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经典的国产战争片,《长津湖》只能排第三,你看过哪几部
故事开场,电影就通过各种细节告诉准备投入战斗的志愿军战士,同时也是在告诉70多年后的我们,抗美援朝何以势在必行?为什么我们付出了如此大的牺牲和代价,也要去帮助只是跟我们地理接壤的朝鲜?以及,志愿军战士远赴他国参战,其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什么?经典的国产战争片,《长津湖》只能排第三,这几部,你都看过哪几部?
在这部剧里是以女人为题材的,那就是金陵十三钗,在这部剧中都是女的,却让人看得更加气愤。那段岁月是中国最难熬的。也是最痛苦的,所以我们要谨记历史,努力上进。
Ⅱ 金刚川——朝鲜战争最后的战斗
如果没有电影《金刚川》,金刚川这地方很难被注意到。那块地在战线后方,与正面对决的前线比起来,相对次要些。网上能找的金城战役要图里,都没把金刚川画进去。其大概位置在战役要图图外的右上方。
金刚川的战斗,是整个金城战役一角。战役嘛,环环相扣,哪一环出了问题都影响全局。一时一地的战斗,怎么说它重要都有道理。
按照上述逻辑,金刚川地区战斗,支撑了战役全局,重挫了敌方士气,迫使敌方不得不在朝鲜战争停战协议上签字。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停战协议在板门店签字,12小时后协议生效。抗美援朝最后一场战役——金城战役,也于当天22时结束。
①自找没趣
停战谈判从1951年7月就开始了,边打边谈,搞了快两年。直到1953年6月份,各方面都谈妥了,但就在这时,有人跳出来作死。
南韩总统李承晩眼看要停战了,就开始使坏。一面大言不惭,叫嚣凭一己之力也要打下去; 一面搞小动作,违反谈好的战俘遣返协议,截留战俘。
李承晚这波操作,又想拉美国下水。一来完成一统提高声望,声望高了才好搞独裁,二来政治投机,表现出坚定反苏立场,战后接着抱紧美国大腿。
李承晚投机投得不是一般的准。一战前,大英帝国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就跑去了美国,还师承后来当了美国总统的威尔逊,就是巴黎和会牵头成立国联那位。一战后,朝鲜搞独立运动,李承晚政见是“外交独立”,就是请美国来搞托管,挤走日本,刚好挠到美国痒处。日本投降后,朝鲜半岛的政治家都在寻求南北和解,但李承晚高调反苏。一系列投机操作之后,美国就把他扶上了台。
但阻挠停战协议签字这次投机,投了个一地鸡毛。被我方发起的进攻打得满地旅桥找牙,韩军4个师被打残。最终,灰头土脸的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
②从头说起
李承晚拉美国下水也不是一回两回了。朝鲜战争爆发前他就在38线搞摩擦。通过搞小动作,一来转移国内矛盾,二来搞出点事,好把美军请回来站台。从战前南韩的系列操作看,属于主动找抽型。
没有北方的压力转移矛盾,并拉美国撑腰,李承睌可能地位不保。
南韩的军政机构,大体保留了日本殖民时期的人员和体制。弄这么烂个班底也不难理解。战后日本都乖乖听美国的,其在南韩的殖民机构当然也好控制。把这套班底再用起来,对美国来说省事儿,成本低。当然问题也很多,最大的就是不得人心。
即便后来停战了,李承晚还是按以前的思路操作,全面备战,制造摩擦,穷兵黩武,搞得天怒人怨。直到1961年,朴槿惠她爹朴正熙发动政变,李承晚跑回了美国。
③战局逆转
金刚川的战斗,也就是金城战役那会儿,草根朴正熙已经是韩第二军炮兵司令,一年后就晋升了准将。但朝鲜战争刚爆发那会儿,也就是两三年前,朴正熙才是个中校。升的快也是有客观条件的。战争初期,韩军战五渣,差点被团灭,活下来的中下级军官自然机会多多。
1950年6月,朝鲜人民军大举南下,用了一个月,便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军逼到了半岛一个叫釜山的角上,就是韩国丧尸片《釜山行》里那个。不过美国有当时世界第一的海军,于是钻了人民军侧翼防守空虚的空子,搞了个仁川登陆,来了个反包围。
战局逆转,轮到朝鲜人民军被逼到角上了。联军攻占平壤后,以师、团、营为单,全线快速向北推进,准备一举占领朝鲜全境。冲在最前面的联军先头部队,到达了鸭绿江南岸的古场地区,并向正在渡江北撤的朝鲜军民射击。
大敌当前,我志愿军于10月中旬,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入朝后仅两个多月,便收复平壤、攻克汉城,一口气打到了北纬37度线,再次逆转战局。
④五次战役
志愿军入朝后大规模的战役共有5次。
1950年10月末,我方在中朝边境及以南附近地域,兵分两路向13万联军发起攻击。打了10天,遏制了联军攻势,后转入追击。联军退守清川江以南,第一次战役结束。
紧接着就是第二次战役。11月初,联军对我方决心和部署还是稀里糊涂,于是进行试探性进攻。我方将计就计,来了招诱敌深入,主力向后转移。联军果然上当,被诱至预定战场。25日,拆滚猛27日,我方分别在西、东两线发起反击。战役历时29天,收复了平壤,并将战线备键推到了38线。三所里、长津湖的战斗,就发生在此次战役中。《谁是最可爱的人》也讲的这次战役中的事儿。
二次战役后一周,我又发起了第三次役。12月底,我方越过38线,拿下汉城,打到了37线。由于联军撤退有条不紊,有防守反击的企图,因此我方没有轻敌冒进,于12月初,及时结束了此次战役。
到了12月底,联军利用我连续作战、补给滞后、保障困难之机,发起反攻。我方停止休整,转入防御作战,也就第四次战役。坚守到1951年2月中旬,我方转入运动防御,部署3道防线,以空间换时间,掩护增援部队开进集结和反击准备。4月中旬,联军见我又有3个兵团加入战斗,同时自身也损失惨重,就逐渐停止了进攻,历时87天的第四次战役结束。战线回到38线附近。
4月下旬,我60万大军集结完毕,发起反击,第五次战役打响。此时联军换帅,新上任的李奇微发现我后勤保障难以持久,只能发起凌厉的“礼拜攻式”,于是针对性搞出了“磁性战术”。就是利用联军装备先进、机动性强的优势,以及我装备落后、机动性差的劣势,特别是夜行最远60里的特点,主动后撤、逐次防御,消耗我作战资源。待我补给出现困难,再组织反扑。这招着实厉害,顶住了我方进攻。6月上旬,战役结束,战线稳定在38线附近。
经过多次交手,对于对方实力,双方都心里有数。想取得压倒性胜利,不太现实。于是,7月上旬,各方就开始坐下来谈停战。
打了大半年,你死我活的全面对抗结束了,争取谈判筹码的实力比拼开始了。边谈边打,边打边谈,又持续了两年。
⑤边打边谈
1951年7月上旬,双方在开城举行谈判。联军自认控制了海域、空域,要求把停火分界线划到陆地实控线以北,作为海空域的补偿。对此无理要求,我方当然嗤之以鼻,然后谈判破裂。
随后联军发起夏季、秋季两次攻势。打了两个月,联军占领了646平方公里,平均下来战线向前推进了2公里。
没占到什么便宜,10月下旬,联军就又坐下来谈判。这次谈判地点来到了著名的板门店。
便宜虽少但也不能白占。10月末至11月下旬,我方发起局部反击,收复部分失地,并巩固了重点方向防御。
双方就这样打打谈谈,耗到了1952年10月中旬。此时,我方的战场主动权越来越明显。为化被动为主动,联军瞅了个机会,搞了个“推牌作战”计划,发动了三角山战役,也就是上甘岭战役。结果没啃动硬骨头,反把牙给崩了,此后再没能发动营以上规模进攻。
⑥战争结束
在相互攻守拉锯过程中,停战谈判也坚难进行。边谈边打,时间就到了1953年6月,刚好接上李承晚跳出来作死那段。
实际上我方发起的金城战役,是整个夏季反击战役的最后阶段。之前两个阶段的进攻,拿下了71处联军防御阵地,加上第三阶段金城战役,共将战线向南推进了240平方公里。在我方的战场攻势下,形成了最终的停火线,达成了最后的停战协议。
7月27日22时,停战协议生效,金刚川的战斗结束、金城战役结束、夏季反击战役结束,历时3年多的朝鲜战争也结束了。
Ⅲ 电影跨过鸭绿江预告片
电影跨过鸭绿江预告片
电影跨过鸭绿江预告片,通过预告我们能够看出,影版电影跨过鸭绿江完全具备电影的质感,而且堪称史诗级。画面清晰,战争场面令人震撼。下面是关于电影跨过鸭绿江预告片。
今日,电影电影跨过鸭绿江确定将于12月17日上映。该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承制、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是一部“全景式、史诗性”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作品。
近年来,多部抗美题材影片上映后引发巨大反响,以艺术手法传递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如《金刚川》《长津湖》等。与这些影片多以微观视角切入不同,电影跨过鸭绿江采用全景式、史诗性的手法摄制,影片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讲述,全面展示了从战前国际形势的快速演变到板门店停战协议的签署,涉及中朝军队对战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整个战争过程。
电影跨过鸭绿江在聚焦战场一线奋勇拼杀的战士之余,也用笔力精准刻画了细致刻画了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苏、美三国领导人的博弈。多线叙事的角度也让电影跨过鸭绿江增加了历史纵深感,黄草岭、飞虎山、三所里、松骨峰、长津湖、汉江、铁原等多场标志性战斗的细腻描摹,让影片在全景还原历史之余,更具历史厚度。
影片集结了国内顶尖的主创阵容,由唐国强、丁勇岱等主演。
采撷一段光影,回溯历史长河。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影片电影跨过鸭绿江将于12月17日上映。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首部故事片,该片“全景式、史诗性”地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既是国产大片,也是党史教育大课。
2021年初,电视剧版电影跨过鸭绿江在总台一经播出,便成为开年现象级大剧,电影版电影跨过鸭绿江则用154分钟浓缩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该片总导演董亚春说:“电视剧有40集篇幅,对于学业和工作比较繁忙的受众来说,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观看一部长剧,所以在拍摄电视剧版的同时,我们就按照一个非常完整的方案同步推进电影版。相比起电视剧版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讲述,电影版则只有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难度的确很大。我们满怀敬畏,付出了诚意和心血,最终还是要靠观众去影院观看以后,给我们做出一个评断。”
该片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1年来,首部全景式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史诗巨献。影片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现抗美援朝整个历史进程,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影片在讲述国际格局突变时中、苏、美三国领导人作战指挥思想博弈的同时,既展现了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思维,也展示了以彭德怀为统帅的指挥员们的战场谋略,以及全体志愿军战士用生命捍卫和平正义、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正义之战、精神之战、胜利之战的硝烟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演绎出生死系之的兄弟情、战友情、家国情,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影片在故事走向、历史事件、领袖人物和相关的重要形象上均遵循尊重历史的创作原则,同时力求达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平衡与交融,有温度、有亮度、有浓度地传递家国情怀。
在刚刚上线的预告片中,经历了残酷的松骨峰阻击战,志愿军335团仅剩下七名战士,也要高傲地耸立在自己的阵地上,为身后的祖国和人民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铁血长城。提及这场戏的拍摄时,董亚春依然非常感动:“我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有一种对战争诗化和意境的表达,能够升华志愿军战士的壮举,所以这里用的都是升格镜头。战争胜利后,他们走在阵地上,接到了彭德怀司令员的电报,地上一片白茫茫的雪,所有尸体都埋在雪地里看不见了。几位战士站在那里,高喊‘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38军万岁!’希望那些牺牲的战士们都能听到这封电报、听到这个声音。”
片方近日发布的一组定档海报颇具纪实气质,融合极强的历史揭秘感和现场还原感,打开了抗美援朝战争中飞虎山、长津湖、汉江、铁原等标志性战役和战斗的各个切面。志愿军 38 军军长梁兴初、50 军军长曾泽生、63 军军长傅崇碧和38 军 112 师 335 团团长范天恩等诠释了各级指挥员的军人风骨。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成为战士们浴血奋战的缩影。激烈恢弘的战争叙事和可亲可敬的英雄群像宏观勾画出史诗般的战事全貌。
该片在思想性、制作水准、艺术价值、市场空间等各方面得到了电影领域相关专家学者的高度肯定。
“从电影电影跨过鸭绿江中,我们看到了一种鲜明的全局意识和整体思维,它全面而生动地把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用影视艺术传达给大众。像电影跨过鸭绿江这样有历史高度、思想深度、人文温度的作品,一定要积极推荐给大众,特别是广大的`青少年。”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说。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旭】光认为,电影跨过鸭绿江有独特而强烈的纪实属性,作品对战争谋略、战斗场景、战事演化的呈现,无论对军事迷还是非军事迷都能产生吸引力。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副教授、军史专家、全军常备外宣专家刘波认为,全景式展示抗美援朝非常有必要,但难度很大,总台能够在一部电影里把这么宏大的题材拿下,非常了不起。“从军事专业角度讲,这部作品总体脉络特别清晰,有很强的纪实属性。”
2020年12月27日,由董亚春执导,唐国强、丁勇岱、孙维民和王志飞等主演的抗美援朝题材电视剧电影跨过鸭绿江,在中央电视台和央视网线上平台同步播出。
该剧一共有40集,每一集的长度都在45分钟左右,它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抗击美军的整个过程。其中包含了“温井战役”、“长津湖战役”、“上甘岭战役”和“金城战役”等大型战役,除此之外还有“高阳追击战”、“马良山之战”和“横城反击战”等小型战争。
一部只有40集,1700分钟左右剧情的战争剧,想要兼顾抗美援朝时期大大小小每一场战争,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电影跨过鸭绿江已经努力做到了最好。无论是战争场面,还是角色之间的对话,都能够深击观众们的内心。总之一句话,在观看此剧的时候感觉十分激动且震撼。
凡是用心制作的作品,基本都会得到观众的高度评价。在豆瓣网上,有两万多观众给电影跨过鸭绿江打出了8.5得高分,五星占比超过了50%。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独自感动不如一起感动。
今年的10月25日,一部电影版的电影跨过鸭绿江发布了军威版海报和预告。
这部电影版的电影跨过鸭绿江依旧是由董亚春执导,唐国强、孙维民、丁代勇和王志飞等主演,它是一部“全景式、史诗性”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作品,总时长超过了150分钟。
不只是导演和演员阵容与剧版相同,在看过此片发布的预告之后,两者发现画面场景以及剧情也都大致相同。所以电影版的电影跨过鸭绿江,也可以被称作是电视剧版电影跨过鸭绿江的“剧场版”。
虽说是通过电视剧剪辑而成,但通过预告我们能够看出,影版电影跨过鸭绿江完全具备电影的质感,而且堪称史诗级。画面清晰,战争场面令人震撼。
近日,该片发布了定档预告,宣布定于今年12月17日与《误杀2》一同在中国内地上映。
Ⅳ 《热的雪》在线免费观看百度云资源,求下载
《热的雪》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fJdF_BIVY6cmChr3qsWRyA
Ⅳ 电影《跨过鸭绿江》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过去的历史并不是很了解,尤其是新中国成立的那段时间,国内百废待兴,国外也是很多国家虎视眈眈,美国向朝鲜进行了全面战争,而且对我国边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对我国边境地区和城市进行打击,所以伴随着朝鲜战争的全面开打,美国通过舰队在台湾海域肆无忌惮的游行,将战争的战火蔓延到了我国边境造成大量国民伤亡,国家老一辈革命者在此情形之下决定抗美援朝,所以为了纪念这次抗美援朝战争拍摄了《跨过鸭绿江》的电影。
Ⅵ 电影跨过鸭绿江简介
电影以彭德怀的视角,按时间顺序,讲述了第一到第五次战役的经过,你可以大概了解这五次战役的经过。
第一次战役入朝作战。第二次战役把“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西线,三十九军收复平壤,三十八军一战封神,14个小时急行军72.5公里,血战龙源里、三所里,让彭老总写下“三十八军万岁”的嘉奖。松骨峰阻击战,魏巍写下《谁是最可爱的人》。
东线,全歼“北极熊团”。长津湖,“冰雕连”。
“我爱亲人和祖国,我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第三次战役,占领汉城,并停止追击。李奇微上线。
第四次战役,美军进攻,我们防守。第五十军守汉江。军长曾泽生称:“我们尽力了,我们能在兄弟部队面前抬头了。”原来五十军是起义部队。
第五次战役,互有攻防,全军覆没?六十三军铁源阻击战。“我们九千人,一把芝麻撒下去,二百多个小阵地,他美国佬就得一个一个拔!”
战后,彭总对燃烧弹后的战士:“不,这是我见过最整齐的军容,最盛大的军威!”
总之,(真实成分我没有能力分辨),更像纪录片,大概可以当一个极简——史来从总体上了解一下那段历史,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由于悲剧更有感染性,记住了三十八军,五十军,六十三军,对三十九军印象稍差,之后才了解它那么能
Ⅶ 跨过鸭绿江三所里是哪一集
“第8集 跨过鸭绿江:志愿军日行百里全力奋战 在三所里拉开激烈阻击战役”
过鸭绿江》是由董亚春执导,唐国强、丁勇岱领衔主演,孙维民、王志飞、刘之冰、姚刚、王挺、王同辉、刘涛等主演的抗美援朝战争剧。
该剧讲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陪敏散邓小平、彭德怀以及邓华、洪学智、韩先楚等为代芦氏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以派往朝鲜作战的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为代表的志愿军指战员不畏强敌、英勇斗争的战斗的故事。
2020年11月26日,该剧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年电视剧片单; 12月27日,该剧在中央电拿旅视台综合频道播出
Ⅷ 清长之战的三所里、龙源里之战
德川战斗胜利后,志愿军总部命令38军实施战役迂回,向三所里穿插,切断美第9军南退道路,配合志愿军正面部队围歼价川、清川江以北的联合国军。 第38军113师接到命令后,轻装上阵,冒着严寒在雪野上一路疾进。快到三所里时,头顶上飞来几十架美军飞机。113师官兵急中生智,去掉了所有伪装,大摇大摆地行进。美空军误认为113师是从德川逃出来的南朝鲜军,一炮没开飞走了。113师14个小时急进70多公里,在28日8时到达三所里,全歼三所里地区韩军1个治安连及美骑1师第5团先遣分队,占领了三所里及附近高地。美骑1师5团主力,立刻在坦克掩护下组织攻击,企图打开通道。但10多次进攻,均被击退。 29日凌晨,113师第337团占领了三所里西北约几公里处的龙源里。当彭德怀得到报告后,指示第113师:你们要卡着敌人的退路,像钢钉一样钉在那里。 中国军队对三所里和龙源里的占领,震动了联合国军的整个战线。联合国军的大后方关键部位的丢失使徘徊于清川江北岸的美军第2师、第25师、第24师和英军第27旅、南朝鲜军第1师以及土耳其旅残部全部陷入了中国军队的包围之中。 29日,西线敌军开始全线撤退,交战双方争夺的焦点在三所里、龙源里以及38军112师335团防守的松骨峰。 美9军攻不下三所里,只好改道龙源里。由顺川、平壤出发的美骑1师主力及英军29旅一部,北上接应美9军。志愿军第337团刚到龙源里以东地区,就与南撤的美军先头部队遭遇,我军炸毁敌先头坦克。顿时,敌百余辆汽车和坦克受阻不前。美军出动20余架飞机和大量的火炮、坦克等掩护步兵,向我军阵地猛烈攻击,被337团打退。 志愿军总部命令38军主力迅速向113师靠拢,正面各军加紧进攻。 30日,正面志愿军4个军英勇攻击,逐步缩小包围圈。在龙源里,被困美军在百余架飞机和百余辆坦克支援下以1个营至1个团的兵力,与北援的美军相配合,分别向第337团防守的南北阵地连续猛攻,妄图打开龙源里这条道路。第337团在敌强大进攻面前采取坚守和反击相结合的战法,一次又一次地打退美军的进攻。南撤、北援之敌南北相距不到1公里,却始终不能会合。335团也坚守住了松骨峰阵地。 美9军从三所里、龙源里突围的企图彻底破灭,只得在12月1日,丢下大量辎重装备向安州方向突围(最后经安州、肃川退向平壤)。至12月1日19时,战斗结束。 38军及时占领三所里、龙源里并彻底粉碎了美韩等多国部队从三所里、龙源里地区突围的企图,出色地完成了对第二次战役西线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任务。毙伤俘敌8000余人,缴获各种车辆500余辆。
Ⅸ 松骨峰阻击战
可参看电影《上甘岭》。
著名作家魏巍有一篇教育了几代人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讲述的就是“松骨峰阻击战”中,志愿军某部三连英雄感人的战斗事迹。
“松骨峰阻击战”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期间。1950年11月下旬,志愿军第38军112师为切断敌人的逃路,向敌后猛插。30日拿袜拂晓,该师335团三连进至松骨峰后,与敌遭遇,该连立即占领路旁高地。在毫无工事依托的阵地上,与蜂拥而至的敌人消帆激激战5个多小
时,始终未让敌人前进一步。敌军在屡攻不下的情况下,集中数十门火炮和近20辆坦克对该连阵地猛烈轰击,并以飞机投下了凝固汽油弹,将高地打成一片火海,步兵随后蜂拥而上。三连在人员伤亡较大、粮弹殆尽的情况下,毫不畏惧,所有能战斗的人员,包括伤员,带着满身的火焰,奋勇扑向敌军,用枪托、刺刀、石头,甚至用牙齿与轿慧敌人展开了殊死肉搏,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军史中这样记载当时激烈的战斗场面:“战至13时,敌人潮水般从三面涌向阵地。该连弹药所剩甚微……子弹打光了,他们举起刺刀、枪托冲向敌群,肉搏中又杀伤十几个敌人,最后全部壮烈牺牲。”在三连的顽强阻击下,志愿军主力聚歼了敌人。
Ⅹ 有一部电影是穿插朝鲜三所里的战斗叫什么
电影版"香江花月夜"
导演: 泰迪罗宾
主演:泰迪·罗宾/郑嘉颖/曹永廉/陈艺鸣
参与演出:郑则仕 苑琼丹 唐宁 李蕙敏 王馨平 黎瑞恩 陈美琪[/font]
上映年度: 1995
语言: 粤语
制片国家/地区:香港
剧情简介
剧情在60年代的香江夜总会开始,两名男童投靠风趣搞笑的歌星泰迪罗宾,并拜他为师学艺。当时正逢泰迪的事业低潮,于是他化悲愤为力量,全力培养两人成为乐坛巨星。到了八十年代,两人都已成名,但两人对名利有不同看法,而且跟同一个女孩陈艺鸣产生了三角恋情,令师父大感头痛。
台前幕后:
泰迪罗宾以本片第二届珠海电影节中意外蠃得最佳男配角奖。事实上他在片中还兼任监制、导演、配角之职,故事内容略有点夫子自道和他对香港流行乐坛的感慨。
影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描述了香港乐坛的变迁,过程中插进不少代表性的怀念金曲。并由王馨平、黎瑞恩、李蕙敏等青春派新秀客串演唱.十分经典, 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