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啥叫量黄米
量黄米
量即为良
粮的繁体字写作粮,量与良原是一个字,都是会意,甲骨文十分形像,即上面的口袋将米倒入量米斗内,然后再将量米斗内量好的米倒入下面的口袋。当然,如是这样说,现在从量的字形上看还是能看到一些迹象的。量就是买卖粮食的一个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也是一个甄别筛选的过程。从米袋深处抓取一把,右手倒入左手,左手再倒入右手,往复三五次,执于掌中晃三晃摇三摇,捡去小碎石、漏下尘土、掠去杂草秕子,吹了又吹、捡了又捡,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精挑细选、区别优劣,所以“良”从“量”之义也就可以理解了。
儿时,与父母到粮库粜粮,牛车驴车车水马龙、大人小孩人山人海,比赶会(集)还要热闹。负责验粮的干部,要么趾高气扬、要么颐指气使,种地人陪笑说好的、递卷烟的、闷声咒骂的,还有攀亲戚的,各寻(坝上方言读作xng)各的门路。但不合格者仍为多数,粮食若是湿的就当场铺到地上晒干,不干净就用葫芦扇车过几遍。诚然,种地人也有他们的聪明,以次充好的、以旧充新的,甚至故意掺加土沙的也不乏其人。我还看到过舅舅教我母亲如何在羊毛里面掺沙子,先用嘴将浓浓红糖水喷在羊毛上,再小心撒上经过细罗子筛下细白沙子,稍微晾晒后抖落没粘住的,最终总是有一些沙子是粘到羊毛上的,增加分量。尽管验粮的干部,用米探子在袋子里戳来戳去,但漏网之鱼还是有的。“别验啦,咱们这人你还不知道?一辈子做不来个缺德事,过磅(坝上方言读作bèng)哇过磅哇”,种地人一边打着哈哈一边将袋子抬到磅秤上,又匆匆地扛起袋子踩着高架往粮仓倒粮去了。
黄米就是年
黄米是黍,黍籽碾成米就是黄米,性粘,粘就是黏,而“年”古时恰恰写作“秊”。没错,当初造“年”字就是专指黄米,后代表一切粮食作物,如天坛的“祈年殿”,就是表示祈求粮食丰收的意思。若如是这般,那么“年轻”“青年”等也就好理解的多了。《说文解字》说“秊,榖孰从禾千声”。流沙河先生说“千”也是将错就错,原为“人”,即“仁”的意思,指植物的子实或果实的内仁,如杏仁、花生仁等,很有道理。黍晚熟,收黍完毕即是一年,随用年代岁。黄米性粘,可做成作粘糕,坝下蔚县、阳原县地区的人们以黄米糕作为日常主食,坝上以油炸糕待客过节。遥想古人生产力落后,经常食不果腹,如遇丰收之“年”,全年劳作已毕,碾“年”作食,聚而食之,何等欢喜。
量黄米就是用秤测量黄米的重量的意思,进而用以表达买黄米的意思。如同北京话“约”(读yāo),北方方言“志”(坝上方言读作zì)都是这个意思。当然,如果你在张家口地区听人说量黄米,那可不是买黄米的意思,是指找妓女。本土电影《光棍儿》就有这样一个片段,光棍儿老杨撇(应写作“口扁”,正音读pi)着生硬的普通话到酒店问前台服务员:“这儿有黄米没?”服务员却打趣他“什么,粮食”“不好意思这里是酒店,您需要买粮食得去粮店”。老杨走后,两个服务员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可见她们是会意的。黄米指妓女说法,大约张家口周边如内蒙东南部、山西北部都很流行,范围到底有多广就不得而知了。那么如何黄米与妓女就联系在一起了,后来听到一则故事,觉得是一种很入情理的解释。讲故事的人说,故事就发生张家口地区半坝地界,据说那里人们日常管“买”就称作“量”,时间大约是九十年代初期。为使故事完整有趣,不免添油加醋,虚构张三李四,杜撰细枝末节,不作好探究竟者实地考察之根据。
“量黄米”小传
韩老三,五十出头,坝头上种地人,长于木工,远近闻名,赋闲时帮人打家俱换取活钱,近些年竟添了许多坝下的雇主邀其做活。这年带着妻侄子栓住,在一个牛家梁做了四五家,直至年尽。这日大早,架起驴车离开主家,爷俩上坝回家过年。“姑夫,人们都说这地方的糕好,咱们不买点”栓住说。“可不,坝下的糕就是比咱们坝上的劲,出来的时候,你大姑就安顿(嘱咐)了,我倒忘了”“你在这站一站(停一停),打家俱的李会计家房后头,吴河家就卖。”韩老三没见过吴河,吴河今春刚刚成家,收秋后就出外务工了,只留小媳妇与婆婆公公一起生活。婆婆公公住后院的旧房小房,小媳妇一个人住前院的新房大砖瓦房。韩老三常年闯荡江湖,早已修得遇人自来熟的本领,在牛家梁待了小一个月,全村人竟识得大半。
韩老三夹起口袋三步并作两步行去,未料却遇铁将军把门,高音唤了几遍后,吴河家的小媳妇才懒懒散散地迈出门来。“三哥,大清早的,有得做了?”,这小媳妇男人不在家,冬闲无事,又没有孩子,仍像没过门一般天天睡懒觉。韩老三在李会计家干活的时候,这小媳妇窜过几次门,夸赞韩老三的手艺好,她家新房的家具比不上,报怨公婆和吴河没有眼力等。小媳妇长像普通,身材略矮,微微发胖,只是讲起话来热情大方,倒不像一般种地人家的女子那样扭捏见生。“吴河还没回来了?你家有黄米没啦?”韩老三问。“还没咧,说就这几天了。三哥这是回家过年呀?黄米大该还有个二三十斤,三哥量多少了?”小媳妇一边开锁一边应答着韩老三问题。
进了堂屋,小媳妇紧走几步,关了里屋的门,笑着说“让三哥笑话了,刚起,盖窝(被子)还没叠咧”,说着拉开米缸盖子又说“看哇,就剩个缸底底咧”。“歪(那)就行,歪(那)就行,有得(多)少量得(多)少吧”。韩老三故意学着当地话。小媳妇边笑边说:“那三哥你撑口袋,我给你挖”。只是缸有点高,小媳妇个头有点矮,那黄米又将见底了,小媳妇只得欠着使劲欠着脚跟,几乎把几半个身子探进去,才将那黄米一碗一碗舀了出来。往返了几次后,小媳妇脸就有点涨红,有趣的是,她的裤腰竟一点一点往下退,后竟隐现出沟壑之处。韩老三没那胆子,只是那一霎鬼吸走他的魂魄,或附了他的身体,而那鬼恰恰是人们常说的色鬼。“三哥,三哥,你这是干啥?这是干啥”小媳妇的挣脱,没有换回韩老三的魂魄。韩老三像把持木匠的刨子一般,坚定有力且驾轻就熟地行了那污秽不堪之事。
当魂魄回归的时候,韩老三慌乱了。“妹子,别着急,妹子,别着急”,他几乎是央求。“这样,这样......”,韩老三说着从脱下鞋子,从鞋壳里面取出一张五十元的整票,塞进了小媳妇的手里,说着就要往外走,不,不是走,是跑是逃。那小媳妇也一时傻伫在那里,但女人的应急能力总是比男人强,比男人快。她迅速地想到了后院公婆、想到了即将回来的男人吴河、想到了他们还没有孩子,还要想到很多很多,于是她开口扬声道:“三哥,你不量黄米咧?”
当韩老三将半袋黄米拎回家,又碾成黄米面,他的老婆又将它放到笼屉上蒸,下到油锅里炸,最后变成金黄色的炸糕,还啧啧夸赞说:“倒是这坝下糕好,又软又劲”,并一再嘱咐“再去买点,再去买点”的时候,他的魂儿又丢了。对,真的,他又去买米了。事情终究败露了,他的老婆在炕上发现了端倪,他身边的卧底--妻侄子栓住在暗地里侦查,并将结果向他的姑姑一五一十报告了。吵啊,嚷啊,叫啊,骂啊,哭啊、闹啊,人们听不清缘由,只耳闻“量黄米”、“量黄米”的。好事者再细细打听过后,又再传播开来时,“量黄米”终于也就演变成“找妓女”的意思了,至于那小媳妇是否真的变成“黄米”也就不重要了。
末尾说的
其实乡下就男女之事类似这样表达也很多,如管“绿帽子”坝上人叫做“泥头”或“吃泥货”,管偷情叫做“跳(翻)墙头”、“借笊篱”等等,甚至“借笊篱”这样段子还被编成地方小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开始到外地上学,班车沿途标着“住宿”“洗澡”“休息”的店家,甚至大多饭店招牌也都挂着裸露丰满的年轻女子,院子里停着几辆大货车。城里红灯区、大小宾馆、发廊、洗浴等,实为“黄米店”者也不在少数,个别城市被私下封为“浴都”、甚至出现“东莞”这样“红灯市”。虽是糟粕,但这也不正是春风拂过繁华城镇山野村舍后,万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百姓民情开化思想活泛的另类呈现吗?
最后要说的是,文中关于“量”“年”等文字的考证参考流沙河先生的《文字侦探》。在一个视频中,流沙河先生称自己竟没有食过用黄米做的粘糕,也没见过实物“年”,黄米,先生于2019年11月23日去世,觉得遗憾;文中关于方言的书写多参考《新华方言词典》及其它关于方言等书籍,力求书写准确正确,如实在找不到,只好就音找一个近似的字;自己喜欢讲故事,也喜欢听故事,感谢讲故事给我的你们。
网页链接
⑵ 电影《坑爹游戏》的主演黄一琳有哪些演艺经历
2014年1月15日,贺岁网络剧《屌丝日记》正式开播,剧中饰演职场屌丝黄小米。3月31日,《我的西游》登陆腾讯视频,黄一琳剧中饰演妖精白晶晶。9月29日,出席“中国女孩”平面模特大赛全国总决赛与主持人沈凌搭档主持。
2015年1月,出演现代都市爱情喜剧《当我们爱在一起》。8月,出演青春励志剧《你好乔安》,在剧中饰演单纯善良的乐天派富二代费娜。
2016年3月,出演青春偶像剧《校花的贴身高手2》,在剧中饰演富家女楚梦瑶。11月20日,搭档汪东城、于谦出演喜剧电影《坑爹游戏》,剧中饰演女一号从小被父亲抛弃的“单亲女孩”倪小蛮。改编自壁水羽同名漫画,网络剧《端脑》在江苏开机,搭档蒋依依、朱元冰出演。
2017年4月12日,改编自九夜茴青春三部曲之一的青春偶像剧《初恋爱》在青岛正式开机,黄一琳携手祝绪丹、徐子力等出演,剧中饰演出演青春俏皮体育女记者苏苏。