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3D电影有几种类型
1、空分法:
电影院中普遍采用。一般用偏振眼镜观看,也有用光谱眼镜的。
2、不闪式:
不闪式3D 电视方式是最接近我们实际感受立体感, 不闪式3D的特点:有关视角方面,在视听推荐距离内观看时不闪式3D全然不成问题。
3、互补色:
是另一种3D立体成像技术,有红蓝、红绿等多种模式,但采用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4、时分法:
时分法需要显示器和3D开关眼镜的配合来实现3D立体效果。时分法所采用的立体眼镜构造有些复杂,当然成本也高些。
5、光栅式:
为了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接收电视立体节目,我国自己制造出了光栅式的立体电视机,但光栅式也有缺点,就是清晰度和其它的立体相比要差些,只有在非常大的电视上清晰度稍高,但这样一来,价格也就上去了,想克服这个缺点就是要技术进步。
(1)大年三十的电影哪个是3D效果扩展阅读:
不宜人群:
1、独眼、双眼矫正视力相差3行以上、斜视、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及高危人群、眼部手术恢复期的患者。有关专家提醒做过激光近视眼手术的患者在恢复期内不可经常观看3d电影,在3个星期内最好不要看3d电影。
2、高血压、心脏病、眩晕症、恐高症者,精神抑郁或狂躁者。3D电影的画面内容多为飞行、旋转、快速切换、穿越起伏的运动场景,对于平时有恐高、晕车症状的观众易产生精神紧张和心理不适,此外3D电影音乐和画面比较刺激,看后感觉会比较高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发生血压升高、头晕、胸闷等不适。
3、高度近视眼患者、远视眼患者、老年人、有闭角型青光眼家族史的人、以及“浅前房、窄房角”的观众都属于青光眼的高危人群,不宜观看3D电影。
眼睛长时间处在光芒较暗环境中,瞳孔扩大,就会使周边虹膜堆积,房角变的更窄,影响房水循环,导致眼压升高,诱发闭角型青光眼。另外电影画面场景惊险刺激,可兴奋人体自主神经系统,也可以使瞳孔散大,引起青光眼发作。
⑵ 看3D电影的效果是什么样的
1.你得有专门支持3d观影效果的电视
2.你得有一套质量效果不错的家庭影院
这样才能具备接近影院的观看效果
3d电影在家看的效果是比不上影院的
1952年,讲述非洲探险的《非洲历险记》被认定为是史上第一部真正的3d长片。该片的口号是“狮子在你腿上,爱人在你怀里”。尽管《生活》杂志在当时称该片“廉价、荒谬”,但观众们仍然热情地挤进电影院去体验片中的“自然视角”。
1953年,《恐怖蜡像馆》等一批3d恐怖片应运而生,3d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进入了黄金时期。
1954年,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导演们,绝大多数都对3d电影低眼相看,认为那只不过是在玩魔术而已,根本不是艺术。然而,希区柯克不这么想,他在1954年拍摄了3d版的《电话谋杀案》,成为了当时3d片中为数不多的精品。
1954年03月05日
,环球公司推出最有名的3d恐怖片《黑湖妖谭》,该片也是至今为止惟一一部有续集的3d电影。新版《黑湖妖谭》计划在2011年上映。
大卫·斯莱德(david
slade)执导的《暮光之城3:月食》已于2010年6月30日上映。影片采用3d
imax技术
。
1962年,我国的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国内第一部3d立体电影《魔术师的奇遇》,桑弧导演,陈强主演。后来又陆续出现了《欢欢笑笑》《快乐的动物园》《靓女阿萍》《侠女十三妹》等。
1982年,迪士尼拍摄了短片《魔法之旅》,虽然这部短片只有16分钟,但通过cgi与真人表演的混合,打造出了在当时令人惊讶的3d效果。
1982年,《13号星期五》第三部上映,本片令80年代的3d电影慢慢复苏。
1983年,3d版的《大白鲨第三集》轰动一时,放映首周就赚得1300万美元的票房。但因为电影本身水准低下,3d效果也无过人之处,很快就让观众失去了兴趣。
1985年,《魔晶战士》成为世界首部3d动画长片。
2004年,第一部imax
3d长片《极地特快》诞生。该片在2000块普通2d银幕上放映,3d
imax银幕只有75块。然而就是这75块3d
imax银幕,获得的票房占全片总票房的百分之三十。3d+imax的“超强组合”,让发行方看到了巨大的商业潜力。
2005年,迪士尼的动画片《鸡仔总动员》采用了新型投影技术放映,消除了以往看3d电影时容易产生的眼睛疲劳。
⑷ 看3d电影究竟有什么效果看过的进来描述一下。
3D电影的原理其实就是拍摄出的是双画面,而这两个画面的差别正是模仿人眼的左右两眼的角度的差来拍摄出来的,现实中的角度差可以让你的眼睛一眼就能看到物体离你的远近,而立体电影就是利用这种感观来实现的3D。
1,3D尤其其实是用3D引擎做出来的游戏,但是3D是否是立体视觉,那要看你的显示设备是否支持立体视觉显示,如果可以,那么就可以戴着眼镜来观看立体视觉的游戏,如果不能,那只能是在平面的显示器上来看的。3D游戏的普通视觉显示和立体视觉显示最大的区别是普通视觉仍然能让你感觉到是在一个平面上的显示的东西,而立体视觉显示的游戏则是让你突破了屏幕的那层“玻璃”的阻挡,能让你感觉到所看到的东西是超出屏幕或者在屏幕远处的。
2,三种3D眼镜效果,在看电影方面,分别是偏色最差,偏光在中间,快门最好。
快门的原理是把普通的60HZ刷新的LCD换成120HZ,即把每秒种在显示器上显示60幅画面的速度加大一倍,分别交替显示左眼和右眼的画面,而在显示设备显示左眼看的画面时,通过信号的同步,这个时候你眼镜的左眼是可以看到东西的,但是右镜片是关闭着看不到任何东西的。当右画面在显示设备上显示时,你的右镜片可以看到东西,但是左镜片是关闭着的。这样就分别让你的左右眼看到各自的画面,但是由于闪动的频率很高,为每秒120次,每只眼睛60次,人的眼睛有一定的延迟,所以感觉不到眼镜的闪动(中国的日光灯电压频率为50HZ,由于频率不同,所以快门眼镜看日光灯时会闪得厉害)
所有3D片源在3D显示设备上显示都是有重影的,因为是双画面的。快门其实在某一瞬间看到的不是重影,但是由于交替显示的频率高,所以肉眼看上去是重影的。一个画面重影越大,那么3D效果就越好。如果某一个片断没有重影,那么就是这个没有3D效果
⑸ 什么是3D电影!
3D电影就是“三维电影”(英语:3-D film),是使用一种立体镜视觉显示系统,再制画面将左右眼平面投影影像立体显现成像,令观众对影像产生非现实的立体深度。
技术上,通常采用两台摄影机摆设,同步拍摄影像,取得主体左右侧体的立体感。观看时,观众的视觉皮层会自动对图像结合为单一三维影像画面。现代电脑技术已能够不采用传统双机拍摄,使用CGI电脑特效制作三维电影。欣赏时需要配戴合适的立体眼镜。
镜片其实是一对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片。其原理是平时我们只有用两只眼镜看物体才能产生立体感,如果用两个镜头如人眼那样,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同时摄下电影场景的像,制成正片。
在放映时通过两个放映机用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两种先偏振光重叠地放映到银幕上,人眼通过上述的偏振眼镜观看,每只眼睛只能看到相应独立的一个图像。 就会像直接观看时那样产生立体的感觉。
(5)大年三十的电影哪个是3D效果扩展阅读:
1、历史
1936年利用双镜头摄影机和偏振片可以造出具立体效果的影片,但此技术具有不少限制。之后从RealD 3D等技术发展及《阿凡达》等三维电影流行后,立体影片才近一步被广泛推广。有一名澳大利亚导演宣称,1936年纳粹德国时期已经成功拍摄两部三维电影
2、技术
电脑生成图像为使用计算机产生的影像,更精确的如应用在影片中的3D特效,还有在电视节目、广告及印刷媒体中也很常见。在电脑游戏中常使用的即时运算图形都属于CGI的范围,也有些是用来做过场或是介绍用页面。
在影院看的是立体版本的IMAX和 RealD技术。为营造出立体景深,IMAX 3D采用了双摄影机及双投映机拍摄及放映。RealD则采用双投影机及圆偏振光放映,目前IMAX 3D放映时采用偏光式放映,观看时以配戴偏光眼镜来分析立体影像。
⑹ 国产立体电影(3d)都有哪些我记得小时候看过
给你找出了全部的知名的立体电影了
你自己对照一下应该可以找到的
1922年,世界上第一部3D电影是《爱情的力量》,遗憾的是,影片很早之前就已经遗失了。早期的3D电影都是以展示立体效果为主,片中常以指向观众的枪、扔向观众的物体为噱头。
1951年,环球公司推出最有名的3D恐怖片《黑湖妖谭》,该片也是至今为止惟一一部有续集的3D电影。新版《黑湖妖谭》计划在2011年上映。
1952年,讲述非洲探险的《非洲历险记》被认定为是史上第一部真正的3D长片。该片的口号是“狮子在你腿上,爱人在你怀里”。尽管《生活》杂志在当时称该片“廉价、荒谬”,但观众们仍然热情地挤进电影院去体验片中的“自然视角”。
1953年,《恐怖蜡像馆》等一批3D恐怖片应运而生,3D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进入了黄金时期。
1954年,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导演们,绝大多数都对3D电影低眼相看,认为那只不过是在玩魔术而已,根本不是艺术。然而,希区柯克不这么想,他在1954年拍摄了3D版的《电话谋杀案》,成为了当时3D片中为数不多的精品。
1962年,我国的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国内第一部3D立体电影《魔术师的奇遇》,桑弧导演,陈强主演。后来又陆续出现了《欢欢笑笑》《快乐的动物园》《靓女阿萍》《侠女十三妹》等。
1982年,迪士尼拍摄了短片《魔法之旅》,虽然这部短片只有16分钟,但通过CGI与真人表演的混合,打造出了在当时令人惊讶的3D效果。
1982年,《13号星期五》第三部上映,本片令80年代的3D电影慢慢复苏。
1983年,3D版的《大白鲨第三集》轰动一时,放映首周就赚得1300万美元的票房。但因为电影本身水准低下,3D效果也无过人之处,很快就让观众失去了兴趣。
1985年,《魔晶战士》成为世界首部3D动画长片。
2004年,第一部IMAX 3D长片《极地特快》诞生。该片在2000块普通2D银幕上放映,3D IMAX银幕只有75块。然而就是这75块3D IMAX银幕,获得的票房占全片总票房的百分之三十。3D+IMAX的“超强组合”,让发行方看到了巨大的商业潜力。
2005年,迪士尼的动画片《鸡仔总动员》采用了新型投影技术放映,消除了以往看3D电影时容易产生的眼睛疲劳。
2008年,《U2 3D演唱会》是第一部完全用3D摄影机拍摄的真人影片,这个音乐纪录片堪称先锋。
2009年,环球的动画片《鬼妈妈》是第一部采用停格动画形式的3D电影。
2009年,《阿凡达》成为有史以来制作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3D电影。
⑺ 目前为止,效果最好的3D电影是哪部
那不用想 肯定是3D阿凡达啊!投资最大 收益最大 效果出众 主打3D来的 你说呢?
现在 从电脑下载的 片源最好的版本 也就是 3D阿凡达了!14G呢
阿凡达
外文名
Avatar
其它译名
化身,异次元战神,天神下凡,James Cameron's Avatar,Avatar - Aufbruch nach Pandora
出品时间
2009年
出品公司
二十世纪福克斯
发行公司
二十世纪福克斯
制片地区
美国,英国
制片成本
$237,000,000
拍摄地点
美国
拍摄日期
2007年4月16日 - 2007年12月1日
导 演
詹姆斯·卡梅隆
编 剧
詹姆斯·卡梅隆
制片人
詹姆斯·卡梅隆,乔恩·兰道
类 型
动作,科幻,剧情
主 演
萨姆·沃辛顿,佐伊·索尔达娜,西格妮·韦弗,乔·摩尔,拉兹·阿隆索,乔瓦尼·瑞比西
片 长
162分钟、170分钟(加长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