逼真的观影体验。
4D电影和5D电影的区别主要在于互动性和技术应用的不同。4D电影侧重于通过各种特技效果增强观影体验,而5D电影则在4D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软件和图形技术,实现了观众与电影角色的实时互动,提供了更深入的沉浸感。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观众的观影体验,也为电影制作和放映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叁』 看电影3d 4d头昏
当一些人的眼睛调节融合功能较差时,就会产生眼睛干涩、头晕甚至是恶心等不适反应。
此外,在观看3D电影时,观众常常为剧情所吸引,注意力高度集中,眨眼频率降低,而在一些动作影片中,画面又常常带给观众强烈的感官刺激,在这种情况下,观影者更容易产生疲劳。
看3D电影
眼睛接信息比2D多一倍
“看3D电影时眼睛所接收的信息比2D电影会多一倍,所以很容易出现眼部不适甚至头痛的情形。”专家认为眼部的不适,与接收过多的信息量有关。
观看3D电影时,通过立体眼镜,眼睛接收到相应的信号,找到立体感。通常来说,成人用的眼镜规格是一样的,但观影者的两眼之间距离未必都一样,差别大的人,看3D电影时眼睛就可能不舒服。“这是因为,3D电影的两部摄像机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就相当于观影者的两眼之间的距离。通常这个距离会取大多数人的一个平均值。”刘金寿说。对于个别人来说,眼镜不合适就成了观影时眼睛受累的原因之一。
另外,看3D大片时,多数人都很容易进入剧情,心理上会跟着影片角色有波动起伏。再加上感官刺激和视觉震撼都挺大,人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眨眼频率低,眼睛的聚焦也不断变化。如此投入,也容易让人更累甚至头痛。
戴立体眼镜
进入眼睛的光亮减弱一半
现在电影院环境好,光亮足够,可一些有轻微近视的人,看3D电影时,还会有眼睛不适的感觉。专家介绍,这与3D电影进入眼睛的光线变暗有关。
“视力不好,眼压过高,看3D电影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刘金寿说,这是因为,看电影时所戴的眼镜,几乎遮挡住了影片画面一半的光亮,进入眼睛中的光线是微弱的,亮度不是平常画面的水平,所以视力有疾的人会感到吃力。
另外,3D大片一般都会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人在观影时情绪也会跟着电影有起伏。“青光眼受心理调节较多,如果外界有紧张因素,会导致眼压升高,刺激青光眼的发作。”眼科教授说。
有实验结果表明,3D造成的视疲劳为普通画面的3倍。尤其是戴着和成人一样规格的立体眼镜观影时,未成年人的视疲劳会比成年人更为严重。
两眼视力差别大 恐找不到3D感
戴上立体眼镜看3D电影,人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老虎朝向观影者的正面呼啸而来,人在森林中穿梭时观影者也仿佛置身其中。可这样的3D效果,有人戴了立体眼镜也不一定能看到。
“不是所有人都有立体视觉的,平常肉眼观看的立体图片,有的人就感受不到立体效果,就是这个原因。”贡雅洁说。据了解,人群中约有10%的人立体视觉存在问题,即便视力较好的人,也仍有约3%的人立体视觉异常。
“除了有人天生没有立体视觉之外,有的人两眼视力差别较大,比如屈光参差在250度以上的,也很难享受到3D大片所带来的立体效果。”贡雅洁说。这是因为,人类需要两个眼睛同时使用,才能形成立体影像。如果两个眼睛屈光度相差较大,如双眼屈光参差、高度散光、高度近视,也难以达到双眼平衡,找不到3D的立体感觉。而且这些人,也比常人更容易出现眼睛干涩、酸痛等现象。“另外,患有内斜视、外斜视、眼肌异常等眼部疾病的人,眼睛就更不可能达到立体视觉。对他们来说,3D跟2D实际上没多大区别。”
感知“立体感” 大脑神经的参与很重要
为啥看3D电影要戴特殊的眼镜?刘金寿介绍,戴上特殊的眼镜后,两只眼睛等于两个不同视角,大脑将分离的画面合成一幅图。因为3D电影的原理是以两台摄影机仿照人眼睛的视角,同时拍摄。在放映时,也以两台放映机同步放映,左右摄影机拍摄到的画面至同一面银幕上,再借助特殊的设备确保左眼看到左眼应该看到的影像,右眼看到右眼应该看到的影像,这就模拟了人眼真实观看现实世界的过程。“这些信号通过视觉神经的传递进入大脑,经过大脑的加工,就是我们感知到的身临其境的3D效果。”
其实,无论用单个摄影机拍摄还是两台摄影机拍摄,电影都是平面的,只是视觉上的感受让我们觉得它是立体的。而最后让我们感知到“立体感”的,除了视觉还有大脑神经的参与。也有人说,3D技术,是通过左右不同的光线,通过观影者视觉神经和大脑的加工,通过“立体”的感觉,形成景深产生立体感的。
8岁以下孩子 不能经常使用3D眼镜
每个人看3D电影时,如何缓解这种不适感呢?医生建议,看3D电影时,可以选择稍微靠后一些的位置,每隔15—20分钟最好摘掉眼镜休息一下。如果感觉眼睛不舒服或有头晕、恶心的症状,应立即停止观看。
另外,干眼症严重、青光眼患者、沙眼、白内障患者不适宜戴3D眼镜。8岁以下的孩子视觉系统发育还没成熟,眼部结构相对来说较为脆弱,若经常使用3D眼镜,眼睛容易疲劳,时间久了会造成视力下降。当一些人的眼睛调节融合功能较差时,就会产生眼睛干涩、头晕甚至是恶心等不适反应。
此外,在观看3D电影时,观众常常为剧情所吸引,注意力高度集中,眨眼频率降低,而在一些动作影片中,画面又常常带给观众强烈的感官刺激,在这种情况下,观影者更容易产生疲劳。
看3D电影
眼睛接信息比2D多一倍
“看3D电影时眼睛所接收的信息比2D电影会多一倍,所以很容易出现眼部不适甚至头痛的情形。”专家认为眼部的不适,与接收过多的信息量有关。
观看3D电影时,通过立体眼镜,眼睛接收到相应的信号,找到立体感。通常来说,成人用的眼镜规格是一样的,但观影者的两眼之间距离未必都一样,差别大的人,看3D电影时眼睛就可能不舒服。“这是因为,3D电影的两部摄像机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就相当于观影者的两眼之间的距离。通常这个距离会取大多数人的一个平均值。”刘金寿说。对于个别人来说,眼镜不合适就成了观影时眼睛受累的原因之一。
另外,看3D大片时,多数人都很容易进入剧情,心理上会跟着影片角色有波动起伏。再加上感官刺激和视觉震撼都挺大,人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眨眼频率低,眼睛的聚焦也不断变化。如此投入,也容易让人更累甚至头痛。
戴立体眼镜
进入眼睛的光亮减弱一半
现在电影院环境好,光亮足够,可一些有轻微近视的人,看3D电影时,还会有眼睛不适的感觉。专家介绍,这与3D电影进入眼睛的光线变暗有关。
“视力不好,眼压过高,看3D电影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刘金寿说,这是因为,看电影时所戴的眼镜,几乎遮挡住了影片画面一半的光亮,进入眼睛中的光线是微弱的,亮度不是平常画面的水平,所以视力有疾的人会感到吃力。
另外,3D大片一般都会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人在观影时情绪也会跟着电影有起伏。“青光眼受心理调节较多,如果外界有紧张因素,会导致眼压升高,刺激青光眼的发作。”眼科教授说。
有实验结果表明,3D造成的视疲劳为普通画面的3倍。尤其是戴着和成人一样规格的立体眼镜观影时,未成年人的视疲劳会比成年人更为严重。
两眼视力差别大 恐找不到3D感
戴上立体眼镜看3D电影,人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老虎朝向观影者的正面呼啸而来,人在森林中穿梭时观影者也仿佛置身其中。可这样的3D效果,有人戴了立体眼镜也不一定能看到。
“不是所有人都有立体视觉的,平常肉眼观看的立体图片,有的人就感受不到立体效果,就是这个原因。”贡雅洁说。据了解,人群中约有10%的人立体视觉存在问题,即便视力较好的人,也仍有约3%的人立体视觉异常。
“除了有人天生没有立体视觉之外,有的人两眼视力差别较大,比如屈光参差在250度以上的,也很难享受到3D大片所带来的立体效果。”贡雅洁说。这是因为,人类需要两个眼睛同时使用,才能形成立体影像。如果两个眼睛屈光度相差较大,如双眼屈光参差、高度散光、高度近视,也难以达到双眼平衡,找不到3D的立体感觉。而且这些人,也比常人更容易出现眼睛干涩、酸痛等现象。“另外,患有内斜视、外斜视、眼肌异常等眼部疾病的人,眼睛就更不可能达到立体视觉。对他们来说,3D跟2D实际上没多大区别。”
感知“立体感” 大脑神经的参与很重要
为啥看3D电影要戴特殊的眼镜?刘金寿介绍,戴上特殊的眼镜后,两只眼睛等于两个不同视角,大脑将分离的画面合成一幅图。因为3D电影的原理是以两台摄影机仿照人眼睛的视角,同时拍摄。在放映时,也以两台放映机同步放映,左右摄影机拍摄到的画面至同一面银幕上,再借助特殊的设备确保左眼看到左眼应该看到的影像,右眼看到右眼应该看到的影像,这就模拟了人眼真实观看现实世界的过程。“这些信号通过视觉神经的传递进入大脑,经过大脑的加工,就是我们感知到的身临其境的3D效果。”
其实,无论用单个摄影机拍摄还是两台摄影机拍摄,电影都是平面的,只是视觉上的感受让我们觉得它是立体的。而最后让我们感知到“立体感”的,除了视觉还有大脑神经的参与。也有人说,3D技术,是通过左右不同的光线,通过观影者视觉神经和大脑的加工,通过“立体”的感觉,形成景深产生立体感的。
8岁以下孩子 不能经常使用3D眼镜
每个人看3D电影时,如何缓解这种不适感呢?医生建议,看3D电影时,可以选择稍微靠后一些的位置,每隔15—20分钟最好摘掉眼镜休息一下。如果感觉眼睛不舒服或有头晕、恶心的症状,应立即停止观看。
另外,干眼症严重、青光眼患者、沙眼、白内障患者不适宜戴3D眼镜。8岁以下的孩子视觉系统发育还没成熟,眼部结构相对来说较为脆弱,若经常使用3D眼镜,眼睛容易疲劳,时间久了会造成视力下降。当一些人的眼睛调节融合功能较差时,就会产生眼睛干涩、头晕甚至是恶心等不适反应。
此外,在观看3D电影时,观众常常为剧情所吸引,注意力高度集中,眨眼频率降低,而在一些动作影片中,画面又常常带给观众强烈的感官刺激,在这种情况下,观影者更容易产生疲劳。
看3D电影
眼睛接信息比2D多一倍
“看3D电影时眼睛所接收的信息比2D电影会多一倍,所以很容易出现眼部不适甚至头痛的情形。”专家认为眼部的不适,与接收过多的信息量有关。
观看3D电影时,通过立体眼镜,眼睛接收到相应的信号,找到立体感。通常来说,成人用的眼镜规格是一样的,但观影者的两眼之间距离未必都一样,差别大的人,看3D电影时眼睛就可能不舒服。“这是因为,3D电影的两部摄像机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就相当于观影者的两眼之间的距离。通常这个距离会取大多数人的一个平均值。”刘金寿说。对于个别人来说,眼镜不合适就成了观影时眼睛受累的原因之一。
另外,看3D大片时,多数人都很容易进入剧情,心理上会跟着影片角色有波动起伏。再加上感官刺激和视觉震撼都挺大,人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眨眼频率低,眼睛的聚焦也不断变化。如此投入,也容易让人更累甚至头痛。
戴立体眼镜
进入眼睛的光亮减弱一半
现在电影院环境好,光亮足够,可一些有轻微近视的人,看3D电影时,还会有眼睛不适的感觉。专家介绍,这与3D电影进入眼睛的光线变暗有关。
“视力不好,眼压过高,看3D电影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刘金寿说,这是因为,看电影时所戴的眼镜,几乎遮挡住了影片画面一半的光亮,进入眼睛中的光线是微弱的,亮度不是平常画面的水平,所以视力有疾的人会感到吃力。
另外,3D大片一般都会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人在观影时情绪也会跟着电影有起伏。“青光眼受心理调节较多,如果外界有紧张因素,会导致眼压升高,刺激青光眼的发作。”眼科教授说。
有实验结果表明,3D造成的视疲劳为普通画面的3倍。尤其是戴着和成人一样规格的立体眼镜观影时,未成年人的视疲劳会比成年人更为严重。
两眼视力差别大 恐找不到3D感
戴上立体眼镜看3D电影,人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老虎朝向观影者的正面呼啸而来,人在森林中穿梭时观影者也仿佛置身其中。可这样的3D效果,有人戴了立体眼镜也不一定能看到。
“不是所有人都有立体视觉的,平常肉眼观看的立体图片,有的人就感受不到立体效果,就是这个原因。”贡雅洁说。据了解,人群中约有10%的人立体视觉存在问题,即便视力较好的人,也仍有约3%的人立体视觉异常。
“除了有人天生没有立体视觉之外,有的人两眼视力差别较大,比如屈光参差在250度以上的,也很难享受到3D大片所带来的立体效果。”贡雅洁说。这是因为,人类需要两个眼睛同时使用,才能形成立体影像。如果两个眼睛屈光度相差较大,如双眼屈光参差、高度散光、高度近视,也难以达到双眼平衡,找不到3D的立体感觉。而且这些人,也比常人更容易出现眼睛干涩、酸痛等现象。“另外,患有内斜视、外斜视、眼肌异常等眼部疾病的人,眼睛就更不可能达到立体视觉。对他们来说,3D跟2D实际上没多大区别。”
感知“立体感” 大脑神经的参与很重要
为啥看3D电影要戴特殊的眼镜?刘金寿介绍,戴上特殊的眼镜后,两只眼睛等于两个不同视角,大脑将分离的画面合成一幅图。因为3D电影的原理是以两台摄影机仿照人眼睛的视角,同时拍摄。在放映时,也以两台放映机同步放映,左右摄影机拍摄到的画面至同一面银幕上,再借助特殊的设备确保左眼看到左眼应该看到的影像,右眼看到右眼应该看到的影像,这就模拟了人眼真实观看现实世界的过程。“这些信号通过视觉神经的传递进入大脑,经过大脑的加工,就是我们感知到的身临其境的3D效果。”
其实,无论用单个摄影机拍摄还是两台摄影机拍摄,电影都是平面的,只是视觉上的感受让我们觉得它是立体的。而最后让我们感知到“立体感”的,除了视觉还有大脑神经的参与。也有人说,3D技术,是通过左右不同的光线,通过观影者视觉神经和大脑的加工,通过“立体”的感觉,形成景深产生立体感的。
8岁以下孩子 不能经常使用3D眼镜
每个人看3D电影时,如何缓解这种不适感呢?医生建议,看3D电影时,可以选择稍微靠后一些的位置,每隔15—20分钟最好摘掉眼镜休息一下。如果感觉眼睛不舒服或有头晕、恶心的症状,应立即停止观看。
另外,干眼症严重、青光眼患者、沙眼、白内障患者不适宜戴3D眼镜。8岁以下的孩子视觉系统发育还没成熟,眼部结构相对来说较为脆弱,若经常使用3D眼镜,眼睛容易疲劳,时间久了会造成视力下降。当一些人的眼睛调节融合功能较差时,就会产生眼睛干涩、头晕甚至是恶心等不适反应。
此外,在观看3D电影时,观众常常为剧情所吸引,注意力高度集中,眨眼频率降低,而在一些动作影片中,画面又常常带给观众强烈的感官刺激,在这种情况下,观影者更容易产生疲劳。
看3D电影
眼睛接信息比2D多一倍
“看3D电影时眼睛所接收的信息比2D电影会多一倍,所以很容易出现眼部不适甚至头痛的情形。”专家认为眼部的不适,与接收过多的信息量有关。
观看3D电影时,通过立体眼镜,眼睛接收到相应的信号,找到立体感。通常来说,成人用的眼镜规格是一样的,但观影者的两眼之间距离未必都一样,差别大的人,看3D电影时眼睛就可能不舒服。“这是因为,3D电影的两部摄像机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就相当于观影者的两眼之间的距离。通常这个距离会取大多数人的一个平均值。”刘金寿说。对于个别人来说,眼镜不合适就成了观影时眼睛受累的原因之一。
另外,看3D大片时,多数人都很容易进入剧情,心理上会跟着影片角色有波动起伏。再加上感官刺激和视觉震撼都挺大,人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眨眼频率低,眼睛的聚焦也不断变化。如此投入,也容易让人更累甚至头痛。
戴立体眼镜
进入眼睛的光亮减弱一半
现在电影院环境好,光亮足够,可一些有轻微近视的人,看3D电影时,还会有眼睛不适的感觉。专家介绍,这与3D电影进入眼睛的光线变暗有关。
“视力不好,眼压过高,看3D电影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刘金寿说,这是因为,看电影时所戴的眼镜,几乎遮挡住了影片画面一半的光亮,进入眼睛中的光线是微弱的,亮度不是平常画面的水平,所以视力有疾的人会感到吃力。
另外,3D大片一般都会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人在观影时情绪也会跟着电影有起伏。“青光眼受心理调节较多,如果外界有紧张因素,会导致眼压升高,刺激青光眼的发作。”眼科教授说。
有实验结果表明,3D造成的视疲劳为普通画面的3倍。尤其是戴着和成人一样规格的立体眼镜观影时,未成年人的视疲劳会比成年人更为严重。
两眼视力差别大 恐找不到3D感
戴上立体眼镜看3D电影,人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老虎朝向观影者的正面呼啸而来,人在森林中穿梭时观影者也仿佛置身其中。可这样的3D效果,有人戴了立体眼镜也不一定能看到。
“不是所有人都有立体视觉的,平常肉眼观看的立体图片,有的人就感受不到立体效果,就是这个原因。”贡雅洁说。据了解,人群中约有10%的人立体视觉存在问题,即便视力较好的人,也仍有约3%的人立体视觉异常。
“除了有人天生没有立体视觉之外,有的人两眼视力差别较大,比如屈光参差在250度以上的,也很难享受到3D大片所带来的立体效果。”贡雅洁说。这是因为,人类需要两个眼睛同时使用,才能形成立体影像。如果两个眼睛屈光度相差较大,如双眼屈光参差、高度散光、高度近视,也难以达到双眼平衡,找不到3D的立体感觉。而且这些人,也比常人更容易出现眼睛干涩、酸痛等现象。“另外,患有内斜视、外斜视、眼肌异常等眼部疾病的人,眼睛就更不可能达到立体视觉。对他们来说,3D跟2D实际上没多大区别。”
感知“立体感” 大脑神经的参与很重要
为啥看3D电影要戴特殊的眼镜?刘金寿介绍,戴上特殊的眼镜后,两只眼睛等于两个不同视角,大脑将分离的画面合成一幅图。因为3D电影的原理是以两台摄影机仿照人眼睛的视角,同时拍摄。在放映时,也以两台放映机同步放映,左右摄影机拍摄到的画面至同一面银幕上,再借助特殊的设备确保左眼看到左眼应该看到的影像,右眼看到右眼应该看到的影像,这就模拟了人眼真实观看现实世界的过程。“这些信号通过视觉神经的传递进入大脑,经过大脑的加工,就是我们感知到的身临其境的3D效果。”
其实,无论用单个摄影机拍摄还是两台摄影机拍摄,电影都是平面的,只是视觉上的感受让我们觉得它是立体的。而最后让我们感知到“立体感”的,除了视觉还有大脑神经的参与。也有人说,3D技术,是通过左右不同的光线,通过观影者视觉神经和大脑的加工,通过“立体”的感觉,形成景深产生立体感的。
8岁以下孩子 不能经常使用3D眼镜
每个人看3D电影时,如何缓解这种不适感呢?医生建议,看3D电影时,可以选择稍微靠后一些的位置,每隔15—20分钟最好摘掉眼镜休息一下。如果感觉眼睛不舒服或有头晕、恶心的症状,应立即停止观看。
另外,干眼症严重、青光眼患者、沙眼、白内障患者不适宜戴3D眼镜。8岁以下的孩子视觉系统发育还没成熟,眼部结构相对来说较为脆弱,若经常使用3D眼镜,眼睛容易疲劳,时间久了会造成视力下降。
『肆』 4D电影,如何调动你的感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新型的娱乐项目不断涌现。而对于视听娱乐来说,一项称为“4D电影”的新型娱乐项目逐渐普及开来。那么,什么是4D电影?4D电影和我们所熟知的3D电影有何区别?而一些所谓的“5D”“6D”等电影又是怎么回事呢?
从2D到3D
整个电影的发展史,都可以看作人们对影视娱乐项目不断追求“逼真”的缩影。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活动电影机”,让胶片拍摄的影像在银幕上“动”了起来,实现了拍摄影像“从静到动”的飞跃。由此,电影开始了百年的发展史。15年后,发明大王爱迪生将影像和声音结合在了一起,从而发明了有声电影。这样,人们在视觉刺激之余,又有了听觉刺激,这使得感官效果大为提升。到了20世纪40年代,彩色胶卷的发明又再次让单调的黑白电影具有了斑斓的色彩,又一次提升了感官效果。
不过,对于这些电影形式来说,其影像产生的基本原理是一样,即人们所观赏的,是投影在一张银幕上影像。由于银幕是一个平面,因此人们看到的其实只是一个平面的影像。平面影像具有左右和上下的区分,但是对于影片所显示的内容来说,缺乏表现“前后”的“深度”信息。随着人们对视觉效果要求的提高,能够在银幕上表现出“深度”效果的3D电影应运而生。
所谓3D电影,其实可以简单的理解为“3维电影”,D就是维度“dimension”一词的首字母。它区别于传统电影的特点就是能让观众产生“纵深感”,即立体感。事实上,3D效果的实现利用了人眼的双眼效应:人类在通过双眼观察立体物体时,由于双眼位置不同,因此在同一物体在不同眼中产生的像具有细微的区别。当双眼的信息传递到大脑视觉中枢后,大脑会将双眼产生的两张有细微差异的图像进行重组,从而产生了立体视觉。
因此为了在银幕上重现立体效果,在拍摄3D电影时,会使用2台摄影机同时拍摄,而对于近期的很多3D电影来说,则使用更为先进的双镜头摄影机拍摄。在放映时,投影在银幕上的图像则是两套叠加在一起的、由两台摄像机或两枚镜头所拍摄影像。因此若用肉眼直接观看,可以发现图像是模糊的。此时,观众需要佩戴特殊的眼镜,来让叠加的两套画面分别进入不同眼镜之中。目前比较流行的实现3D的方式有两类,一类是隔帧技术,即以双倍的帧速率隔帧放映左右眼的影像,观众佩戴液晶快门眼镜来与放映源同步隔帧关闭左眼和右眼的影像。另一类则是采用偏振光的干扰滤镜技术,通过两个光偏振方向不同的图像,用相应的偏光镜片滤光后达到双眼效果。
4D电影,让感官更进一步
在实现电影立体视觉之后,人们有对逼真性和感官刺激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尝试将触觉等更多样的感觉添加进电影的视、听感觉之中,来营造更为真实的观影环境。因此,所加的其他感觉,就成为了立体的“3维”之后的“第4维度”,这就是4D电影名称的来历。可不要和物理学中长、宽、高与时间构成的“4维”所混淆。
要实现额外感觉,就需要对观众所处的放映环境进行改装,并增加相应附件。例如,座椅不再是传统的固定式座椅,而是由电脑程序操控的、可进行预演动作的移动座椅,以此来模拟运动、振动等场景。与此同时的,为了模拟运动时产生的风,座椅周围还需加装鼓风机等设备来进行模拟。此外,有的4D电影院中还有喷雾头、烟雾甚至气味散发装置,以此来更为逼真的模拟下雨、燃烧、花香等感觉。这些装置都经过与画面的同步设置,在相应的场景发挥相应的功能,从实现到触觉、嗅觉等。因此总体来说,4D电影就是将震动、吹风、喷水、烟雾等特技效果引入原有的3D影片中,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而其他所谓5D电影、6D电影,只不过是强调其引入了更多的感觉而已,事实上它们都属于“4D电影”的范畴。
4D电影适用于动作片、科幻片、战争片、恐怖片等有着较为激烈视觉效果和特效场景的影片。因为这些种类的影片场景变化激烈,能充分发挥3D视觉的优势,再加上触觉等感觉,能够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震撼感。然而,对于以表现情节、内涵等的影片,4D电影乃至3D电影就不适合,因为多方面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刺激,会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这些感觉,而减少了对情节或台词的接受和思考。
『伍』 4d电影是什么效果
4D电影的效果是观看时可以感受到风暴、雷电、下雨等身边所发生与立体影象对应的事件。
4D电影是由三维立体电影和周围的环境模拟组成的四维空间,它是在3d立体电影的基础上加环境特效、模拟仿真而组成的新型影视产品,通过给观众以电影内容联动的物理刺激,来增强临场感的效果。当观众在看立体电影时,顺着影视内容的变化,可实时感受到风暴、雷电、下雨、撞击、喷洒水雾、拍腿等身边所发生与立体影象对应的事件。
这些现场特技效果和剧情紧密结合,加上影院椅子的特殊装备,营造一种与影片内容相一致的环境,让观众通过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多重身体感官体验电影带来的全新娱乐效果,身临其境,惊险、紧张刺激。
4D电影的发展历史
4D电影,是立体电影和特技影院结合的产物。随着三维软件在国内越来越广泛的应用,4D电影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运用三维软件制作立体电影有其独特的优势,如三维场景本身就具有立体特性,与立体成像相关的各种参数非常容易在软件环境中调节等。
4D影院最早出现在美国,如著名的蜘蛛侠、飞跃加州、T2等项目,都广泛采用了4D电影的形式。随着三维软件广泛运用于立体电影的制作,4D电影在国内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画面效果和现场特技的制作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先后在深圳、北京、上海、大连、成都、长春、济南、武汉等地出现了几十家4D影院。
『陆』 看完4d电影后感觉头脑发晕,是椅子摇晃的缘故吗
你好,这个您的头晕的问题,是需要注意可能是由于体位性的眩晕的问题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