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篇“RUC思享”推文引出的随笔
我对自己度过本科四年的方式并不满意——确信这是不可多得的好时光,但自己并没有太好地把握住它。造成这一遗憾的其中一个原因,我想应该是我太少借鉴前辈们的经验,这是做出合理李毕规划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呀。其实我也该庆幸,至少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都愣头愣脑的短视的我,最后居然还得以顺利地保研,已实属幸运。获取前辈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便是看公众号“RUC思享”的推送,这个公众号对外无门槛开放着大量的相关资源,然而我却长期对其一无所知,关注了之后也一度不屑一顾,只有在曾经打算出国时狭隘地将它作为获取出国申请信息的工具使用。
思享大都出自大四学生之笔,文章中有他们对各自本科生活的回顾、思考,以及他们基于自身的经历得失总结出的经验和真诚提出的建议。早一些看几篇这样的文章,就会对本科四年的生活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对哪些准备需要提前做心里有点数,也十分有助于自己抓住大学能够提供的、但往往是一闪而逝的各种宝贵机会。更重要的是,走向各种道路的前辈们,会为我打开未来的更多可能;以不同方式优秀着的前辈们,会令我钦佩、成为我的榜样,鼓励我在大学期间在自我成长方面绝不懈怠。
如今自己开始认真阅读简历优秀的同辈推出的思激衫享了,虽然于自己的本科四年已无助益,但能够让我看到周围同学度过本科的各种样态,能够让我一窥这些在各项指标(专业gpa、英语成绩、科研、比赛...)上数字耀眼的人具有哪些可能与其“成功”相关的特质。
【思享·人大·第531期】戴浩霆:决定选中什么,放弃什么,至少跟得到选择的权利一样困难
昨天推出的戴浩霆的明扰腔这一篇我尤其喜欢。几乎每个写思享的人都会写到自己大学四年的前进轨迹,而戴的格外吸引人——他在记叙中恰到好处地穿插了当时的心态感受和事后的睿智总结。由于专业差异造成的鸿沟,金融专业的戴的实习经历和面试体验本难以激起我的共鸣(我是社会学专业)。他或许提前预见了自身经验的特殊性,为了使自己的这篇分享能够对尽可能多的人来说都是make sense的——性格中使万事都make sense的冲动大概会驱使他在写作中也再三考量、精心安排吧,最后他为我们呈现出的这部分的内容,成功地以自己这个特殊的个案,为所有读者都展现了一个人是如何在实习前后认识自我、思考未来、体验工作,构想、探索和搭建通往将来职业的道路的。最后的实习申请和面试经验也总结地比较到位和实在。
该文最动人的部分莫过于第三章节:申请、跳船和敦刻尔克。申请中的一个段落(见下段)照亮了这一整节的内容,关于他的潜能是如何在压力下被激发的一段描写,充满了动人的张力。申请截止前的致命十二小时,紧张的节奏、惊人的高效潜能,仿佛可以听到他绷紧的神经发出的颤音,“肠粉+维他柠檬茶+红豆双皮奶”的清晰记忆和详细记述,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这十二小时内留下的记忆有多么深刻。“我是完全没有找留学机构的,因为非常清楚他们赚的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钱,而我有获取信息的能力,我不需要花这个钱”,这段话的因果逻辑中流露出的对自我能力的胸有成竹居然令我有了“肃然起敬”之感。
“但是压力下潜能被彻底激发出来的感觉也十分美好:港交所校招二轮面试是1月6日下午4:40,MIT的 ddl是1月7日凌晨4:00,但当天面完之后我还有一篇文书没写、一篇推荐信没交、两个video questions没有录。我是在红磡火车站吃麦当劳的时候联系老板交推荐信的,接着在当天末班广九直通车上解决的那篇文书。晚上大概十点半从广州东站出来,坐地铁到家楼下先吃了肠粉+维他柠檬茶+红豆双皮奶,进门衣服都没换接着录了那两个视频,三点多submit的。”
从平日生活中生发出的感想成为了他做出跳船决定的重要基础——广深之间人少的那条路风光更绮丽。看过的电影《敦刻尔克》、看过的书《孙子兵法》也分别成为了他做出决策的感性与理性资源。我想戴就是那种感官和大脑时刻都在线,活跃地感受和思考着所处的环境、所听见和看到的东西以及所做的事情。这种生命状态——有时昂扬有时沉潜,但始终积极活跃——正是我所期许自己能够达到的,在每一日的生命实践当中。
他赢得我好感的最关键一点是他的文笔。作为一个玩转数学模型的男生,他能够逻辑清晰地记述、分析和总结并不令人意外,打动我的是他用来抒发情感的、以简洁的语言渲染出来的气氛、构建起来的意象。(以下是戴文中的动人片段)
(1)“总之,这一年似乎有无数的可能性,它们都能够帮我更好地培养mkt making需要的技能,或者更好地为去读master做准备。很奇怪的是,我在学校里的时候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多的可能性。而现在,深圳湾公园的日落真的好温柔。
(接上段)“Until, in God's good time, the New World, with all its power and might, steps forth to the rescue and the liberation of the old.”
(2)“大学课堂里面学到非常多东西,但最感动最震撼的一刻还是2019年秋季陈涛老师《电影导论》讲解演员调度时播放的贾樟柯《山河故人》结尾。山河和故人两个词,在中华文化里别样厚重。随着呼应开场镜头的Go West响起,年近半百的沈涛,用雪中独舞的方式,把二十载燃情岁月抛洒进了漫天的皑皑白雪中,黑屏,closing credits开始滚动。公教1204从未让人感觉如此辽阔过。
(接上段) 这种感觉再一次出现在7月13日22:09,我按下了那封给MIT的跳船邮件的发送键。”
通过一篇推文就对戴产生钦佩,当然也希望自己能从值得钦佩的人身上学到点什么。在他身上所看到的“特质”实则是常常出现在各色“厉害”的人身上的特质,只不过他集中了尤其多这样的特质。
戴给眼下的我最大的启发便是,该如何做出选择,尤其是在涉及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光问“我想要什么要的生活”是不够的,还必须追问的是:“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性格适合什么,在内心最深处的热情和渴望的驱使下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我想过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获得对自我的这些认识是需要有意识地去长期探索的——在一次又一次的经历和感受中着力反思这个问题,否则为何我活了二十几年依然对此知之甚少呢。两年后是否读博的这个决定,以及今后的更长远的目标,我想在对自我的认识的基础上做出。确立了足以称之为信念的目标之后,我会更多地运用工具理性,去努力达到它。
Ⅱ 公众号—推文怎么写,教你六步轻松搞定!
公众号推文文案的编写绝非易事,它就像企业的无形销售大师。以下是撰写一篇吸引人的公众号推文的六步骤指南:
首先,标题至关重要,它是吸引读者的第一把钥匙。一个简洁、有趣且能突出主题的标题,能瞬间抓住眼球,激发探索欲望。
其次,开头要精心设计,如同电影预告片,用故事、引用或提问方式,立刻引起读者兴趣,引导他们深入阅读。
正文则是核心内容,确保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用生动的语言和实例阐述,让读者能轻易跟随你的思路。
结尾不容忽视,要用有力的总结或引人深思的问题,让读者在阅读结束时仍能有所回味,甚至引发讨论。
图片是增强吸引力的法宝,确保与内容相关且质量上乘,提升整体阅读体验。
排版整洁,使用易读的格式,让读者在轻松的浏览中获取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语言风格要贴合目标受众和主题,避免专业术语,确保信息易于理解。
别忘了添加引导语,如关注提示或分享邀请,用醒目的方式引导读者参与互动。
合理运用关键词,提升搜索引擎排名,让更多的潜在读者找到你的文章。
最后,鼓励读者留言、评论或分享,增加文章的活力,同时加深与读者的互动连接。
通过这六步,你的公众号推文就能轻松吸引并打动读者,实现有效的信息传递。
Ⅲ 干货分享:如何用电影手账做观影记录(多图)
人生或喜或悲,但终究只有一次。而电影的出现,让我们人生的宽度得以延伸。
巴赞说: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对于我而言,电影是梦的延伸。
不可否认, 电影是一种性价比极高的生活体验方式 ,让我们用2-3小时即可体验自己没经历过的人生或梦境。在电影里,去感受宫崎骏笔下的童话气息、和哈利波特一起挥舞着魔法棒、去感受万千男女的悲欢离合......
作为一枚影迷,我喜欢每周花些时间去邂逅电影里的别样人生、沉浸其中短暂忘却现实中的烦忧,拾取关于人生的一些感悟。
但也有个问题,阅片上千的自己,碰到一些曾经看过的电影,却怎么也想不起当初的观影体验;有的电影虽好,但多停留在导演好牛、演技好棒的初级感受上,我想对于一部好电影,这些都不足以表达敬意。
7月份,我决定以电影手账的形式,把看过的好电影进行记录。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问问自己的出发点,找到初心。
做电影手账,对我而言主要是记录看过的高分、好口碑的电影,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和升级自己的观影体验,也可作为留给后辈的礼物。
当翻看电影手账,可看到曾经看过哪些好电影,并能唤起部分的观影记忆。而不是说“哦,这部电影我早看过了,还不错”。
工具准备: 手账本、勾线笔(中性笔)、涂色工具、点点胶、胶带若干
平时可把看过的电影进行清单式记录,确定哪些电影成为“电影手账”的囊中物。
上网搜索选取电影的海报、剧照等图片,用手机app拼贴好,去附近的打印店彩印或者用手机照片打印机打印。
在手账本上,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排版。粘贴图片时,推荐使用点点胶,不容易起皱。如果不用照片的话,也可以自己手绘哦。
用勾线笔或中性笔画好边框、装饰线条、标题名称等,以干净清爽为好,依自己的喜好进行设计。
确定你的电影手账内容架构。 以我为例,主要分为基本信息、剧情介绍、经典语录、影评等部分,你可根据你自己的出发点取舍,有些信息如果记不清楚,可上网搜索。
喜欢收藏的朋友,还可以利用电影票、电影院宣传单、票据等,用胶水或者点点胶粘贴到手账里,起到睹物思影的效果。
至于时间问题,以我这个月的实践经验来看,一部观影手账一般会花费30分钟时间,熟练的话只需要15-20分钟。
做电影手账其实并不难,不妨找个专属的时间,一笔一划记录你的观影体验吧!
不喜欢写字的朋友,可以多贴图,或者只用一页进行记录,某宝上也有专门的电影手账本,因格式固定只需填基本信息即可。
以上就是PP酱关于电影手账的一些制作技巧分享,不知对大家有帮助吗?希望这篇推文,能帮萌新小伙伴们找到一个伊甸园,用手账和电影来一场浪漫的邂逅吧!
-END-
作者简介:PP酱,左手写文,右手手账,一个文艺心不死的北漂青年,和大家每天进步1%,遇见更好的自己!
Ⅳ 如何看待网传《爱情公寓大电影》实则是由一部叫《新次元冒
赤裸裸的欺诈!「爱情公寓」大电影的面目令人震惊!
自从4天前,口袋君发表了一篇关于「爱情公寓」大电影的推文,该文在知乎上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至今已获得了7000多的点赞。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爱情公寓」系列的极高人气,也揭示了该电影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众多令人不悦的操作。
主要的焦点集中在对大众的隐瞒,特别是关于「爱情公寓」大电影的内核,即它实际上是一部以《爱情公寓》乱入《盗墓笔记》为核心剧情的电影。这种行为的性质极其恶劣,对观众的信任和期待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更让人瞠目的是电影方故意将上映时间延后至下午2点,这种操作在口袋君看来是前所未见的,不得不对此表示“服气”。尽管电影方可能清楚自己是在玩情怀的烂片,但在宣传上不断拖延、遮掩、龟缩,这种行径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当口袋君走进影院时,发现几乎全是放暑假的学生,年龄集中在10-15岁之间。这表明「爱情公寓」的最忠心粉丝竟然如此年轻,他们可能对电影的品质缺乏足够的判断力。
口袋君对这些年轻观众的笑点之低感到震惊,他们似乎从未看过电影,将尴尬的对话视为笑点,对质量低劣的特效也陶醉不已。甚至在电影结束后,他们还满怀期待地说“《爱5》要回归了”,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
电影的评分方面,口袋君给出1星(满分5星)或20分(100分制),反映出电影的质量之低。目前,该电影在豆瓣的评分已经跌至2.4分,超越了《闺蜜2》的2.6分,成为2018年最差电影。
然而,票房却出乎意料地高,单日票房高达2.94亿人民币,预测最终票房将达到10.19亿元。这种“超低口碑、超高票房”的现象,口袋君在历史上首次见到。结合实际观影体验,口袋君猜测吸引了一大群平时很少进影院的年轻观众,他们以电视节目和网络视频为主,很少花钱看电影。
电影的导演和编剧在道德层面的表现令人失望,他们全方位的山寨行为,从剧情到音乐,都让人感到极度不适。从预告片到宣传物料,都透露出一种“藏着掖着”的神秘主义倾向,堪称龟缩派宣发的代表作。
电影的制作成本和质量明显不足,服装、道具、化妆极为廉价,特效也显得粗糙。导演和编剧继续使用盗版音乐、模仿其他电影和游戏的角色形象,这种行为实在无耻。
电影中的台词也充满了低俗和尴尬,例如“他不搞飞机怎么能搞到飞机”、“敢动我男人 我让你灰飞烟灭”等,让人难以接受。周围一堆笑点极低的观众,却真的会笑,这无疑在伤害下一代的鉴赏能力。
总之,「爱情公寓」导演和编剧的“全方位抄袭”和“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已经超越了道德底线。电影方在追求票房的同时,却严重忽视了创作的品质和观众的体验。这种行为是对观众的欺诈,也是对中国电影的耻辱。
从法律角度来看,这样的行为在重视知识产权的国家,如美国,是重罪,足以让电影制片方破产。然而,在我们这个国家,这样的电影却能招摇过市,首日上映拿下3亿人民币的票房。但无论最终票房多么高,「爱情公寓」大电影都是中国电影的耻辱,因为它就是赤裸裸的欺诈,这种不要脸的生意就是杀鸡取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